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5546发布日期:2020-06-12 16:52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背景技术:

传统医学所述胸痹心痛病,实属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范畴。胸痹心痛病皆以血瘀、痰阻、气滞、寒凝为主要诱因而引发;而心肌梗死、心绞痛是属于冠心病的不同临床类型。一般认为,“胸闷、气短、无力、自汗”即是冠心病的特点。1、由于素体阳虚,下焦阴盛上犯胸阳,致阳气损伤,而成胸痹(寒邪阻滞)。2、寒凉饮冷不节损伤脾胃,痰湿上逆胸阳,使胸阳受损,而成胸痹(湿寒凝聚受阻)。3、年老肾阳衰微,痰湿寒凝,营血亏虚,脉道不充,致血流瘀阻胸阳,而成胸痹(寒湿阻滞致气血亏虚)。4、七情内伤,气滞血瘀,聚结痰湿成痹阻心脉,而发生胸痹。(气滞、血瘀、湿痰互结)。其他还因久坐,多卧,缺乏运动等使气机不畅所致亦可成之,(阴阳失调)。胸痹、心痛是两个证,胸痹是胸膈间痞塞满闷并以胸部疼痛为主;心痛是以心窝部和上腹部疼痛为主;胸痹心痛常可互见于临床,因而胸痹心痛病的治则皆同。“心悸、气短、无力、自汗”是胸痹的兼症。(与胃脘痛的鉴别之胃病:恶心、呕吐、嗳气、泛酸、嘈杂)。

现代医学所说的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是当今社会老龄化病人猝死率较高的危险疾病之一。

由于胸痹心痛病,存在着肾中阳气不足,命门火弱,心阳得不到温煦、濡养,故损胸中之阳致胸痹心痛诸证由生;由于“瘀堵”与“正虚”是形成胸痹心痛病“前因后果”的病理特征。即“久瘀”必致“气血亏虚”;因久瘀邪实而耗损人体内的气血致虚;因此,本方所用药物可适用于心肾阳气衰微的虚中夹瘀、痰阻、寒凝等病理特点;对“胸痹心痛病”的痞塞满闷、胸膈刺痛;或因胸痹心痛病引起的心慌气短、疲乏无力、冷汗自出、形寒肢冷、失眠不寐、溲清便溏、唇紫甲青、舌苔滑腻、面色晦黯、脉沉缓无力、或数疾无伦等属心肾阳气虚衰的患者,皆可据病情加减使用,疗效确切,方法独特。本方剂的创制成功,彻底地解决了现代医学里的这一疑难而又复杂的临床问题。其有效率、治愈率均为100%,绝对占有医药市场竞争优势,产品开发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质量比例的原料药组成:黄芪9-20g、人参6-10g、熟附片6-9g、酒当归3-6g、茯苓6-9g、石菖蒲3-6g、生龙骨6-9g、生牡蛎6-9g、制首乌3-6g、炒白芍3-6g、干姜3-6g、五味子2-4g、木瓜3-6g、川芎6-9g、山茱萸6-12g、醋元胡3-6g、红花2-5g、全蝎2-4g、广地龙3-6g、水蛭3-6g、姜黄3-6g、甘草3-6g。

进一步的,所述的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2-17g、人参7-9g、熟附片7-8g、酒当归4-5g、茯苓7-8g、石菖蒲4-5g、生龙骨7-8g、生牡蛎7-8g、制首乌4-5g、炒白芍4-5g、干姜4-5g、五味子3-4g、木瓜4-5g、川芎7-8g、山茱萸8-10g、醋元胡4-5g、红花3-4g、全蝎2-3g、广地龙4-5g、水蛭4-5g、姜黄4-5g、甘草4-5g。

