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滴注分开的两种不同眼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89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时滴注分开的两种不同眼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时滴注分开的两种不同眼药的装置。
自从有眼科诊疗以来,局部滴注是眼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因此,人们认为这种方法简易、实用而且有效。
尽管一些患者通常可以自己用药,但是对药方的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没有达到疗效。必须使流动性药剂保持在患处以进行准确治疗,这是无需医嘱的一个因素,特别是治疗同眼科学一样需要慎重处理。
当需要镜子进行观察时,如果患者没有镜子或校正镜而不能使通常的滴管端部定位,这是非常危险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滴管端部与结膜接触,那么,角膜损伤的危险性就很大,而且药剂有效成分被污染的危险也很大。
另外,尽管存在上述困难,但是当给眼睛成功地滴药时,损失的大量药液流到脸上并流进鼻泪管。
有效物质主要通过鼻泪管扩散到体循环中。对眼进行简单滴注之后,体循环中存在所述有效物质,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副作用,这对于将可使系统毒性减至最低限度的有效成分用于各系统的概念造成了很大影响。
如果包括聚集在结膜折痕里的药液,眼睛里眼泪的标准容量约为10毫升。如果眼皮在药液局部滴注之后没有闭合的话,那么,总容量为20毫升的药液可以在眼中保存短暂的时间。当一滴药液滴在眼中时,通常为30至60毫升的容量,所滴的药液大部分流到脸上,而鼻泪管引流系统快速引流过剩药液。
因此,增加滴剂容量并不增加生物素因,事实上,根据一些作者的研究,只有占总量5%的有效成分到达水状液。
相反,大量滴剂引起角膜敏感加剧,角膜本身产生两种协同作用的防卫反应,即眨眼和流泪,这两种反应配合起来就导致大部分眼药滴剂流掉。
但是,系统吸收与滴剂多少成比例增加,然后,由于通过鼻泪管的引流,通常就导致将有效成分吸入甚至吞咽到鼻粘膜血浆中。
当眼科治疗使用例如β阻滞这样的潜在系统副作用大的有效成分时,尽力限定滴剂量以减小副作用危险是很重要的。为了减少系统吸收,有人提出例如滴注之后五分钟内压紧下眼皮处的鼻梁,以闭合泪腺。因此,人们希望配备用于防止系统吸收的器械,也就是说,用于输送有效药液剂量,其容量不超过最多为25ml的结膜区可接收的容量。
在大多数情况下,某些病理现象需要两种有效成分的配伍。这就希望所述器械可输送例如两种不同的12.5ml的彼此分开的滴剂。许多眼药用有效成分非常难于配伍在同一处方中。例如,把亲水有效成分和亲脂有效成分配伍在一起时就是这样。如果不对至少一个配方作重大改变,也就是说,如果不大大减小其渗透性或活性,那么,这样的配伍在同一个瓶子中是配制不了的。另外,滴注两种彼此分开的滴剂,导致容量过大,副作用较大,而且由于第二滴洗去第一滴,眼里的有效药剂较少。
例如把dorzolamide(Trusopt)和肾上腺素配伍在一起就是这样。这两种组份每种分别滴注的容量通常是,第一种为30ml,第二种为40ml至60ml,这就导致最少总容量为70ml。然而如上所述,眼睛的容量最大为20至25ml。因此,厂家克服很大困难,花费巨额预算和十二年之久的时间来研制这种配伍的复方。
另外,为了避免上面述及的反应,对眼睛不太敏感的部位给药将是理想的。这种不太敏感的部位是下结膜穹窿。
因此,配置可以同时输送两种分开的有效成分的滴注装置将是理想的,符合上面确定的目的和制约条件。
这样的装置最好是实用的,在任何环境,在任何房间,在工作或不工作期间,都可以使患者自己很方便地同时将自动给药的分开的两种滴剂进行滴注,无需将头往后仰。
