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24105发布日期:2020-10-23 19:31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现代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湿热泄泻,以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受湿热疫毒之气侵及肠胃,郁遏于中焦,湿热郁蒸,气血阻滞,气血与湿热疫毒相搏结化为脓血;肠腑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肠中有热,热邪类火,火性急迫,故见泻下急迫;湿热互结,腑气不畅,则泄而不爽;湿热下注,故肛门灼热,粪便色黄褐而臭,小便短赤;湿热内盛则烦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景岳全书》指出:“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泄泻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基本病机变化为湿盛与脾病,故其治疗大法,应清热解毒、健脾化湿为主。

湿热泄泻与西医的结肠炎临床症状相似,故西医多采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或硫嘌呤类药物治疗,但由于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类治疗时只能控制症状,疗效不稳定且伴有多种并发症,易反复发作,对于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引起的反跳作用更为显著。因此,西医治疗湿热泄泻的优势不明显。中医药综合治疗湿热泄泻是我国特色疗法,在轻中度湿热泄泻的治疗方面已经显示出自身的优势,针对湿热和泄泻的病证采用中医药物配伍治疗,且中医药能够从抗炎、调节免疫、黏膜修复等多个环节改善湿热泄泻的临床症状,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给药方式多样、减少并发症及价格便宜等优势。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中药主要通过多成分协同调节免疫和抗炎途径达到缓解及治疗的目的。临床上湿热泄泻的发病机制多以“脾虚为本,湿热邪毒为标,瘀血阻络贯穿始终”为主,治疗上主要围绕“益气健脾、清热利湿、化瘀解毒、生肌敛疮”为治疗大法。

根据湿热泄泻人群症候,结合该病中医临床辩证的特点组方,治疗法则为清肠利湿;根据脾虚泄泻人群症候,结合该病中医临床辩证的理法特点组方,治疗法则为健脾益气,清热生津。本发明特别针对湿热泄泻人群,基于中医药理论将动物药和植物药结合开发研究出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组合物。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西医药物作用靶点单一、毒副作用强,现有中成药制剂未系统地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缓解湿热泄泻临床症状的局限性,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多孔菌科、菊科和虫药组成,其中多孔菌科植物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菊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炎等功效,虫药具有活血通脉、敛疮生肌、黏膜修复等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中药材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成分组成:

虫药10-60份,菊科植物25-55份,多孔菌科植物15-65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材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成分组成:

虫药30-35份,菊科植物35-45份,多孔菌科植物25-30份。

最优选地,所述中药材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成分组成:

虫药32份,菊科植物40份,多孔菌科植物28份。

进一步的,所述虫药优选为蜣螂、蜜蜂、蜚蠊、虻虫、龙虱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更优选为蜚蠊。

进一步的,所述菊科植物优选为泽兰、野菊、菊花、青蒿、蒲公英、白术、牛蒡、红花、千里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菌科植物优选为猪苓、灵芝、灰树花、硫黄菌、茯苓、云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中药材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成分组成:

