开颌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0924发布日期:2020-06-26 21:3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开颌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颌训练器。



背景技术:

下颌关节是我们人类非常重要的咀嚼关节,由于打瘦脸针、长期不咀嚼较硬食物或者是细菌病毒感染等原因都可能会引起下颌关节习惯性脱臼,一旦引发下颌关节脱臼,患者就无法正常的吃饭,咀嚼,甚至完全张不开嘴。现在市场上还没有一款专业的针对打开下颌关节的器械设备,医生们还是靠一些金属工具撬开患者的下颌伸手进去进行治疗,这导致无法准确掌握下颌打开的角度,不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开颌训练器,旨在更加方便且准确打开下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开颌训练器包括:

上颌翘板;

下颌翘板,与所述上颌翘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推动螺杆,位于所述上颌翘板和所述下颌翘板之间,所述推动螺杆与所述下颌翘板转动连接;以及

支撑组件,位于所述上颌翘板和所述下颌翘板之间,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上颌翘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颌翘板抵接,且所述支撑组件还套设在所述推动螺杆而与所述推动螺杆螺接;

当所述推动螺杆转动时,所述支撑组件沿所述推动螺杆的轴向移动,并相对所述上颌翘板转动,以使得所述下颌翘板相对所述上颌翘板打开或闭合。

可选地,所述下颌翘板和所述推动螺杆之间设有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轴向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所述推动螺杆轴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颌翘板上的限位托、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螺杆上的两限位环筋,所述限位托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推动螺杆与所述限位槽转动配合,两所述限位环筋沿所述推动螺杆的轴向间隔分布,两所述限位环筋分别对应抵接在所述限位托的两相对侧。

可选地,所述下颌翘板上设有定位托,所述定位托上设有定位槽,所述推动螺杆与所述定位槽转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定位槽均具有朝向所述上颌翘板的敞口,以使所述推动螺杆能够从所述敞口取出。

可选地,所述限位托和所述定位托位于所述转轴的同一侧,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上颌翘板的转动连接处和所述限位托分设于所述转轴的两相对侧。

可选地,所述推动螺杆的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设有把手部。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螺母,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上颌翘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颌翘板抵接,所述螺母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推动螺杆螺接。

可选地,所述上颌翘板和所述下颌翘板的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分别抵接所述上颌翘板和所述下颌翘板。

可选地,所述上颌翘板的靠近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一咬牙槽,所述下颌翘板的靠近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咬牙槽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推动螺杆和支撑组件的方式,通过转动推动螺杆,推动螺杆带动支撑组件作用,从而使得上颌翘板和下颌翘板打开或闭合。同时通过调整推动螺杆的转动角度,可控制上颌翘板和下颌翘板之间的张开角度,如此可准确掌握下颌打开的角度,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开颌训练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开颌训练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开颌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开颌训练器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开颌训练器的剖切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开颌训练器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开颌训练器的剖切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开颌训练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开颌训练器,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3,开颌训练器包括:

上颌翘板10;

下颌翘板20,与所述上颌翘板10通过转轴50转动连接;

推动件30,位于所述上颌翘板10和所述下颌翘板20之间,并与所述下颌翘板20活动连接,以及

支撑组件40,位于所述上颌翘板10和所述下颌翘板20之间,所述支撑组件40的一端与所述上颌翘板1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40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颌翘板20抵接,且所述支撑组件40还与所述推动件30连接;

在所述推动件30的作用下,所述支撑组件40转动,以使得所述下颌翘板20相对所述上颌翘板10打开或闭合。

本实施例中,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均大体呈长形板状,且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的两侧边缘均略微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卷曲,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的用以伸入口腔的一端大体呈鱼嘴状,以利于伸入口腔。

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颌翘板10上设有两第一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11设有第一固定孔111,所述下颌翘板20设有两第二固定板21,所述第二固定板21设有第二固定孔211,所述第一固定板1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1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凸出,所述转轴5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11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211。具体地,第一固定板11朝靠近下颌翘板20的方向凸出,两第一固定板11分设于上颌翘板10的两相对侧,这里的两相对侧指的是上颌翘板1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同样地,第二固定板21朝靠近上颌翘板10的方向凸出,两第二固定板21分设于下颌翘板20的两相对侧,这里的两相对侧指的是下颌翘板2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在组装状态下,其中一第一固定板11与一第二固定板21叠合在一起,另一第一固定板11与另一第二固定板21叠合在一起。

