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4120发布日期:2021-04-06 12:0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其主要采用草本植物经过炮制后为药材原料,具有天然,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优点。中药的作用机理与西药不同,中药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加快病人的恢复,达到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提供一种基础药物组合,其本身能达到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同时在以其为基础的前提下,又可以根据不同具体病症,增加药材,以适应不同病症的需求。

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药包括:人参、丹参、蒲公英。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药包括:人参5~20重量份、丹参5~20重量份、蒲公英10~30重量份。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药包括:人参10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蒲公英20重量份。

上述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可采用常规方法制成汤剂、丸剂、粉剂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药包括:人参10重量份、丹参10重量份、蒲公英20重量份。

实施例2

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药包括:人参5重量份、丹参5重量份、蒲公英10重量份。

实施例3

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药包括:人参20量份、丹参20重量份、蒲公英30重量份。

实施例4

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药包括:人参20重量份、蒲公英20重量份。

实施例5

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药包括:丹参20重量份、蒲公英20重量份。

实施例6

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药包括:人参20重量份、丹参20重量份。

实验例

1.样品处理与给予方式

将实施例1~3及对照例1~3制备成的汤剂,常压,温度80~90℃,时间30~60min,水量为受试样品体积的10倍以上,提取2次,将其合并浓缩至所需2倍浓度。

2.动物实验

(1)动物选择:推荐用近交系小鼠,20g±2g,单一性别,每组10~15只。

(2)剂量分组: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为其中一个剂量组,另设两个剂量组。

(3)样品给予时间:所有试验动物均食用全价营养配合饲料,动物自由摄食、摄水。给予受试物的灌胃体积为20ml/(kg·bw)。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天。

3.指标检测

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

1)试剂配制

i:完全培养液:rpmi1640培养液过滤除菌,用前加入10%小牛血清,1%pen/strep/glutamine(100×,liquid)及5×10-5mol/l的β-巯基乙醇,用无菌的1mol/l的hcl或1mol/l的naoh调ph至7.0~7.2即完全培养液。

ii:cona液:用双蒸水配制成100μg/ml的溶液,过滤除菌,在低温冰箱(-20℃)中保存。

iii:无菌hank’s液:用前以3.5%的无菌nahco3调ph7.2~7.4。

iv:mtt液:将5mgmtt溶于1mlph7.2的pbs中,现配现用。

v:酸性异丙醇溶液:96ml异丙醇中加入4ml1mol/l的hcl,临用前配制。

2)脾细胞悬液制备:无菌取脾,置于盛有适量无菌hank’s液平皿中,用镊子轻轻将脾磨碎,制成单个细胞悬液。经200目筛网过滤,或用4层纱布将脾磨碎,用hank’s液洗2次,每次离心10min(1000r/min)。然后将细胞悬浮于1ml完全培养液中,用台酚蓝染色计数活细胞数(应在95%以上),调整细胞浓度为3×106个/ml。

3)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将细胞悬液分两孔加入24孔培养板中,每孔1ml,一孔加75μlcona液(相当于7.5μg/ml),另一孔作为对照,置5%co2,37℃co孵箱中培养72h。培养结束前4h,每孔轻轻吸去上清液0.7ml,加入0.7ml不含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同时加入mtt(5mg/ml)50μl/孔,继续培养4h。培养结束后,每孔加入1ml酸性异丙醇,吹打混匀,使紫色结晶完全溶解。然后分装到96孔培养板中,每个孔分装3~6孔作为平行样,用酶联免疫检测仪,以570nm波长测定光密度值。也可将溶解液直接移入2ml比色杯中,721型分光光度计上在波长570nm测定od值。若对照组与对应的实施例相比,p<0.05,则为阳性。

实施例1~3为阳性,实施例4~6为阴性。

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改良玻片法)

1)srbc:绵羊颈静脉取血,将羊血放入有玻璃珠的灭菌锥形瓶中,朝一个方向摇动,以脱纤维,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可保存2周。

2)制备补体:采集豚鼠血,分离出血清(至少5只豚鼠的混合血清,将1ml压积srbc加入5ml豚鼠血清中,4℃冰箱放置30min,经常振荡,离心取上清,分装,-70℃保存。用时以sa缓冲液按1∶8~15稀释。

3)玻片涂膜:在清洁玻片上刷上一薄层琼脂糖(0.5g琼脂糖加双蒸水至100ml,加热溶解),待干后放片盒可长期保存备用。

4)免疫动物:取羊血,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每次离心(2000r/min)10min,计数细胞,每只鼠经腹腔或静脉注射srbc5×107~2×108个。也可将压积srbc用生理盐水配成2%(v/v)的细胞悬液,每只鼠腹腔注射0.2ml。

5)脾细胞悬液制备:将srbc免疫4~5天后的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出脾脏,放在盛有hank’s液的小平皿内,轻轻撕碎脾脏,制成细胞悬液,经200目筛网过滤,或用4层纱布将脾磨碎,离心(1000r/min)10min,用hank’s液洗2遍,最后将细胞悬浮在5mlrpmi1640培养液中,计数细胞,并将细胞浓度调整为5×106个/ml。也可将细胞悬浮在8mlhank’s液,测定脾空斑形成数。

