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珠散干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95811发布日期:2022-11-02 04: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羚珠散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羚珠散干混悬剂包括以下组分:羚珠散10-30份;碳酸氢钠400-800份;蔗糖600-1000份;矫味剂10-30份;增效稳定剂6-14份;助悬剂8-20份;其中,所述矫味剂包括选自甜菊苷、甘油、山梨醇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增效稳定剂包括选自吐温-20、茯苓多糖中的至少之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羚珠散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包括选自黄原胶、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羚珠散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羚珠散与助悬剂的重量比为(10-30):(6-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羚珠散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味剂包括甜菊苷、甘油和山梨醇,其中,所述甜菊苷、甘油和山梨醇的重量比为(2-6):(3-9):(5-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羚珠散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稳定剂包括吐温-20、茯苓多糖,其中,所述吐温-20、茯苓多糖的重量比为(2-5):(4-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羚珠散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羚珠散干混悬剂包括以下组分:羚珠散10-20份;碳酸氢钠600-800份;蔗糖600-800份;矫味剂20-30份;增效稳定剂10-12份;助悬剂15-20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羚珠散干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味剂包括甜菊苷、甘油和山梨醇,其中,所述甜菊苷、甘油和山梨醇的重量比为(2-6):(3-9):(5-15);任选地,所述增效稳定剂包括吐温-20、茯苓多糖,其中,所述吐温-20、茯苓多糖的重量比为(2-5):(4-9)。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羚珠散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所述羚珠散与一部分的所述蔗糖以及所述增效稳定剂混合,以便获得物料a;(2)将所述物料a与质量分数为所述物料a的5-15%的去离子水混合,制粒、干燥,以便获得物料b;(3)将所述物料b与剩余部分的所述蔗糖、助悬剂和矫味剂混合,以便获得物料c;(4)将所述物料c与碳酸氢钠混合,以便获得羚珠散干混悬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羚珠散干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部分的所述蔗糖为所述蔗糖总重量的25-35%;
任选地,所述物料a与去离子水混合后,10-14℃保存12-36h;任选地,所述物料b的粒径为30-40目。10.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含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羚珠散干混悬剂和/或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羚珠散干混悬剂。11.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羚珠散干混悬剂和/或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羚珠散干混悬剂在制备具有镇痛和/或镇痛作用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药以及医药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羚珠散干混悬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的羚珠散干混悬剂包括羚珠散、碳酸氢钠、蔗糖、矫味剂、增效稳定剂、助悬剂,相比现有的羚珠散散剂,一方面,该羚珠散干混悬剂适应人群广,特别是更适合儿童服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羚珠散干混悬剂能够进一步改善羚珠散的镇痛作用和镇静作用,比现有的羚珠散剂型药效更好。药效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 戴晶晶 王众宽 王恒斌 潘耀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雷允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4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