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功能性装置、容置本发明外部功能性装置的血液治疗设备及方法_2

文档序号:9242325阅读:来源:国知局
可允许使用者轻易接近量测器件。
[0083] 外部功能性装置可在前述较厚或较长区段或其他位置内,包括多个量测点,用以 耦接检测器,例如检测管线或阀门漏泄的光学检测器。此种漏泄例如可发生在仿真阀、止回 阀近处,或发生在供应或排放管线内(例如,通往阀门或从阀门延伸出的管线)。量测点及 /或检测器,尤其是光学检测器,可设在对应的位置。
[0084]根据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中,外部功能性装置可包括一或多个添加位置,每一添 加位置包括至少一个隔膜。设计隔膜时,可使之在添加期间易于被渗透;然而,隔膜亦可有 效提供密封作用,因此具有安全性与密封性。
[0085]较佳是,这些添加位置是与外部功能性装置整合为一体,或为与外部功能性装置 一体形成。
[0086] 添加位置可设于外部功能性装置的末端部位或边界部位。根据本发明若干实施例 中,此种设置方式允许使用者轻易接近添加位置。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中,外部功能性装 置是以其前侧及背侧接触(例如压抵)治疗设备以达耦接的目的,因而较难利用隔膜抵达 前侧与背侧进行添加时,特别适合采用此种端部或边界设置方式。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 可以获得人体工学上的优点。
[0087]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供应管线可设置在外部功能性装置的上或的内,以使(整 个或部分)供应管线或与供应管线连接的接点位置(诸如供应管线的连接口),最好相对外 部功能性装置于原设计或习知用途下的使用位置或设置方式(例如,在压抵治疗设备的状 态下),位于外部功能性装置的上部区域内。
[0088] 上部区域可为一边界或边缘部位。上部区域可为位于一耦接表面或一耦接部位上 方的区域。
[0089]供应管线可为输送抗凝剂的管线,它可为肝制凝素管线。使用外部功能性装置时, 可在外部功能性装置或其耦接平面上方设置单独的抗凝剂注射泵,例如肝制凝素注射泵。
[0090]根据本发明某些实施例可达成的优点还包括人体工学上的优点、其他经由使用较 短供应管线所产生的优点、较佳的连接位置易达性等。
[0091]在某些实施例中,供应管线是指,当外部功能性装置用于血液治疗或提供用于血 液治疗时,将流体供应至体外流动的血液中所使用的管线。
[0092]血液治疗设备可包括一控制装置,用以操作血液盒的各阀门。控制装置较佳能透 过可自由程式设计的方式,在前稀释与后稀释之间切换。控制装置最好能改变置换液流 (体积流量)。资讯提供装置尤其适于设在透析器上游及下游的盒体整合式压差量测位置。
[0093]本发明的目的进而可透过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而达成。以下会说明这些方法。
[0094] 举例而言,在以下说明中,血液治疗方法是指一种透析方法,诸如血液透析过滤。 血液治疗设备例如为一种透析装置。
[0095] 透析装置包括具有动脉部及静脉部的体外回路。透析装置进而包括病人动脉管夹 及病人静脉管夹。
[0096]透析期间,病人是经由位于病患身体上的进出点,诸如瘘管、分流管或移植片、或 者通常具有双针通路或单针通路形式的导管,而与体外回路连接。
[0097]体外回路可包括输送血液的血泵,输送置换液的置换液泵,及对应的泵管段。
[0098] 血泵与置换液泵可设计成蠕动泵,例如可为滚子泵。
[0099] 透析治疗期间的血液"输送方向"或"流动方向",是表示欲净化的血液通常的输送 方向,尤其可表示从病人身体经由动脉针、动脉部、透析装置(图示中从下到上)、静脉部、 再经由静脉针返回病人身体的流动方向。
