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脚趾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7208发布日期:2021-01-01 13:2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脚趾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趾矫正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脚趾矫正器。



背景技术:

脚趾外翻分为先天性的脚趾外翻及后天形成的脚趾外翻。后天形成的脚趾外翻以拇外翻为主。先天性的脚趾外翻,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为主或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引起的脚趾外翻。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炎或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引起的脚趾外翻,主要表现为足趾的上扬,肌肉、肌腱骨性的不平衡。而再脚趾外翻的治疗过程中会用到脚趾矫正器,但是现有的脚趾矫正器活性交低,不能完全适用走路时的上下活动度,且不能限制不能左右活动,对脚趾外翻进行矫正效果有限,穿戴时防止磨伤,以及穿戴不便,且适用性低,不便根据不同大小的脚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脚趾矫正器,解决了现有的脚趾矫正器活性交低,不能完全适用走路时的上下活动度,且不能限制不能左右活动,对脚趾外翻进行矫正效果有限,穿戴时防止磨伤,以及穿戴不便,且适用性低,不便根据不同大小的脚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脚趾矫正器本体,所述脚趾矫正器本体由矫正板、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一绷带和第二绷带组成;

所述矫正板包括第一绷带固定板、第二绷带固定板、连接板、第一轴销、第二轴销、第一绷带连接孔、第二绷带固定孔、第一垫片固定槽和第二垫片固定槽,矫正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绷带固定板,矫正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绷带固定板,矫正板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板,第一绷带固定板和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一轴销活动连接,第二绷带固定板和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二轴销连接活动连接,第一绷带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绷带连接孔,第二绷带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绷带固定孔,第一绷带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垫片固定槽,第二绷带固定板和连接板连接处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垫片固定槽;

所述第一绷带与第一绷带固定板之间通过第一绷带连接孔连接,第二绷带与第二绷带固定板之间通过第二绷带固定孔连接,第一绷带固定板与第一垫片之间通过第一垫片固定槽连接,第二绷带固定板与第二垫片之间通过第二垫片固定槽连接,第一绷带和第二绷带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公魔术贴,公魔术贴之间设置有母魔术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绷带固定板的一端和连接板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轴销连接孔,第二绷带固定板的一端与连接板的另一端均开设有第二轴销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销的第二轴销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绷带连接孔和第二绷带固定孔的数量均为三个,第一绷带连接孔的长度略大于第一绷带的长度,第二绷带固定孔的长度略大于第二绷带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片与第一垫片固定槽的形状形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绷带和第二绷带的内侧均设置有软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垫片和第二垫片固定槽的俯视图均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第一绷带固定板、第二绷带固定板、连接板、第一轴销、第二轴销、第一绷带连接孔、第二绷带固定孔、第一垫片固定槽和第二垫片固定槽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两个轴销的矫正板,既可以提高矫正板的活性,便于第一绷带固定板和第二绷带固定板的上下活动,矫正板可以上下活动,但是不能左右活动,既可以有效的对脚趾外翻进行矫正;

2、通过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放置在第一垫片固定槽和第二垫片固定槽上,可以有效的对脚进行保护,防止磨伤;

3、最后将整体套接在脚的脚背和脚趾上,其中根据脚背的大小利用调节公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的连接位置来调节脚背固定带和脚趾固定带的大小,便于将整体固定在脚上,提高稳定性,即穿戴方便的同时,可以提高整体的适用性,便于调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矫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垫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脚趾矫正器本体1,脚趾矫正器本体1由矫正板2、第一垫片3、第二垫片4、第一绷带5和第二绷带6组成;

矫正板1包括第一绷带固定板7、第二绷带固定板8、连接板9、第一轴销10、第二轴销11、第一绷带连接孔12、第二绷带固定孔13、第一垫片固定槽14和第二垫片固定槽15,矫正板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绷带固定板7,矫正板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绷带固定板8,矫正板1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板9,第一绷带固定板7和连接板9之间通过第一轴销10活动连接,第二绷带固定板8和连接板9之间通过第二轴销11连接活动连接,第一绷带固定板7上开设有第一绷带连接孔12,第二绷带固定板8上开设有第二绷带固定孔13,第一绷带固定板7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垫片固定槽14,第二绷带固定板8和连接板9连接处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垫片固定槽15;

