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518314阅读:来源:国知局
虚觉馁,痘 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秘,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 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0016] 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温;归经:心;肝;脾经。功效: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 利痹;消肿止痛;主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痈疽疥癣。石菖蒲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双向调节的作用:石菖蒲挥发油,水提液, 去油水煎液均能明显降低谷氨酸钠所致的小鼠惊厥的发生率,能明显缩短士的宁所致惊厥 持续时间,表现出中枢镇静和对抗惊厥的作用。石菖蒲的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 并提示其作用部位可能是醇溶性成分。而挥发油可能不起主要作用。通过石菖蒲水煎剂抗 癫痫动物模型的药效学实验发现,石菖蒲水溶部分具有显著的抗惊厥作用。
[0017] 山萸肉:味酸、涩、性微温。功用: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用于肝肾不足之腰酸遗 精、头晕目眩、月经过多以及尿频、自汗等症。主治: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瘘,遗精,小 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雷公炮炙论》:壮元气,秘精。《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 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药性论》:治 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癥结,治酒皴。《珍珠囊》:温肝。《本 草求原》:止久泻,心虚发热汗出。
[0018] 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功能主治: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症瘕痞块。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 胃痛吞酸。《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 骨节。《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 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药性论》:〃主治女子崩中。止盗汗,除 风热,止痛。治温疟。又和杜仲服止盗汗。病人虚而多热,加用地黄、小草。《海药本草》:主 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珍 珠囊》:〃软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涩之剂。《纲目》: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 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
[0019]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 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 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药性论》:开 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瘘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日华子本草》:补 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药征》:主治悸及肉瞷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0020]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 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 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瘆,湿疮,耳道流脓。《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 下痢,妇人阴中肿痛。《本草备要》:治痈疽疮疥,酒毒,胎毒。除疳,杀蛔。
[0021] 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 黄,眩晕心悸,肌瘘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 娠胎漏。《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 益气。《药性论》:主坚筋骨,益气止痢。《千金?食治》:治大风。《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 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纲目拾遗》: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0022] 酸枣仁:性平,味甘、酸。归肝、胆、心经。功能主治: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 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 《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 肥健。《药性论》:主筋骨风,炒末作汤服之。王好古:治胆虚不眠,寒也,炒服;治胆实多睡, 热也,生用。《本草汇言》: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本草再新》:平肝理气,润肺养阴, 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
[0023]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 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 寒热邪气,推陈致新。《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 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 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 散肌热,去早晨潮热。
[0024] 枳壳: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 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药性论》:治遍身风瘆,肌 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 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症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 月中,利大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珍珠囊》: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医学启源》:《主 治秘诀》云,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
[0025] 穿破石:味淡微苦,性凉。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通经。治风湿关节疼痛,黄疸, 淋浊,蛊胀,闭经,劳伤咳血,跌打损伤,疔疮痈肿。《生草药性备要》:治酒顶,消蛊胀;浸酒祛 风。《本草求原》:壮筋骨,活血,理跌打。《南宁市药物志》:血通经,治淋浊,去远年瘀积、结 石。《闽东本草》:健脾益胃,舒筋活络,祛风湿,去瘀血。治腰痛、关节痛,虚劳黄肿,脾虚泄 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凉血散瘀。治经闭。《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清热活血, 止咳祛痰,治劳伤咳血。《福建中草药》:清热利湿。湿热痹,疔疮痈肿。
[0026]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 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瘘,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 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别 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 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齄: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日 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 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医学启源》:补下焦不足,治沉寒肩冷及表虚自汗。 王好古: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
[0027]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 月中,解毒。《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药性 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瘘;主 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 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珍珠囊》:补血,养胃。《汤液 本草》:治肺瘘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0028] 龙骨:味甘涩,性平。入心、肝、肾、大肠经。功能主治: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 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惊痫癫狂,怔忡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