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灸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5537发布日期:2020-06-12 16:5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灸条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具有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灸条。
背景技术
::胃肠动力障碍主要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细胞运动功能发生障碍的病理过程,常见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sia,fd)、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慢传输型便秘(slowtransitconstip-ation,stc)等胃肠动力性疾病,也可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胃轻瘫、急性重症胰腺炎及术后炎性肠麻痹等。伴随着胃肠动力障碍相关性疾病(disordersofgastrointestinalmotility,dgim)曼谷标准的建立,胃肠动力障碍已成为了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从中医角度讲,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由于病理病因不同可分为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中虚气逆证、气郁痰阻证、瘀血阻络证、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脾虚痰湿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湿阻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肝郁气滞证、肠道燥热证、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津亏血少证等。其中,中虚气逆型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主症表现为:①反酸或泛吐清水,②嗳气反流。次症表现为:①胃脘隐痛;②胃痞胀满;③食欲不振;④神疲乏力;⑤大便溏薄;⑥舌淡、苔薄,脉细弱。脾肾阳虚证型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主症表现为:①晨起腹痛即泻;②腹部冷痛,得温痛减;③形寒肢冷。次症表现为:①腰膝酸软;②不思饮食;③舌淡胖,苔白滑;④脉沉细。而当前,在发达国家每年平均用于研发促胃肠动力药物的耗资高达数十亿美元,已有胃复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莫沙比利、格拉司琼、替加色罗及伊托必利等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尚有不少药物正待开发。但临床使用表明,这些促胃肠动力西药的疗效尚欠理想,并且还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其它副作用。因此,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改善各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方案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学价值,是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灸条,该灸条具有简便易用、成本及费用低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易于推广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有以下制作原料:艾叶、桂枝、沉香、穿山甲、干姜、茵陈、木香。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是: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艾叶50份~100份、桂枝5份~10份、沉香5份~10份、穿山甲1份~2份、干姜5份~10份、茵陈5份~10份、木香5份~10份。进一步的,当所述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中虚气逆证型时,所述灸条的施灸穴位为双脾俞、胃俞、肾俞、关元俞、气海俞。所述灸条的具体施灸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将所述灸条点燃后置燃烧端向下固定于灸具中,先置于双脾俞、胃俞,每四个穴位为一组,共三组,后依次置于双肾俞、关元俞一组,气海俞单独作组;其中,所述灸条的燃烧端距离以患者感到皮肤热胀能耐受为度,施灸时间为每组20min。在施灸过程中用深色浴巾把整个灸具都盖上,使所述灸条燃烧产生的烟雾不向外泄露。进一步的,当所述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脾肾阳虚证型时,所述灸条的施灸穴位为双胃俞、脾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大肠俞。所述灸条的具体施灸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将所述灸条点燃后置燃烧端向下固定于灸具中,先置于双脾俞、胃俞,每四个穴位为一组,共三组,后依次置于双肾俞、关元俞一组,气海俞、大肠俞一组;其中,所述灸条的燃烧端距离以患者感到皮肤热胀能耐受为度,施灸时间为每组20min。在施灸过程中用深色浴巾把整个灸具都盖上,使所述灸条燃烧产生的烟雾不向外泄露。本发明中,所述艾叶为菊科蒿属植物艾草的叶,艾草别称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所述桂枝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别称柳桂。所述沉香双子叶植物药瑞香科乔木植物沉香或白木香在受到自然界的伤害(如雷击,风折,虫蛀等)或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分泌出的油脂受到真菌的感染,所凝结成的分泌物,别称蜜香、栈香、沉水香、沈香。