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83829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目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大多为西药,一般只能暂时控制病情,不能彻底治疗,如临床上应用较普遍的硝酸甘油舌下含片,通过舌下粘膜细胞透皮吸收进入心脏冠状动脉,舒张冠脉,增加冠脉血供,缓解心绞痛,因其代谢快,无法长期服用,且有肝脏首过效应,故而只能在心绞痛发作时才使用,十分不便,且不能采用口服方式;而一般中草药,服用时间长,治疗效果不明显。
参考文献为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编,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编,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③《中药大辞典》1991年10月版,江苏新医学院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④《本草纲目》1992年11月版明.李时珍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⑤《实用冠心病学》1981年6月1版,张鸿修 石毓澍 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⑥《临床冠心病学》1994年4月1版,陈在嘉 徐义枢 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⑦《全国名老中医验方选集》1989年10月1版,韦挥德 王振海 主编,学术书刊出版社出版。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目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的西药的只能暂时控制病情和中草药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缺点,提供一种彻底控制病情的治疗冠心病的口服中草药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采用刺五加花和未成熟果实为主药,也可配以其它药物,制成散剂或者其它口服剂型,如冲剂,中草药片剂等。未成熟果实为刚结的绿色的果实,采刺五加花及未成熟果实,经晒干后备用。
本发明的药物为刺五加花及未成熟果实,何首乌、丹参、延胡索、朱砂。
其药物的比例为(重量份)刺五加花及未成熟果实800~1200份,何首乌80~120份、丹参80~120份,延胡索30~60份,朱砂10~25份。
药物的最佳比例为(重量份)刺五加花及未成熟果实1000份,何首乌100份、丹参100份、延胡索50份、朱砂20份。
本发明的药物可打粉制成散剂,也可经水提后添加辅料制成冲剂、片剂等,用药量为10克药物/次,每日三次,于半肌半饱时,早、中、晚各服一次。服药期间忌萝卜、番茄、辣椒、烟、酒等刺激性物。
各原料的制备方法为(1)采集刺五加花和未成熟果实洗净晒干备用。
(2)何道乌去茎叶洗净切为厚片、加黑豆蒸晒干成黑色备用。
(3)丹参剪去茎、叶须去净泥沙晒干备用。
(4)朱砂淘去泥沙,用磁石吸去含铁杂质,研细水飞晒干备用。
(5)延胡索除去须根洗净放进沸水内煮至内部变黄、中心有米粒的白点时捞出晒干再酒炒。
制备散剂的方法为将各药粉碎过筛成细粉,再将药粉于1.5大气压下消毒1.5小时,无菌分装,密封成10克药粉/袋。避光保存。
制备成其它制剂的方法为除朱砂外,各药经水提,浓缩,添加辅料、朱砂制粒成冲剂,或进一步添加片剂辅料冲压成片剂。
申请人本人患有冠心病,最初选用多种药物和传统治疗方法均不理想,后采用刺五加根、茎治疗有了疗效,但仍不明显。经查文献,未见文献有关于花籽的药用。后来申请人即在春天服刺五加刚发的芽,夏天服刺五加皮,秋天服刺五加根茎,冬天服刺五加叶,以春天刚发的尖芽效果比根、茎、皮、叶效果好,于是采摘刺五加花及刚结的绿色未成熟果实晒干,服用效果很好,后经炮制配伍服用,效果更好。
经申请人十余年临床实践,表明本发明的治疗冠 心病的药物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狭窄,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肌硬化等症有效,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不良反应。使用方便,疗程短,一般4~7开始起效,疗效快,总有效率达90%以上,治愈率约7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取刺五加花及未成熟果实,晒干。经粉碎,制成10克/包。
实施例2,取刺五加花及未成熟果实1000份,何首乌100份、丹参100份、延胡索50份,朱砂20份。
按上述各原料的制备方法及散剂的制备方法制成散剂。
实施例3,药物同实施例2,将药物加工成冲剂。
实施例4,药物同实施例2,将药物加工成片剂。
实施例5,取刺五加花及未成熟果实1000份,何首乌80份、丹参80份、延胡索30份,朱砂10份。制成冲剂。
