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部b超检查用中药助影剂及其制备方法_4

文档序号:93130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服用方便,显 像清晰,增强胃内保护屏障作用,诊断准确,经172例临床服用,能明确诊断各种胃部疾病。 口服本发明口服液剂20ml,8-20分钟即可排除胃部气泡,消除粘液使胃壁结构显示清晰, 清楚显示胃部不同病变,显像效果好,分辨力高,图像稳定,用各种普通B超仪器即可进行 胃部B超检查。根据临床诊断实验,优良显影率95. 3% (164/172),一般显影率4. 7%
[0106] (8/172),能够辅助诊断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出血、胃粘膜脱垂、胃 癌、胃下垂及胃石等。(显影判断标准:优良:显像剂充盈良好,胃壁内无气泡和粘液干扰, 胃粘膜面显示清晰,胃壁五层结构清晰可辨。一般:显像剂充盈良好,胃壁内有少量气泡和 粘液干扰,粘膜面显示较清晰,胃壁五层结构尚清晰,但不影响检测。不良:胃腔内有大量气 泡和粘液,粘膜面显示不清,胃壁层次无法辨认,影响检测。)
[0107] 具体病例:高某,男,44岁,患者上腹部经常隐隐作痛,不喜饮食,脘腹胀满,后来 渐渐的腹胀加重,嗳气频繁,嗳气后疼痛稍减,偶尔有烧心、反酸,入院求医,服用本发明的 口服液剂20ml,12分钟后,B超检查,胃内气泡消除干净,胃壁结构显示清晰,发现胃壁粘膜 回声毛糙,结合其他症状,诊断为慢性胃炎。
[0108]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 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 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010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 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 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胃部B超检查用中药助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助影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 蜘蛛香、玫瑰花叶、草香附、南木香、地茄子、苦草、柑核、芡实叶、寒水石、鹅管石、翻白叶、野 葡萄根、地骷髅、风气草、广藿香、菥蓂、梨叶、筠酱、玫瑰花、牛膝、水泽兰、太子参、豆瓣绿和 丝瓜络。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部B超检查用中药助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助影剂的各 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柑核10~20份、芡实叶12~22份、寒水石20~30份、鹅管 石14~24份、翻白叶10~20份、野葡萄根20~30份、地骷髅15~25份、风气草20~ 30份、广藿香8~18份、菥蓂10~20份、梨叶20~30份、筠酱25~35份、玫瑰花12~ 22份、牛膝20~30份、水泽兰15~25份、太子参20~30份、豆瓣绿10~20份和丝瓜络 22~32份。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胃部B超检查用中药助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助影 剂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柑核10~15份、芡实叶13~18份、寒水石22~27 份、鹅管石16~21份、翻白叶15~20份、野葡萄根23~28份、地骷髅18~23份、风气 草25~30份、广藿香10~15份、菥蓂13~18份、梨叶22~26份、筠酱28~33份、玫 瑰花14~19份、牛膝22~26份、水泽兰17~22份、太子参25~30份、豆瓣绿13~18 份和丝瓜络24~29份。4.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胃部B超检查用中药助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助影 剂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柑核14份、芡实叶15份、寒水石26份、鹅管石17份、 翻白叶18份、野葡萄根25份、地骷髅22份、风气草26份、广藿香14份、菥蓂15份、梨叶25 份、筠酱29份、玫瑰花18份、牛膝24份、水泽兰21份、太子参26份、豆瓣绿16份和丝瓜络 25份。5. 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胃部B超检查用中药助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助影 剂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柑核12份、芡实叶16份、寒水石24份、鹅管石20份、 翻白叶16份、野葡萄根28份、地骷髅20份、风气草30份、广藿香12份、菥蓂16份、梨叶22 份、筠酱32份、玫瑰花15份、牛膝25份、水泽兰18份、太子参28份、豆瓣绿14份和丝瓜络 27份。6. 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胃部B超检查用中药助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助影剂 的剂型为口服液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柑核、芡实叶、寒水石、鹅管石、翻白叶、野葡萄根、地骷髅和风气草混合,加 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 %~6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 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30~1. 3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 过滤,浓缩至70 °C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C~65°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 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 量为65%~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 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冷藏温度为2°C~6°C ;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 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I : 0.1~0.3;所述脱醇膏体与 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 : 0.001~0.002;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 KKTC ~IKTC ;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 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7. 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胃部B超检查用中药助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助影剂 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2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 3小时~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 量的2~4倍;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4小时,过滤 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4倍;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三步获得的第二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水,干 燥,粉碎成粉末,粒度为80~120目; 第五步,在所述第四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淀粉,所述淀粉在所述散剂中的重量百分比 为15%~30%,将混匀后的物质用小袋或包装盒分装,每5~10克为一袋或一盒分装。8. 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胃部B超检查用中药助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助影剂 的剂型为口服液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柑核、芡实叶、寒水石、鹅管石、翻白叶、野葡萄根、地骷髅和风气草混合,加 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 %~6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 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30~1. 3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 过滤,浓缩至70 °C相对密度为1. 27~1. 29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C~65°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 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 量为65%~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 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冷藏温度为2°C~6°C ;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 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 : 0.1~0.3;所述脱醇膏体与 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 : 0.001~0.002;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 KKTC ~IKTC ;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 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9. 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胃部B超检查用中药助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中药助影剂的剂型为散剂,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2小时,以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为 3小时~5小时,将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 量的2~4倍; 第三步,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以文火煎煮2小时~4小时,过滤 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2~4倍; 第四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三步获得的第二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水,干 燥,粉碎成粉末,粒度为80~120目; 第五步,在所述第四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淀粉,所述淀粉在所述散剂中的重量百分比 为15%~30%,将混匀后的物质用小袋或包装盒分装,每5~10克为一袋或一盒分装。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胃部B超检查用中药助影剂及其制备方法,中药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柑核、芡实叶、寒水石、鹅管石、翻白叶、野葡萄根、地骷髅、风气草、广藿香、菥蓂、梨叶、蒟酱、玫瑰花、牛膝、水泽兰、太子参、豆瓣绿和丝瓜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胃部B超检查用中药助影剂使用安全方便、无痛苦、无毒性作用,检查时间短,显像率高,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是较为理想的新型助影剂,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实用。
【IPC分类】A61K49/22
【公开号】CN105031673
【申请号】CN201510510644
【发明人】吴海云, 王学臻, 乔娜
【申请人】吴海云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9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