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电位标测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077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心脑电位标测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标测心脑电位的电极。
目前,常规的心外膜电位标测采用双极控查方法,即对心表某一点的标测采用两个电极(双极)测量其电位差。这种方法忽视相邻两对电极之间的空间,若在两电极对之间的小区域发生除极或传导,则可能相邻两对电极都探测不到,即影响探测的全面性和精确度。而且,这种标测电极,其电极点数量必须足够多,其电极引出线就是一大把,体积较大,容易造成混乱和折断,给使用带麻烦。此外,这种电极价格也比较昂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精度高,造价低的心脑电位标测电极。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心脑电位标测电极由柔性印刷电路片、若干电极点及相应电极导线和保护膜层组成,其中,电极点为暴露的凸起形状,并以m×n阵列方式均匀排布于柔性电路片中,4≤m,n≤20,m为电极阵列的行数,n为每行电极点的个数。各电极的引出导线也集成排布于长条形柔性电路片中。保护膜层覆盖于印刷电路片上。电极阵列和电极导线通过柔性印刷电路片形成一体化结构,如


图1、图2所示。电极引出线可与相应的接插件连接。
上述印刷电路片上的电极阵列可采用下述两种比较好的排布方式一种方式是电极阵列相邻两行的电极点上下垂直对准,成为行列形式,行距和列距均相同,如图3所示。这种排布方式的电极阵列,其上下左右4个等距相邻的电极点构成一个正方形。因此,称这种排布方式为正方阵列形式。
另一种方式是电极阵列相邻两行的电极点上下成60度角错开,上一行相邻两电极点与下一行对应的电极点构成正三角形,如图4所示。这种排布方式的电极阵列,其中间部位(非边缘)的电极点的上下左右有6个等距相邻的电极点,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形似蜂窝状。因此,称这种排布方式为蜂窝阵列形式。
上述电极阵列可获得m×n个单极电信号,即获得各电极点处的单极标测信号。此外,还可对阵列中相邻两电极点形成双极导联,获得相邻两电极点之间中位点的差分电信号,我们称之为双极信号。对于正方阵列形式,其双极信号数量为k=m(n-1)+(m-1)·n=2mn-m-n。对于蜂窝阵列形式,其双极信号数量为k=m(n-1)n+(m-1)(2n-1)=3mn-2(m+n)+1。这样,通过对电极的复用,大大提高了对电级的利用率。从而可使较少量的电极获得足够多的检测信号。例如,当m=n=8时,按正方阵列形式,其单极信号有8×8=64个,双极信号有2×8×8-8-8=112个,总共有176个信号。按蜂窝阵列形式,其单极信号为64个,双极信号为3×8×8-8-8+11=161个,总共有225个信号。而若采用常规双极标测,仅可获得32个双极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电极点和导线可采用光刻工艺制作于柔性印刷电路片上。各电极点微凸,其高度为0.1~0.3mm,以使其与被测组织接触良好。电极点的直径在0.5~2mm内选用,相邻两电极的中心距离为2.0~8.0mm,可适应不同精度的标测需要。电极表面可以镀金或镀铂。电极的引出导线可以做得很细,例如,其宽度为0.08~0.15mm。这样,其电极阵列可以做得很小,例如8×8的电极阵列可制作在5×5cm(带边框)的方形柔性电路片上,而电极的引出导线可制作在2.2cm宽度的长条柔性电路片上,并成整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极主要用于心脏和脑的电位的标测。其极片在上述阵列排布的情况下,可适应心(脑)电的测量状况需要,制作成相应的形状。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各电极引出线与放大器连接,以放大探测信号,然后与有关的分析仪器连接,获得标测结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标测电极与传统的电极相比具有如下优越性1.由于电极点的阵列结构,使得任一测量点与相邻各点构成多个测量导联,大大提高了电极的利用率。在满足相同的标测信号点的情况下,可减少电极点数量,简化结构,缩小电极的体积,降低电极的造价,本电极的造价仅是常规电极造价的几十分之一,可作为随弃式医用器材使用。
2.电极阵列及其引出导线通过柔性印刷电路片成为整体化结构,并可利用光刻工艺制作,使电极微型化,而且尺寸精确,引出线不会折断、脱焊,连接稳定,外形纤细,使用方便,可靠性好,标测精度高。
3.由于电极点是等间距排布的,各测量通道在获取除极波(Depolarazationwave)的幅度信息上是等同的。而相邻两电极的排列方向不同(例如呈水平、垂直,或+60°,-60°取向)可以探知从不同方向传来的除极波,并可探得在电极模片覆盖区域内所有除极波及子波传递的方向与幅度,即可获得全方位的信息。这对例如房颤或癫痫新闻记者的研究与病灶定位是十分有用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示。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极模片的横向剖面图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极阵列正方排布方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极阵列蜂窝排布方式。
图中标号1为电极阵列,2为各电极引出线,3为柔性印刷电路片,4为单电极点,5为双极中位点,6为接插件,7为保护膜层。
实施例。如附图所示。电极阵列1为8×8正方阵列,每个电极点直径为2.0mm,相邻两电极点的中心间距为5.0mm,各电极的引出导线2宽度为0.1mm,柔性印刷电路片3采用塑料片。用光刻工艺将电极点与引出导线按正方阵列方式制作于柔性塑料片3上。柔性塑料片3的前端排布电极阵列的电极片为5×5cm,后部排布电极引线的电路片宽度4cm,长度50cm。其端部可设接插件6,以便与放大器电路连接。保护膜层用加热方法覆盖于印刷电路片上,电极点及接插处的导线暴露。
权利要求1.一种心脑电位标测电极,由柔性印刷电路片,若干电极点及相应的电极导线和保护膜层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极点为暴露的凸起形状,并以m×n阵列方式均匀排布于柔性印刷电路片中,各电极的引出导线集成排布于长条形柔性电路片中,成为一体化结构,其中4≤m,n≤20,m为电极阵列的行,n为每行电极点的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脑电位标测电极,其特征在于电极点排布为正方阵列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脑电位标测电极,其特征在于电极点排布为蜂窝阵列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心脑电位标测电极,其特征在于电极阵列中相邻两电极组成双极导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脑电位标测电极,其特征在于各电极点微凸,其高度为0.1~0.3mm,电极点直径为0.5~2mm,相邻两电极的中心距离为2.0~8.0mm,电极引线宽度为0.08~0.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脑电位标测电极。它由柔性印刷电路片、若干电极点及相应的电极导线组成,并成一体化结构,电极点以阵列形式排布于电路片中,可进行单极标测。相邻两电极组成双极导联,可进行双极标测。本标测电极对电极点的利用率高,结构简单,体积小,造价低,而且使用方便,连接可靠性好,标测精度高,可获得心脑的全方位信息。
文档编号A61B5/0476GK2382363SQ9923938
公开日2000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6日
发明者方祖祥 申请人:复旦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