[0100] 与此种输送方向反向发生的流体输送(尤其是血液及/或置换液输送),是称为反 向输送或流动。
[0101] 血液治疗设备包括一透析装置,其具有一透析液入口与一透析液出口;其中,透析 液可经由透析装置以相反于血液的方向(图示中从上到下)来输送。
[0102] 置换液可经由置换液添加位置并经由前稀释添加阀及/或后稀释添加阀而导入 或进入体外回路。
[0103] "顺时"或"逆时"一语是参照图示。血泵及置换液泵通常以逆时方向输送,可对应 透析治疗期间通常的输送方向。
[0104] 注液或充填期间,前稀释添加阀、后稀释添加阀、及单针血液阀于初始时分别可为 开启状态。
[0105] 在一较佳方式中,病人动脉管夹及病人静脉管夹亦皆为开启。
[0106] 病人动脉接点与病人静脉接点较佳为彼此连接。
[0107] 旋塞阀是一机器侧的阀门(亦称为"冲洗口")。经由旋塞阀可在体外回路与大气 或一收集容器间建立流体连接点,流经外部功能性装置的流体可经由此连接点从体外回路 排出。注液或充填期间,旋塞阀最好也为关闭。
[0108] 置换液是经由置换液添加位置添加的。
[0109] 起动置换液泵;置换液泵较佳(相对附图的图平面)以逆时方向操作。起动血泵; 血泵较佳以顺时方向操作。
[0110] 置换液较佳是输送到后稀释添加阀之前的位置。最好在置换液抵达时,将后稀释 添加阀关闭。
[0111] 置换液较佳是以朝向透析装置及/或朝向血泵的方向输送通过前稀释添加阀。
[0112] 流向透析装置的置换液可通过透析装置与体外回路的静脉部,然后进入外部功能 性装置的静脉血容室。
[0113] 流向血泵的置换液可以顺时方向通过插入血泵中的泵管段。在一较佳方式中,置 换液进而流过病人动、静脉接点,通过外部功能性装置的血块截捕装置,然后抵达静脉血容 室内。
[0114] 根据本发明,可利用适当的压差量测装置,在血块截捕装置或于其内量测体外回 路内的压差。量测时,较佳可隔着设计成血液治疗盒的外部功能性装置的覆盖装置进行量 测。若覆盖装置是设计成一膜时,可隔着膜或透过膜进行量测。以此方式,可以在流体通过 透析器的后量测体外回路内的压差。
[0115] 本发明中,可以让流向透析装置的置换液于静脉血容室中与流向血泵的置换液混 合。
[0116] 一旦静脉血容室充满后,前稀释添加阀与单针血液阀较佳可被动或自动关闭。
[0117] 此时最好停止置换液泵,并关闭前稀释添加阀、后稀释添加阀及单针血液阀。
[0118] 藉由操作血泵使置换液输送通过体外回路。单针容室内最好没有或仅有小量置换 液存在。
[0119] 根据本发明,亦可依照以下步骤执行连线充填程序:
[0120] 1.连接自动置换液连接器。
[0121] 2.将病人动、静脉连接管连接到血液治疗设备的冲洗口。连接时,例如可利用适合 的连接器,提供从病人连接管的一的一端到另一病人连接管的适当进出口。另一病人连接 管的末端可作为通往冲洗口的排液导管。或者,连接器可位于病人动脉或静脉导管内。
[0122] 3.关闭病人静脉管夹,开启后稀释阀,关闭前稀释阀。
[0123] 4.使用置换液泵经由后稀释阀充填静脉容室,并经由单针阀产生空气分离。
[0124] 5.血泵以正向操作并从静脉容室吸出或抽入置换液。
[0125] 6.当静脉容室内的液位下降时,经由后稀释阀进行补充,直到液位检测器辨识认 为已超过预定充填液位。此程序可依照需要重复进行。在此程序中,血泵维持连续操作。
[0126] 7. "从下方"去除血块截捕装置内的空气:关闭盒体内所有三个阀门。开启动脉夹 并关闭静脉夹。关闭冲洗口。
[0127] 8.让血泵以反向操作一短暂时间,以输送小量血液。藉此在体外回路中产生一静 脉负压与一动脉过压。
[0128] 9?开启静脉夹,直到建立压力平衡为止。
[0129] 10.继续充填体外血液回路。
[0130] 11.冲洗填满的体外血液回路:使用静脉气泡检测器侦测有无气泡出现。若在一 预定时程内未侦测到或几乎未侦测到气泡,即认定体外血液回路已经充满。
[0131] 12.冲洗期间内,经由前稀释阀输送置换液,并经由冲洗口( "旋塞阀")弃置的。