这种装置应该安全可靠,消除目前存在的损害眼睛和污染药剂的危险。
另外,为了控制有效用药剂量,为了减小伴随的潜在毒性系统吸收的危险,治疗用滴剂量应该较小,以便使治疗用的两种滴剂的总量不超过眼睛的最大容量。
除了眼科,在其他领域中,一些病理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也需要将两种有效成分进行配伍。例如在耳鼻喉科、肺科、皮肤科和妇科方面,许多有效成分很难配伍在同一处方中。因此,当希望把亲水有效成分与亲脂有效成分一起配伍成液体介质,或者把渗透性的PH值和活性彼此不同的两种有效成分配伍成液体介质时,就出现例如像上面述及的那样的情况。如果不对至少一个配方作重大改变,也就是说,如果不大大减小其渗透性或活性,那么,这样的配伍在同一个瓶中是实施不了的。
为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同时滴注分开的两种不同眼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外壳,所述外壳至少包括一个前开口和一个后开口,—两个双射流释放独立泵,所述外壳具有两个所述独立泵,每个泵配有输送确定剂量的计量装置;由所述泵经外壳前开口喷射的射流的方向,沿预定的射流错开的角度,朝外壳前端外部的一点会聚,两束射流经由两个不同的喷射孔从滴注装置排出,—一个射流释放装置,从外壳外部可以操作。
本发明最佳药液滴注装置尤其适用于眼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突出于外壳前部的指杆。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采用这样一种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泵经外壳前开口喷射的射流的方向,沿着在指杆端部的高度上射流彼此隔开约为3至15mm的角度,朝偏离外壳的所述端部之外和之上的一点会聚。
指杆的长度例如为1至4cm,但最好约为2cm;其宽度可以为2至30mm,但最好为8至15mm。所述指杆可以是固定的,但最好是可收起的,可折叠的或可拆卸的。
当所述指杆用于刚好同下眼皮底部接触,将眼皮向下拉的时候,该指杆最好用柔软的、无刺激的、最好是例如像胶乳那样的天然橡胶或者像弹性体那样的合成橡胶的防滑的材料加以覆盖。所述指杆位于装置前部,所谓前部指的是眼药水流出来进行滴注的一侧。鉴于所述指杆的作用是使滴注装置离开施用有效成分的患处,这种指杆可根据使用情况具有各种形状。
若干独立泵是公知类型的,尤其是折叠式或活塞式的,最好具有预供药装置,例如US5267986中描述的能喷射预定容量的那种泵。也可以使用US5320845中描述的双结构的单个泵,如需要可滴注约10ml药液,不配置预供药装置。实际上,这种泵可以喷注无容器的有效成分。适用的泵也可以最好是FR-9411785中所描述的那种泵。
这种泵特别适于预先无菌制备眼药水或眼药膏。除非指明,否则眼药水为任何浓度。
如果考虑本发明装置的前部是排出射流的前部或具有指杆,如果指杆位于外壳的下部,那么,泵最好从外壳后部压力供药。它们也可以从侧面压力供药。
泵可以同时或分开供药,射流的释放则同时进行。为此,它们装有共同的释放装置。显然,如果仅仅装有一个泵,那么,只有一束射流释放。为安全起见,如果要求释放两束射流,那么,就确定两个泵例如借助双供药装置一起供药。
为了释放和供药,泵最好安装在特别是具有侧向凹槽的刚性壳体中。
所使用的单个泵每次起动时,喷射的容量最好低于20ml,一般低于15ml,特别是低于7至12.5ml,所喷射的总容量最好低于30ml左右,尤其是低于25ml左右。但是,在特别是采用FR-9411785中描述的以及在下面描述的泵时,还可按小剂量供药。
鉴于泵在其外壳中的特殊安装,当把指杆贴靠在眼皮底部,将眼皮下拉以揭开下结膜穹窿时,当泵起动时,药液呈两束彼此错开几毫米最好约为10mm的射流注入到穹窿中。
根据本发明,泵的头部定向成使其射流会聚。泵组可以定向成两个泵形成V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仅仅是泵的头部可以具有这种定向,泵体是彼此平行的,这就可以利用装置的最大宽度。