优选的,所述的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5g、人参8g、熟附片8g、酒当归5g、茯苓7g、石菖蒲5g、生龙骨8g、生牡蛎7g、制首乌4g、炒白芍4g、干姜5g、五味子3g、木瓜5g、川芎8g、山茱萸9g、醋元胡4g、红花4g、全蝎3g、广地龙5g、水蛭4g、姜黄4g、甘草5g。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中黄芪味甘微温,善补胸中宗气;人参大补元气;附子补阳益火,回阳救逆;当归补血活血;干姜温经散寒通络;菖蒲行气开窍;木瓜、茯苓渗淡利湿;元胡助姜黄下气最捷止痛优良;川芎行血中之气;生龙骨镇惊安神,生牡蛎镇纳潜阳;五味子、制首乌、山茱萸收涩益肾填精;炒白芍能与土中泻木以缓急;水蛭善于化瘀祛恶血;全蝎、地龙长于祛风通络、兼化风痰;焦白术补中土以燥湿;少佐红花活血通络;甘草培土调中,益气通阳,诸药配伍,促成了祛瘀与扶正的治疗特点,对久瘀阻塞和痰湿凝聚导致气血两虚的冠心病患者,疗效确切,方法独特。可适应于心阳衰微的虚中夹瘀、痰阻、寒凝等病理特征,对冠心病的痞塞满闷、胸膈刺痛,或因冠心病引起的心慌、气短、无力、自汗,或形寒肢冷,失眠不寐,舌苔滑腻,面色晦暗,脉缓无力或数疾无伦等属心阳虚衰的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质量的原料药组成:黄芪9g、人参6g、熟附片6g、酒当归3g、茯苓6g、石菖蒲3g、生龙骨6g、生牡蛎6g、制首乌3g、炒白芍3g、干姜3g、五味子2g、木瓜3g、川芎6g、山茱萸6g、醋元胡3g、红花2g、全蝎2g、广地龙3g、水蛭3g、姜黄3g、甘草3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质量的原料药组成:黄芪20g、人参10g、熟附片9g、酒当归6g、茯苓9g、石菖蒲6g、生龙骨9g、生牡蛎9g、制首乌6g、炒白芍6g、干姜6g、五味子4g、木瓜6g、川芎9g、山茱萸12g、醋元胡6g、红花5g、全蝎4g、广地龙6g、水蛭6g、姜黄6g、甘草6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质量的原料药组成:黄芪15g、人参8g、熟附片8g、酒当归5g、茯苓7g、石菖蒲5g、生龙骨8g、生牡蛎7g、制首乌4g、炒白芍4g、干姜5g、五味子3g、木瓜5g、川芎8g、山茱萸9g、醋元胡4g、红花4g、全蝎3g、广地龙5g、水蛭4g、姜黄4g、甘草5g。

典型病例1

于某某,女,71岁,汉族,务农。安徽省蒙城县小涧镇灵山村邓西。2015年4月19日初诊。主诉:一年前,因心绞痛合并心力衰竭,而进住本县人民医院,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去年5月、10月、12月各发作一次心绞痛。进住医院治疗期间,检查有糖尿病,常感口渴,喜饮水,不能久坐。近来因体力活动多,疲乏无力,四肢关节痛,心悸不舒,检查心电图为心房纤颤,陈旧性心梗,下肢肿,轻度心衰。故请中医诊治。现症状见:脉左沉细,余脉缓,舌正,薄白苔,属心气不足。遂投以自创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水丸制剂,暂取药一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7克,温开水代服使用,药服完病情已转好。5月20日,复诊:药后诸证均减,近又因劳累,前天早晨头晕,恶心、呕吐,面色晄白,很快就好转。咳嗽有痰,偶带血丝,检查尚有轻度心力衰竭。心电图仍有房颤。头枕部生有一小疖子。脉沉滑无力,舌红,苔中心白腻,属于心气不足,营卫不和,气血失调,仍以本药续服。再取二疗程的本药物。药服完后。诸证若失。因患者冠心病,曾发生心肌梗死,自觉心悸,下肢浮肿,脉左沉细,检查有心率、心房纤颤。属心气不足,始终用自己的方药配制成水丸口服治疗。故继服几月而逐渐好转,且病情稳定,后经随访未见复发。

