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42892发布日期:2022-11-26 10:2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1.本技术涉及卫生用品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透气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卫生巾是一种妇女经期使用的卫生用品,透气性是女性消费者选择卫生巾的重要考虑因素,透气性的卫生巾能够降低使用者在长期使用后的闷热感。
3.目前,相关的卫生巾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647587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卫生巾,包括网面表层、吸水层和pe膜底层,所述吸水层位于网面表层和pe膜底层中间,具有防侧漏的效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卫生巾底层材料对于卫生产品的透气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的卫生巾底层常采用pe膜使其不透液,但pe膜的透气性一般,容易造成使用者的闷热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底膜的透气性,降低卫生巾使用者使用时的闷热感,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气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气卫生巾,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透气卫生巾,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叠层设置的面层、吸收层和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为纳米复合膜,所述纳米复合膜包括透气层和基层;所述透气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聚乙烯200-300份,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30-50份,所述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将8-15份的金属钯分散于150-250份的聚乙烯醇溶液中,然后将50-100份的未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浸泡于混合有金属钯的聚乙烯醇溶液中进行预处理,取出浸泡后的空心碳纳米纤维沥干,自然干燥后得到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聚乙烯熔融纺丝的过程中,加入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得到的透气层,只透气不透水,空心碳纳米纤维为气体的透过提供通道,同时空心碳纳米纤维经过钯改性后,金属钯能够在聚乙烯醇的粘结下,附着在空心碳纳米纤维内壁和外壁,由于金属钯能够吸收气体,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受到人体体温的影响,随着温度上升放出气体,使得气体能够通过空心碳纳米纤维快速排出,减少使用者的闷热感,提高透气性。
8.优选的,所述聚乙烯醇的溶液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2-5份的聚乙烯醇晶体加入250-350份的去离子水中,水浴恒温加热至85℃,并搅拌至聚乙烯醇晶体完全溶解,再加入浓度为20%的硝酸溶液25-35份,搅拌,制得聚乙烯醇溶液。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钯先分散在聚乙烯醇溶液中,有助于提高金属钯的分散性;硝酸溶液促进聚乙烯醇溶液以及金属钯能够进入空心碳纳米纤维的内壁,并且聚乙烯醇溶液能够将金属钯粘结在空心碳纳米纤维的内壁,减小空心碳纳米纤维的内径,减少水分通过的情况,只能让气体从空心碳纳米纤维内通过,实现只透气不透水的效果,位于空心碳纳米纤维外壁的聚乙烯醇能够进一步增强空心碳纳米纤维与聚乙烯之间的粘结效果。
10.优选的,所述金属钯的粒径为30-40nm,所述空心碳纳米纤维的内径为50-80nm。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钯的粒径和空心碳纳米纤维的内径在此范围内取值,使制成的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在制成透气层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12.优选的,所述透气层还包括发泡剂3-6份,所述发泡剂为纳米碳酸钙。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碳酸钙做发泡剂能够在复合膜在热压过程中受热发泡,纳米碳酸钙在发泡过程中体积增大并挤压空心碳纳米纤维,使空心碳纳米纤维在挤压作用下形成特别的曲折通道,使制成的纳米复合膜质地更加柔软且进一步提高纳米复合膜只透气不透水的效果;并且在发泡剂的作用下,透气层靠近基层的一侧因发泡产生若干小凸起,使透气层与基层之间相互卡接,减少透气层与基层之间出现相互分离的情况。
14.优选的,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100-120nm。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碳酸钙能够起到填料的作用,提高透气层的透气性能的同时,降低纳米复合膜的成本,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在此范围内取值,能够产生适合的气泡分布在纳米复合膜内,使纳米复合膜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和柔韧性。
16.优选的,所述基层材料为棉纤维网,所述棉纤维网的孔径为200-300nm。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层材料采用棉纤维网,且棉纤维网的孔径为200-300nm,能够不影响透气层的透气性的同时,保证纳米复合膜的柔韧性,不易出现撕坏纳米复合膜的情况。
1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气卫生巾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透气卫生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面层:所述面层由聚乳酸无纺布制成;s2、制备吸收层:所述吸收层由高吸水性树脂组成;s3、制备底膜:底膜采用纳米复合膜,所述纳米复合膜包括透气层和基层,将透气层贴合在基层上,并对透气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进行热压合,使透气层和基层相互粘合,得到纳米复合膜;s4、将面层、吸收层和底膜依次叠放复合后,得到透气卫生巾。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液体透过面层并快速被吸收层吸收,底膜能够阻挡液体泄漏还能保证良好的透气性,降低使用者的闷热感,提高透气性;在热压合过程中,发泡剂到达分解温度进行发泡,增加纳米复合膜的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柔韧性。