使眼药水注入的泵的释放装置是公知的,例如舌片式、按钮式等。所述释放装置可以分在每个泵上,但是,就前面提及的理由,该装置最好对两个泵同时进行作用。所述装置尤其可以位于外壳之上或之下,最好位于外壳之上,这样,例如该装置是按钮式的情况下,指杆的运动同时具有使眼皮向下拉的作用。
在最佳实施例中,射流释放装置是从外壳外部可以操作的按钮,在按钮相对的端部具有两个自由舌片,最好呈平行状,配有两个垂直于所述舌片的翼片。这两个翼片可以在其用于释放射流的自由端同开在外壳相对的壁上的V形缝隙配合,使舌片靠近,并使翼片脱离开在装有泵的刚性壳体中的侧向槽。
在本发明滴注装置最佳实施例中,泵包括三个构件,即泵体、活塞以及封装泵体和活塞的弹性瓶,所述泵体在泵出口一侧具有前端部,所述前端部包括由弹性薄膜堵塞的出口孔,所述弹性薄膜构成瓶子前部,并连续朝向后部通过泵的导管,所述泵的导管配有药液侧向进入孔,活塞装在所述泵体中,活塞端部在进入孔和朝向出口孔的挡块位置之间相对于泵体的相对移动,确定活塞相对于泵体进行相对移动时所排出的药液的数量。
在其他最佳实施例中,瓶子包括具有足够厚度的第一折叠部分,以形成复原件和第二折叠部分,活塞包括锁紧在两个折叠部分之间的后环,泵体是圆柱形,所述泵体包括前环和后环,所述前环同瓶子的前部连为一体,所述后环在折叠部分的后部同瓶子后部连为一体。
在本发明装置中,在眼科,指杆可以同时使眼皮往下拉并露出不太敏感的、具有较大吸收容量的区域,即在下眼皮后部通常被盖住的下结膜穹窿,另外,所述指杆可防止装有药物的瓶子的端部接触眼睛,避免对容器的任何污染。
由于上面述及的与指杆一起的协同作用,外壳上部贴靠在眉上可以使本发明装置的主轴与结膜穹窿对齐,可以使分开的两束射流准确注入已露出的结膜穹窿。因此,外壳的前上部最好具有弯曲形状,与眉弓相吻合,所述外壳的上部、指杆的端部以及泵的注射轴布置成使射流最好流向被拉向下眼皮底部的结膜穹窿,在射流对结膜穹窿粘膜的触及点的高度上错开2至6mm。显然,可以实施成其他便于观察的结构。患者可以不使外壳上部与眉接触,而是插入指杆或铰接罩,使泵的喷嘴露出,这是贴靠在眉上的处于开启位置的罩盖。
泵根据注入的容量可以称之为微型泵,将其各自内装的药液注入外翻的结膜穹窿中。这样,一方面,由于泵排出的复合滴剂容量较小,因此可以避免眨眼睛、流泪和药液流到面颊上;另一方面,由于药液被注入,因此可不必把头往后仰。
预定的恒量眼药水滴剂的容量是这样获得的第一次进行眼科治疗时,药液容量约为15ml或小于15ml,可以确保都滴入眼睛,因而提高了疗效,不存在大部分由系统吸收,两种滴剂同时有效地滴入眼中,而不会流到眼外,也不会因流泪而排出。较好的是,所使用的泵是配有单向活门的泵。
使用外壳和组装在泵的供药装置上的单个释放装置,患者借助指杆将其下眼皮拉向底部之后,只要一压,即可把药液压送到释放装置。
本发明装置为患者带来许多方便。由于本发明装置,不再相隔若干分钟滴注两种不同的滴剂因而存在忘记滴注第二种滴剂的危险。由于药液由泵加以输送,因此在眼科治疗时,不再需要把头往后仰来滴注滴剂。
眼科治疗不再引起流泪,滴剂不再流到面颊上。
因为眼科用药的部位是不太敏感的部位,因此,患者在治疗时不再感到不舒服,不再需要镜子或其他人为患者滴注眼药。
对眼科病案的改进也是显著的。眼的最佳渗透性由注入结膜穹窿的小容量滴剂加以确保,不刺激角膜的敏感神经。因此,不会眨眼睛,也没有流泪的反应,流泪会洗去有效成分,使有效成分从不太敏感的区域排掉。
由于通常下眼皮不眨,因此,给药的结膜穹窿是眼泪较少更新的区域。将药液输送到这种特定区域,增加了有效成分在结膜穹窿的存留时间。
同时滴注到结膜穹窿的两小滴分开的滴剂,比两滴传统的不同眼药水30至60ml组成的处方更有效,无论是两个处方中特定的pH值还是滴注总量都是这样,所述滴注总量不能单由目前滴注器的重力和表面张力而获得。
将小滴的滴剂注入结膜穹窿,不会使角膜与有效成分接触。
已有技术中的滴管排出的眼药水的容量超过眼的前部可以接纳的最大容量,至少会局部浸泡人体最敏感的组织角膜。
