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轴联动智能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0177发布日期:2020-10-02 08:2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四轴联动智能病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病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轴联动智能病床。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或养老院里,需要长时间卧床治疗和休息的使用者较多,如各种原因引起的瘫痪昏迷、各种重大手术后骨折固定治疗、恶性肿瘤后期以及高龄失能者,他们在长时间卧床时会产生多种并发症;一方面,久卧后身体各突出部位压迫床体产生压疮,下肢血液回流障碍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等各种身体系统功能絮乱产生的不适和疾病,以及久卧会导致外阴不洁、排尿不便使得泌尿系统感染;还有就是由于缺少运动致使骨骼钙流失,尿液中钙成份增多,致使泌尿系统结石;另一方面,久卧会导致人体各个系统和脏器(包括大脑)的血液灌输发生改变,严重的可能还会改变各个系统和脏器(包括大脑)的结构布局,致使人体功能絮乱,容易产生不适和疾病;现有的市场上针对医院或养老院的各式病床设计,其只能使使用者有限的坐起来以及小角度的翻身,这种结构的病床功能有限,且需要在护士或亲属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这使得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四轴联动智能病床,它具有能让使用者在不影响原有病情的情况下进行随意的直立、翻身及伸缩,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操作简便智能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轴联动智能病床,包括床体及控制器,所述床体由第一床体、第二床体及第三床体所构成,所述第一床体上开设有镂空部,所述第二床体的一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在第一床体的镂空部内竖向自由转动,其另一端与第一床体抵接配合;所述第二床体上开设有空缺部,所述第三床体位于空缺部内且其通过电机相对于第二床体侧向转动,所述第三床体在竖向与第二床体联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床体由外边框、头背靠体、腰臀部靠体、大腿靠体、小腿靠体及床面软体所构成,所述头背靠体、腰臀部靠体、大腿靠体、床面软体及小腿靠体均设置在外边框内;所述头背靠体的一端与腰臀部靠体铰接或铰接在外边框上,所述床体的下部设置有能让头背靠体的前端进行上下翻动的电机驱动装置一;所述腰臀部靠体位于头背靠体及大腿靠体之间,所述床面软体的一端与大腿靠体连接,其另一端与小腿靠体连接;所述大腿靠体的前端与腰臀部靠体铰接或铰接在外边框上,所述床体的下部设置有能让大腿靠体的后端进行上下翻动的电机驱动装置二;所述小腿靠体的后端在外边框的滑道内滑动设置;所述电机驱动装置一及电机驱动装置二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头背靠体、腰臀部靠体、大腿靠体及小腿靠体上均设置有锁扣装置。

所述锁扣装置为:包括收纳盒、伸缩固定带、锁扣及扣座,所述伸缩固定带卷缩在收纳盒内,所述锁扣固定设置在伸缩固定带的前端,且其与扣座锁合配合。

所述外边框的后端设置有可让使用者站立的支撑板。

所述第一床体的前端设置有床头挡板。

所述第二床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可翻动的扶手。

所述第二床体的两侧内壁为内凹的弧形结构,且其内凹弧度与第三床体转动轨迹弧度相等。

所述第二床体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可供输液支架插接的插孔,所述第二床体的侧面设置有活动餐桌,所述第二床体的侧面设置有定位导尿袋的挂钩。

所述头背靠体及小腿靠体上设置有床垫固定扣。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床体能够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直立,而第三床体能够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左右转动,同时,第三床体上的头背靠体、大腿靠体及小腿靠体能在电机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进行翻转,这样,其能方便使用者调整卧躺的姿势及进行相关的活动,防止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控制器能够让使用者进行智能化操作,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所示:一种四轴联动智能病床,包括床体及控制器,床体由第一床体10、第二床体20及第三床体30所构成,第一床体10为由三根支架所围成的框状结构,即其尾端为空缺结构;第一床体10的内部为镂空部,

第二床体20的一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在第一床体10的镂空部内竖向自由转动,其另一端与第一床体10抵接配合;第二床体20为凸形结构,其凸起部(即第二床体20的尾端)的外侧面与第一床体10的内侧面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便方便在转动时不发生碰撞现象;第二床体20前端的下端面与第一床体10的上端面使用抵接,且其端部及两侧面相互对齐。第二床体20上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转轴21靠近第二床体20的尾部,即其靠近第一床体10的空缺部,这种结构能够尽量减少尾部的转动距离,防止其过长与地面接触。转轴21为两根且其位置相对,其分别贯穿第一床体10上的通孔并伸入到第二床体20的轴孔内与其固定连接,这样当转轴21转动时,第二床体20与其联动;转轴21与第二床体20轴孔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键槽式连接结构或齿轮啮合式连接结构。第二床体20为框状结构,其内部为空缺部,第三床体30位于空缺部内且其在竖向与第二床体20联动,即当第二床体20竖向转动时,第三床体30会随着其一起在竖向转动;第三床体30通过驱动电机相对于第二床体20侧向转动,该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二床体20上并与其联动,第三床体30上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转轴21位于所述第三床体30前后两端的中轴线上,这种结构能够让左右转动更加均衡。为了防止使用者在第三床体30转动时从缝隙中掉落,第二床体20的两侧内壁为内凹的弧形结构,且其内凹弧度与第三床体30转动轨迹弧度相等,在一般情况下,第二床体20的内凹弧面弧长小于四分之一总圆弧周长,这样第三床体30在转动时,其侧端面会贴着第二床体20的弧形内壁,防止使用者掉落。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为了方便使用,控制器一般为手按式无线遥控器,其上具有多个控制按钮,其控制驱动电机转动的方式为:在驱动电机上具有无线遥控开关及交流接触器,无线遥控开关与交流接触器电连接,交流接触器连接驱动电机,当控制器发出指令后,遥控开关会接收到指令,并让交流接触器作出相应的得电或失电状态,这样即可控制驱动电机进行转动作业;这种通过控制器上的按钮能够控制相应的驱动电机进行工作,其能让使用者使用更加便捷。