蜚蠊32份,蒲公英40份,茯苓28份;或

蜚蠊15份,千里光40份,云芝45份;或

蜚蠊29份,青蒿38份,硫黄菌33份;或

蜚蠊37份,牛蒡42份,灵芝21份;或

蜚蠊23份,白术37份,灰树花40份;或

蜚蠊28份,野菊40份,猪苓32份;或

蜚蠊22份,菊花26份,青蒿20份,云芝32份;或

蜚蠊27份,菊花23份,白术30份,茯苓20份;或

蜚蠊35份,蒲公英30份,红花10份,云芝15份;或

蜚蠊32份,野菊20份,牛蒡20份,灰树花28份;或

蜣螂20份,蜚蠊40份,蒲公英20份,猪苓10份,茯苓10份;或

蜚蠊15份,蒲公英40份,云芝25份,灰树花20份;或

蜚蠊20份,白术30份,猪苓30份,云芝20份;或

蜚蠊30份,青蒿25份,千里光20份,灵芝25份;或

蜚蠊10份,菊花25份,红花30份,茯苓35份;或

蜚蠊32份,野菊15份,蒲公英25份,灵芝28份;或

蜚蠊40份,虻虫20份,青蒿15份,红花10份,猪苓15份;或

蜚蠊28份,龙虱10份,菊花21份,千里光15份,硫黄菌16份,云芝10份;或

蜣螂20份,蜚蠊28份,龙虱20份,青蒿12份,白术10份,茯苓10份;或

蜜蜂14份,蜚蠊20份,虻虫15份,牛蒡15份,蒲公英10份,硫黄菌26份;或

蜚蠊33份,虻虫16份,红花11份,野菊20份,猪苓10份,云芝10份;或

蜚蠊20份,虻虫20份,龙虱20份,千里光15份,白术10份,茯苓15份;或

蜜蜂10份,蜚蠊30份,虻虫20份,牛蒡15份,红花10份,猪苓15份;或

蜜蜂10份,蜚蠊12份,龙虱10份,千里光25份,蒲公英15份,灰树花18份,硫黄菌10份;或

蜣螂20份,蜚蠊10份,虻虫10份,青蒿15份,蒲公英15份,猪苓13份,云芝17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治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所述中药材原料的浸膏提取物和必要的制剂用辅料制备得到。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组合物选自胶囊剂、微丸、散剂、片剂、颗粒剂、溶液剂、乳剂或混悬剂;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选自胶囊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治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取干燥虫药全体,加入适量石油醚提取,脱脂,低温干燥得虫药的脱脂干燥体;

(2)根据上述重量份数,称取虫药干燥体,加入干燥的菊科植物;

(3)在(2)的中药材中加入适量的水,采用多功能提取罐设定温度后加热提取,用400目滤布过滤;

(4)滤渣再加入适量的水,加热提取,滤过,合并滤液,采用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放冷,过滤流浸膏;

(5)收集流浸膏,获得原料药材提取物;

(6)取浸膏,加入多孔菌科植物粉末和任选的填充剂,混匀,制粒,干燥,装入胶囊,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剂为淀粉、微晶纤维素、糊精、乳糖、可压性淀粉、甘露醇、药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中,优选步骤(1)中加石油醚的重量为干燥虫药的1-20倍,提取1-10次,提取时间为6-48小时;步骤(3)、(4)中加水的重量为原料药材或滤渣的1-30倍,提取1-10次,提取时间为1-5小时;步骤(5)中滤液浓缩成浸膏密度为1.00-1.35g/ml。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中,再优选步骤(1)中加石油醚的重量为干燥虫药的5-15倍,提取2-5次,提取时间为12-36小时;步骤(3)、(4)中加水的重量为原料药材或滤渣的5-15倍,提取2-5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步骤(5)中滤液浓缩成浸膏密度为1.05-1.20g/ml。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预防湿热泄泻症状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干和口臭。

本发明的防治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是在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民间用药经验,运用现代科学理论配制而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益气健脾、清热利湿、化瘀解毒、生肌敛疮”治疗基于感受湿热之邪导致湿热内蕴、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肠失传导,而引起泻下急迫,症见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干、口臭的湿热泄泻中药组方。当组方中含有虫药时,可以明显促进黏膜修复;组方中含有菊科植物时具有明显抗炎作用,且组方中多孔菌科植物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大鼠粪便性状、肛温、尿液体积等湿热指标。组方中同时含有虫药、菊科植物和多孔菌科植物时其可通过改善湿热症候,加强黏膜修复及调控炎症指标等病理组织发挥治疗湿热泄泻的作用。方中君药虫药活血通脉、敛疮生肌;菊科植物为臣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多孔菌科植物助君补气健脾为佐使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全方以燥湿健脾为主,以敛疮生肌为辅。三药合用,性平或寒,调升降,理寒热,共奏健脾祛湿、生肌止血之效。

