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蝎中制备抗菌化合物的方法

文档序号:84492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从全蝎中制备抗菌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从全蝎中制备抗菌化合物的方法。节肢动物,也称“节足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占已知动物的85%,达100 多万种,而且每种的数目多得惊人,几乎在地球上任何空间都可以找到节肢动物。常见的有蜈蚣,蝎,蜘蛛以及各种昆虫等。中药是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复杂物质体系,然而中药物质成分和活性复杂程度,超乎想象,也是目前科技飞速发展时代,本草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仍是人类面临的一大科学难题。全蝎作为传统的动物性中药,广泛应用于中医配方及中成药生产,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明珠,近年国内有人试验用全蝎、蝎尾、蝎毒治疗痞块、 肿瘤,发现不仅可直接杀伤或抑制癌细胞,还有提高机体自身抗肿瘤的免疫功能,为全蝎体内活性物质研究奠定基础。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全蝎的研究日渐深入,但大多集中于蝎毒的研究, 蝎毒的活性成分主要为多肽类,而对其中次生代谢物小分子抗菌化合物的研究尚无相关报道。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从全蝎中制备抗菌化合物的方法,其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从全蝎中得到的抗菌化合物,抗菌效果显著。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从全蝎中制备抗菌化合物的方法, 所制得的抗菌化合物包括产品I和产品II,即2-羟基-3-乙酰基-20-烯-强心留醇和 6-羟基-氢化-1-烯-嘧啶醛,其中2-羟基-3-乙酰基-20-烯-强心甾醇的化学结构式为
权利要求
1.从全蝎中制备抗菌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抗菌化合物包括产品I和产品II,即2-羟基-3-乙酰基-20-烯-强心留醇和6-羟基-氢化-1-烯-嘧啶醛,其中 2-羟基-3-乙酰基-20-烯-强心甾醇的化学结构式为其制备步骤为步骤一、在700-1000ml的二氯甲烷中加入500g的全蝎,浸泡2—4天,过滤,得到滤渣,步骤二、依据步骤一的方法,对滤渣重复浸泡和过滤2—3次,得到滤渣,干燥,备用; 步骤三、在700—IOOOml浓度为60— 80%的甲醇中加入12 — 24g步骤二中干燥后的滤渣,浸泡2— 4天,过滤,得到滤液I和滤渣,备用;步骤四、依据步骤三的方法,对步骤三中的滤渣重复浸泡和过滤2—4次,收集每次浸泡、过滤后的过滤液,将滤液I和每次收集的过滤液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备用;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混合液放置在-60°C条件,冷冻至膏状混合物,将冷冻后的膏状混合物送入冷冻干燥机内,在_54°C条件下,干燥,得到粗提物,备用;步骤六、取粗提物和浓度为70%的甲醇,混合均勻,制得含有粗提物的浓度为60mg/ml 的甲醇浸膏,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甲醇浸膏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分离方法为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的进样器内加入10微升浓度为60mg/ml的甲醇浸膏,在储液瓶内分别加入水和甲醇,梯度洗脱程序为0至4分钟的水,4至28分钟的浓度为80%的甲醇,观至 35分钟的水,梯度洗脱中水和甲醇的流量为lml/min,样品洗脱时间35分钟,待程序结束后,收集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馏分,备用;
全文摘要
从全蝎中制备抗菌化合物的方法,在二氯甲烷中加入全蝎,浸泡、过滤,得到滤渣,将滤渣加到甲醇中,浸泡、过滤,得到滤液Ⅰ和滤渣,后对滤渣浸泡和过滤2—4次,收集每次的过滤液,将滤液Ⅰ和每次收集的过滤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60℃条件冷冻至膏状混合物,后-54℃条件下干燥,得到粗提物,后取粗提物和浓度为70%的甲醇,制得含有粗提物的浓度为60mg/ml的甲醇浸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甲醇浸膏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馏分,取含有生物活性的馏分和硅胶混合均匀,形成上样液,通过硅胶柱层析法对上样液进行洗脱、分离,分离得到产物Ⅰ和产物Ⅱ。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从全蝎中得到的抗菌化合物,抗菌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K31/585GK102492011SQ20111037975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任云利, 刘普, 尹卫平, 邓瑞雪, 高婷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