第三床体30由外边框31、头背靠体32、腰臀部靠体33、大腿靠体34、小腿靠体35及床面软体36所构成,外边框31为中空结构,且其中空部内具有向内突出的凸条,凸条与外边框31的内壁呈“l”形,头背靠体32、腰臀部靠体33、大腿靠体34、床面软体36及小腿靠体35均定位在外边框31的凸条上,这样即能对横向方向进行定位。头背靠体32的一端与腰臀部靠体33铰接或铰接在外边框31上,在床体的下部设置有能让头背靠体32的前端进行上下翻动的电机驱动装置一40,电机驱动装置一40包括驱动电机及蜗轮蜗杆组件,蜗轮蜗杆组件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其另一端连接头背靠体32的后端部分;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涡轮蜗杆组件能够给予头背靠体32向上的翻动的动力,由于头背靠体32的尾端为定位铰接结构(即尾端只能进行转动,不能进行移动),这样头背靠体32会以尾端为支点进行向上转动,并与床体呈一定角度,以便使用者进行靠背。腰臀部靠体33位于头背靠体32及大腿靠体34之间,床面软体36的一端与大腿靠体34连接,其另一端与小腿靠体35连接。大腿靠体34的前端与腰臀部靠体33铰接或铰接在外边框31上,在床体的下部设置有能让大腿靠体34的后端进行上下翻动的电机驱动装置二41,电机驱动装置二41的结构与上述电机驱动装置一40的结构相同,在外边框31的后部具有滑道,小腿靠体35的后端通过滚轮能在滑道内滑动;使用时,电机驱动装置二41上的蜗轮蜗杆能够推动大腿靠体34进行翻动,由于床面软体36分别与大腿靠体34及小腿靠体35连接,这样床面软体36会随着一起上升,而小腿靠体35同样会被带着一起翻动并向前部位移,在到达一定高度后,大腿靠体34与小腿靠体35会呈相对的斜度,以便使用者定位大腿及小腿。电机驱动装置一40及电机驱动装置二41均与控制器连接,即在电机驱动装置一40及电机驱动装置二41内的驱动电机上具有对应的无线遥控开关及交流接触器,该无线遥控开关在控制器上具有对应的控制按钮,通过按动控制按钮即可控制无线遥控开关作业,无线遥控开关再通过控制交流接触器即可控制驱动电机进行作业,让使用更加便捷。

在头背靠体32、腰臀部靠体33、大腿靠体34及小腿靠体35上均设置有锁扣装置50,锁扣装置50为:包括收纳盒、伸缩固定带、锁扣及扣座,伸缩固定带卷缩在收纳盒内,锁扣固定设置在伸缩固定带的前端,且其与扣座锁合配合;通过这种结构设置能起到较好的绑定作用,以防止一些骨折患者随意翻动而造成二次伤害。

在外边框31的后端设置有可让使用者站立的支撑板37,支撑板37能够提供脚部踩踏点,以便在第二床体20翻动时可进行站立。

在第一床体10的前端设置有床头挡板11,床头挡板11能起到较好的背靠作用。在第二床体20上设置有扶手38,扶手38翻转设置在第二床体20的两侧,使用时,只要翻动扶手38让其竖立即能方便使用者进行借力,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在第二床体20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可供输液支架插接的插孔,输液支架能够进行输液或对颈部受伤患者或腿部受伤患者进行定位,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在第二床体20的侧面设置有活动餐桌,活动餐桌的尾端铰接在第二床体20上,其前端通过摇臂可进行翻转,需要使用时通过翻转其上的桌面会与床体平面,以便使用者进行就餐。在第二床体20的侧面设置有挂钩13,挂钩13能够起到定位导尿袋的作用。

在头背靠体32及小腿靠体35上设置有床垫固定扣39,床垫固定扣39能够对铺垫的床垫进行定位,防止其在使用中滑动。

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转动为现有技术,其已经在各行业广泛使用,这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