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20611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本来该长在子宫最内层的内膜组织,却异常地生长在子宫内膜层以外的地方。这种长错地方的子宫内膜组织,多半生长在盆腔的组织器官中。医学上曾经记载,在有些病人的肚脐、胸腔、肺脏、四肢、大脑等处、甚至在腹部手术的疤痕上,也发现过子宫内膜组织。因此,人体中异位的子宫内膜真可说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的。此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痛经,不孕等。偶尔,轻微的病变会引起较重的疼痛,但严重的病变却可以无病症出现,这很大程度上与发病部位有关。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有通过激素治疗,此方法副作用较大。其次是手术治疗,尤其是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直接看到病灶,必要时,还能对病灶进行手术切除,只是费用较高。因此,人们越来越希望有更多的中药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显效的活性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疗效显著,经济实惠,可自行制作。
[0004]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的原料药及重量份为:姜2-10克,川芎2-10克,当归5-15克,赤芍5-15克,蒲黄5-15克,五灵脂5-15克,桃仁2-10克,丹参2-10克,莪术2-10克,三棱2-10克,皂角刺2-10克,没药5-15克,香附2-10克。
[0005]本发明的配方机理和成分分析是:
姜: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0006]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0007]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百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0008]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0009]蒲黄:凉血止血,活血消瘀。生用治经闭腹痛,产后瘀阻作痛,跌扑血闷,疮疖肿毒;炒黑止吐血,衄血,崩漏,泻血,尿血,血痢,带下;外治重舌,耳中出血,阴下湿痒。
[0010]五灵脂: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
[0011 ] 桃仁: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百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0012]丹参: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百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
[0013]莪术:主治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瘤痞块,跌打损伤。
[0014]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治百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
[0015]皂角刺:搜风,拔毒,消肿,排脓。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0016]没药: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百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0017]香附: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膛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具有活血化淤,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凉血消肿,除烦安神,润肠通便等功效。通过口服中药调节内理,扶正固本,调节内分泌紊乱,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动态平衡,有效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0019]为了进一步证实本发明中药的疗效,特提供下列临床试验报告。
[0020]一般资料
60例病人均来自2010年至2012年妇科门诊子宫内膜郑异位症病人,均有“四痛”症状,即盆腔痛、性交痛、阴部坠痛、痛经;其中并发不孕症29人,严重痛经17人,月经不调7人,经前期紧张症6人,腹腔镜检查14人,B超检查32人,年龄19-44岁之间,平均年龄29.6岁。
[0021]治疗前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标准,采用本发明中药,每日一剂,分2次,早晚饭后服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本病的药物,自月经的一日开始服用,连续服用15-25天,连用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后停药观察疗效。
[0022]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44例,临床治愈率73.33% ;好转15例,有效率25.0% ;无效I例;总有效率98.33%。
[0023]典型病例
病例1,吴某,女,33岁。月经期疼痛,小腹下坠,在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在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状况明显好转,后又继续治疗两个疗程,子宫内膜异位症恢复,痛经的症状也完全消失。经过随访至今未复发,并生一健康男孩。
[0024]病例2,张某,女,42岁。月经期疼痛难忍,小腹下坠,肛门部位坠胀明显,月经不规律,平素心烦易怒,头晕,大便干燥,B超检查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服用本发明药物两疗程,症状完全消失,再巩固一个疗程,检查未见异常,完全恢复了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26]实施例1 称取姜10克,川弯1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蒲黄15克,五灵脂15克,桃仁10克,丹参10克,莪术10克,三棱10克,皂角刺10克,没药15克,香附10克。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中药汤剂。
[0027]实施例2
优选称取姜9克,川芎8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桃仁8克,丹参8克,莪术8克,三棱7克,皂角刺8克,没药10克,香附5克。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中药汤剂。
[0028]实施例3
进一步优选称取姜2克,川芎2克,当归5克,赤芍5克,蒲黄5克,五灵脂5克,桃仁2克,丹参2克,莪术2克,三棱2克,皂角刺2克,没药5克,香附2克。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中药。
[0029]先将药物用水洗净,再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浸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将药物放在砂锅、陶瓷或者瓦罐之类的器皿里(不可以用铁锅和铝锅),加上为药物5-10倍的水。或者比药面高出2-3厘米左右。煎第一遍时,用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熬20分钟左右就好,将药汤倒在器皿里,再煎第二遍,煎第二遍的方法同第一遍一样,只是时间可以稍微短一些,煎完以后,把这两次煎出的药汤混合在一起服用,总量大约在300-500毫升,患者一天可分两次服用,对于服中药困难的患者,可以少量多次的分服。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姜2-10克,川芎2-10克,当归5-15克,赤芍5-15克,蒲黄5_15克,五灵脂5_15克,桃仁2-10克,丹参2-10克,莪术2-10克,三棱2-10克,皂角刺2-10克,没药5-15克,香附2-10 克。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姜10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蒲黄15克,五灵脂15克,桃仁10克,丹参10克,莪术10克,三棱10克,皂角刺10克,没药15克,香附10克。
3.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姜9克,川芎8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桃仁8克,丹参8克,莪术8克,三棱7克,皂角刺8克,没药10克,香附5克。
4.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姜2克,川芎2克,当归5克,赤芍5克,蒲黄5克,五灵脂5克,桃仁2克,丹参2克,莪术2克,三棱2克,皂角刺2克,没药5克,香附2克。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的原料药及重量份为:姜2-10克,川芎2-10克,当归5-15克,赤芍5-15克,蒲黄5-15克,五灵脂5-15克,桃仁2-10克,丹参2-10克,莪术2-10克,三棱2-10克,皂角刺2-10克,没药5-15克,香附2-10克。本发明的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具有活血化淤,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凉血消肿,除烦安神,润肠通便等功效。通过口服中药调节内理,扶正固本,调节内分泌紊乱,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动态平衡,有效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无副作用,经济实惠,可自行制作。
【IPC分类】A61K36-9068, A61K35-24, A61P15-00
【公开号】CN104740552
【申请号】CN201310734411
【发明人】林少梅
【申请人】林少梅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