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罐祛湿器具

文档序号:33124980发布日期:2023-02-01 04:5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拔罐祛湿器具

1.本发明属于拔罐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拔罐祛湿器具。


背景技术:

2.拔罐是中医理疗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一般采用的是玻璃罐、竹罐、陶罐等,就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的空气,使之形成负压,吸附于人体体表的腧穴,使体表皮肤瘀血、充血,从而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而达到治病驱邪的目的。
3.市面上还有一种罐子是抽气罐,利用机械抽气的原理使罐形成负压,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1072831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拔罐器具,其就是利用机械抽气的原理使罐内形成负压,当活塞杆被推扭向下推动,活塞杆与罐体下端所形成的空腔体积变小,此时将罐体下端紧压在人体皮肤表面使罐体与人体皮肤之间密封连接,将手松开推扭,推扭受到弹性元件向上的推力从而也带动活塞杆同时向上移动,于是活塞杆与罐体下端所形成的空腔体积变大,因此空腔的压强小于大气压从而使罐体吸附在人体皮肤上,但其罐体内部的空间是一定的,这也就使得该装置所产生的负压值固定不变,对于不同人群不同身体部位的拔罐而言,所能承受的负压值也是有所不同的,为避免身体拔罐所产生的不适,对于负压值承受能力较小的人群而言,固定负压值的拔罐器具能够使用的拔罐部位是有限的,然而如若负压值能够被调节,对于新手而言又有一定安全性的问题,例如负压值调节至较大时,易造成皮肤的损伤、出血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拔罐器适用人群和身体部位范围小、若负压值可调节后安全性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拔罐祛湿器具。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拔罐祛湿器具,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单向阀,且罐体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凸起块,所述第一单向阀外表面的上部卡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远离第一单向阀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且活塞筒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凸起块的右侧面开设有活塞槽,所述活塞槽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活塞、伸缩弹簧和第二活塞,所述凸起块的左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端延伸至活塞槽内部并与第一活塞的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槽通过直筒管与罐体的内部相连通。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与凸起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相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且伸缩弹簧的外表面与活塞槽的内壁不接触。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活塞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活塞筒外表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握
杆,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活塞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底端延伸至活塞筒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与握杆的内壁滑动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气端与罐体的内部相连通,且第一单向阀的出气端与通气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与活塞筒的内部相连通,且第二单向阀的出气端与外部相连通。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活塞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直筒管的左侧,且限位环的内壁与伸缩弹簧的外表面不接触。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罐体的底面卡接有橡胶环,且罐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橡胶颗粒。
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中,通过旋转螺纹杆,带动第一活塞在活塞槽的内部左右移动,调节伸缩弹簧的弹力,使得身体不同部位所能承受负压值的不同也能都得到适用,进而调节罐体内部产生的最大负压值,增大装置的使用人群范围和身体不同部位的使用,减缓固定负压值的拔罐器具对敏感身体部位产生的不适,当罐体内部负压值较大时,外部空气可通过活塞槽和直筒管流至罐体的内部,减小罐体的内部的负压,进而防止罐体内部负压过大造成皮肤的损伤、出血等,增大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有利于新手的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拔罐祛湿器具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拔罐祛湿器具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拔罐祛湿器具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22.