所述穿山甲为穿山甲科穿山甲属的统称,别称为鲮鲤,陵鲤,龙鲤,石鲮鱼,其入药部位为山甲片。所述干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干燥根茎。所述茵陈为菊科牛至属植物,别称牛至、白毫、耗子爪、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安吕草。所述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别称五香、五木香。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得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用于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具有简便易用、成本及费用低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易于推广的优点。2.本发明中的方中艾叶、桂枝性味辛温,艾叶温经散寒,桂枝温通经脉助阳;沉香气味芳香,辛散温通,木香辛行苦泄温通,芳香走窜的药物作引经药,使其具有祛风、散寒、利湿、通络作用;山甲为血肉之品,其性善走窜,内可通脏腑,外可透经络;干姜辛热,走守兼备,可温中散寒通脉;茵陈苦寒,可除湿热,配伍干姜以温阳化湿,诸药合用,可达温经通络、通畅气血之效,促进经络气血运行,以调脏腑功能,加快胃肠蠕动速度,有效缓解临床症状。3.当所述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中虚气逆证型时,本发明灸条选择双脾俞、胃俞、肾俞、关元俞、气海俞作为施灸的穴位。其皆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俞”穴,中虚气逆多由脾气虚衰中气不足所致,故可予本发明灸条以温补虚脱之阳气、温调气机、调和气血、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同时脾胃同属中焦,取脾之背俞穴脾俞,胃之背俞穴胃俞以健运脾土、益胃,助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双补。肾为先天之本、纳气,取肾的背俞穴肾俞可补益元气、培肾固本。关元俞所对应脐下关元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本之效。气海俞位于腰部,为气血物质充盛的天部之气,灸之有生发阳气、培元益气。诸穴合用能起到温中补虚、调和气机,温阳脾胃,使脾胃气机调达,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4.当所述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中虚气逆证型时,本发明施灸过程中,在选穴上,先取脾俞、胃俞两穴,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并居于人体之中央,且为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脾气升则肝肾之气皆升,脾胃的纳运协调,才能化生精气血津液,供养全身。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之本需赖以脾胃后天之本的滋养补充,肾藏精,精血同源,肾精充足则血液化生有源,肾气充沛,亦可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助于气血化生,故肾俞穴可补益肾气、补益精血,同时增强肾的封藏功能、培肾固本,配关元俞可振奋肾气。最后取气海俞以生发阳气培元益气。通过培土固肾之法,温补脾肾、调畅气机,调整脏腑经气以畅达五脏六腑及全身气血。5.当所述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脾肾阳虚证型时,本发明灸条选择双胃俞、脾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大肠俞作为施灸的穴位。其皆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俞”穴,脾肾阳虚是由于脾肾两脏阳虚,温化失司所致,以本发明灸条以温补脾阳,培土益肾。取脾之背俞穴脾俞以健脾益气,补中和胃。而脾胃同属中焦,“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常累及胃,取胃之背俞穴以调补胃腑。肾俞穴可补益肾气、补益精血,同时增强肾的封藏功能、培肾固本,配关元俞可振奋肾气。气海俞以生发阳气培元益气,大肠俞为大肠经气输注于背部,有理气降逆,调和肠胃之效。诸穴合用能起到温肾固阳,温阳脾胃,使脾胃气机调达,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6.当所述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脾肾阳虚证型时,本发明施灸过程中,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肾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通过温补脾胃以达培土固元之功,“肾兼水火,肾安则水不挟肝上泛而凌土湿,火能益土运行而化精微,故肾安则脾愈安也。”最后调节脏腑之气,以调节五脏六腑及全身气血。7.本发明之所以“在施灸过程中用深色浴巾把整个灸具都盖上,使所述灸条燃烧产生的烟雾不向外泄露”,是因为艾灸过程中人体毛孔、腠理、经络、穴位开放,此时予浴巾覆盖,可避邪气侵犯,亦可维持艾灸作用时间,使气至病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灸条它包括有以下制作原料:艾叶60份、桂枝9份、沉香6份、穿山甲2份、干姜10份、茵陈10份、木香6份;制作方法如下:将原料按照比例称取中药原料药,混合磨成粉末,利用先有工艺制成卷烟状,所得灸条的规格为:2cm×18cm,重量:25/支。当所述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中虚气逆证型时,其具体施灸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根据灸法先上后下的原则,结合穴位的部位,将4支上述制得的灸条点燃后置燃烧端向下固定于特制的正方形四孔网罩灸具中,先置于双脾俞、胃俞,每四个穴位为一组,共三组,后依次置于双肾俞、关元俞一组,气海俞单独作组,燃烧端距离皮肤3cm~4cm,艾条燃端距皮肤3cm~4cm,以患者感到皮肤热胀能耐受为度,用深色浴巾把整个灸具都盖上,尽量让燃烧的烟雾看不见向外泄露,施灸时间为每组20min。