20.优选的,所述透气层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聚乙烯在85-95℃的温度下进行熔融后,加入透气层的其他原料,超声分散,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透气层。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和发泡剂经过静电纺丝技术拉伸成丝后,制成的透气层具有透气不透水的效果。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采用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空心碳纳米纤维经过钯改性后,金属钯能够在聚乙烯醇的粘结下,附着在空心碳纳米纤维内壁和外壁,由于金属钯能够吸收气体,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受到人体体温的影响,随着温度上升放出气体,使得气体能够通过空心碳纳米纤维快速排出,减少使用者的闷热感,提高透气性。
23.2、本技术中优选采用纳米碳酸钙做发泡剂,由于纳米碳酸钙做发泡剂能够在复合膜在热压过程中受热发泡,纳米碳酸钙在发泡过程中体积增大并挤压空心碳纳米纤维,使空心碳纳米纤维在挤压作用下形成特别的曲折通道,使制成的纳米复合膜质地更加柔软且进一步提高纳米复合膜只透气不透水的效果;并且在发泡剂的作用下,透气层靠近基层的一侧因发泡产生若干小凸起,使透气层与基层之间形成相互卡接的效果,减少透气层与基层之间出现相互分离的情况。
24.3、本技术的方法,通过将聚乙烯在85-95℃的温度下进行熔融后,加入透气层的其他原料,超声分散,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透气层,因此制成的透气层具有透气不透水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
27.硝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
28.空心碳纳米纤维的长度为30
±
5μm。
29.制备例制备例1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包括以下步骤制得:将250kg的聚乙烯在9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后,加入40kg的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超声分散15min,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透气层;其中,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获得:将10kg金属钯分散于200kg聚乙烯醇溶液中,金属钯的粒径为35nm,然后将80kg的未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浸泡于混合有金属钯的聚乙烯醇溶液中进行预处理,未改性的空心碳纳米纤维的内径为60nm,取出浸泡后的空心碳纳米纤维沥干,自然干燥后得到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聚乙烯醇的溶液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3kg的聚乙烯醇晶体加入300kg份的去离子水中,水浴恒温加热至85℃,并搅拌至聚乙烯醇晶体完全溶解,再加入浓度为20%的硝酸溶液30kg,搅拌,制得聚乙烯醇溶液。
30.制备例2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包括以下步骤制得:将200kg的聚乙烯在85℃的温度下进行熔融后,加入30kg的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超声分散15min,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透气层。
31.其中,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获得:将8kg金属钯分散于150kg聚乙烯醇溶液中,金属钯的粒径为30nm,然后将50kg的
未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浸泡于混合有金属钯的聚乙烯醇溶液中进行预处理,未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的内径为50nm,取出浸泡后的空心碳纳米纤维沥干,自然干燥后得到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聚乙烯醇的溶液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2kg的聚乙烯醇晶体加入250kg的去离子水中,水浴恒温加热至85℃,并搅拌至聚乙烯醇晶体完全溶解,再加入浓度为20%的硝酸溶液25kg,搅拌,制得聚乙烯醇溶液。
32.制备例3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包括以下步骤制得:将300kg的聚乙烯在95℃的温度下进行熔融后,加入50kg的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超声分散15min,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透气层。
33.其中,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获得:将15kg金属钯分散于250kg聚乙烯醇溶液中,金属钯的粒径为40nm,然后将100kg的未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浸泡于混合有金属钯的聚乙烯醇溶液中进行预处理,未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的内径为80nm,取出浸泡后的空心碳纳米纤维沥干,自然干燥后得到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聚乙烯醇的溶液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5kg的聚乙烯醇晶体加入350kg的去离子水中,水浴恒温加热至85℃,并搅拌至聚乙烯醇晶体完全溶解,再加入浓度为20%的硝酸溶液35kg,搅拌,制得聚乙烯醇溶液。
34.制备例4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硝酸溶液的用量为0kg。
35.制备例5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金属钯的粒径为20nm。
36.制备例6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金属钯的粒径为60nm。
37.制备例7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空心碳纳米纤维的内径为35纳米。
38.制备例8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空心碳纳米纤维的内径为100纳米。
39.制备例9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气层中还加入5kg的纳米碳酸钙作发泡剂,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110nm,纳米碳酸钙与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一同加入到熔融的聚乙烯中,其他步骤与制备例1相同。
40.制备例10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气层中还加入3kg的纳米碳酸钙作发泡剂,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100nm,纳米碳酸钙与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一同加入到熔融的聚乙烯中,其他步骤与制备例1相同。
41.制备例11
