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固定贴合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2987发布日期:2021-06-11 19:2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牙齿固定贴合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了牙齿固定贴合带。



背景技术:

牙齿固定在牙齿治疗中经常被用到,但传统的固定方式安装和拆卸时很不方便,另外,固定强度也不够大,经常出现松动,影响治疗效果。

目前,专利号为201320487218.5的实用新型专利,解决了牙齿固定的问题,但还存在稳固性差、操作复杂等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稳固性差、操作复杂等的缺点,提供了牙齿固定贴合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牙齿固定贴合带,包括多个固装在牙齿上的光固化块,还包括连接带,连接带依次连接不同的光固化块,连接带上设有横向的滑槽,滑槽上安装有可沿滑槽滑动的连接块,光固化块和连接带通过连接块连接;连接块上包括转动轴和安装在转动轴上的两个的连接叶片,连接叶片旋入未照光的光固化块内并通过光照后固定在光固化块内。

作为优选,滑槽上设有多个竖向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连接叶片的厚度。

作为优选,连接叶片至少有三个,多个连接叶片之间螺旋分布在转动轴上,连接叶片与转动轴的中轴线呈70°~85°的倾斜角。

作为优选,转动轴插入滑槽内并靠近牙齿的一端为其内端,连接叶片固装在转动轴内端上,转动轴的外端端面上设有螺钉槽。

作为优选,转动轴外端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环形的调节槽。

作为优选,转动轴上还设有定位叶片,定位叶片至少有一个,定位叶片垂直于转动轴的中轴线设置,定义转动轴上向外端延伸的方向为正方向,连接叶片、定位叶片沿正方向依次设置,定位叶片和连接叶片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带的厚度。

作为优选,连接带为纤维带或金属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连接块的设置,增加了装置的稳固性,此外,

本技术:
的技术方案,便于安装和拆卸,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光固化块、2—连接带、3—连接块、21—滑槽、22—安装槽、31—转动轴、311—螺钉槽、312—调节槽、32—连接叶片、33—定位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牙齿固定贴合带,如图所示,包括多个固装在牙齿上的光固化块1,还包括连接带2,连接带2依次连接不同的光固化块1,连接带2上设有横向的滑槽21,滑槽21沿着牙齿排列设置,滑槽21上安装有可沿滑槽21滑动的连接块3,光固化块1和连接带2通过连接块3连接;连接块3上包括转动轴31和安装在转动轴31上的两个的连接叶片32,连接叶片32旋入未照光的光固化块1内并通过光照后固定在光固化块1内。转动轴31与滑槽21配合,从而转动轴31能沿滑槽21滑动。

滑槽21上设有多个竖向的安装槽22,安装槽2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连接叶片32的厚度。

连接叶片32至少有三个,多个连接叶片32之间螺旋分布在转动轴31上,连接叶片32与转动轴31的中轴线呈75°的倾斜角。

转动轴31插入滑槽21内并靠近牙齿的一端为其内端,连接叶片2固装在转动轴31内端上,转动轴31的外端端面上设有螺钉槽311。

转动轴31外端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环形的调节槽312。

先将光固化材料涂抹在牙齿表面,由于连接叶片32有一定的倾斜角且螺旋分布,因此可将连接叶片32通过安装槽22旋入,并使连接叶片32位于连接带2的内侧并朝向牙齿上的光固化材料设置,将连接叶片32连同连接带2按入光固化材料中,光固化材料溢出一部分并嵌入滑槽21中,此时连接叶片32也嵌入光固化材料中,可通过螺钉槽311旋转转动轴31,从而调整连接叶片32的位置,使连接叶片32与滑槽21呈一定的角度,待调整好后,通过光的照射,使光固化材料形成硬质的光固化块1,光固化块1与连接带2内侧以及连接带2中的滑槽21贴合,滑槽21不仅方便连接块3的位置移动,也起到了锁定的作用,而此时连接叶片32也固定在光固化块1中,嵌入光固化块1中的多个连接叶片32起到了多向锁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固定。

在拆卸时,通过螺丝刀和螺钉槽311的配合,转出连接叶片32和转动轴31,再剥离滑槽21中的部分光固化材料,即可剥离连接带2,安装和拆卸方便,操作性强。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转动轴31上还设有定位叶片33,定位叶片33至少有一个,定位叶片33垂直于转动轴31的中轴线设置,定义转动轴31上向外端延伸的方向为正方向,连接叶片32、定位叶片33沿正方向依次设置,定位叶片33和连接叶片32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带2的厚度。

定位叶片33和连接叶片32均固装在转动轴31上,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定位叶片33的位置知悉连接叶片32在光固定块1中的嵌入情况,方便及时调整,此外,定位叶片33也能起到定位作用,防止转动轴旋入过深而造成牙齿的损伤。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连接带2为纤维带或金属带。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牙齿固定贴合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固装在牙齿上的光固化块(1),还包括连接带(2),连接带(2)依次连接不同的光固化块(1),连接带(2)上设有横向的滑槽(21),滑槽(21)上安装有可沿滑槽(21)滑动的连接块(3),光固化块(1)和连接带(2)通过连接块(3)连接;连接块(3)上包括转动轴(31)和安装在转动轴(31)上的两个的连接叶片(32),连接叶片(32)旋入未照光的光固化块(1)内并通过光照后固定在光固化块(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固定贴合带,其特征在于:滑槽(21)上设有多个竖向的安装槽(22),安装槽(2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连接叶片(32)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固定贴合带,其特征在于:连接叶片(32)至少有三个,多个连接叶片(32)之间螺旋分布在转动轴(31)上,连接叶片(32)与转动轴(31)的中轴线呈70°~85°的倾斜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固定贴合带,其特征在于:转动轴(31)插入滑槽(21)内并靠近牙齿的一端为其内端,连接叶片(32)固装在转动轴(31)内端上,转动轴(31)的外端端面上设有螺钉槽(3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齿固定贴合带,其特征在于:转动轴(31)外端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环形的调节槽(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固定贴合带,其特征在于:转动轴(31)上还设有定位叶片(33),定位叶片(33)至少有一个,定位叶片(33)垂直于转动轴(31)的中轴线设置,定义转动轴(31)上向外端延伸的方向为正方向,连接叶片(32)、定位叶片(33)沿正方向依次设置,定位叶片(33)和连接叶片(32)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带(2)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固定贴合带,其特征在于:连接带(2)为纤维带或金属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公开了牙齿固定贴合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固装在牙齿上的光固化块(1),还包括连接带(2),连接带(2)依次连接不同的光固化块(1),连接带(2)上设有横向的滑槽(21),滑槽(21)上安装有可沿滑槽(21)滑动的连接块(3),光固化块(1)和连接带(2)通过连接块(3)连接;连接块(3)上包括转动轴(31)和安装在转动轴(31)上的两个的连接叶片(32),连接叶片(32)旋入未照光的光固化块(1)内并通过光照后固定在光固化块(1)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块的设置,增加了装置的稳固性,此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便于安装和拆卸,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国;王利民;任艳云;斯友良;赵阿莉;李莹;陈鸿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4.26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