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6975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及制备方法。
咳喘病,系指气管炎、哮喘病,是一种呼吸系统的常见、多发病,给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随着大气的污染,环境改变等多种综合因素导致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发病率成直线上升。据调查,我国患病率为3~5%,大约4~6千万人患病。通常,人们治疗气管炎、哮喘等疾病,中药治病范围广,能治本,安全无副作用,但见效慢。西药见效快,但只能治标,治病有一定的局限性,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有时比疾病本身还严重,甚至有生命危险。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及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成的中、西复方成药,具有消炎、止喘、镇咳的功效,对于治疗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标本兼治,见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强,应用范围广,副作用小。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法来实现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包括甘草浸膏粉、贝母粉、氟哌酸、氨茶碱、强的松、扑尔敏、安定、双氯醇胺。
所述的甘草浸膏粉系纯中草药甘草加工提炼而成,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新疆等地,春秋采挖,除去残茎及根须,或去外皮,切片晒干,起润肺、止咳、平喘作用。甘草性微温,其味至甘,能解毒性,该药与西药结合可解除(缓和)西药的不良反应,又能增强治病疗效。
复方成药中的贝母粉具有止咳、清肺的功效,与中草药甘草相配作用更佳。
复方成药中的双氯醇胺止喘效力约比沙丁胺醇强10倍,起效剂量小,作用持续时间长,安全范围大,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等,一次口服量仅用0.00002克就见效,与其余药协同无抗横现象,增强药物治病速度。
复方成药中的氨茶碱是茶碱与乙二胺结合的复合物,茶碱难溶于水,加入乙二胺后,水溶性增加,并增强了茶碱的舒张支气管和冠状动脉的作用。性状白色或淡黄色颗粒或粉末,味苦,微有胺臭,能溶解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氨茶碱具有平喘疗效,可以口服,对心脏兴奋的副作用比拟肾上腺素小,生产方便,成为当代临床最常用的防治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之一。氨茶碱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血管,以及有较弱的利尿作用,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性水肿、心脏性哮喘、缓解呼吸困难等。但是,如果用量过大,浓度过高,可引起心脏强烈兴奋、头晕、心悸、心律失常,甚至血压剧降、惊厥等严重不良反应。复方中的甘草浸膏粉可以缓解这种不良反应,复方中的用量仅为单用最低口服量的二分之一,可起到较好的疗效。氨茶碱有中枢兴奋作用,易引起失眠不安等症状,复方成药中的安定可解决此症状,并增强药物的协同作用,无与其它药物的抗横作用。
复方成药中的氟哌酸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遇光则色渐变深,在水或乙醇中极微溶解,主要作用是在细菌的DNA促旋酶,使细菌DNA曲旋状开裂,DNA促旋酶的功能对整个DNA的复制、转录、重组等各个阶段均起着重要作用,是细菌生存的必要条件。氟哌酸能抑制上述功能,迅速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杀灭细菌,且对细胞壁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因而杀菌作用更加增强。口服吸收迅速,给药后体内组织分布较好,肝、肾、淋巴结等组织中的浓度明显高于血浓度,也可渗入疮液中,连续给药无蓄积作用。氟哌酸口服优于口服的一般头孢菌素及其它口服药物,如四环素、红霉素等。因四环素、红霉素等有一定的副作用,且许多细菌对这些抗生素大多产生耐药性,所以急慢性气管炎、哮喘用该药是不可缺少的。氟哌酸的不良反应轻度胃部不适、厌食、恶心、偶有眩晕、头痛或皮疹。