实施例6,取刺五加花及未成熟果实800份,何首乌120份、丹参120份、延胡索60份,朱砂25份,制成片剂。
实施例7,取刺五加花及未成熟果实1200份,何首乌100份、丹参80份、延胡索60份,朱砂20份,制成散剂。
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兹摘录部分病例如下①孙×,男,37岁;89年因心胸发闷、呼吸困难、有压迫感,2年。
经抚顺市某医院诊断冠心病、心率不齐、心肌硬化,住院休息治疗3个月未见好转。后经人介绍到我处治疗1星期后,心闷明显减轻,下地活动呼吸明显改善、睡眠增加、活动身体有力。服药2个月基本症状消失,无不适感觉、精力充沛、4个月后痊愈。后继续服此药一无付作用,至今未复发。
②雷××,男,63岁,27岁开始秃顶和风湿症,双腿膝部关节炎,行走困难,呼吸不畅、头昏、心绞痛、约3年。经抚顺市某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并关节炎。用此药散服2个月自觉症状和关节炎消失,继续服2年,秃顶生新头发。
③邢××,男59岁;55岁那年因恶心、胸闷、心跳、心肌梗塞无力而到抚顺市某医院进行治疗诊断为冠 心病,心肌梗塞,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治疗2个月无效。后到我处治疗服药7天左右开始见效,2个月后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并觉精力允沛、手上和面部的老年斑全退掉,头发油黑发亮、继服1年无不良反应,至今未复发。
④苏××,男,50岁,
患有20余年高血压病史,89年时感胸部窒闷,动心悸怔忡,呼吸短促,突然感心前绞痛向左肩臂部放射,数分钟始缓解。心电图ST-T改变。心肌轻度劳损,X线胸片示心脏普遍增大,诊断为冠心病,服本药3天胸痛心悸顿除,7日后,超声心动图复查,除二尖瓣闭锁不全、伴脱垂、左心室负荷增加外,余未见异常、继续服本药2个半月,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而且血压正常,未见偏高。
⑤杨××,女,52岁;91年心前区刺痛1年反复发作,痛向左肩部及咽喉部放散,伴心悸、气短、出汗、头晕、失眠、西医诊断为心绞痛,93年2月18日到我处治疗服本药5天显效,2个月病情稳定,3个月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未复发。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疗效与实施例2相近似,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采用刺五加花和未成熟果实两者间为任意比例为主药的散剂、冲剂、片剂等口服剂制,未成熟果实为刚结的绿色的果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为刺五加花及未成熟果实,何首乌、丹参、延胡索、朱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药物的重量比为刺五加花及未成熟果实800~1200份,何首乌80~120份、丹参80~120份,延胡索30~60份,朱砂10~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的最佳比例为刺五加花及未成熟果实1000份,何首乌100份、丹参100份、延胡索50份、朱砂20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各药物原料的制备及制剂的生产方法,各原料的制备为(1)采集刺五加花和未成熟果实洗净晒干备用;(2)何首乌去茎叶洗净切为厚片、加黑豆蒸晒干成黑色备用;(3)丹参剪去茎、叶须去净泥沙晒干备用;(4)朱砂淘去泥沙,用磁石吸去含铁杂质,研细水飞晒干备用;(5)延胡索除去须根洗净放进沸水内煮至内部变黄、中心有米粒的白点时捞出晒干再酒炒;制备散剂的方法为将各药粉碎过筛成细粉,再将药末于15大气压下消毒1.5小时,无菌分装,密封成10克药粉/袋;制备成其它制剂的方法为除朱砂外,各药经水提,浓缩,添加辅料,朱砂制粒成冲剂,进一步添加片剂辅料冲压成片剂。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药物含刺五加花和未成熟果实,保首乌、丹参、延胡索、朱砂,可加工为散剂、冲剂、片剂,其生产方法简单。该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狭窄、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胶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肌硬化药症。本药使用方便,疗程短、见效快,长期服无毒、无副作用、有效率90%以上,治愈率70%以上。
文档编号A61P9/00GK1185963SQ9612145
公开日1998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24日
发明者郑祎, 郑会秋 申请人:郑祎, 郑会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