典型病例2

李某某,男,72岁,汉族,务农。亳州市谯城区古城立德程寨二队。2015年7月29日初诊。主诉:心绞痛频作,发时延及左臂,甚则汗淋脊背,心悸胸闷,头晕眼花,便艰溲少,请中医诊治。现症状见:脉弦,痰浊蒙蔽,气火冲逆。遂投以自创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水丸制剂。暂取成药一疗程,按每日三次,每次7克,温开水代服,应忌:辛辣、油腻、烧烤、腌制、冰制品等。据述药后,心绞痛未发,仅在8月3日晚11时许,稍有痛感,但较前减轻,并无汗流脊背等现象。可见心绞痛疼痛势已稍定,惟感冒发作。头晕目眩,心跳胸闷,便通溲少。脉弦。病经三月余,体弱病杂,气火易于冲逆,痰浊每多壅塞,仍守本药物续服,再取本药物一疗程,药服尽剂,病势已去,此例病患,乃因于肝肺之厥气冲厥,肺气窒,则痰浊壅塞,阻嵑胸中之清阳,肝火旺则营液受灼,顿使气血瘀塞胞络,头晕目胀为郁火伐逆,便艰溲少,为津少气滞,谋肺气肃降,图肝火之清泄,求痰浊之疏化,为不易之法。但求痰化热泄,气机通畅,先后续服本药物五疗程,心绞痛旧迹已随之而释。

典型病例3

周某某,男,61岁,汉族,乡医。亳州市谯城区沙土镇梅楼村大杨队。2014年3月16日初诊。主诉:有心绞痛及高血压史。近来时感胸部闷塞疼痛,双目模糊,胃呆纳少,脉弦,舌黄浊腻,曾予以柔肝养心,活血通络为法。共服他医汤药数十余剂,胃纳仍差,食之无味,胸闷塞依旧,目模糊不清。故前往求诊。现症见:脉弦细,舌苔浊腻,中黄舌尖边降红。遂投以自创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水丸制剂。暂取药一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7克,温开水代服为法。忌辛辣、油腻、烧烤、腌制、煎炸等食物。药服完后,前来复诊:心绞痛未发,血压渐趋稳定,胸膺闷塞已舒,目模糊转清,惟饭后尚感心区轻微绞痛,脉弦滑转缓,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腻,体征大有改善,心气不畅改善。再取本药连服3-4个疗程后,如遇感冒,胃呆等暂停服用。后将药服尽剂,身体日嗪健康,每天步行2公里已无不适。

典型病例4

王某某,女,汉族59岁,职工。亳州市谯城区桃花源小区。2014年8月3日初诊。主诉:2013年5月12日,患急性前壁及高侧壁心肌梗塞,此后伴有心绞痛,用硝酸甘油可缓解。同时,经常服用潘生丁,烟酸肌醇脂,冠心苏合丸等药物治疗。近一个月来因生气后心绞痛发作频繁,每日5-6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并向肩背及左上肢放射,伴有出汗,头晕乏力,在市医院门诊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前来求中医诊治。自诉:每日心绞痛3-5次,持续5-20分钟,伴有胸闷、气短、头晕乏力,重则出汗,畏冷,睡眠欠佳。现症见:舌质淡,有瘀斑,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心律齐,心率72次/分钟,血压100/70mm汞柱。证属心气虚损,气滞血瘀,胸痹心痛。遂投以自创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水丸制剂。暂取药一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7克,温开水代服为法。应忌:辛辣、油腻、烧烤、腌制、煎炸等食物。药服完后,前来复诊:进上药后,心绞痛发作减少,减轻为每日1次,持续1分钟左右,精神状态好转,睡眠稍转,但血压仍偏低,90-100/50-75,心律齐,心率80/分钟,舌黯有齿痕,脉沉细。又诊:药后心绞痛未见发作,胸骨后疼痛已缓解。睡眠稍转安,苔薄白,脉稍沉细,血压100/70mm汞柱。仍守本药物续服,再取本药物一疗程。病人近月余未发作心绞痛先后服用本药物五疗程。头晕已除,未再出汗,精神明显好转,睡眠转佳,舌苔转红,脉和缓,心律齐,心率80次/分钟,血压已正常。此后病情已趋于稳定而渐恢复正常。

