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结构及采用该管路结构的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1931发布日期:2021-06-11 19:1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路结构及采用该管路结构的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路结构及采用该管路结构的血压计。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疾病之一,作为测量血压的仪器,血压计成为广为应用且使用频次非常高的医疗器械。目前主流的血压计有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两种,其中,电子血压计由于具有使用简单、测量方便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在电子血压计中,包括气泵、泄气阀、压力传感器、电磁阀等元器件,而其间的连接管路也是电子血压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血压计的可靠性有直接的影响。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当前的连接管路通常不具备防尘功能,导致在血压计的使用过程中,泄气阀堵塞成为常见的问题,会影响血压计的可靠性,且不利于稳定血压计的寿命及测试精度。其次,在目前的市场上,电子血压计内部管路普遍采用非集成管路的方式,即通过多根管路将各元器件相连,从而形成血压计内部气路——采用这种设计,一方面,零配件较多,且需要把每根管路都单独裁剪;另一方面,产线装配也很不方便,机器内部凌乱的管路会加大装配的复杂性,装配容易出错。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管路结构及采用该管路结构的血压计,能够防止血压计泄气阀堵塞且结构紧凑、装配简便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路结构及采用该管路结构的血压计,其目的是能够简便、有效地防止血压计泄气阀堵塞。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路结构,用以连通血压计的气泵和泄气阀,其创新在于:该管路结构包括主管路、气接头以及支管路,所述主管路连接气泵,所述支管路通过所述气接头与主管路连通;所述支管路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气接头上,其管身与所述第二支管的进气端转折连接,且其第二端延伸凸出形成一集尘腔;所述第二支管的出气端连接所述泄气阀。

一种血压计,包括气泵、电磁阀、袖带、泄气阀、压力传感器、主pcb板以及壳体,其创新在于:包括上述管路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气接头上,其管身与所述第二支管的进气端转折连接,且其第二端延伸凸出形成一集尘腔;所述第二支管的出气端连接所述泄气阀”中,第一支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该支管的两个端部,其中,第一支管的第一端为其进气端。另外,在工作状态下,灰尘经气流携带,在通过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交接处后,落入集尘腔,不易进入第二支管,从而能够防止血压计泄气阀堵塞。

2.在本方案中,优选地,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泄气阀的位置高于所述集尘腔。该设置可以结合重力的作用,达到更好的集尘效果。

3.在本方案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均为直管;作为进一步优选,二者垂直设置,所述支管路呈“t”形;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二端为封堵端,以形成所述集尘腔。上述优选方案,以较简易的结构,形成能有效防止泄气阀堵塞的集尘腔。

4.在本方案中,作为优选,所述气接头包括连接主管路的第一接口、连接支管路的第二接口、连接袖带的第三接口和通过连接一连接管连通压力传感器的第四接口。该气接头的设置能够实现管路的集成,简化连接管路。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或等于180度;所述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相对设置。该设置有益于提高管路结构布置集成的紧凑性,还有助于减小测试误差。

5.在本方案中,作为优选,所述主管路一端连接电磁阀,另一端塞设一堵头以密封。该设置有益于进一步提高管路结构布置集成的紧凑性。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和有益效果是:

针对血压计,本实用新型在主管路和泄气阀之间设置支管路,该支管路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气接头上,其管身与所述第二支管的进气端转折连接,且其第二端延伸凸出形成一集尘腔。在工作状态下,灰尘经气流携带,在通过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交接处后,落入集尘腔,不易进入第二支管,从而能够防止血压计泄气阀堵塞。优选地,结合泄气阀在工作状态下位置高于集尘腔的设置,可以达到更好的集尘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把支管路通过气接头连入管路中,有利于管路结构集成紧凑、装卸简便。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气接头优选设为四通接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管路结构布置集成的紧凑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管路结构装配于血压计中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管路结构装配于血压计中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管路结构与相关血压计配件处于连接状态下的立体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管路和支管路与气接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管路与相关配件连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主管路;2.气接头;201.第一接口;202.第二接口;203.第三接口;204.第四接口;3.支管路;301.第一支管;3011.集尘腔;302.第二支管;4.连接管;5.气泵;6.泄气阀;7.压力传感器;8.电磁阀;9.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管路结构

请参考图1至图3,一种管路结构,用以连通血压计的气泵5和泄气阀6,该管路结构包括主管路1、气接头2以及支管路3,所述主管路1连接气泵5,所述支管路3通过所述气接头2与主管路1连通;所述支管路3包括第一支管301和第二支管302;所述第一支管301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气接头2上,其管身与所述第二支管302的进气端转折连接,且其第二端延伸凸出形成一集尘腔3011;所述第二支管302的出气端连接所述泄气阀6。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泄气阀6的位置高于所述集尘腔3011。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管301和第二支管302均为直管,该结构简易,易于实现。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弯管(如第一支管的第二端向下弯曲等结构)、组合管或软管等,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并接受的。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管301和第二支管302垂直设置,所述支管路3呈“t”形,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二者还可以成其他角度。只是在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进气方向夹角为较大钝角的情况下,集尘效果相对较差而已,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并接受的。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管301的第二端为封堵端,以形成所述集尘腔3011,该结构简易,易于实现。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第一支管301的第二端可为开口端,结合一密封件进行密封,该密封件可以为常规的堵头,也可以为具有灰尘吸附功能的盖帽等密封装置;该密封件与开口端的第二端可以为一体连接,可以为黏胶等固定连接,也可以为螺纹、卡扣等可拆卸的密封连接,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并接受的。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接头2包括连接主管路1的第一接口201、连接支管路3的第二接口202、连接袖带的第三接口203和通过连接一连接管4连通压力传感器7的第四接口204。作为优选结构,该气接头的设置能够实现管路的集成,简化连接管路。所述第一接口201与第二接口202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接口203和第四接口204相对设置,该设置有益于提高管路结构布置集成的紧凑性,还有助于减小测试误差。本实施例对于接口角度的设置不限于此,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并接受的。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结合图6所示,所述主管路1一端连接电磁阀8,另一端塞设一堵头9用以密封,该设置有益于进一步提高管路结构布置集成的紧凑性。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如电磁阀8还可以设置在主管路1的管身,还可以设置在支路上;又如,主管路1的端部可以不设置端堵,用一体的密封管端代替,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并接受的。

实施例二:一种血压计,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气泵5、电磁阀8、袖带、泄气阀6、压力传感器7、主pcb板以及壳体,还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管路结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