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94197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移动情形。
[002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一第三电极,位在与该第一表面相邻的一第三表面上,以及一第四电极,位在与该第一表面相邻且与该第三表面相对的一第四表面上,以用于进行一手持式心电信号提取,其中,该第一电极以及该第三电极可实施为并联连接,以及该第二电极以及该第四电极可实施为并联连接,或者,替代地,该第一电极以及该第三电极可实施为一体成型,以及该第二电极以及该第四电极可实施为一体成型。
[0024]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构想,一种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包括一壳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分别位在该壳体的该第一表面以及该第二表面上,一依附组件,与该壳体相结合,用以依附至一使用者的颈部,一心电信号提取电路,以配合该第一及第二心电电极而进行一心电信号提取,以及一物理状态检测单元,用以感知至少一电极在接触使用者皮肤表面时所产生的一物理变化,其中,当该用户透过该依附组件而穿戴该装置时,该壳体被设置于使用者躯干的前方,当使用者的手部以朝向躯干的方向对该第二表面上的该第二电极施力时,该壳体被固定于手部及躯体之间,并在位于该第一表面上的该第一电极与躯干前方皮肤间产生一稳定接触,以及当该稳定接触使该物理变化符合一默认范围时,该装置进入一可提取心电信号状态。
[0025]较佳地是,该物理状态检测单元实施为一压力感测模块,一阻抗感测电路,一电容感测电路,或一开关。亦较佳地是,该第一及第二电极的至少其中一实施为电容式电极,感应式电极,或电磁式电极。
[0026]此外,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可进一步包括一光容积变化(PPG)传感器,以取得血液生理信息。
【附图说明】
[0027]图1显示公知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一种操作方式;
[0028]图2显示公知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的另一种操作方式;
[0029]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0030]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0031]图5A-图5B显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的二种使用型态;
[0032]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的电路方框图;
[0033]图7显示根据一较佳实施例,本发明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的电极设置的剖面示意图;
[0034]图8显示根据一较佳实施例,本发明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的壳体的剖面示意图;
[0035]图9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的另一电路方框图;
[0036]图10显示根据一较佳实施例,本发明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与一外部装置共同使用时的不意图;
[0037]图11显示根据一较佳实施例,本发明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内建连接器的示意图;
[0038]图12A-图12B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的二种电极配置方式;
[0039]图13A-图13B显示如图12A-图12B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的二种手持操作方式;
[0040]图14显示根据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例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的电极配置方式;以及
[0041]图15显示如图14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0042]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3]10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
[0044]12 壳体
[0045]121可移动壳体部分
[0046]122 第一表面
[0047]124 第二表面
[0048]126第三表面
[0049]128第四表面
[0050]14依附组件
[0051]16, 162, 164, 166a, 166b, 168a, 168b 电极
[0052]22模拟信号处理单元
[0053]24处理单元
[0054]26传输模块
[0055]28 电池
[0056]32第一部分壳体
[0057]34第二部分壳体
[0058]40物理状态检测单元
[0059]50外部装置
