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双腔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5974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双腔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将介质输于或输入人体内的器械,特别是小儿双腔气管导管。目前,临床用于肺外科手术麻醉的气管导管共有2种单腔管和成人型双腔管,单腔管为单管,只可对双侧肺同时通气,成人双腔管采用并行的两根管子对两侧肺通气,存在着单腔管不适于湿肺手术(如肺脓肿、肺囊肿、大咯血),成人型双腔管因内管腔径小难以置入吸痰管,不易于保证手术时气道通畅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小儿肺外科手术麻醉的双腔气管导管,采取将患肺与健肺隔开,以防病变或分泌物经支气管播散或发生急性呼吸道阻塞,在管径的设计上使内外管内均可顺利置入吸痰管等技术措施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是小儿双腔气管导管结构上分为内管(2)、外管(1)、气管套囊(4)、套囊通气管(3)、隆突钩(5)等组成部分,内、外管的开口处分别对准两个支气管,隆突钩位于内、外管开口之间的管壁上,其特征在于内管内含于外管管腔之间,将导管内腔分为互不连通的两个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结构还有气管套囊通过导管壁内的套囊通气管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图1是小儿双腔气管导管的剖面图2是小儿双腔气管导管截面图。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
如下导管采用以尼龙丝线构成螺旋形支架的乳胶管等软质材料制作,内管与外管内切连接,内管内径为3.78mm,外管内径为6.5mm,内管壁厚度为0.75mm,外管壁厚度为1.1mm,导管长度为25cm,双腔导管与麻醉装置连接端可分别通气,导管插入端内管开口处对准健肺;与内、外管壁上的套囊相连通的两支套囊气管之间互不连通,导管上中部1/3处与垂直方向呈75夹角弯曲,在隆突钩处与水平方向呈45°夹角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及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根据直径的非均匀分布理论采用内管内含于外管管腔之中的结构,内外管开口分别对准两肺使两肺通气分开,既可分别吸入麻醉气体,也可仅用健肺管腔施行麻醉和通气。
2、在内外管径的设计上使内外管腔中均可顺利插入吸痰管引流患肺的大量病变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和手术的正常进行。
3、用于单腔导管难以胜任的小儿肺外科手术麻醉尤其湿肺手术麻醉。
权利要求1.小儿双腔气管导管结构上分为内管(2)、外管(1)、气管套囊(4)、套囊通气管(3)、隆突钩(5)等组成部分,内、外管的开口处分别对准两个支气管,隆突钩位于内、外管开口之间的管壁上,其特征在于内管内含于外管管腔之间,将导管内腔分为互不连通的两个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气管套囊通过导管壁内的套囊通气管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长度不小于20cm,内管内径为3.43-4.14mm,外管内径为6-7mm,内管壁厚0.5-1mm,外管壁厚1-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将介质输入人体内的器械,特别是小儿双腔气管导管,本实用新型以内管内含于外管管腔之间,将导管内腔分为互不连通的两个空腔内主要结构,并在外管,内管管壁外侧设置套囊通气管,隆突钩等构件,保证内管内顺利置入吸痰管,并且使小儿在进行湿肺手术时双肺可分别通气,解决了现有小儿肺外科手术中因吸痰时呼吸机必须中止通气而导致急救成功率较低的问题,是一种特别适用小儿肺外科手术的通气装置。
文档编号A61M25/00GK2158725SQ9320467
公开日1994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27日
发明者李青 申请人:李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