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中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05536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术中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术中支架系统,所述术中支架系统可以用于主动脉(包括升主动脉、弓部和降主动脉)病变的开胸手术治疗。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医疗技术中,对患有全程主动脉(包括升主动脉、弓部和降主动脉)病变的斯坦福(Stanford) A型夹层病人一般采用正中开胸手术治疗,其中,用人工血管进行升主动脉和弓部替换并在降主动脉真腔中送入一段人工血管(俗称象鼻子),为二次手术或二次介入治疗(覆膜支架植入术)做准备。大多数患者经过一次手术并不能完成治疗,因而还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但是,二次手术要从左肋下部开胸,手术风险大,费用高,且有一定的衔接难度。
[0003]之后研发出来的一种术中支架系统可解决二次手术的问题,采用该术中支架系统一次手术可完成全部治疗。该术中支架系统在图1中示出。图1为示出现有技术的开胸手术效果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I表示升主动脉,附图标记2表示左锁骨下动脉,附图标记3表示降主动脉。该术中支架系统包括术中支架部分400和人工血管500,术中支架部分400和人工血管500通过缝合口 700缝合在一起。在手术中,通过切开的主动脉直接将支架送入不能暴露的降主动脉3的真腔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支架上的覆膜材料可与手术替代用的人工血管缝合,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假体置换系统,因而能使大多数患者达到一次治疗的目的。采用该术中支架系统进行手术,不仅使原先的两次手术变为一次手术即可全部完成,而且还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轻患者的二次手术的痛苦。
[0004]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采用开胸手术治疗主动脉病变的常规治疗方法。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5]( I).一些目前的开胸手术采用四分支人工血管,其中的三个分支分别与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吻合,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人体的解剖形态问题,左锁骨下动脉位于较深的胸腔内,很难操作,甚至无法看到,这增加了该分支的吻合难度,甚至在相当一部分手术中只好选择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然后再通过搭桥手术来解决。这样,手术难度增加的同时,还增加了远期并发症。
[0006](2).目前存在一些三分支术中支架的临床病例报道,但是,采用三分支术中支架的临床远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首先,这类产品存在术中三根分支不易同时对准的问题,后期易造成一根或几根分支狭窄、甚至堵塞。其次,在吻合后,主动脉弓处血管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吻合处很容易产生远期病变,一旦这两个血管出现再病变,将很难处理。
[0007](3).现有的一些分支支架在侧支设计上不尽完善。首先,侧支回旋余地小,侧支进入分支血管后不能保证主体和侧支与血管良好贴合,同时主体和侧支结合处容易产生狭窄、甚至封堵。而增加侧支根部灵活性一般都要采用软膜设计,但是这也会间接地造成该结合处容易狭窄,因此以上两点很难兼顾。其次,侧支支架采用波浪形设计,这使支架容易在两个支架段交接的地方打折;而如果侧支支架采用螺旋丝编织,则其支架段容易在安装时移位。
[0008](4).现有支架一般均为直形支架,由于主动脉弓为三维扭曲形状,因此植入后支架不能和血管完全贴壁,易造成内漏。
[0009](5).现有人工血管等径,因而它不能适应人体实际变径血管的要求。
[0010](6).目前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痛苦和带来更大手术风险。

【发明内容】

[0011]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术中支架系统,其能够节约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
[0012]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术中支架系统,所述术中支架系统包括人工血管部分以及与所述人工血管部分缝合在一起的主体支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术中支架系统还包括一个侧支支架部分,所述侧支支架部分从所述人工血管部分或者所述主体支架部分向外侧横向延伸出来,且与所述人工血管部分或者所述主体支架部分连接并相通。
[0013]优选的是,所述主体支架部分包括主体支架以及覆盖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主体覆膜管,并且所述侧支支架部分包括侧支支架以及覆盖在所述侧支支架上的侧支覆膜管。
[0014]优选的是,所述侧支支架由一根丝沿着圆周方向以大致螺旋形状编织而成。
[0015]优选的是,所述侧支支架的每一圆周都有一个或多个用于缝制固定的A形顶点。
[0016]优选的是,所述主体支架部分采用预弯设计:
[0017]所述主体支架部分整体为波纹管形状,所述主体支架部分的刚侧和柔侧的波纹设计为具有不同的宽度和密度;或者
[0018]在所述主体支架部分的柔侧施加约束。
[0019]优选的是,在所述主体支架部分的柔侧施加约束的情况下,所述约束采用缝合或粘合所述主体支架部分的柔侧的一部分而实现。
[0020]优选的是,所述主体支架部分具有变径结构,以贴合实际血管的渐变内径结构。
[0021]优选的是,所述主体支架的各支架段之间相互独立。
[0022]优选的是,在所述侧支支架部分与所述人工血管部分或者所述主体支架部分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有定位环,以保持所述连接部位处的开口畅通。
[0023]优选的是,所述定位环整体上呈环形;或者所述定位环具有环形主体和一个或多个从所述环形主体延伸出来的凸缘。
[0024]优选的是,所述主体支架部分设有主体支架束缚线,所述主体支架束缚线用于定位所述主体支架和绑扎所述主体支架,并且用于和主体控制导丝配合以控制所述主体支架的释放。
[0025]优选的是,所述侧支支架部分设有侧支支架束缚线,所述侧支支架束缚线用于定位所述侧支支架和绑扎所述侧支支架,并且用于和侧支控制导丝配合以控制所述侧支支架的释放。
[0026]本发明的术中支架系统能够节约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而且,本发明的术中支架系统能够提高侧支支架的柔顺性且使侧支支架更易于安装和固定。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方便开胸手术治疗,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特别是左锁骨下动脉的吻合难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提高开胸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效果。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特定实施例,其不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当然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及其附图获得一些其它的实施例和附图。
[0028]图1为示出现有技术的开胸手术效果的示意图。
[0029]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术中支架系统的示意图。
[0030]图3A?图3C为采用预弯设计的主体支架部分的示意图。
[0031]图4为侧支支架部分的侧支支架段编制示意图。
[0032]图5为采用定位环来实现侧支支架部分与术中支架系统的主体部分结合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发明的术中支架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0034]图7为控制导丝和束缚线的结点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术中支架系统的示意图。
[0036]图9为本发明的术中支架系统在血管内释放之后的形态的示意图。
[0037]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术中支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下面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落在本发明构思范围之内。
[0039]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术中支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术中支架系统包括人工血管部分5以及与人工血管部分5缝合在一起的主体支架部分4。所述术中支架系统还包括一个侧支支架部分6,所述侧支支架部分6从所述人工血管部分5向外侧横向延伸出来,且与所述人工血管部分5连接并相通。所述术中支架系统整体上为单分支结构,属于一种侧支型的术中支架系统。
[0040]所述主体支架部分4包括主体支架以及覆盖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主体覆膜管。所述侧支支架部分6包括侧支支架以及覆盖在所述侧支支架上的侧支覆膜管。
[0041]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侧支支架部分6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不同于上述的设计,具体地,侧支支架部分6也可以从所述主体支架部分4向外侧横向延伸出来且与所述主体支架部分4连接并相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