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69215发布日期:2023-08-30 11: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合成骨修复材料,用于包括口腔科手术在内的各种非承重骨缺损的填充和修复,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骨修复材料为由可吸收的合成高分子和生物陶瓷组成的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骨修复材料为圆柱体的块状骨修复材料,其尺寸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骨修复材料为方体的块状骨修复材料,其尺寸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骨修复材料为颗粒状的骨修复材料,其尺寸为: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合成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高分子与生物陶瓷的质量比为10:90~90:10;其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醇(pva)或tween-80,其浓度为0.1%~1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球的干燥方式为冷冻干燥或真空干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需的微球粒径为,所述块状的合成骨修复材料的加热温度高于所选用合成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0~50℃,优选0~10℃。

10.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合成骨修复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合成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采用的微球结构具有利于骨再生的孔结构和孔隙率,微球之间为点接触,微球堆积形成的支架具有贯通的多孔结构,即具备骨传导性。微球堆积形成的块状材料粉碎或研磨后得到的不规则颗粒形状,使得植入材料具有更高的孔隙率。同时,在微球固化成型过程中,其表面的生物陶瓷颗粒会在溶剂水的冲刷作用下去除,因此微球表面会形成大量微孔。微孔和大孔的配合,既有利于细胞的粘附和迁移,又可促进细胞和体液浸入支架内部,完成骨的修复和替代。合成高分子的酸性降解产物可促进生物陶瓷的降解,消除羟基磷灰石等生物陶瓷降解过于缓慢的弊端,不妨碍新骨的形成,可用于多种骨缺损的填充和修复。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敏,李晨,王恩光,魏剑刚,刘佳佳,艾柯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典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