典型病例5

张某某,男,汉族79岁,木工。亳州市谯城区赵桥镇后瓦村后王队。2014年11月16日初诊。主诉:反复心悸、气短2年,加重2周。病史:患者2012年10月,无明显诱因突感心绞痛。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下壁前侧壁心肌缺血。曾服消心痛、阿司匹林、丹参滴丸、心绞痛病情好转。近2周来,因情绪紧张,心绞痛又发作,自觉疲乏无力,午后尤甚,失眠、多梦,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舌紫黯,苔白,脉沉弦,血压130/75mmhg.脉搏76次/分钟,心率84次/分钟,律齐。早搏8次/分钟。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经住医院对症治疗后。疗效不显著。故求中医诊断。现症见:心悸、气短、乏力、口干,眠差,舌质黯,脉弦细,心率86次/分钟,律齐。血压130/75mmhg。遂投以自创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水丸制剂。暂取药一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7克,温开水代服为法。应忌:辛辣、油腻、烧烤、腌制、煎炸等食物。药服完后,前来复诊。患者自诉:睡眠转好,但仍心悸气短,余症稍差,现症见:舌黯,脉弦细。仍以本药物继续服用。再取药一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7克,温开水代服为法。药服尽剂。患者心悸、气短、乏力均有好转,大便通畅,睡眠转好。再取药一疗程,服法同前。药服完后,患者心悸,气短乏力消失,睡眠转好,偶有口干,腰酸,舌淡红,苔白,脉弦细,再取一疗程,予以巩固疗效,患者心律失常得到有效的治疗,身体逐渐恢复正常,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典型病例6

任某某,男,汉族,56岁,职工。安徽省蒙城县小涧镇齐山村东刘队。2014年11月2日初诊。主诉:2013年9月19日,曾因心前区疼痛频发,两次住院,心电图不正常,确诊为冠心病之心绞痛。入住人民医院经对症治疗后,身体不适症状消失。二十多天前,因过度劳累,情绪郁闷,引起睡眠欠佳,只能睡3-4小时,梦多心烦,醒后反觉疲劳,头痛,心悸,气短,不能久视,稍劳则胸闷,刺痛,脉沉迟。舌边缘燥,中有裂纹。求中医诊治。刻诊:由操劳过甚,脑力过伤,肝肾渐衰,心肝失调。脉微弦,右脉盛于左。遂投以自创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水丸制剂。暂取药一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7克,温开水代服为法。应忌:辛辣、油腻、烧烤、腌制、煎炸等食物。药服完后,前来复诊。现症状:睡眠转好,心脏亦稳定,未犯心绞痛,脉两寸和缓,两关有力,两尺弱,舌苔微红。仍以本药物继续服用。再取药一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7克,温开水代服为法。药服尽剂。患者心悸、气短、乏力症状消失,大便通畅,睡眠转佳。随访二年,身体恢复健康。

典型病例7

孙某某,女,汉族,56岁,职工。亳州市热电厂职工家属院一号楼3单元。2013年5月18日初诊。主诉:二年前曾因心慌、气短、浮肿等诊断为风心病,伴心绞痛而住院治疗,好转后出院。近两个月又觉心慌、气短加剧,夜间不能平卧,上腹胀闷,按之则痛。心前区阵发性闷痛,心律不齐等,到市医院检查仍诊断为风心病、心力衰竭,心房纤颤。曾用过毛地黄治疗。平时饮食尚可。近来由于上腹胀闷不能多食,消化不良,大便稀溏,每日2-3次,多至-6次,睡眠不宁,经常睡中惊醒,有时头痛、头晕。故请求中医诊治。现症见:面色暗黄,眼周发青,舌苔白厚,脉沉细结代。证属心血不足,脾肾阳虚,气血淤滞。遂投以自创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制剂。首取药一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7克,温开水代服为法。应忌:生冷、辛辣、油腻、烧烤、腌制、煎炸等食物。药服完后,饮食好转,腹胀减轻,大便较前成形,仍感心慌,气短。既然显效,仍继续服用,又取一疗程本药物。药后腹胀明显减轻,大便尚可,睡眠稍安。头痛、头晕、心慌锐减。舌苔稍腻,脉沉细稍结代。先后共服用五疗程的药物。身体康复如常,随访二年,身体未见复发。