当所述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脾肾阳虚证型时,其具体施灸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根据灸法先上后下的原则,结合穴位的部位,将4支上述制得的灸条点燃后置燃烧端向下固定于特制的正方形四孔网罩灸具中,先置于双脾俞、胃俞,每四个穴位为一组,共三组,后依次置于双肾俞、关元俞一组,气海俞单独一组,燃烧端距离皮肤3cm~4cm,艾条燃端距皮肤3cm~4cm,以患者感到皮肤热胀能耐受为度,用深色浴巾把整个灸具都盖上,尽量让燃烧的烟雾看不见向外泄露,施灸时间为每组20min。实施例2——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灸条它包括有以下制作原料:艾叶51份、桂枝10份、沉香6份、穿山甲1.5份、干姜9份、茵陈9份、木香5份;其制作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其具体施灸方法也和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灸条它包括有以下制作原料:艾叶95份、桂枝5份、沉香10份、穿山甲1份、干姜5份、茵陈6份、木香9份;其制作方法和实施例1及实施例2相同。其具体施灸方法也和实施例1及实施例2相同。效果试验部分(一):1.确定试验对象:以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代表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作为试验对象,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柳州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中虚气逆证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9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编码分组,并采用合理的分配隐藏,即将计算机随机编码装入密封的信封内让患者随机抽取,编码由设计者密封。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本发明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灸条”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30例、中药对照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其中,中虚气逆证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主症:①反酸或泛吐清水;②嗳气反流。次症:①胃脘隐痛;②胃痞胀满;③食欲不振;④神疲乏力;⑤大便溏薄;⑥舌淡、苔薄,脉细弱。纳入标准如下: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诊断确切者。②年龄18~60岁。③至少1周内未服用抑酸和影响胃肠动力的西药。④意识正常,能够配合采集临床资料者。⑤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加入试验者。排除标准如下:①行贲门切除或胃切除术后、合并barrett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幽门梗阻、消化性溃疡、消化系统肿瘤、食管裂孔疝、卓-艾综合征患者。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④神经性、精神性疾病和传染病患者。⑤妊娠、围产、哺乳期妇女。2.分组治疗:2.1治疗组:背俞雷火灸法(选取双脾俞、胃俞、肾俞、关元俞、气海俞穴位)。操作流程:①医生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前评估,把握好适应证。②四诊合参并进行经络诊查,制定穴位处方。③医生向患者阐明治疗的目的、过程,以期配合。④背俞雷火灸法所用雷火灸条为:本发明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灸条。⑤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根据灸法先上后下的原则,结合穴位的部位,将4只长约2-3cm的本发明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灸条点燃后置燃烧端向下固定于特制的正方形四孔网罩灸具中,先置于双脾俞、胃俞,每四个穴位为一组,共三组,后依次置于双肾俞、关元俞一组,气海俞单独作组,燃烧端距离皮肤3cm~4cm,灸条燃端距皮肤3cm~4cm,以患者感到皮肤热胀能耐受为度,用深色浴巾把整个灸具都盖上,尽量让燃烧的烟雾看不见向外泄露,施灸时间为每组20min。疗程:每日1次,3周为一个疗程。操作注意事项:①施术者应严肃认真,精心操作。施灸前向患者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②灸具距离皮肤的距离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以免烫伤。③灸治过程中,若患者出现晕灸现象,则必须停止操作,并立即予以急救处理。④施灸过程中,应防止灸火烧伤皮肤、衣物、被褥等,施灸完毕,必须将灸条熄灭,以防止火灾发生。⑤若患者皮肤出现水疱,则应及时常规处理。2.2中药对照组治法:清化胆热,降气和胃方选: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具体组方如下:柴胡12g、(炒)白芍15g、枳壳10g、党参20g、(炒)白术20g、茯苓40g、法半夏10g、陈皮15g、生姜12g、大枣30g、炙甘草15g。用法:水煎至400ml,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一次。2.3西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10)5mg,口服,每日3次;以及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汕头经济特区鮀滨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80136)15mg,口服,每日2次。3.