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气层中还加入6kg的纳米碳酸钙作发泡剂,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120nm,纳米碳酸钙与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一同加入到熔融的聚乙烯中,其他步骤与制备例1相同。
42.制备例12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与制备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80nm。
43.制备例13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与制备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150nm。
44.对比制备例1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的用量为0kg,其余步骤与制备例1相同。
45.对比制备例2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以等量的空心碳纳米纤维替换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其余步骤与制备例1相同。
46.对比制备例3一种纳米复合膜的透气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以等量的碳纳米管替换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其余步骤与制备例1相同。实施例
47.实施例1一种透气卫生巾,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面层:所述面层由聚乳酸无纺布制成;s2、制备吸收层:所述吸收层由高吸水性树脂组成;s3、制备底膜:底膜采用纳米复合膜,所述纳米复合膜包括透气层和基层,将透气层贴合在基层上,并对透气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进行热压合,热压合温度为120℃,使透气层和基层相互粘合,得到纳米复合膜;s4、将面层、吸收层和底膜依次叠放复合后,得到透气卫生巾。
48.其中,透气层由制备例1制得,基层为棉纤维网,且棉纤维网的孔径为250nm。
49.实施例2-13一种透气卫生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气层依次由制备例2-13制备获得,其余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50.实施例14一种透气卫生巾,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s3中的热压合温度为80℃。
51.对比例对比例1-3一种透气卫生巾,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气层依次由对比制备例1-3制备获得,其余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52.性能检测试验测试包括:
1.透气性测试根据gb/t 5453-1997《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中规定的方法测试空气透过率。
53.2.柔韧性测试根据gb/t 24218.3-2010《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3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中规定的方法,测试纳米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
54.对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3制得的透气卫生巾进行透气性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
55.表1 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3的卫生巾透气性测试结果 空气透过率/%实施例182.3实施例282.1实施例382.2实施例478.5实施例578.3实施例677.3实施例770.5实施例870.6实施例983.6实施例1083.4实施例1183.5实施例1271.3实施例1372.1实施例1481.1对比例126.3对比例260.3对比例355.6对制备例1和制备例9-13制得的纳米复合膜进行柔韧性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
56.表2制备例1和制备例9-13制得的纳米复合膜的测试结果 断裂伸长率/%制备例125制备例938制备例1036制备例1137制备例1226制备例1327结合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透气性均优于对比例1-3,说明加入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能够有效提高卫生巾底膜的透气性,减少使用者的闷热感。
57.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4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透气性优于实施例4,说明
硝酸的加入有利于金属钯进入空心碳纳米纤维内,钯具有吸收气体的作用,并且能够随着人体体温的影响下排出气体,使气体能够快速的从空心纳米纤维内排出,减少使用者的闷热感。
58.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5-8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透气性优于实施例5-8,说明金属钯的粒径在30-40nm的范围内取值以及空心碳纳米纤维的内径在50-80nm的范围内取值时,使制成的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在制成透气层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59.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9-1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9-11优于实施例12-13以及实施例1,说明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在制成纺丝液时,纳米碳酸钙并未达到其分解温度,故纳米碳酸钙暂时仅起到填料的作用,当进行热压合时,纳米碳酸钙到达分解温度起到发泡剂的作用,发泡过程中气泡膨胀挤压钯改性空心碳纳米纤维,使其具有特殊的透气管道,从而提高了纳米复合膜的透气性。
60.结合实施例9和实施例14和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9优于实施例14,当热压合温度为80℃时,纳米碳酸钙并未达到分解温度,不能起到发泡效果。
61.结合制备例1和制备例9-13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制备例9-11的柔韧性优于制备例12-13以及制备例1,说明纳米碳酸钙的加入,纳米碳酸钙做发泡剂能够在复合膜在热压过程中受热发泡,纳米碳酸钙在发泡过程中体积增大并挤压空心碳纳米纤维,使空心碳纳米纤维在挤压作用下形成特别的曲折通道,使制成的纳米复合膜质地更加柔软且进一步提高纳米复合膜只透气不透水的效果;并且在发泡剂的作用下,透气层靠近基层的一侧因发泡产生若干小凸起,使透气层与基层之间相互卡接,减少透气层与基层之间出现相互分离的情况。
6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