由于采用本发明装置,治疗用的滴剂注入不太敏感和不太流泪的结膜穹窿,即使有效成分配方中的pH值对角膜有刺激性,也大大提高了对造成红眼睛的有效成分的耐药力。
本发明装置也具有重大经济效益。与获准销售组合配方的必要时间相比,它可以大大减少获准销售不同有效成分配伍的必要时间;实际上,研制配伍的时间和费用比研制新的单个有效成分所必要的时间和费用更长更高。
另外,这样的装置使得把两种不同的有效成分组成用于眼科治疗的一个处方完全过时了。特别是,盖仑派医务人员总要长时间研究一些特殊配方,这些配方可能把活性的pH值范围不同或者溶解度不同的两种有效成分组合在同一容器中,尤其是两种有效成分中一种是亲水的有效成分,另一种是亲脂的有效成分。
使泵采用单向活门系统,不用储存装置也可以输送药水甚至药膏。本发明装置是单个系统,目前可以按照小于10%的变化范围来排出预定剂量。
本发明装置也是非常安全可靠的可真正获得两种不同有效成分的组合作用,无需间隔几分钟重复滴注两种不同的药液。
本发明装置也可以提高治愈率、局部吸收和系统吸收,同时减少通过泪管的系统吸收以及增大眼科治疗方面的局部吸收。
使用大小适宜的软指杆可以避免角膜的任何创伤。
当正确使用装置时,也就是说,患者直接或用手指将外壳上部的支承件贴靠在患者眉上,该装置的指杆将下眼皮拉向底部,眼药滴剂准确地滴入结膜穹窿,泵的端部和结膜或角膜之间没有任何接触。
如果使用单向活门的泵,泵和瓶内的药物就不会受到任何污染。
使用铰接罩,那么在安装之前,就不会像普通瓶子那样可能将盖罩掉到地上或掉到有病菌的表面上而污染瓶中的药物。
最后,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钮,所述按钮包括至少一个自由舌片,所述自由舌片位于按钮相对的一端,配有一个翼片,所述翼片垂直于所述舌片,可以在其自由端与倾斜的器壁相配合,这样,一按按钮即可使翼片沿着垂直于按钮按下的方向进行移动。
在按钮未按下的位置,如果翼片在机械(例如上面提及的泵的外壳)张力下被导入构件的槽中,当按压按钮时,翼片松开并避开所述构件,这样可以进行纵向移动。
所述释放装置可以包括两个或多个舌片和翼片。在具有两个舌片的情况下,容器呈V形。在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舌片的情况下,容器可以例如是圆锥形。最好是,舌片的弹性和刚度足以使按钮本身提升到未按压的位置。可以例如借助弹簧这样的弹性件帮助按钮提升,所述弹簧位于按钮和容器底部之间,翼片具有足够的向所述弹簧进行垂直移动的距离,以便能够折叠翼片。
参照附图,本发明将得到进一步理解。附图如下

图1是本发明同时滴注分开的两种不同眼药的装置的俯视图,泵处于停止位置。
图2是类似于图1的侧视图,前保护罩已放下,指杆处于折叠位置,而图3和图4是类似于图1和图2的图,但是,在图3和图4中,泵处于工作状态,保护罩抬起,可折叠的指杆处于凸起位置。
图5和图6是图1和图3的水平剖面图,详细示出独立泵及射流供给和释放装置。
图7和图8是图1中AA的剖面图,详细示出处于不工作位置和工作位置的供给和释放装置。
根据图1,外壳1在其前部包括一个宽的开口2,使独立泵4和5的头部3自由进出。如果需要的话,放下的保护罩8可以保护和盖住泵4、5的头部3。由图可见,泵的纵向轴形成V形,使所述泵注入的射流会聚在外壳前部一定距离的一点上。在该实施例中,位于外壳后部的泵4和5的后端部7和8可以例如用手指按压以进入工作位置。
为了同时给药,可在外壳后部插入或锁定一个盒,该盒具有按钮,该按钮例如由导槽进行前后导向,可以同时起动两个泵;通过这种按钮在两个泵的后部同时按压。因此,如果希望的话,可以避免一个泵在释放之前给药。
图2侧视图示出泵4和5的头部保护罩以及处于折叠或收起位置的指杆9。所述指杆9由板6A盖住,这里,所述板处于水平位置,所述保护罩包括所述板。
根据图3和4,泵处于工作位置,由图可见,罩6已经抬起,脱离指杆和泵4和5的头部3,因为所述板6A包括面对泵的头部3的槽。所述指杆9已展开,以便使眼皮下拉。最后,泵4和5的后部7和8两者均已按下,以便使泵进入工作位置。