图例说明:1、罐体;2、第一单向阀;3、通气管;4、活塞筒;5、活塞杆;6、第二单向阀;7、凸起块;8、第一活塞;9、伸缩弹簧;10、第二活塞;11、螺纹杆;12、直筒管;13、活塞槽;14、复位弹簧;15、握杆;16、拉杆;17、限位环;18、橡胶环;19、橡胶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拔罐祛湿器具,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单向阀2,且罐体1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凸起块7,第一单向阀2外表面的上部卡接有通气管3,通气管3远离第一单向阀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活塞筒4,活塞筒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5,且活塞筒4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二单向阀6,第一单向阀2的进气端与罐体1的内部相连通,且第一单向阀2的出气端与通气管3的内部相连通,第二单向阀6的进气端与活塞筒4的内部相连通,且第二单向阀6的出气端与外部相连通,确保通气管3内部空气的流通方向,凸起块7的右侧面开设有活塞槽13,活塞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
限位环17,限位环17位于直筒管12的左侧,且限位环17的内壁与伸缩弹簧9的外表面不接触,限位环17对第一活塞8和第二活塞10的移动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活塞槽13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活塞8、伸缩弹簧9和第二活塞10,第一活塞8和第二活塞10均与凸起块7的内壁滑动连接,图3中的伸缩弹簧9为自然状态,伸缩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塞8和第二活塞10相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且伸缩弹簧9的外表面与活塞槽13的内壁不接触,凸起块7的左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的右端延伸至活塞槽13内部并与第一活塞8的左侧面转动连接,可通过旋转螺纹杆11,带动第一活塞8在活塞槽13的内部左右移动,调节伸缩弹簧9的弹力,使得身体不同部位所能承受负压值的不同也能都得到适用,进而调节罐体1内部能承受的最大负压值,增大装置的使用人群范围和身体不同部位的使用,减缓固定负压值的拔罐器具对敏感身体部位产生的不适,活塞槽13通过直筒管12与罐体1的内部相连通,直筒管12镶嵌于活塞槽13和罐体1的固定连接处,直筒管12的上端与活塞槽13的内部相连通,且直筒管12的下端与罐体1的内部相连通,使得第一活塞8和第二活塞10之间的气压与罐体1内部气压相同,当罐体1内部负压值较大时,即外部气压的力大于伸缩弹簧9弹力和罐体1内部气压的力之和,外部气压带动第二活塞10在活塞槽13的内部向左移动,伸缩弹簧9由自然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当罐体1内部气压逐渐减小直至第二活塞10移动至直筒管12处偏左侧时,外部空气可通过活塞槽13和直筒管12流至罐体1的内部,此时罐体1内部气压增大,直至伸缩弹簧9的弹力和罐体1内部气压值之和略大于外部气压值时,第二活塞10右移至直筒管12右侧,完成减小罐体1内部负压的过程,进而防止罐体1内部负压过大造成皮肤的损伤、出血等,增大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有利于新手的使用,即新手初次使用时,将第一活塞8旋转至活塞槽13的最左侧,使得罐体1内部可承受的负压值较小,防止不断抽取罐体1空气造成负压较大而产生皮肤出血的现象,而后根据身体不同部位可承受负压值的不同旋转螺纹杆11调节第一活塞8的位置。
25.活塞筒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4,且活塞筒4外表面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握杆15,图2中的复位弹簧14为自然状态,复位弹簧14的上端与活塞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4的外表面与活塞筒4的内侧壁不接触,复位弹簧14的设置对活塞杆5起到复位的作用,活塞杆5的底端延伸至活塞筒4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拉杆16,拉杆16的两端与握杆15的内壁滑动连接,可通过手握握杆15,手指带动拉杆16在握杆15的内壁滑动,抽取罐体1内部空气,过程中,罐体1的底部与身体相接触时,罐体1内部空气依次通过第一单向阀2、通气管3、活塞筒4和第二单向阀6流至外部,使得罐体1内部产生负压,在通气管3的配合设置下,便于使用者在背部,腰部等手部难以操作位置的自行拔罐,罐体1的底面卡接有橡胶环18,且罐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橡胶颗粒19,外部空气不会从橡胶环18与罐体1底面的卡接处进入至罐体1的内部,橡胶环18的设置具备一定缓冲的作用,减缓了罐体1与皮肤接触时的压强,橡胶颗粒19的设置增大了罐体1外表面的摩擦力,便于使用者单手的抓握。
26.工作原理:使用时,一只手将橡胶环18与待拔罐的身体部位相贴合,另一只手手握拉杆16并用手指不断带动拉杆16在握杆15的内部移动,使得罐体1内部空气依次通过第一单向阀2、通气管3、活塞筒4和第二单向阀6流至外部,从而使得罐体1内部产生负压,便于使用者在背部,腰部等难以操作位置的自行拔罐,当罐体1内部负压值较大时,外部气压带动第二活塞10在活塞槽13的内部向左移动,伸缩弹簧9由自然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当第二活塞10移动至直筒管12处偏左侧时,外部空气可通过活塞槽13和直筒管12流至罐体1的内部,减
小罐体1的内部的负压,进而防止罐体1内部负压过大造成皮肤的损伤、出血等,增大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便于新手的使用,可通过旋转螺纹杆11,进而调节罐体1内部产生的最大负压值,增大装置的使用人群范围和身体不同部位的使用。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