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胶囊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79381发布日期:2021-08-06 18:26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胶囊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药物辅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胶囊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软胶囊制剂,常见于药品或保健食品,由于保健品尤其是软胶囊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对于软胶囊的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包衣对提高软胶囊品质起了很大的作用。

软胶囊由明胶、甘油或其他适宜的药用辅料单独或混合制成。软胶囊制剂多用于非水溶性;可以将液状油性物直接封入胶囊,是一种新的制剂剂型,软胶囊制剂的优点很多,能解决一些中药制剂不能解决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软胶囊遇湿热的地方,不易保存、易结块、粘连、变形、胶囊皮破损漏油、接缝开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胶囊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

薄膜包衣预混剂是由成膜剂、增塑剂、着色剂等物料组分物理混合组成,是加入溶剂配制成混悬液,将其喷涂在丸剂外,使其形成一层功能性薄膜。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胶囊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称量备料:根据生产指令使用电子天平、电子台称精准称量成膜剂、增塑剂和着色剂各组分物料数量,存放在低密度聚乙烯袋中,做好标识,袋口扎紧;

2)分散:将待分散物料解开袋口,倒入湿法混合颗粒机的锅内,每隔10秒钟依次开启搅拌ⅰ、搅拌ⅱ、切刀ⅰ、切刀ⅱ按键,混合分散15分钟,开启湿法混合颗粒机的锅盖,检查混合分散情况后,盖上锅盖,再次分散15分钟,分散完毕后出料;

3)总混:将待混合物料解开袋口,倒入料斗混合机内,设定好混合时间60分钟,开机启动至其自动停止,开启出料口,按“出料”按钮,出料至低密度聚乙烯袋中,直至出料完毕;

4)包装入库:检验完毕后,采用双层低密度聚乙烯袋和纸筒依次进行内包装和外包装,最后入库区域存放。

所述的分散步骤中对分散料的颜色监测采用色差仪法。

所述的分散步骤中混合颗粒机设定的转数操作参数为300转/分钟。

软胶囊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应用,其步骤为:

a.薄膜包衣预混剂用量:实际增重以包衣过程中对包衣丸芯进行崩解时限检测结果确定;

b.计算薄膜包衣预混剂用量;薄膜包衣预混剂与包衣液的质量比为固含量,已定待包衣丸芯质量,设定理论增重量,计算溶剂和薄膜包衣预混剂用量;

c.包衣液的配制:

①配料罐尺寸:配料罐的高径比为1.0-2.0,容器容积为包衣液量的1.5-2.0倍,搅拌桨叶直径为配料罐的1/3左右;

②配好的溶剂倒至带搅拌的配料罐中,开启搅拌;

③把称量好的薄膜包衣预混剂缓缓流加至搅拌搅起的溶剂旋涡处,并且在3~5分钟内加完;

d.薄膜包衣机基本参数:

e.喷枪的调节:

喷枪垂直于丸床,且相距20~30cm,喷嘴喷出的包衣液扇面在丸床的上中部,喷枪上有两个调节螺栓,雾化调节可调节至三个喷枪雾化面不重叠,喷量调节可根据包衣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调节,使得在一定的转速、进排风量和丸芯温度下喷量达到最大,即用手感觉刚喷过包衣液的丸芯表面有潮湿的感觉但不发生粘丸现象;

f.包衣过程中各参数的控制:

以上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开启匀浆和喷浆开始包衣:

①转速:

刚开始包衣时为避免丸芯粘黏,设置中等转速,2-3转/分钟,包衣20~30分钟后,已有一层包衣层保护,可增加转数,包衣最后阶段可达到6~10转/分钟;

②丸芯的温度:

包衣过程中丸芯的温度控制在35~40℃;

③雾化的调节:

前期包衣过程中,雾化调至最大,后期为增加颜色的亮度调小雾化;

④喷量的控制:

整个包衣过程中,喷量都在既定参数下的最大量,即在转速和丸芯温度确定的情况下,用手感觉刚喷过包衣液的丸芯有潮湿感但不发生粘丸的现象,片床最底部的丸芯已经基本干燥;

g.包衣机的清洗:

包衣后,直接用乙醇、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碱性溶液进行清洗。

所述的步骤c中包衣液配制时均匀搅拌不少于45分钟,使之充分溶解和分散于溶剂中。

所述的步骤f中采用流动性不好的包衣液包衣时要增加包衣机转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薄膜包衣预混剂采取最佳分散时间,保证所有物料充分混合分散均匀,细度达到最佳目数要求,料斗混合剂把湿法混合颗粒机每次分散的物料定点混合60分钟,确保同一批产品的一致性,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保证包衣达到最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包衣预混剂总混20min后进行包衣检测图。

图2为本发明包衣预混剂总混40min后进行包衣检测图。

图3为本发明包衣预混剂总混60min后进行包衣检测图。

图4为本发明包衣预混剂总混70min后进行包衣检测图。

图5为本发明包衣预混剂总混20min后进行包衣溶解检测图。

图6为本发明包衣预混剂总混40min后进行包衣溶解检测图。

图7为本发明包衣预混剂总混60min后进行包衣溶解检测图。

图8为本发明包衣预混剂总混70min后进行包衣溶解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软胶囊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称量备料:根据生产指令使用电子天平、电子台称精准称量成膜剂、增塑剂和着色剂各组分物料数量,存放在低密度聚乙烯袋中,做好标识,袋口扎紧;