由图5可见释放装置以及FR-94.11785中描述的那种泵。该泵包括在外壳前部的药液出口10的一侧具有前端部(或喷嘴)的泵体,所述前端部具有出口孔11,该孔由构成瓶子前部的例如用Kra-ton制成的弹性薄膜12加以堵塞。泵体通过泵的导管13连续向后,所述泵的导管13配有侧向药液进入孔。这种泵还包括安装在泵体上的活动活塞,活塞端部15在进入孔14和朝向出口孔11的挡块位置16之间进行相对于泵体23的相对移动,从而确定活塞和泵体相对移动时所排出的药液数量。活塞端部15密封调节成与泵的导管13软摩擦。进入孔14的大小足以使得只有预定的药液量能够存留在泵的导管13的端部,以便从出口孔11排出。除了泵体的前端部即头部之外,泵体和活塞完全由瓶子20盖住。出口孔11是相对于泵的长度轴向导引的通道。这样,药液沿泵的纵向轴线进行排送。泵配有处于挡块位置上的活塞弹性复原件,所述挡块由瓶子本身构成。另外,应当注意,这不是由环18加以锁紧的自行移动的活塞,但是相对于瓶子17来说,泵体在前部由环21固定,在后部由环22固定。所述瓶子由折叠部分17构成,所述折叠部分17具有足够的厚度以形成复原件。在活塞包括的环18的另一侧,可以看到第二个弹簧复原件19,由也配有折叠结构的加厚壁构成。在这个实施例中,弹性薄膜和弹性瓶构成整件20。泵体是圆柱形,这里具有前环21和后环22。当进入薄膜凹槽时,前环21和后环22同弹性瓶折叠部分的端部连为一体。
特别是活塞具有延伸形状,并配有多个固定件即径向件,在这些构件的端部是构成活塞18后环的圆弧状构件。如同所见到的那样,泵体23是圆柱形,包括前环21、圆柱形后环22,直径大于上面提及的展开圆弧的直径,圆柱形后环的前底部是开槽的,以便上述固定件能够穿过所述圆柱体的底部,这样,可以使活塞通过与上述径向件相对应的开在构成泵体的圆柱体23上的槽进行纵向移动。因此,当活塞后退时,所述移动就确定一个空腔,其中,压力状态为局部排空;实际上,出口孔由弹性薄膜封闭,防止空气进入泵。再后退时,活塞到达流体入口孔14的高度而停止移动。这时,泵的导管由装在盖罩20中的流体迅速充满,如图6所示。复原件19此时被压缩,而弹性复原件17处于拉伸位置。当释放射流注入时,活塞此时重新到达药液进入孔14的高度(实际上,这是泵体相对于外壳自行移动,而活塞保持封闭),限定了预定的药液待注入容量。
泵装在盒24中,该盒24包括前凹口25和后凹口26。在不供药位置,锁销插入前凹口25。在俯视图上,锁销包括按钮27,所述按钮配有两个翼片28和28’,所述翼片安装在与图平面相垂直的舌片上。翼片28’用来进入未示出的另一个泵的另一个外壳的凹槽中。
图6示出与图5中相同的构件,但处于供药位置。在这种位置,盒24比外壳1凸出。由于盒24将后环22保持在盒的挡块33和加强筋34之间,由于活塞环18与外壳前部收敛部分配合阻挡活塞前移,因此,按压安装泵的盒的后端部就使泵体向前移动。因此,形成药液由进入孔14注入的空腔29。由于斜边35,翼片28的斜切形状可以使翼片28从前凹口25通向后凹口26,锁定相对于外壳的后退。翼片自由端可以彼此靠近,如图7和图8所示。这样,泵就处于供药位置。如果按压锁销27,翼片28和28’就折叠起来,使泵体重新朝向后部,从而压缩空腔29。由此而形成的压力通到出口孔11,可以使弹性薄膜12脱离泵体端部,喷注内含在空腔29中的预定药液量。
图7示出处于展开位置的翼片28和28’,这些翼片进入例如凹口25,所述凹口开在装有瓶子20的盒24中。所述翼片位于按钮27包括的舌片31上。它们能够同配置在外壳下底部上的呈V形的接收槽32相配合。这样,如图8所示,施加在按钮27上的压力P可以使翼片28和28’靠近和折叠,从而松开一个或若干个盒24,可以使泵改变位置并喷注流体。
上述系统保持瓶子的独立性,可以使用一个或另一个瓶子,或者同时使用两个瓶子。
由于这种滴注装置,人们第一次能够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滴剂,不论是在眼内的存留还是渗透性都保持其特定的pH值。
这也是人们第一次进行综合治疗而无需借助复合处方注入滴眼剂。最后,这也是人们第一次能够使用合并剂量小于25ml的两种药剂进行治疗。
权利要求