复方成药中的扑尔敏可解除皮疹,强的松可解除轻度胃部不适,增进食欲,对一切过敏性疾病有防治作用,并增强治病疗效,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水煎提取纯中草药甘草的有效成份后,在一定温度下浓缩,制得甘草膏,将研细的甘草粉加入甘草膏中,晾干,制得甘草浸膏粉;B、在无菌情况下,将西药氟哌酸、氨茶碱、强的松、扑尔敏、安定、双氯醇胺与甘草浸膏粉、贝母粉混合、研细、调匀;C、加入防腐剂,消毒封装。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制备工艺过程取中草药甘草,用清水浸泡二十四小时后,煎煮2~4小时,滤出煎液,再加清水连续煎煮三次,在75~85℃下进行浓缩,制得甘草膏,然后将研细的甘草粉加入甘草膏中,晒干,制得甘草浸膏粉;在无菌情况下,将西药双氯醇胺、氨茶碱、安定、氟哌酸、扑尔敏、强的松与甘草浸膏粉、贝母粉按组份重量比混合、研细、调匀;加入防腐剂,消毒封装。
为了保证消炎、止喘、镇咳的功效,同时减少毒副反应,各组份添加重量份数比为甘草浸膏粉120~160、贝母粉50~70、氟哌酸40~60、氨茶碱30~40、强的松1.6~2、扑尔敏1.3~1.6、安定0.4~0.6、双氯醇胺0.014~0.016。
该制作方法中所述的甘草浓缩温度为75~85℃,所述的防腐剂可用苯甲酸、苯甲酸钠等。
本复方成药,具有消炎、止喘、镇咳的功效,对于治疗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标本兼治,见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强,应用范围广,副作用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实施例1制备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水煎提取纯中草药甘草的有效成份后,在78~80℃下浓缩,制得甘草膏,将研细的甘草粉加入甘草膏中,晒干,制得甘草浸膏粉;B、在无菌情况下,将各组份按添加重量份数比甘草浸膏粉153、贝母粉60、氟哌酸60、氨茶碱40、强的松2、扑尔敏1.6、安定0.6、双氯醇胺0.016,混合、研细、调匀;C、加入防腐剂苯甲酸,消毒封装。
实施例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各组份按添加重量份数比甘草浸膏粉120、贝母粉50、氟哌酸40、氨茶碱30、强的松1.6、扑尔敏1.3、安定0.4、双氯醇胺0.014。
实施例3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各组份按添加重量份数比甘草浸膏粉140、贝母粉60、氟哌酸50、氨茶碱35、强的松1.6、扑尔敏1.4、安定0.5、双氯醇胺0.015。
实施例4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各组份按添加重量份数比甘草浸膏粉150、贝母粉60、氟哌酸55、氨茶碱35、强的松1.8、扑尔敏1.6、安定0.6、双氯醇胺0.016。
实施例5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各组份按添加重量份数比甘草浸膏粉160、贝母粉70、氟哌酸60、氨茶碱40、强的松2、扑尔敏1.6、安定0.6、双氯醇胺0.016。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包括甘草浸膏粉、贝母粉、氟哌酸、氨茶碱、强的松、扑尔敏、安定、双氯醇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水煎提取纯中草药甘草的有效成份后,在一定温度下浓缩,制得甘草膏,将研细的甘草粉加入甘草膏中,晾干,制得甘草浸膏粉;B、在无菌情况下,将西药氟哌酸、氨茶碱、强的松、扑尔敏、安定、双氯醇胺与甘草浸膏粉、贝母粉混合、研细、调匀;C、加入防腐剂,消毒封装。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组份添加重量份数比为甘草浸膏粉 120~160贝母粉 50~70氟哌酸 40~60氨茶碱 30~40强的松 1.6~2扑尔敏 1.3~1.6安定 0.4~0.6双氯醇胺 0.014~0.016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草浓缩温度为75~85℃。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腐剂可用苯甲酸、苯甲酸钠等。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治疗咳喘病的中、西复方成药领域,包括:甘草浸膏粉、贝母粉、氟哌酸、氨茶碱、强的松、扑尔敏、安定、双氯醇胺。本复方成药,具有消炎、止喘、镇咳的功效,对于治疗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标本兼治,见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强,应用范围广,副作用小。
文档编号A61P11/00GK1277866SQ99112280
公开日2000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7日
发明者卢世全 申请人:卢世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