[0060]60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61]有鉴于让用户可实时记录下心电图的目的,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为穿戴形式,而在许多可将心电检测装置设置于身上的方式中,本发明选择了颈戴,如图4所示的穿戴方式,主要的理由如下。
[0062]首先,透过颈挂的形式,装置可自然地被置于躯干前方,如锁骨下方、胸前、腹部前方等位置,因为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躯干是心电信号最强的区域,因此,这样的设置首先确保了所取得的信号有足够的强度。
[0063]再者,相较于同样可将装置设置于胸前的胸带形式,颈戴形式对使用者所带来的束缚感小上许多,因而可提供较舒适的使用经验。
[0064]另外,颈戴形式也让装置可自然的位在衣服与躯干之间,电极接触躯干的动作不需掀开衣服就可达成,消除使用场合的限制,让使用者不再因必须掀衣而却步,或屈就于信号较弱的双手取信号测量方式。
[0065]此外,本发明采用干式电极,让使用者可随时使用,无须担心电极设置的问题,省去必须使用导电膏的麻烦以及消除可能造成使用者出现皮肤不适现象的疑虑。
[0066]因此,透过采用颈戴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克服了前述公知技术的各种缺点,例如,需要黏贴电极、可能引起皮肤不适、信号强度不够、缺乏实时性、需掀衣进行测量等问题。
[0067]而也由于采用颈戴的形式让使用者可无负担地长期穿戴于身上,再加上可自然、容易地随时取得强度足够的心电信号,因此,相当适合应用于居家看护领域,举例而言,使用者可在日常生活中将装置戴于颈部,而在随时有需要时,例如,觉得心脏不舒服时,实时地启动心电信号检测,或是每天定期地进行心电图检测,有效地掌握自身的心脏变化。
[0068]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亦相当适合在运动时使用,举例而言,使用者可在运动过程中戴着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而不会感到负担,并在运动中间休息的时间直接进行测量而得知运动对心脏所造成的影响,例如,是否达到了足够的运动强度(心跳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或是心脏是否出现异常等,尤其运动是心律不整的好发时间,因此,透过本发明的装置就可很实时的纪录下发生心律不整时的心电图。
[0069]请参阅图3,其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的整体配置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10从外观上可看出具有一壳体12,一依附组件14,以及至少二电极16,其中,该依附组件14实施为与该壳体12相结合,并可依附至使用者的颈部,以使该壳体12位于使用者躯干的前方,例如,锁骨下方、胸前、腹部前方等位置,如图4所示,而电极16则是位于壳体12的表面。
[007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电极实施为位在该壳体的同一个表面上,如图3的第一表面122上,亦即,当壳体透过该依附组件而设置于躯干前方时,朝向躯干的该表面上,如图4所示,即使覆盖于衣服中,两个电极与皮肤间的接触亦可轻易达成,因此不需掀衣亦可进行检测。而如此的实施方式的基础就在于,透过颈戴的形式,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壳体被设置在心脏周围的位置,心电信号强度够的位置,在设置电极位置时的限制小,例如,距离可以很短。
[0071]在本发明中,电极被设置于壳体上,而非如公知技术的带体上,除了带体上电极的稳定接触不易达成外,主要的原因是:
[0072]首先,如前所述,心脏附近,也就是躯体,是心脏信号最清晰的取样位置,而且,由于二个电极彼此很接近,电路回路短,可避免各类噪声干扰心电测量,特别是对于共模噪声,如50Hz/60Hz可轻易加以排除。
[0073]再者,当电极皆位于壳体上时,使用者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移动壳体就移动电极位置,进而改变电极与心脏的相对位置,就可得到各种不同角度的心电图。
[0074]在进行心电图测量时,每两电极就可得出一个角度的心电图,也就是,电极的设置位置决定了心电图所反应的心脏电气活动的投影角度,而由于心脏是立体的,且产生病变的心脏部位可能位在任何心脏位置,例如,心肌梗塞的检查需要察看心电波形中是否出现因心肌坏死而出现的ST飘移,但往往可能因为其发生位置的关系而在某些角度下无法被察觉,此时,就需要透过不同角度的心电图才有可能检查得出来,因此,取得不同角度的心电图对于判断心脏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0075]所以,当电极皆位于壳体上时,电极位置可以很简单地透过移动壳体而移动,再加上壳体位在躯体前方,与心脏距离很近,即使短距离的移动亦可获得角度差别很大的不同心电图,甚至即使只是转动壳体,例如,长方形的壳体旋转90度,如图5A-图5B所示,也可以有同样的效果,因此,透过这样的设置,即使是很简单的一个颈戴式心电检测装置,同样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多角度的心电图,并提供更多有关心脏状态的信息。
[0076]所以,对本发明的装置而言,就是由于电极设置于壳体上,才能克服公知颈戴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