2)分散:将待分散物料解开袋口,倒入湿法混合颗粒机的锅内,湿法混合颗粒机的型号为hlsg-220b,每隔10秒钟依次开启搅拌ⅰ、搅拌ⅱ、切刀ⅰ、切刀ⅱ按键,混合分散15分钟,开启湿法混合颗粒机的锅盖,检查混合分散情况后,盖上锅盖,再次分散15分钟,分散步骤中混合颗粒机设定的转数操作参数为300转/分钟,分散完毕后出料;

3)总混:将待混合物料解开袋口,倒入料斗混合机内,料斗混合机的型号为hzd-2000,设定好混合时间60分钟,开机启动至其自动停止,开启出料口,按“出料”按钮,出料至低密度聚乙烯袋中,直至出料完毕;

4)包装入库:检验完毕后,采用双层低密度聚乙烯袋和纸筒依次进行内包装和外包装,最后入库区域存放。

所述的分散步骤中对分散料的颜色监测采用色差仪法。

所述的分散步骤中混合颗粒机设定的转数操作参数为300转/分钟。

软胶囊薄膜包衣预混剂的应用,其步骤为:

a.薄膜包衣预混剂用量:实际增重以包衣过程中对包衣丸芯进行崩解时限检测结果确定;

b.计算薄膜包衣预混剂用量;薄膜包衣预混剂与包衣液的质量比为固含量,已定待包衣丸芯质量,设定理论增重量,计算溶剂和薄膜包衣预混剂用量;

如,理论增重2.0%,溶剂90%乙醇,固含量10%,待包衣丸芯100kg

薄膜包衣预混剂用量=100kg×2%=2.00kg

90%乙醇=2.0÷10%-2.0=18.00kg

95%乙醇用量=90%乙醇用量×90%÷95%=17.05kg

纯化水用量=18-17.05=0.95kg

肠溶jhps型薄膜包衣预混剂固含量一般取8.0-14.0%,

注意,使用含有有机成分做溶剂时,包衣机需采取防爆措施,

c.包衣液的配制:

①配料罐尺寸:配料罐的高径比为1.0-2.0,容器容积为包衣液量的1.5-2.0倍,搅拌桨叶直径为配料罐的1/3左右;

②配好的溶剂倒至带搅拌的配料罐中,开启搅拌;

③把称量好的薄膜包衣预混剂缓缓流加至搅拌搅起的溶剂旋涡处,并且在3~5分钟内加完;

d.薄膜包衣机基本参数:

e.喷枪的调节:

喷枪垂直于丸床,且相距20~30cm,喷嘴喷出的包衣液扇面在丸床的上中部,喷枪上有两个调节螺栓,雾化调节可调节至三个喷枪雾化面不重叠,喷量调节可根据包衣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调节,使得在一定的转速、进排风量和丸芯温度下喷量达到最大,即用手感觉刚喷过包衣液的丸芯表面有潮湿的感觉但不发生粘丸现象;

f.包衣过程中各参数的控制:

以上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可开启匀浆和喷浆开始包衣:

①转速:

刚开始包衣时为避免丸芯粘黏,设置中等转速,2-3转/分钟,包衣20~30分钟后,已有一层包衣层保护,可增加转数,包衣最后阶段可达到6~10转/分钟;

②丸芯的温度:

包衣过程中丸芯的温度控制在35~40℃,前期温度可适当高于后期温度;以上温度为丸芯温度,排风温度一般比丸芯温度高1~5℃,但也取决于加热温度与进排风量,

③雾化的调节:

前期包衣过程中,雾化调至最大,后期为增加颜色的亮度可适当调小一些;

④喷量的控制:

整个包衣过程中,喷量都在既定参数下的最大量,即在转速和丸芯温度确定的情况下,用手感觉刚喷过包衣液的丸芯有潮湿感但不发生粘丸的现象,片床最底部的丸芯已经基本干燥;

g.包衣机的清洗:

包衣后,直接用乙醇、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碱性溶液进行清洗。

在进行输液管道和喷枪清洗过程中,尽量不要残留包衣液,用相应溶液浸泡后再彻底清洗,保证输液管道内无残留包衣液;喷枪不许使用坚硬的物体清洗,可以用软毛刷或拭子,以免损坏喷枪的精密配件,影响喷液或雾化效果。

所述的步骤c中包衣液配制时均匀搅拌不少于45分钟,使之充分溶解和分散于溶剂中。

所述的步骤f中采用流动性不好的包衣液包衣时要增加包衣机转速。

采用湿法混合颗粒机的搅拌、切割同时运行,通过对物料20min、40min、60min和70min不同分散时间的定点取样检测验证,检验包衣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附图1中采用20min总混时间,则包衣中有大量色点,图2中采用40min总混时间,则包衣中有少量色点,图3中60min总混时间,包衣中无色点,而图4中70min的总混时间后,包衣中偶尔还会有色点,图5-8中对各包衣溶解效果观察,60min的溶解是最均匀完全的,各附图结合表1可知,制备薄膜包衣预混剂分散时采用湿法混合颗粒机的最佳分散时间为60min,保证了所有物料的充分混合均匀,定点混合60min,确保同一批产品的一致性,保证产品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包衣达到最佳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