6)空斑的测定:将表层培养基(1g琼脂糖加双蒸水至100ml)加热溶解后,放45℃水浴保温,与等量ph7.2~7.4的2倍浓度的hank’s液混合,分装小试管,每管0.5ml,再向管内加50μl10%srbc(v/v,用sa液配制),20μl脾细胞悬液(5×106个/ml)或25μl脾细胞悬液,迅速混匀,倾倒于已刷琼脂糖薄层的玻片上,做平行片,待琼脂凝固后,将玻片水平扣放在片架上,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温育1~1.5h,然后用sa缓冲液稀释的补体(1∶8)加到玻片架凹槽内,继续温育1~1.5h后,计数溶血空斑数。若对照组与对应的实施例相比,p<0.05,则为阳性。

实施例1~3为阳性,实施例4~6为阴性。

半数溶血值(hc50)的测定

原理:用srbc免疫动物后,产生抗srbc抗体(溶血素),与srbc一起孵育,在补体参与下,可发生溶血反应,释放血红蛋白,通过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反映动物血清中溶血素的含量;

仪器和材料:721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srbc、补体(豚鼠血清)、sa缓冲液、都式试剂(碳酸氢钠1.0g、高铁氰化钾0.2g、氰化钾0.05g,加蒸馏水至1000ml);

实验步骤:

1)srbc绵羊颈静脉取血,将羊血放入有玻璃珠的灭菌锥形瓶中朝一个方向摇动,以脱纤维,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可保存2周。

2)制备补体:采集豚鼠血,分离出血清(至少5只豚鼠的混合血清),使用前将1ml压积srbc加入到5ml豚鼠血清中,放4℃冰箱30min,经常振荡,离心取上清,分装小瓶,-70℃保存。用时以sa液按1∶10稀释。

3)免疫动物及血清分离:取羊血,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每次离心(2000r/min)10min。将压积srbc用生理盐水配成2%(v/v)的细胞悬液,每只鼠腹腔注射0.2ml进行免疫。4~5d后,摘除眼球取血于离心管内,放置约1h,将凝固血与管壁剥离,使血清充分析出,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血清。

4)溶血反应:取血清用sa缓冲液稀释(一般为200~500倍)。将稀释后的血清1ml置试管内,依次加入10%(v/v)srbc0.5ml,补体1ml(用sa液按1:10稀释),另设不加血清的对照管(以sa液代替)。置37℃恒温水浴中保温15~30min后,冰浴终止反应。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1ml,都氏试剂3ml于试管内,同时取10%(v/v)srbc0.25ml加都氏试剂至4ml,于另一支试管内,充分混匀,放置10min后,于540nm处以对照管作空白,分别测定光密度值。

5)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一般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溶血素的量以半数溶血值(hc50)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若对照组与对应的实施例相比,p<0.05,则为阳性。

公式:

实施例1~3为阳性,实施例4~6为阴性。

小鼠碳廓清实验

1)溶液配制

i:注射用墨汁:将印度墨汁原液用生理盐水稀释3~4倍。

ii:na2co3溶液取0.1gna2co3,加蒸馏水至100ml。

2)注射墨汁:称体重,从小鼠尾静脉注入稀释的印度墨汁,按每10g体重0.1ml计算。待墨汁注入,立即计时。

3)测定:注入墨汁后2min(t1)、10min(t2),分别从内眦静脉丛取血20μl,并立即将其加到2ml0.1%na2co3溶液中。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在600nm波长处测光密度值(od),以na2co3溶液作空白对照。将小鼠处死,取肝脏和脾脏,用滤纸吸干脏器表面血污,称重。

按下列公式计算:

吞噬指数:

k=(lgod1-lgod2)/(t2-t1);od1为t1血标本的od值;od2为t2血标本的od值。若对照组与对应的实施例相比,p<0.05,则为阳性。

实施例1~3为阳性,实施例4~6为阴性。

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测定法)

1)靶细胞的传代(yac-1细胞):实验前24h将靶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应用前以hank’s液洗3次,用rpmi1640完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4×105个/ml。

2)脾细胞悬液的制备(效应细胞):无菌取脾,置于盛有适量无菌hank’s液的小平皿中,用镊子轻轻将脾磨碎,制成单细胞悬液。经200目筛网过滤,或用4层纱布将脾磨碎,或用hank’s液洗2次,每次离心10min(1000r/min)。弃上清将细胞浆弹起,加入0.5ml灭菌水20s,裂解红细胞后再加入0.5ml2倍hank’s液及8mlhank’s液,1000r/min,10min离心,用1ml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重悬,用1%冰醋酸稀释后计数(活细胞数应在95%以上),用台酚兰染色计数活细胞数(应在95%以上),最后用rpmi1640完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2×107个/ml。

3)nk细胞活性检测:取靶细胞和效应细胞各100μl(效靶比50∶1),加入u型96孔培养板中;靶细胞自然释放孔加靶细胞和培养液各100μl,靶细胞最大释放孔加靶细胞和1%np40或2.5%triton各100μl;上述各项均设三个复孔,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h,然后将96孔培养板以1500r/min离心5min,每孔吸取上清100μl置平底96孔培养板中,同时加入ldh基质液100μl,反应3min,每孔加入1mol/l的hcl30μl,在酶标仪490nm处测定光密度值(od)。按下式计算nk细胞活性;若对照组与对应的实施例相比,p<0.05,则为阳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