1.同时滴注分开的两种不同药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外壳(1),所述外壳至少包括一个前开口(2)和一个后开口,—两个双射流释放独立泵(4,5),所述外壳具有两个所述独立泵,每个泵配有输送确定剂量的计量装置;由所述泵(4,5)经外壳前开口(2)喷射的射流的方向,沿预定的射流错开的角度,朝外壳(1)前端外部的一点会聚,两束射流经由两个不同的喷射孔从滴注装置排出,—一个射流释放装置(27),从外壳(1)外部可以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注射流的释放装置(27)是同时起作用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泵(4,5)的纵向轴线确定射流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泵(4,5)头部的轴线确定射流的方向,而泵(4,5)其余部分的轴线彼此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凸出于外壳(1)前部的指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泵(4,5)经外壳(1)前开口喷射的射流的方向,沿着在指杆端部的高度上射流彼此隔开约为3至15mm的角度,朝偏离外壳(1)的所述端部之外和之上的一点会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泵安装在具有侧向凹槽(25,26)的刚性壳体(24)中。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射流释放装置(27)是一个具有若干舌片(31)的按钮,所述舌片(31)配有两个与这些舌片相垂直的翼片(28,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舌片在其与按压区域相对的用于释放射流的端部同开在外壳上的V形缝隙配合,使舌片(31)靠近,并使翼片(28,28’)脱离开在装有泵的刚性壳体(24)中的侧向槽(25,2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泵是预供药式泵。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泵包括三个构件,即泵体、活塞以及封装泵体和活塞的弹性瓶,所述泵体在泵出口一侧具有前端部,所述前端部包括由弹性薄膜(12)堵塞的出口孔(11),所述弹性薄膜构成瓶子前部,并连续朝向后部通过泵的导管(13),所述泵的导管配有侧向药液进入孔(14),活塞装在所述泵体中,活塞端部(15)在进入孔和朝向出口孔(11)的挡块(16)位置之间相对于泵体(23)的相对移动,确定活塞和泵体相对移动时所排出的药液的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瓶子包括具有足够厚度的第一折叠部分(17),以形成复原件和第二折叠部分(19),其特征还在于,活塞包括锁紧在两个折叠部分(17,19)之间的后环(18),其特征还在于,泵体是圆柱形,所述泵体包括前环(21)和后环(22),所述前环同瓶子前部连为一体,所述后环在折叠部分的后部(19)同瓶子后部连为一体。
全文摘要
同时滴注分开的两种不同药液的装置,它包括一个外壳(1),所述外壳至少包括一个前开口(2)和一个后开口;两个双射流释放独立泵(4,5),所述外壳具有两个所述独立泵,每个泵配有输送确定剂量的计量装置,由所述泵(4,5)经外壳前开口(2)喷射的射流的方向,沿预定的射流错开的角度,朝外壳(1)前端外部的一点会聚,两束射流经由两个不同的喷射孔从滴注装置排出;一个射流释放装置(27),从外壳(1)外部可以操作。
文档编号A61M11/00GK1138491SQ96107848
公开日1996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14日
发明者派·丹尼尔 申请人:派·丹尼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