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心脏起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2289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体外心脏起搏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体外心脏起搏仪。
心脏起博最早是美国的Zoll于1952年首先在临床采用胸望法起搏成功,虽经发展,由于所用设备需几百焦耳能量的大功率,不易普及、更不易用于现场枪救。1959年Fuvman首先在临床采用静脉导管电极起搏成功。但是,由于操作时必须在X线透视下经有经验的插管技术人员才能完成,至少得需30分钟。如果将病员从现场移到手术室的时间会更长。近几年,我国也有很多人涉足心脏急就起搏器的研制工作。例如,87年12月2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87203103的心脏急就起搏植入装置,尽管该实用新型提出了解决心脏急就起搏新方案,但其电极端呈箭头型,当它以箭头穿刺进或拉出心脏时,对心脏创伤面积大,另外,其连接器的固定效果不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场操作用于抢救心脏停搏或危及生命的缓慢心律失常病员体外心脏起搏仪,它可在几十秒钟内完成操作过程,并对心脏无损伤,连接器采用双卡爪,螺旋自动定位卡紧,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异型注射器、电极传感器、连接器、起搏器,其特征是电极传感器端子呈流线型,将双电极端子连接在传感器的导线上,将带有端子的导线穿插进注射器的针头内孔,注射器具有注射和通过传感器两种功能,传感器端子植入心室后将由连接器通过卡爪紧固并与起博器相连接,起搏器由单片机程序控制脉冲发放,按键操作指令、液晶显示脉冲的指标。
以下结合附图
作实施例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由附图可知,异型注射器是采用标准的51m一次性注射器由针头1、针管针栓2、螺钉3、硅橡胶密封栓4构成。电极传感器由医用金属材料加工的负端子5、正端子6、表面医用高分子材料绝缘的导线7、负端子8、正极末端子9构成。连结器由工程塑料壳体10正负极卡爪11、12、双蕊导线13构成。起博器由壳体14、液晶15、四枚按键16和单片机构成,因单片机装在起博器壳体里,图面未显示。传感器的正负端子5和6连结在导线7上,将带有端子的导线7穿插进注射器的针头1内孔,正负端子5和6通过针头植入心室后,由连结器与起搏器相连接,传感器的负极末端子8、正极末端子9装在连结器壳体10内,连结器上的双芯导线一端与异型注射器连接,另一端与起搏器相连接。
工作原理用针管抽入适当的注射液,松开螺钉3,将负端子5从针管、针栓2的侧孔插入到针头1的适当位置,然后旋紧螺钉3,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进行心脏注射。回血定位后旋松螺钉3,推进导线7,端子5将从针头里伸出一定长度。抽出针头,端子5将接触心内膜、心肌。负极末端子8离开针头后插入连接器的壳体10的前端孔中,定位后旋紧两端紧固螺母,负极、正极的末端子8、9分别卡在卡爪11、12中。按下按键16中的启动键,频设的脉冲发放。若需修改脉冲的数值,只要按下选择键液晶15将显示脉冲数值。根据需要按下键C、D将分别修改双脉冲强度MA幅度MV宽度MS、频率HF,此时,系统仍然发放原来脉冲,按下启动键系统将发放修改后的脉冲,当有自主心律时夜晶显示5001,经比较判断系统将做出关断脉冲由自主心律工作还是继续发放脉冲,此时液晶显示500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双电极体积小、电极植入心室是通过注射针头内孔道,对心脏无损害。操作间单、低工耗。准确可靠、现场使用时,可短时间完成操作。
权利要求一种体外心脏起搏仪,它包括异型注射器,它包括异型注射器、电极传感器、连接器、起搏器,其特征是电极传感器端子呈流线型,将双电极端子连接在传感器的导线上,将带有端子的导线穿插进注射器的针头内孔,传感器端子植入心室后将由连接器通过卡爪紧固并与起搏器相连接,起搏器由单片机程序控制脉冲发放,指令由按键操作,脉冲指标由液晶显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外心脏起搏仪,其主要技术特点是,电极传感器端子呈流线型,将双电极端子连接在传感器的导线上,将带有端子的导线穿插进注射器的针头内孔,传感器端子植入心室后将由连接器通过卡爪紧固并与起搏器相连接,起搏器由单片机程序控制脉冲发放,指令由按键操作,脉冲指标由液晶显示。其优点是对心脏无损害,连接器采用双卡爪螺旋自动定位卡紧结构,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操作过程。
文档编号A61N1/362GK2202551SQ9423026
公开日1995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21日
发明者连传章, 朱震 申请人:连传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