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定向弯曲心脏起搏电极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613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道定向弯曲心脏起搏电极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食道定向弯曲心脏起搏电极导管。
至今国内外生产的食道导管、丸状及气囊心脏起搏电极均难显著缩短起搏电极与心肌的距离,且无心室去颤功能。虽然92年4月29日公告的(公告号CN2102760U)申请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弯曲的食道内心脏起搏复律电极导管”的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结构是导管内置入操纵钢丝,钢丝套入细簧管中,能使导管远段定向弯曲,导管的手柄上装有起搏、去颤转换开关。该结构虽能使电极较紧密邻接心室,用于食道内心房或心室起搏、低电能心谖复律术及心脏起搏生理检查等心律失常的诊疗。较以往食道电极相应降低了心脏起搏电压5-10伏。但其仍存在下列缺点(1)、整体偏心操纵牵引钢丝不能在心室附近食道内将起搏电极定向弯曲90°直角,这即表明不能在食道弹性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缩短电极与心肌间的距离,所以达不到以最低的输出脉冲刺激强度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心脏起搏成功率的目的,亦即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食道电损伤而达到起搏心脏的目的。(2)、牵引钢丝仍有一定的弹性,在体外操作时不能准确判断食道内端电极的弯曲角度,况手柄上无弯曲角度显示标记,这就使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3)、起搏、复律或去颤与食道电图不能同步实施。在起搏、复律及去颤时,须靠体表心电图或心电监护仪来监视上述各项操作的有效性。这就大大增加了抢救心脏骤停或阿一斯氏综合症时实施紧急心脏起搏或心室去颤时的繁琐性,或多或少延误了宝贵的抢救时机。(4)、无固定心室去颤电极,四个电极各宽7毫米,这在选择有效心室去颤功率(明显大于房颤)时极易造成食道灼伤。(5)、导管体外段无端电极弯曲定向标记,所以实施定向弯曲带有一定盲目性。(6)、手柄牵引环无牵拉力度限制装置,凭借不同操作者主观判断来定位,用力过猛易造成食道穿孔或粘膜损伤。综上所述该电极导管存在的缺点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其在临床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心室去颤及同步食道联心电监护等应用中的可行性、实用性及推广普及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诸项缺点,提供一种食道定向弯曲心脏起搏电极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电极导管及体外功能选择操作盒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功能选择操作盒内的侧端连接有电极导管,在功能选择操作盒的面板上装有定向弯曲角度旋钮和指示灯及开关,电极导管末端连接有定向弯曲关节端电极,导管内装有无弹性尼龙牵引线和导线,牵引线的一端与定向弯曲角度旋钮相连,另一端与关节端电极的关节相连,导线一端与关节端电极和环形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功能选择开关相连。
以下结合附图作实施例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导管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选择开关接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选择操作盒的面板结构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1可知,关节端电极1由牵引线7、8连接,导管15的外壁套有环形电极2、3、4、5、6。关节端电极1、环形电极2、3、4、5、6分别由导线9、10、11、12、13、14和牵引线7、8全部装入导管15内。由图2可知,关节端电极1和环形电极2、3、4、5、6分别与功能选择开关的双触点开关K1、K2、K3、K4、K5、K6连接。由图3可知,功能选择操作盒22的面板上有一定向弯曲角度旋钮18,在定向弯曲角度旋钮内侧面有多个弯曲角度定位孔16与面板上的刻度17相互对应,定向弯曲角度旋钮中心轴上连接牵引线7、8,在面板上还有数显开关19。由图4可知,定向弯曲角度定位销21固定在定向弯曲角度旋钮18上,牵引线7、8连接在定向弯曲角度旋钮18的中心轴两端,中心轴绕有弹簧20。
工作原理根据病情需要将功能选择操作开关19予置相应的选择方式位,对意识丧失及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可立即在直接喉镜下气管插管,同时在食道口腔端逐渐向食道下端插入电极导管15,待心脏有效起搏后,操作定向弯曲角度旋钮18,同时将定位销21销入与所需角度相对应的定位孔16内,同时按下功能选择开K4,可与起搏、复律、心室去颤等项操作同步连续记录食道电图或作食道起搏、监护心律作用。调整脉冲输出强度到最低偏高一点的起搏阈值。发生室颤时可同时按下K5、K6开关,此时导管末端关节端电极1和环形电极2、3并联且与电极表面积较大的环形电极5组合,进行经食道心室去颤操作。如去颤后仍无有效室律或心室停搏,可立即选择心室起搏操作方式。当病人稳定地建立了自主循环后,可使用定向角度弯曲旋钮18,将导管末端关节端电极1置0角度,然后缓慢抽出食道内的电极管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各种类型食道心脏起搏电极导管的一些缺点。它具有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省时、一机多功能,电极导管在食道内固定牢固,弯曲方向及角度准确,末端关节端电极可在邻近心室的食道内以90°角直接显著缩短起搏电极距心肌的距离,可明显降低刺激脉冲强度,最大限度减轻食道灼伤的可能性,提高食道心室起搏的成功率。此外本项操作属无创性,亦不影响呼吸心跳骤停时的其它心肺复苏操作。因此可为急救医学、灾难医学、战地救护及院前急救寻找一条有效的心脏复苏措施。
权利要求1.一种食道定向弯曲心脏起搏电极导管,它包括电极导管及体外功能选择操作盒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功能选择操作盒内的侧端连接有电极导管,在功能选择操作盒的面板上装有定向弯曲角度旋钮和指示灯及开关,电极导管末端连接有定向弯曲关节端电极,导管内装有无弹性尼龙牵引线和导线,牵引线的一端与定向弯曲角度旋钮相连,另一端与关节端电极的关节相连,导线一端与关节端电极和环形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功能选择开关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食道定向弯曲心脏起搏电极导管,其技术要点是操作盒内侧端连有电极导管,面板上有定向旋钮,指示灯及开关、电极导管末端连有关节端电极,导管内装有牵引线和导线,牵引线的一端与旋钮相连,另一端与关节端电极的关节相连,导线一端与关节端电极和环形电极连接,另一端与开关相连,它可在邻近心室的食道内弯曲0-90°角,可在食道弹性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缩短起搏电极与心脏距离,用于心脏复苏时经食道无创紧急临时心室起搏去颤,食道心电监护及其它心律失常诊疗时应用。
文档编号A61M25/00GK2165873SQ9224568
公开日1994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26日
发明者朱德福, 张永亮, 王殿山, 蒋兴家, 杨铁军, 赵兴涛, 赵汝廉, 马晓光, 周德林 申请人:辽宁省人民医院, 沈阳市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