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21,使得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在靠近转轴50的位置是间隔开的,如此便于供推动件30伸入到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之间,使得推动件30与支撑组件40接触。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仅设置两第一固定板11或仅设置两第二固定板21。

请结合参考图5,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开颌训练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81和第二端82,第一端81伸入口腔,支撑组件40转动连接的位置靠近第一端81,即位于第一端81和转轴50之间,推动件30是从第二端82伸入到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之间来对支撑组件40进行推动的,该推动件30至少部分显露在第二端82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推动件30与下颌翘板20活动连接的情况具有多种,例如,一实施例中,推动件30与下颌翘板20转动连接;一实施例中,推动件30与下颌翘板20滑动连接等。

具体地,在需要打开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时,对推动件30作用,使得推动件30运动,此时支撑组件40在推动件30的作用下相对上颌翘板10转动,同时支撑组件40的抵接在下颌翘板20上的一端还沿着下颌翘板20朝远离推动件30的方向滑动,且该端始终抵接在下颌翘板20上,如此下颌翘板20被支撑组件40撑开而相对所述上颌翘板10打开,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之间的角度逐渐增大,并且在支撑组件40运动至竖直状态下,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之间的张开角度最大。当推动件30朝相反方向运动时,支撑组件40朝靠近推动件30的方向滑动,下颌翘板20逐渐朝靠近上颌翘板10的方向合拢,两者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直至两者的第一端81完全合拢。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推动件30和支撑组件40的方式,通过对推动件30进行作用,推动件30带动支撑组件40作用,从而使得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打开或闭合。同时通过对推动件30进行调整,例如调整推动件30的转动角度或滑动距离,可控制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之间的张开角度,如此可准确掌握下颌打开的角度,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以下具体介绍推动件30的两种不同结构: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30为推动螺杆,并与所述下颌翘板2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组件40包括支撑杆41和螺母42,所述支撑杆41的一端与所述上颌翘板1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41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颌翘板20抵接,所述螺母42与所述支撑杆41转动连接,所述螺母42与所述推动件30螺接。具体地,通过转动推动件30,使得螺母42沿着推动件30的轴向移动,即支撑杆41的与下颌翘板20抵接的一端沿着推动件30轴向运动,从而使得支撑杆41转动,实现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之间的打开或闭合。通过将螺母42与支撑杆41转动连接,保证了螺母42的轴线始终与推动件30的轴线重合。

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母42上设有两凸耳421,所述支撑杆41上对应设有两耳板411,每一所述耳板411上均设有一耳孔412,两所述凸耳421与两所述耳孔412一一对应转动连接。当然,螺母42和支撑杆41转动连接的方式不局限于此,其它实施例中,螺母42和支撑杆41也可铰接。

为使得推动螺杆对螺母42的作用效果更好,推动螺杆的转动作用力转换为螺母42的轴向移动作用力的转化效果更好,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颌翘板20和所述推动螺杆之间设有轴向限位结构,所述轴向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所述推动螺杆轴向移动。请结合参考图4,具体地,一实施例中,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颌翘板20上的限位托22、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螺杆上的两限位环筋31,所述限位托22上设有限位槽221,所述推动螺杆与所述限位槽221转动配合,两所述限位环筋31沿所述推动螺杆的轴向间隔分布,两所述限位环筋31分别对应抵接在所述限位托22的两相对侧,从而避免推动螺杆来回移动。此外,其它实施例中,轴向限位结构也可包括设置在下颌翘板20上的两限位凸起以及设置在推动螺杆上的限位凸环,限位凸环卡入两限位凸起之间。

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颌翘板20上设有定位托23,所述定位托23上设有定位槽231,所述推动螺杆与所述定位槽231转动配合。通过设置限位托22和定位托23,避免了推动螺杆的摆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221和所述定位槽231均具有朝向所述上颌翘板10的敞口,以使所述推动螺杆能够从所述敞口取出,如此便于推动螺杆的组装,

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托22和所述定位托23位于所述转轴50的同一侧,所述支撑组件40与所述上颌翘板10的转动连接处和所述限位托22分设于所述转轴50的两相对侧。如此便于推动螺杆取出。