典型病例8

卢某,女,汉族,58岁,职员。安徽省阜南县曹集路艺术巷6号。2015年2月18日初诊。主诉:胸闷不适,偶有胸痛,心悸不宁,睡眠尚可,大便干结,近日感冒,略有怕冷咳嗽,舌苔腻。患者2014年,因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检查正常,2014年5月及2013年4月做运动实验,均为阴性,室性早搏。故求中医诊治。现症见:胸阳不振,气滞血瘀,室性早搏。遂投以自创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制剂。取药一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7克,温开水代服;应忌,生冷、辛辣、油腻、烧烤、腌制、煎炸等食物。药服完后,胸闷胸痛已减,临睡前重压感消失,咳已止,大便转润,舌苔薄黄,脉细未见结代。再予以自创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制剂。取药一疗程,按上法服用。禁忌遵上法;药已尽剂,胸痛已减,胸闷基本消失,再续服二疗程。以善其后。本例的胸闷胸痛病,皆由胸阳不振,气机不畅所致,病延日久,气血瘀滞,脉结代为心阳不足,脉终阻痹之证,始终坚持服用本药物,以资巩固且病情稳定而趋于康复。经回访,未见复发。

典型病例9

张某某,男,汉族49岁,工人。亳州市谯城区涡河还原小区四号楼6单元。2013年5月16日初诊。主诉:为早搏,1分钟5-6次,心律不齐,胸闷憋气,时有呼吸困难,动则气急,胸膺间绞痛,纳少形疲,病休已近5月。故求中医诊治,以图去根。现症见:脉缓涩,有歇止,苔白滑,舌下青紫。遂投以自创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制剂。暂取药一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7克,温开水代服为法。应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烧烤、腌制等。药服完后,饮食好转,腹胀减轻,体重逐渐增加,诸证若失,身体正在恢复中。9月12日前来复诊:因劳累过度,复感胸闷,动则气急,余无所苦,舌苔薄白滑,脉细涩,有歇止,再续服本药物一疗程,以观后效。10月16日,药服完毕,诊其脉:心律齐,心率70次/分钟,胸膺疼痛减轻,脉歇止已除,偶稍有结代,胸闷胸痛均已转好。为预防复发,仍守原药继续服用,以资巩固。本药服完,诸证均正常,已恢复工作。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典型病例10

孙某某,汉族,男,58岁,务农。安徽省蒙城县小涧镇红城村前队。2013年3月19日初诊。主诉: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半年余,加重一月余。2010年5月开始,每因劳累或情绪郁闷时,而诱发心窝部疼痛,持续5-8分钟,疼痛向左肩部及左上肢放射。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可暂缓解。今年1月27日,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大汗淋漓,入住县医院治疗,确诊为“心肌梗死”,经治疗后,情况好转后出院。但剧烈活动,仍有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请求中医诊治。现症见:乏力胸闷,饮食正常,大便干,小溲正常。舌质黯,苔薄,黄腻,脉弦细。遂投以自创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制剂。先取药一疗程,按每日三次,每次7克,温开水代服。服药期应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烧烤、腌制等。遵医嘱将药服完后,饮食好转,腹胀减轻,体重逐渐增加,诸证若失。即效可继续服用,又取一疗程的本药物。药服完后,心绞痛显著减轻,腹胀亦减轻,但药后大便每日2次稀便,偶有肠鸣,舌黯苔黄腻,中心仍有黑苔,(较前减轻)。脉沉滑。再取药一疗程,按上法服用,待药物服至尽剂,患者心绞痛消失,药后大便通畅,偶有便溏,腹胀明显减轻,舌质黯,苔近正常,脉沉滑,血压130/80mmhg,偶有心前区刺痛,腹胀若失,无其他不适,舌质黯,诸证悉除,身体逐渐恢复。随访半年,未见发作,且恢复正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