附图说明

图1是大鼠结肠组织的影响(he,×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列举具体实施例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治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虫药蜚蠊60份,菊科植物蒲公英40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干燥虫药,加入4倍量石油醚,室温浸泡提取3次,每次6小时,取出虫药,低温干燥得虫药的脱脂干燥体;

(2)取虫药的脱脂干燥体,加入组方量菊科植物,加12倍量水,采用多功能提取罐提取3次,每次3小时,滤液浓缩成浸膏密度为1.15g/ml,放冷,滤过,浸膏备用;

(3)取上述浸膏加入微晶纤维素和玉米淀粉,加工成胶囊剂型,即得pka。

实施例2

一种防治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虫药蜚蠊35份,多孔菌科植物猪苓65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干燥虫药,加入6倍量石油醚,室温浸泡提取4次,每次18小时,取出虫药,低温干燥得虫药的脱脂干燥体;

(2)取虫药的脱脂干燥体,加入8倍量水,采用多功能提取罐提取2次,每次4小时,滤液浓缩成浸膏密度为1.23g/ml,放冷,滤过,浸膏备用;

(3)将多孔菌科植物粉碎后过80目药筛,将处方量浸膏和玉米淀粉加入后,加工成胶囊剂型,即得pkb。

实施例3

一种防治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菊科植物蒲公英55份,多孔菌科植物茯苓45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

(1)按重量称取菊科植物,加入5倍量水,采用多功能提取罐提取4次,每次2小时,滤液浓缩成浸膏密度为1.20g/ml,放冷,滤过,浸膏备用;

(2)将多孔菌科植物碎后过80目药筛,将处方量浸膏和微晶纤维素加入后,加工成胶囊剂型,即得pkc。

实施例4

一种防治湿热泄泻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虫药蜚蠊32份,菊科植物蒲公英40份,多孔菌科植物茯苓28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胶囊剂,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干燥虫药,加入10倍量石油醚,室温浸泡提取5次,每次24小时,取出虫药,低温干燥得虫药的脱脂干燥体;

(2)取虫药的脱脂干燥体,加入组方量菊科植物,加入10倍量水,采用多功能提取罐提取3次,每次3小时,滤液浓缩成浸膏密度为1.25g/ml,放冷,滤过,浸膏备用;

(3)将多孔菌科植物粉碎后过80目药筛,将处方量浸膏加入后,加工成胶囊剂型,即得pkd。

实施例5-28

具体原料药配比如表1所示。按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中药材原料的浸膏提取物,添加本领域必要的制剂用辅料后,按常规方法制备成相应的制剂组合物。

表1实施例5-20的原料药配比和制剂类型

以上述实施例1-4制备的胶囊剂为例,研究本发明防治湿热泄泻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基础实验。

试验例1

1实验材料

1.1实验仪器

rt6100酶标分析仪(rayto);tl-16r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离心机机械研究所);dhg-924oa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ettlerae240精密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kz-ⅱ高速组织研磨仪(武汉赛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f-101s磁力搅拌器(艾卡(广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vortfx-5涡旋仪(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dxl-d型大鼠代谢笼(苏州市冯氏实验动物设备有限公司);kl-up-uv-20knsy1059超纯水机(成都康宁实验专用纯水设备厂)。

1.2实验动物

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180-220g),成都达硕实验动物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川)2015-030,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滇)k2018-0002。

1.3实验试剂

水合氯醛(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70203);生理盐水(贵州天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a15031602);老白干(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批号:gb/t22045);油脂(佛山市顺德区三海食品贸易有限公司,批号:gb16752);大姚野坝子蜂蜜(大姚汇源蜂业食品有限公司,批号:gb14923);freund’sadjuvant,complete(美国sigma公司,lot:#slbz9884);2,4,6-三硝基苯磺酸(美国sigma公司,lot:026k5006);隐血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190323);大鼠白介素6(il-6)试剂盒(批号:ml102828),大鼠白介素8(il-8/cxcl8)试剂盒(批号:ml002885),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试剂盒(批号:ml002859),大鼠c反应蛋白(crp)试剂盒(批号:ml002999),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试剂盒(批号:ml111470),大鼠髓过氧化物酶(mpo)试剂盒(批号:ml003250),大鼠白介素2(il-2)试剂盒(批号:ml102822),大鼠白介素17(il-17)试剂盒(批号:ml003003),均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2.1实验动物造模