具体操作时,将推动螺杆插入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之间,并旋转推动螺杆,使其推动支撑杆41转动,随着支撑杆41与推动螺杆的角度变化,螺母42相应发生角度变化,在推动螺杆完全旋入螺母42后向下施压使推动螺杆卡入限位托22和定位托23内。接着旋转推动螺杆,即可调整开颌训练器的上下颌翘板20张开角度。旋出推动螺杆便可通过扭簧60的弹力进行颌骨关节的肌肉训练,从而达到防止和治疗颌骨关节习惯性脱落的目的。

为便于握持,所述推动螺杆的远离所述支撑组件40的一端设有把手部32。该把手部32具体为推动螺杆端部的旋钮,旋钮的直径较大,且在旋钮周侧设有多个凸起,防止手部打滑。或者把手部32也可为环扣等结构。

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30与所述下颌翘板20滑动连接,并可沿所述上颌翘板10和所述下颌翘板20张开后的开口方向来回移动。具体地,推动件30与支撑组件40之间仅相互抵接,如此在下颌打开后利于推动件30的取出。当然,其它实施例中,推动件30与支撑组件40之间也可通过卡扣或是其它形式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颌翘板20上设有滑槽,所述支撑组件40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如此能够对支撑组件40起到导向效果,防止支撑组件40偏移。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颌翘板20上设有滑块241,所述滑块241上形成有所述滑槽。如此该支撑组件40是在滑块241上滑动的,避免了直接磨损下颌翘板20。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颌翘板20上设有两所述滑块241,两所述滑块241间隔设置,所述滑块241沿所述支撑组件40的滑动方向延伸而成长条状,每一所述滑块241上均设有一所述挡块242,所述支撑组件40在所述滑块241上滑动,两所述挡块242之间形成所述滑槽。两个滑块241的形式减小了与支撑组件40的接触面积,使得支撑组件40在滑动时的效果更好,滑动更加顺畅。此外,其它实施例中,在下颌翘板20上直接设有滑槽。

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40上设有配合槽413,即在支撑杆41上设有配合槽413,在所述上颌翘板10和所述下颌翘板20闭合时,所述转轴50卡入所述配合槽413,此时支撑组件40被转轴50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在将推动螺杆伸入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之间时,推动螺杆与螺母42对位过程中,由于转轴50对支撑组件40的限位作用,避免了支撑组件40的移动,从而保证推动螺杆能够准确旋入螺母42。

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40即支撑杆41上设有凸块414,所述凸块414上设有所述配合槽413。通过在支撑杆41上设置凸块414的形式,而不是将整个支撑杆41做厚,可实现材料的节省,同时可保证配合槽413与转轴50接触。

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颌翘板10和所述下颌翘板20的转轴50上套设有扭簧60,所述扭簧60分别抵接所述上颌翘板10和所述下颌翘板20,可实现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之间的开合复位。

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颌翘板10的靠近所述支撑组件40的一端设有第一咬牙槽12,所述下颌翘板20的靠近所述支撑组件40的一端设有第二咬牙槽25,使得牙齿可咬入第一咬牙槽12和第二咬牙槽25内,防止打滑。

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颌翘板10上设有两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安装板上均设有一安装孔,所述支撑组件40通过连接轴70而与两所述安装孔转动连接。

具体地,使用时将推动螺杆旋至最外侧,合住上下颌翘板20,使其形成铲刀状,开颌训练器闭合后的图请参考图5和图6。如图9所示,使用者手握住上颌翘板10,插入到上下牙齿中间,直至牙齿进入到第一咬牙槽12和第二咬牙槽25内。然后旋转推动螺杆,驱动螺母42,带动支撑杆41向前顶起,从而达到撬开下颌的目的。开颌训练器打开后的图请参考图7和图8。颌骨撬开后医生会通过两侧的开口将双手大拇指从开口的两侧插入到患者口中,复位脱臼的下颌关节,复位完成后,将推动螺杆翘起,使得其脱离限位托22和定位托23后上提旋出,将推动螺杆彻底取出来,这时患者可以进行咬合训练,由于有扭簧60的弹力作用,患者可以在上颌翘板10和下颌翘板20的不断开合下不断地进行颌关节的肌肉训练。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