[0132] 13.此时,开启动、静脉夹。血泵以反向操作并将部分置换液输送到冲洗口内。
[0133] 在连线充填(是指在透析机器内以连线方式供应置换液)的另一替代方法中,亦 可使用容置食盐水作为充填液源的外部袋体来进行充填。为达此一目的,先将病人动脉导 管连接到容置食盐水的袋体。病人静脉导管则连接到所谓的垃圾袋,使用此垃圾袋作为用 过的食盐水集水槽。血泵是以正向操作。开启前稀释阀与后稀释阀后,亦可充填位于此二 阀之间的导管。
[0134] 上述两种方法中,都要达到一预定的冲洗量的后,才将病人与体外血液回路连接。
[0135] 冲洗时,前稀释添加阀、后稀释添加阀、及单针血液阀在初始时最好皆为关闭。
[0136] 病人动脉管夹与病人静脉管夹在开始时最好皆为开启。
[0137] 病人动脉接点与病人静脉接点仍然彼此连接。
[0138] 藉由操作血泵,将置换液输送通过体外回路,其中,举例而言,单针容室内无任何 置换液存在。
[0139] 现在,最好开启前稀释添加阀,同样也开启旋塞阀(机器侧阀门或称"冲洗口 ")。
[0140] 藉由操作置换液泵(较佳以图所在平面的逆时方向操作)及血泵(较佳以顺时方 向操作),可将置换液连续输送通过体外回路。血泵的旋转速度可低于置换液泵的旋转速 度。
[0141] 置换液可经由排液导管离开体外回路,以便弃置。
[0142] 为了进行透析,病人必须与体外回路连接。连接时,例如可经由双针通路或单针通 路来达成。
[0143] 在第一种病人连接方式中,最好将前稀释添加阀、后稀释添加阀及单针血液阀全 部关闭。
[0144] 可使用双针通路经由一动脉针及一静脉针将病人连接到体外回路。
[0145] 在一较佳方式中,可于初始时关闭病人动脉管夹与病人静脉管夹。
[0146] 然后,可开启病人动脉管夹。
[0147] 现在可以操作血泵(较佳以逆时方向),使血液经由动脉针输送进入体外回路。
[0148] 可在透析液出口将置换液排出体外回路以弃置的。
[0149] 欲净化的血液抵达位于透析装置的血液入口时,最好关闭病人动脉管夹,然后开 启病人静脉管夹。
[0150] 停止血泵操作。
[0151] 现在,血液可流经静脉针进入体外回路,并经由血块截捕装置进入静脉血容室,再 经由一静脉过滤器导管流至血液出口而流出透析装置。
[0152] 根据第二种方式,病人或者可经由一病患接点而与体外回路连接。
[0153] 开始时,最好先关闭前稀释添加阀、后稀释添加阀及单针血液阀。
[0154] 病人例如可再度利用双针通路,经由动脉针及静脉针而与体外回路连接。
[0155] 现在可以操作血泵(较佳以逆时方向),并经由动脉针将血液输送进入体外回路 血液较佳可流过透析装置及外部功能性装置血液较佳可经由静脉针进入病人体内。
[0156] 病人动、静脉管夹最好保持开启。
[0157] 在不添加置换液的透析治疗中,可以关闭前稀释添加阀与后稀释添加阀。使用双 针通路进行透析治疗时,最好关闭单针血液阀。
[0158] 此外,病人动脉管夹与病人静脉管夹较佳为开启,以便血液可连续流过体外回路。
[0159] 在一较佳方式中,血泵可使血液经由动脉针输送进入体外回路,并经由静脉针送 回病人体内。
[0160] 血液流过透析装置,在透析装置内借助与血流反向流经透析装置的透析液而有效 净化。
[0161] 在一较佳方式中,上述两种步骤,亦即动脉抽吸与静脉抽吸,可以并行发生-至少 在一段期间内。
[0162]"连线HDF前稀释"一语是表示一种透析方法,尤其是指血液透析过滤(HDF),在此 方法中,是将置换液添加到欲净化的血液中。
[0163]在此方法中("连线HDF前稀释"),最好开启前稀释添加阀,同时可依次关闭后稀 释添加阀与单针血液阀。
[0164] 较佳可开启病人动脉管夹与病人静脉管夹。
[0165] 血泵(较佳以逆时方向操作)可使血液经由动脉针输送进入体外回路,并经由静 脉针送回病人体内或送进病人的血管系统,先前有关透析治疗的说明中已有叙述。
[0166] 置换液泵(较佳以逆时方向操作)可输送置换液。置换液可在或可从体外血液回 路动脉部中的前稀释添加阀开始,与血液混合。
[0167] 根据以上说明,透析液最好可以与血流相反的方向输送通过透析装置,并可用于 净化同时流经透析装置的血液。
