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膏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041275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伤膏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治疗各种深度各种面积的烧烫伤、化学灼伤、感染和溃烂创面以及其它原因形成的体表破溃伤的外伤膏及其生产方法。
对于因水焰、蒸汽、热水、电流和因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损伤,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金万红烧伤膏”和“烧伤1、2号”等药物治疗,还有正在推广应用的由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独家配制的“湿润烧伤膏-MEBO(美宝)”。后种即“美宝”疗效优于前者,其主要有效成份含有β-谷甾醇、黄柏内脂和蜂蜡等。从使用说明书内容分析以及临床使用疗效来看,后种药物即“美宝”仍有以下缺陷一是中、大创面止痛和消肿时间较长,小创面涂药后不能立即止痛;二是治愈时间较长,且伤愈后只限于“深Ⅱ度烧伤一般不留疤痕”;三是使用时有些不方便,“必须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技术指导下使用”,“对大面积烧伤的治疗必须在获得卫生部及徐荣祥教授签发的《中国烧伤创疡技术培训合格证书》的医师指导下使用”,才能获得较理想的疗效,这不利于推广应用此种药物;四是“约有1-2%的患者创面周围的正常皮肤有较轻微的过敏反应”,尽管停药几天后仍可继续用药,但拉长了患者伤痛和伤愈的时间;五是贮存期短,有效期仅为5年;六是销售价偏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外伤膏及其生产方法,此外伤膏不仅能及时有效地治愈各种烧烫伤,除严重伤及肌肉、骨头的创面外,均不留疤痕,且其生产工艺简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药品中含有天花粉、血余炭、消炎粉和蜂蜡原料,药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是配药、用菜油浸泡、煎药、过滤、成品膏药包装入库。
上述药品中各种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可以是天花粉50-90,血余炭1-10,消炎粉1-10,蜂蜡8-34,再以大于或等于100个重量份的菜油与上述四种原料浸泡煎药,过滤后所得包装入库的成品膏药,其颜色为土黄色,PH值偏酸。
上述原料中,天花粉具有排脓、解毒消肿功效,血余炭和蜂蜡可解毒消肿、收风、收敛成痂和化腐生肌。这些原料通过煎煮以后,共奏止痛、排毒、消肿、收风、收敛成痂、活血化瘀和化腐生肌之功效。
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方法不仅工艺简单,且其中成药膏使用起来方便。即使未经过医学护理技术培训的普通人员也会按照下述用药方法进行操作,这是其一。用药时,可先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清洗烧烫伤和其它外伤创面,用消毒后的剪刀、镊子去除泡皮或腐痂,然后在创面处薄薄涂匀即可,一般不打针、不吃药、不住院,只有当患者高烧时,加以抗菌素配合治疗。Ⅰ度、浅Ⅱ度烧伤创面每日涂药一次,深Ⅱ度至Ⅲ度每日涂药2-3次。为了及时抢救患者,整个创面处理和上药过程可在外伤现场(如战场、运动场、烧烫伤场地)进行。
其二、疗效显著。
止痛快小创面涂药后可立即止痛,中、大创面15分钟以内止痛。治愈快中、小创面,Ⅰ度1天,Ⅱ度3-5天,Ⅲ度不感染约10天,感染约15天即可治愈;大创面,Ⅰ度5-7天即可治愈,Ⅱ度10-15天,Ⅲ度不感染15-20天,轻感染约30天,重感染则需一月以上即可治愈且不残废。治愈率高,可达100%。到目前为止,已由本申请人上门服务和他人介绍或由医院转到我处求治的各类烧烫伤患者共有3000多例,无一例外均治愈。治疗对象小到只有37天的婴儿,大到80岁老人,其中有数例曾遭受有毒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磺磷、薄膜烧烫伤治愈的病例,还有若干例医院不愿接受或已下病危单烧烫伤治愈的病例(参见复印件)。伤愈不留疤痕(但已严重伤及肌肉、骨头的创面或因用其它药物治疗无效而继续感染化脓溃烂的创面除外)。
其三,用药后无任何过敏反应。
其四,贮存条件要求不高,且药品长期贮存不发生物理变化,不变质和疗效不减。
其五,药品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故有利于销售。