本发明家兔结肠抗原乳化液制备方法:取家兔新鲜结肠,沿肠系膜缘剪开肠腔并使用4℃预冷生理盐水快速清洗粪便,刮取结肠内容物并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制成匀浆液,-20℃放置24h,4℃条件下完全解冻后以4000rpm/min,4℃冷冻离心30min,取上清液于-20℃继续放置24h,4℃条件下完全解冻后4000rpm/min,4℃离心30min,观察有无沉淀,如有沉淀则继续重复上述操作,至离心无沉淀后将上清液于-80℃冰冻,并采用冻干干燥器进行冻干,制备成家兔结肠内容物冻干粉,-20℃放置备用。精密称取家兔结肠内容物冻干粉480mg(8mg/只),加入15ml生理盐水完全溶解后,加入15ml完全弗氏佐剂,混匀制成抗原乳化液(16mg/ml),临用时现配。

本发明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异体抗原及三硝基苯磺酸(tnbs)方式诱导湿热泄泻大鼠模型。将健康spf级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选6只sd大鼠作为正常组,按照正常饮食饮水喂养,模型大鼠在普通饲料喂养基础上,再给大鼠进行高糖高脂饮食喂养,即:采用200g/l蜂蜜水自由饮水,隔日按照大鼠体重以15g/kg剂量灌服,并于灌服油脂的隔日按照15ml/kg剂量灌服白酒,共计交替灌服白酒和油脂20d,于第6d和第20d配制家兔结肠抗原乳化剂,按照0.5ml/只剂量分别于大鼠左侧足跖、右侧足跖、腹股沟及背部皮下注射抗原乳化液。于第21d,大鼠禁食不禁水24h,采用10%水合氯醛按照0.3ml/100g大鼠体重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卧位,直径2.0mm聚乙烯管经大鼠肛门轻轻插入深度约为8cm处,将5%(w/v)三硝基苯磺酸的40%乙醇溶液0.6ml由1.0ml注射器经聚乙烯管缓慢灌注,拔出聚乙烯管后立即将大鼠保持倒立10s。正常组采用进行0.6ml生理盐水灌肠操作。待大鼠麻醉复苏后放回笼中,造模完成。

2.2实验动物分组

于大鼠造模后观察5d,并于第5d根据等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activityindex,dai)评分进行分组,其评分根据大鼠体重情况、粪便性状和隐血情况累加,总分12分,按照根据累加分数将大鼠炎症情况分为以下四种:极轻度炎症(0~3分)、轻度炎症(4~6分)、中度炎症(7~9分)、重度炎症(10~12分)。本发明将中度炎症模型大鼠纳入后续实验。模型大鼠按炎症程度分层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组。将30只模型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pka组、pkb组、pkc组、pkd组,每组6只。

2.3实验动物给药

分组后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4d。各组具体给药剂量如下:1)正常组:按2.5ml/kg体积给予生理盐水;2)模型组:按2.5ml/kg体积给予生理盐水;3)pka组:按566mg/kg剂量给予pka胶囊溶液;4)pkb组:按566mg/kg剂量给予pkb胶囊溶液;5)pkc组:按566mg/kg剂量给予pkc胶囊溶液;6)pkd组:按566mg/kg剂量给予pkd胶囊溶液。

2.4大鼠一般状态观察

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毛发,粪便颜色及硬度,精神状态,尿液颜色等。

2.5大鼠体重

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毛发,粪便颜色及硬度,精神状态,尿液颜色等,动态记录大鼠每天记录体重,观察大鼠体重于造模及给药期间变化情况。