第一绷带5与第一绷带固定板7之间通过第一绷带连接孔12连接,第二绷带6与第二绷带固定板8之间通过第二绷带固定孔13连接,第一绷带固定板7与第一垫片3之间通过第一垫片固定槽14连接,第二绷带固定板8与第二垫片4之间通过第二垫片固定槽15连接,第一绷带5和第二绷带6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公魔术贴19,公魔术贴19之间设置有母魔术贴20,使用时第一绷带固定板7、第二绷带固定板8、连接板9、第一轴销10、第二轴销11、第一绷带连接孔12、第二绷带固定孔13、第一垫片固定槽14和第二垫片固定槽15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两个轴销的矫正板2,既可以提高矫正板2的活性,便于第一绷带固定板7和第二绷带固定板8的上下活动,矫正板2可以上下活动,但是不能左右活动,既可以有效的对脚趾外翻进行矫正,然后将第一绷带5的两端穿插在第一绷带固定板7两侧的第一绷带连接孔12内,然后将第一绷带5两端的公魔术贴19弯曲与第一绷带5中部的母魔术贴20固定连接,形成脚背固定带,便于固定在脚背上,接着将第二绷带6的两端穿插在第二绷带固定板8两侧的第二绷带固定孔13中,然后弯曲第二绷带6两端的公魔术贴19与第二绷带6中部的母魔术贴20固定连接,形成脚趾固定带,便于固定在脚趾上,同时第一垫片3和第二垫片4放置在第一垫片固定槽14和第二垫片固定槽15上,可以有效的对脚进行保护,防止磨伤,最后将整体套接在脚的脚背和脚趾上,其中根据脚背的大小利用调节公魔术贴19与母魔术贴20的连接位置来调节脚背固定带和脚趾固定带的大小,便于将整体固定在脚上,提高稳定性,即可以提高整体的适用性,便于调节。

第一绷带固定板7的一端和连接板9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轴销连接孔16,第二绷带固定板8的一端与连接板9的另一端均开设有第二轴销11连接孔17,通过一轴销连接孔16和第二轴销11连接孔17,便于第一轴销10和第二轴销11的穿插。

第一轴销10的第二轴销11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帽18,便于对第一轴销10的第二轴销11进行限位。

第一绷带连接孔12和第二绷带固定孔13的数量均为三个,第一绷带连接孔12的长度略大于第一绷带5的长度,第二绷带固定孔13的长度略大于第二绷带6的长度,便于第一绷带5和第二绷带6的穿插。

第一垫片3与第一垫片固定槽14的形状形同,便于第一垫片3的连接安装。

第一绷带5和第二绷带6的内侧均设置有软膜,便于提高第一绷带5和第二绷带6内侧的软度,提高舒适。

第二垫片4和第二垫片固定槽15的俯视图均为圆形,便于保护脚拇指骨节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第一绷带固定板7、第二绷带固定板8、连接板9、第一轴销10、第二轴销11、第一绷带连接孔12、第二绷带固定孔13、第一垫片固定槽14和第二垫片固定槽15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两个轴销的矫正板2,既可以提高矫正板2的活性,便于第一绷带固定板7和第二绷带固定板8的上下活动,矫正板2可以上下活动,但是不能左右活动,既可以有效的对脚趾外翻进行矫正,然后将第一绷带5的两端穿插在第一绷带固定板7两侧的第一绷带连接孔12内,然后将第一绷带5两端的公魔术贴19弯曲与第一绷带5中部的母魔术贴20固定连接,形成脚背固定带,便于固定在脚背上,接着将第二绷带6的两端穿插在第二绷带固定板8两侧的第二绷带固定孔13中,然后弯曲第二绷带6两端的公魔术贴19与第二绷带6中部的母魔术贴20固定连接,形成脚趾固定带,便于固定在脚趾上,同时第一垫片3和第二垫片4放置在第一垫片固定槽14和第二垫片固定槽15上,可以有效的对脚进行保护,防止磨伤,最后将整体套接在脚的脚背和脚趾上,其中根据脚背的大小利用调节公魔术贴19与母魔术贴20的连接位置来调节脚背固定带和脚趾固定带的大小,便于将整体固定在脚上,提高稳定性,即穿戴方便的同时,可以提高整体的适用性,便于调节。

本实用新型1)第一绷带固定板7、第二绷带固定板8、连接板9、第一轴销10、第二轴销11、第一绷带连接孔12、第二绷带固定孔13、第一垫片固定槽14和第二垫片固定槽15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两个轴销的矫正板2,既可以提高矫正板2的活性,便于第一绷带固定板7和第二绷带固定板8的上下活动,矫正板2可以上下活动,但是不能左右活动,既可以有效的对脚趾外翻进行矫正;2)通过第一垫片3和第二垫片4放置在第一垫片固定槽14和第二垫片固定槽15上,可以有效的对脚进行保护,防止磨伤;3)最后将整体套接在脚的脚背和脚趾上,其中根据脚背的大小利用调节公魔术贴19与母魔术贴20的连接位置来调节脚背固定带和脚趾固定带的大小,便于将整体固定在脚上,提高稳定性,即穿戴方便的同时,可以提高整体的适用性,便于调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