其六,用途广泛。即可治疗各种烧烫伤(包括化学灼伤、电击伤、火药伤等)、感染及溃疡创面,又可治疗各种外伤创面。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家庭保健药品。
总之,本发明所提供的外伤药膏,其使用之方便、医疗费用之节省、疗效之显著,随着本发明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已经产生并且必将在更大的区域和使用范围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
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流程包括配药、用菜油浸泡、煎药、过滤、成品药膏包装入库等过程。其生产方法与常规中成药生产方法大致相同。
实施例首先将一定比例(见表一)的天花粉、血余炭、消炎粉和蜂蜡原料按比例称好,将这四种原料与菜油浸泡再煎者、过滤去渣后,得土黄色、偏酸的膏状药品,最后包装入库即是本发明的外伤膏药。
表一、配方(重量百分比)
上述一至六的方案,效果均可,其中尤其以方案五的效果较好。
表二,采用本发明的外伤膏治疗Ⅰ-Ⅲ度烧烫伤效果评定。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医疗效果,下面筛选了三个由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采用本发明人所提供的外伤膏治愈的典型病例,其余数例病例及患者证明材料可见复印件。
典型病例例1,患者,代君潮,男,36岁,住院号为00399,远安县化工厂工人。于1991年7月24日工作时因磺磷管爆炸烧伤整个左手和前臂。患者在远安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2天不见好转,伤势加重后转入中医院治疗。患者为度烧伤创面已全面感染、腐烂,手指弯曲僵硬。立即用王氏烧伤膏治疗。涂药48小时后已有新鲜肉芽组织长出,手指关节开始活动。18天治愈,无任何疤痕。左手指功能完全恢复(见病历1,病历中的王氏烧伤膏即是本发明人所提供的外伤膏)。
例2,患者丁秋莲,女,29岁,工人,湖南省常德市人。患者于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晚在家被高压锅盖及开水烫伤头和面部、胸部及双下肢,为深度烧伤。伤后患者自用酱油及正红花油外敷无效,病痛加重。闻讯后来到远安县中医院,用“王氏烧伤膏治疗,7天治愈,未留疤痕(见病历2)。
例3,汤万英,女,11岁,花林小学学生,于1991年10月11日下午5时在打开水时不慎被人撞倒,一盆开水泼至患者,烫伤部位上至颈部整个胸部,下至会阴、双前臂,为深度伤。10月14日上午住远安县中医院,当时体温达39.8℃。立即用“王氏烧伤膏治疗,14天全愈,无任何疤痕(见病历3)。
权利要求
1.一种外伤膏的生产方法,膏药中含有蜂蜡成份,其特征在于外伤膏的生产工艺流程是配药、用菜油浸泡、煎药、过滤、成品膏药包装入库,其中,配药过程中,采用了天花粉、血余炭、消炎粉和蜂蜡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配药过程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是天花粉50-90血余炭1-10消炎粉1-10蜂蜡8-34以大于或等于100个重量份菜油浸泡上述原料。
3.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生产的外伤膏,其特征在于外伤膏的配方(重量百分比)是天花粉50-90血余炭1-10消炎粉1-10蜂蜡8-34用大于或等于100个重量份的菜油与上述原料浸泡煎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伤膏,其特征在于外伤膏的配方(重量百分比)是天花粉78血余炭3消炎粉1蜂蜡18用100个重量份的菜油与上述原料浸泡煎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外伤膏及其生产方法。其外伤膏中含有(%)天花粉50—90、血余炭1—10、消炎粉1—10和蜂蜡8—34,能主治各种烧烫伤、外伤和已感染溃烂的创伤面。其工艺流程包括配药、菜油浸泡、煎煮、过滤和包装入库等。其优点是生产简单,药膏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无过敏反应和伤愈无疤痕(已严重伤及肌肉、骨头的创面或者因用其它药物治疗无效而继续感染化脓溃烂的创面除外)。
文档编号A61K31/13GK1087268SQ9211358
公开日1994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4日
发明者王天云 申请人:王天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