2.6大鼠粪便颗粒数

将所有大鼠分别于0d、21d、27d、33d、40d单独放置于清洁的代谢笼中,记录每只大鼠12h内粪便颗粒数。

2.7大鼠尿液体积

将所有大鼠分别于0d、21d、27d、33d、40d单独放置于清洁的代谢笼中,将50ml离心管固定于代谢笼下端用于收集尿液,记录每只大鼠12h内相应的尿液体积。

2.8大鼠肛温

将所有大鼠分别于0d、21d、27d、33d、40d通过电子体温计沾取少量开塞露缓慢插入大鼠肛门内1cm处待体温计数值稳定并有报警声音提示时,读取体温数值。

2.9大鼠dai评分

将所有大鼠分别于湿热第0d、21d、23d、27d、30d、33d、36d、40d,进行dai评分,通过对大鼠体重、粪便性状及粪便隐血情况按照评分累加分析,计算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评估疾病活动情况。其评分标准参照表2。

表2大鼠dai评分标准

注:正常粪便=可成形的粪便;稀便=不与肛门相粘的稀状粪便;腹泻=黏于肛门的液化粪。体重减轻(%)=(某时间点的体重一造模前体重)/造模前体重×100%。dai=体重下降的评分+大便性状的评分+隐血情况的评分。

2.10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将距离大鼠肛门口约1cm至盲肠末端的整个结肠取出,沿肠系膜剔除多余组织,平铺于装置有十字交叉型尺子的白纸表面进行拍照,沿着结肠肠系膜剪开,用预冷的生理盐水将结肠肠腔内容物清洗干净,滤纸拭干后精密称重,用钢尺测量结肠长度和宽度,计算结肠长宽比,肉眼观察结肠黏膜损伤情况,并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评分(colonmucosadamageindex,cmdi),评分标准见表3。

表3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标准

2.11结肠病理形态观察

将结肠组织均匀纵为两部分,一部分放置于-80℃低温冰箱中保存;另一部分经“swissrolls”瑞士卷方式进行结肠组织常规处理,将结肠组织纵切后包绕卷起,10%中性福尔马林浸泡24h。结肠组织进行漂洗,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3~5μm切片,he染色,中性树胶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进行结肠病理形态(histopathologicalscore,hs)评分,评分参照表4。

表4病理组织学评分标准

注:每只大鼠结肠hs评分=“上皮细胞”评分+“炎细胞浸润”评分。

2.12血清细胞因子测定

水合氯醛麻醉后采用腹主动脉方式取血,4℃静置凝固后,3500rpm/min,4℃冷冻离心15min,取上清分装并于-80℃冰箱中保存。后续分别经-20℃及4℃梯度冻融后,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操作说明书检测大鼠血清il-6、il-8、tnf-α、crp含量表达。

2.13结肠组织细胞因子测定

从-80℃低温冰箱中取出保存结肠组织,分别经-20℃及4℃梯度冻融后,严格相关elisa试剂盒操作说明书检测大鼠结肠tgf-β、mpo、il-2、il-17含量表达。

3实验结果

3.1大鼠一般状态

(1)造模前:各组大鼠毛发光滑,干净洁白,活泼好动,饮食饮水及尿液均无异常,且粪便质地正常,呈暗褐色,椭圆形。

(2)湿热造模期间:造模组大鼠体重先升高较快,后期缓慢升高。于抗原乳化液注射部位出现足部红肿,腹股沟及背部有结节形成,少数部位化脓溃破。精神不振,拱背,毛色松散、苍黄少泽,灌酒后醉卧扎堆,自主活动少。尿黄,尿量增加,偶见血尿现象,肛门灼热。正常组大鼠体重缓慢增加,粪便、体温及尿液正常。肛周污浊粘附黄色稀便,大便溏泄黏腻,质地较软稀松,粪便丝状粘液连结,色黄恶臭,部分出现黏液脓血便。tnbs诱导期间,各造模组大鼠精神萎靡,扎堆,懒惰,毛色发黄杂乱,拱背,饮食量明显减少、体重下降迅速、消瘦,伴有粘液脓血便,粪便粘连肛门,黏腻恶臭,部分大鼠出现肠胀气现象。