治疗效果:3.1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参照2009年《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根据症状轻重分为4级(0、ⅰ、ⅱ、ⅲ),积分分别为0分、1分、2分、3分。主要对各单项症状(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或不适、嗳气反流等典型反流症状)的记录与评价。显效:原有症状消失;有效:原有症状改善2级者;无效:原有症状无改善或原症状加重。3.2疗效:具体疗效见下表1。表1效果试验部分(二):1.确定试验对象:以下消化道动力障碍性代表性疾病--出口梗阻型便秘作为试验对象,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柳州市中医院门诊及脾肾阳虚证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9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编码分组,并采用合理的分配隐藏,即将计算机随机编码装入密封的信封内让患者随机抽取,编码由设计者密封。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本发明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灸条”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30例、中药对照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其中,脾肾阳虚证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主症:①大便干结或不干;②畏寒肢冷,脘腹冷痛;③喜热怕冷。次症:①面色萎黄或恍白;②小便清长;③时有头晕或心悸;④腰膝酸软;⑤舌淡,苔白润,脉沉迟。纳入标准如下: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诊断确切者;②年龄18~60岁;③至少1周内未服用抑酸和影响胃肠动力的西药;④意识清醒,能够配合采集临床资料者;⑤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加入试验者。排除标准如下:①有胆囊胆管结石、急慢性胆囊炎及胆囊切除术后、急慢性胰腺炎、胃癌及胃切除术后、消化性溃疡、卓-艾综合征、肠道息肉及肠道手术术后、炎症性肠病、细菌性痢疾、肠伤害、肠结核等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者;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④严重精神性疾病;⑤妊娠、围产、哺乳期妇女。2.分组治疗:2.1治疗组:背俞雷火灸法(选取双胃俞、脾俞、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大肠俞等穴位)。操作流程:①医生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前评估,把握好适应证。②四诊合参并进行经络诊查,制定穴位处方。③医生向患者阐明治疗的目的、过程,以期配合。④背俞雷火灸法所用雷火灸条为:本发明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灸条。⑤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根据灸法先上后下的原则,结合穴位的部位,将4只长约2-3cm的本发明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灸条点燃后置燃烧端向下固定于特制的正方形四孔网罩灸具中,先置于双脾俞、胃俞,每四个穴位为一组,共三组,后依次置于双肾俞、关元俞一组,气海俞、大肠俞一组,燃烧端距离皮肤3-4cm,灸条燃端距皮肤3~4cm,以患者感到皮肤热胀能耐受为度,用深色浴巾把整个灸具都盖上,尽量让燃烧的烟雾看不见向外泄露,施灸时间为每组20min。疗程:每日1次,3周为一个疗程。操作注意事项:①施术者应严肃认真,精心操作。施灸前向患者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②灸具距离皮肤的距离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以免烫伤。③灸治过程中,若患者出现晕灸现象,则必须停止操作,并立即予以急救处理。④施灸过程中,应防止灸火烧伤皮肤、衣物、被褥等,施灸完毕,必须将灸条熄灭,以防止火灾发生。⑤若患者皮肤出现水疱,则应及时常规处理。2.2中药对照组治法:温润通便。方选:济川煎加减,具体组方如下:当归20g、牛膝15g、肉苁蓉20g、泽泻15g、升麻10g、枳壳10g。用法:水煎至400ml,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一次。2.3西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予聚乙二醇(湖南华纳大药厂有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078)1袋,口服,每日3次;以及琥珀酸普芦卡必利(西安杨森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120564)2mg,口服,每日2次。3治疗效果:3.1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便秘疗效为基础评定便秘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标准。痊愈:大便正常,达到病前排便状况(疗效评分为0,保持一个月以上)其他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排便困难明显改善,排便间隔时间明显缩短和粪便软硬度接近正常,或2天以内排便至少一次(疗效评分30%,保持一个月以上)其他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或者大便硬结程度好转,(疗效评分50%,保持一个月以上)其他症状全部消失;无效:原有症状无改善或原症状加重。3.2疗效:具体疗效见下表2。表2从上述临床试验及数据结果,可见本发明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灸条可有效的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尤其是对中虚气逆证型胃食管反流病和脾肾阳虚证型慢传输型便秘。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