[0168] "连线HDF后稀释"一语是表示一种透析方法,尤其是指血液透析过滤,在此方法 中,是将置换液添加到已净化的血液中。
[0169] 在一较佳方式中,使用此方法时,开启后稀释添加阀,另一方面则关闭前稀释添加 阀与单针血液阀。
[0170] 过程顺序大致对应上述"连线HDF前稀释"的顺序,但是置换液可在或从静脉部中 的后稀释添加阀开始添加到已净化的血液中,并与净化的血液混合。
[0171] 所谓"连线HDF混合稀释"是表示一种过程;在此种过程中,可在前述的"连线HDF 前稀释"及前述的"连线HDF后稀释"间切换。
[0172] 在此方法中,每一前稀释或后稀释的局部过程各可维持一特定的时程,并可连续 重复每一局部过程。
[0173] 前稀释或后稀释的时间比例可为固定比或变动比,并可与一测定量成函数变化。
[0174] 在前述使用双针通路连接病人身体的血液治疗外,另有一种替代方法,是使用单 针通路来实施的血液治疗法("盒体整合式单针")。
[0175] 单针通路可包括一Y形分支,岔入体外回路的动脉部与静脉部。
[0176] 使用此方法时,可将前稀释添加阀与后稀释添加阀关闭。另一方面,最好可开启单 针血液阀。以此方式,静脉血容室与单针容室间可以流体连通。
[0177] 将病人动脉管夹与病人静脉管夹关闭。
[0178] 使病人身体与体外回路连接,然后可开启病人动脉管夹。
[0179] 血泵可将血液经由静脉血容室输送通过体外回路,较佳进入外部功能性装置的单 针容室。
[0180] 单针容室大致或完全充满时,可以停止血泵操作,并关闭病人动脉管夹。然后,可 开启病人静脉管夹。
[0181] 血液可经由静脉部流入病人的血管系统或流至病人身体。
[0182] 随后,最好将病人动脉管夹开启。
[0183] 此过程可依必要及/或需要,随时连续地或按特定时间间隔重复进行。
[0184] 单针治疗同样可以结合血液透析过滤。
[0185] 依照血液治疗方法,体外回路中的血液最好可在治疗后重新循环回到病人体内。
[0186] 在第一种血液再循环方法中,先将前稀释添加阀开启,并关闭后稀释添加阀及单 针血液阀。
[0187] 较佳可关闭病人动脉管夹,另一方面则开启病人静脉管夹。
[0188] 双针通路的动脉针与静脉针较佳可继续留在病人身上。
[0189] 接着操作置换液泵(较佳以逆时方向操作),以便将置换液经由前稀释添加阀输 送到体外回路内。
[0190] 置换液可流经透析装置及体外回路的静脉部,并在此过程中置换血液。最好可在 置换液即将抵达静脉针前,先停止置换液泵操作。
[0191] 之后,可关闭病人静脉管夹并可开启病人动脉管夹。
[0192] 此时可操作置换液泵(较佳以逆时方向操作)及血泵(较佳以顺时方向操作)。
[0193] 置换液从前稀释添加阀开始,经由动脉部输往病人身体。较佳可在置换液即将抵 达动脉针前时,先停止置换液泵与血泵。
[0194] 置换液亦可同时经由动脉与静脉针流回。随后置换液泵以较高速度正向操作,血 泵则以较低速度反向操作。
[0195] 在血液再循环过程的第二实施例中,先将前稀释添加阀、后稀释添加阀及单针血 液阀关闭。
[0196] 关闭病人动脉管夹与病人静脉管夹。
[0197] 在一较佳方式中,可在体外血液回路的动脉部中设置至少一个传感器/检测器, 并在体外血液回路的静脉部中设置至少一个传感器/检测器。
[0198] 使动脉针与病人身体分尚,且/或使病人动脉导管与动脉针分尚。再将病人动脉 管夹与病人静脉管夹开启。
[0199] 操作血泵(较佳以逆时方向操作),使血液经由动脉针输送到体外回路中。
[0200] 当体外血液回路动脉部中的传感器/检测器侦测到空气时,血泵可继续输送,直 到血液抵达前稀释添加阀为止。随后可停止血泵操作。
[0201] 此时可关闭病人动脉接点。
[0202] 操作置换液泵(较佳以逆时方向操作)。
[0203] 此时可将前稀释添加阀开启,置换液泵可经由前稀释添加阀将置换液输送到体外 回路中。
[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