(3)药物治疗期间:正常组大鼠饮食正常,体重缓慢增加,各项体征均无异常。模型组大鼠饮食量有所改善,精神状态有一定恢复,稀便,便中带血,体重有所增加。pka、pkb、pbc、pkd组精神状态良好,反应逐渐灵活,饮食量有较大改善,体重明显增加,泄泻情况有所好转,粪便成形较多,少见稀便现象,颜色逐渐加深,粪便量增加,肛温及尿液排泄量逐渐下降,趋于正常大鼠水平。

模型组大鼠于整个造模期间泄泻情况比较严重。且身热不扬,肛门灼热,于实验中触摸大鼠时可明显感觉到体温升高,里急后重,小便发黄,粪色黄褐而臭,泄泻黏液脓血便,其判定符合湿热泄泻动物模型评价标准。提示造模成功。

3.2大鼠体重变化

正常组大鼠于造模及给药期间体重均缓慢增加。0d,各组大鼠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大鼠处于同一正常水平。湿热模型复制期间,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体重先升高较快,后期缓慢升高,且于湿热第21d,模型组、pka、pkb、pkd组体重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tnbs造模后观察期间,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体重均有下降趋势,且于药物治疗期间,pkb、pkd体重升高较快,模型组大鼠体重缓慢升高。结果见表5。

表5大鼠体重的影响(n=6)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3.3大鼠粪便颗粒数的影响

湿热0d,各组大鼠排便颗粒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大鼠处于同一正常水平。湿热第21d,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ka、pkb、pkc和pkd组大鼠排便颗粒数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提示湿热内因因素可能会紊乱大鼠粪便排泄。第40d,药物治疗结束,与模型组比较,pkc和pkd组排便颗粒数降低(p<0.05),提示经与多孔菌科植物组方的胶囊制剂可改善大鼠粪便数量的湿热症候,结果见表6。

表6大鼠不同时间点排便颗粒数的影响(n=6)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3.4大鼠尿液体积的影响

湿热0d,各组大鼠尿液体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大鼠处于同一正常水平。第21d,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尿液体积均升高,提示湿热内因因素可能会导致大鼠尿液排泄量增加。第27d,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尿液体积均明显升高(p<0.05)。第40d,药物治疗结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尿液体积仍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pkb和pkd组尿液体积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较为接近。提示经与多孔菌科植物组方的胶囊制剂可改善大鼠尿液体积的湿热症候,结果见表7。

表7大鼠尿液体积的影响(n=6)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3.5大鼠肛温的影响

湿热0d,各组大鼠肛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第21d,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肛温均显著升高(p<0.01),提示高糖高脂与辛辣饮食等造成大鼠湿热症状。第40d,药物治疗结束,pkb和pkd组与正常组肛温较为接近。提示经与多孔菌科植物组方的胶囊制剂可改善大鼠肛温的湿热症候,结果见表8。

表8dhd大鼠肛温的影响(n=6)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

3.6大鼠dai评分的影响

湿热0d,各组大鼠da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所有实验大鼠处于同一正常水平。湿热第21d,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da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提示湿热因素加重大鼠泄泻。第23d,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da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且其余各组大鼠组间da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湿热泄泻模型大鼠复制成功。第40d,经过药物两周治疗周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药物治疗组da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pkb和pkd组da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提示经与多孔菌科植物组方的胶囊制剂可通过降低粪便性状和隐血情况等湿热症候降低大鼠dai评分,结果见表9。

表9dhd大鼠粪便dai评分的影响(n=6)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3.7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的影响

通过肉眼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纵向剖开肠壁的状态比较,正常组大鼠结肠长度较长,结肠黏膜表面光滑,未发现明显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形成现象,模型组大鼠结肠长度明显缩短,宽度明显变宽,结肠黏膜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部分大鼠出现表面坏死、炎性息肉或中毒性巨结肠现象。pka、pkb、pkc和pkd组大鼠结肠黏膜病变程度相比于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好转,充血水肿现象减轻或消失、溃疡点及溃疡面积减少或消失。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长度和宽度均显著降低(p<0.01),cmd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pka和pkd组结肠长度升高(p<0.05),结肠宽度和cmdi评分降低(p<0.01)。结果见表10。

表10大鼠结肠相关指标的影响(n=6)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3.8结肠病理组织学hs评分的影响

通过结肠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病变情况,正常组大鼠结肠黏膜结构完整,细胞形态正常,黏膜上皮连续、腺体排列规则,隐窝形态正常,少量杯状细胞丢失,少量炎细胞浸润在隐窝基底层。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增厚,黏膜肌水肿,固有层出血,杯状细胞大面积丢失,隐窝不同程度缺损,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至黏膜层及黏膜下层。pka、pkb、pkc和pkd组大鼠结肠黏膜病变程度相比于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好转,部分杯状细胞修复,炎性细胞浸润面积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及各药物治疗组上皮细胞评分、炎性细胞浸润评分以及h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pka、pkb和pkd大鼠结肠上皮细胞评分、炎性细胞浸润评分以及hs评分均降低(p<0.05或p<0.01)。结果见表11、图1。

表11大鼠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的影响(n=6)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3.9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l-8、tnf-α、crp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pka和pkd组鼠血清il-6、il-8、tnf-α、crp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kc组鼠血清tnf-α、cr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其中il-6、il-8、tnf-α、crp均为炎症指标,其表达水平与炎症成正比,实验结果提示,组方中含有菊科植物时可以有效降低炎症因子表达,且当组方中同时含有虫药、菊科植物和多孔菌科植物时抗炎效果最为明显。结果见表12。

表12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n=6)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3.10大鼠结肠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mpo、il-2和il-17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tgf-β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pka、pkb和pkd组大鼠结肠il-2和il-17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和tgf-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ka、pkc和pkd组大鼠结肠mpo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il-2、il-17、tgf-β均为黏膜修复指标,而mpo为炎症指标,其表达水平与炎症程度相关,实验结果提示,组方中含有菊科植物时可以有效降低mpo炎症因子表达,且组方中含有虫药时黏膜修复指标得以修复,当组方中同时含有虫药、菊科植物和多孔菌科植物时抗炎效果及黏膜修复程度最为明显。结果见表13。

表13大鼠结肠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n=6)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本病发病表现为泄泻、黏液脓血便、肛门灼热、大便黏滞不爽、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结肠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糜烂溃疡,病理检查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隐窝脓肿等,皆为典型湿热之象。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于整个造模期间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小便发黄,粪色黄褐而臭,泄泻黏液脓血便,精神不振,拱背,毛色松散、苍黄少泽,灌酒后醉卧扎堆,自主活动少,提示dhd动物模型复制成功。当组方中含有虫药时,可以明显促进黏膜修复,组方中含有菊科植物时具有明显抗炎作用,且组方中多孔菌科植物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大鼠粪便性状、肛温、尿液体积等湿热指标。提示组方中同时含有虫药、菊科植物和多孔菌科植物时其可通过改善湿热症候,加强黏膜修复及调控炎症指标等病理组织发挥治疗湿热泄泻的作用。

肠黏膜屏障是通过肠道黏液及免疫相关细胞抑制肠内有害物质穿过肠黏膜,对抗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入侵,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主要与肠道分泌液、肠黏膜上皮细胞、肠内免疫系统等正常调控相关。屏障功能异常可以通过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引起各类细胞活化和多种炎性介质分泌,引发肠道稳态失衡,肠黏膜屏障无法继续维持稳态,终致肠道黏膜组织的受损,在湿热泄泻发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因子是一类由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着介导炎症和调节免疫的作用。其中与uc相关的细胞因子根据作用特点可以分为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两大类,如干扰素(ifn)、白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且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在机体内平衡失可导致肠粘膜因炎症反应和免疫紊乱造成肠道损伤。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l-8、tnf-α、crp和结肠组织mpo、il-2、il-17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且tgf-β表达显著降低(p<0.01)。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化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