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热射病的制剂及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359740阅读:来源:国知局
10. 5份;大沙叶12份;斑叶 兰11. 5份;小紫含笑12份;心叶荆芥11. 5份;黑及草11份;七层楼9份;红辣寥11份冰 田七10. 5份;莲蓬草12. 5份。
[0034] 医治热射病的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火麻仁洗净,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有香气,取出放凉,捣碎,备用;取荷梗加〇. 4 倍量的姜汁拌匀,文火加热炒至姜汁被完全吸尽,取出,干燥,捣碎,备用; (2) 取红辣寥、小紫含笑和大沙叶混合,加入4倍原料药量的清水提取挥发油,将所得 挥发油与蔗糖细粉混合(挥发油与蔗糖细粉的质量比为1 :4),拌匀,备用; (3) 冬凌草、斑叶兰、心叶荆芥和黑及草混合,加入0. 6倍原料药量的稀释后的炼蜜拌 匀,置炒制容器内,文火加热炒至不黏手为度,取出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4) 将山苦荬、大酸浆草、七层楼、水田七和莲蓬草加清水没过药面4-5cm,大火加热煮 沸,转小火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36分钟,第二次煎煮22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减 压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18-1. 20的清膏,备用; (5) 将步骤(1)- (3)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80目筛,加入到上述清膏中,搅拌均 匀,按照丸剂的加工方法加工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即得。
[0035] 本发明所得丸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8-10丸,温水送服。
[0036]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荷梗:基原: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柄或花柄。化学成份:荷梗含斑点亚洲罂粟碱,原荷 叶碱等生物碱。此外含黄酮甙,天冬酰胺,树脂及鞣质。性味:苦;性平。归经: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解暑清热;理气化湿。主暑湿胸闷不舒;泄泻;痢疾;淋病;带下。
[0037] 冬凌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碎米桠的全草。化学成份:茎叶含挥发油0. 05%,主 要为a-蒎烯,(6-蒎烯,柠檬烯,7,8_棕叶素,对-聚伞花素,壬醛,癸醛,(6-榄香烯,棕 榈酸等。叶含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a-香树脂醇。卢氏冬凌草甲素,鲁山冬凌草甲素, 熊果酸,信阳冬凌草、乙素,鲁山冬凌草乙、丙、丁素,贵州冬凌草素,(6-谷留醇,(6-谷甾 醇-D-葡萄糖甙,2 a -羟基熊果酸,线蓟素。性味:味苦;甘;性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风湿关节痛;蛇虫咬伤。
[0038] 山苦荬:基原: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药理作用:100%煎剂对在体兔心 有抑制作用,使心收缩力减弱,频率减少。对在体及离体蟾蜍心脏,略有增强现象,但有舒张 不全。滴在蟾蜍肠系膜上,能使小动脉扩张,先用肾上腺素使之收缩时亦如此。能使麻醉兔 和犬的血压下降,其降压原理似乎与迷走神经有关。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解 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主肠痈;肺脓疡;肺热咳嗽;肠炎;痢疾疾;胆囊炎;盆腔炎;疮疖 肿毒;阴囊湿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捞员伤。
[0039] 大酸浆草:基原:为寥科植物戟叶酸模的根或全草。化学成份:戟叶酸模根及根茎 中含有P _谷留醇,十八烷醇,槲皮素-3-吡喃半乳糖甙,无色矢车菊素,大黄酚,大黄素,大 黄素甲醚,8-羟基-3-甲基蒽醌-1-0-(4-0-0 -D-吡喃半乳糖基)_ a -L-吡喃鼠李糖甙。 性味:酸;涩;微辛;性温。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止咳;止血。主感冒;头痛;风湿 关节痛;咳喘;跌打损伤;崩漏。
[0040] 火麻仁:基原:为桑科植物大麻的种仁。化学成份:种子含胡芦巴碱,L 一右旋异 亮氨酸三甲铵乙内酯。含脂肪油约30%,其中亚油酸59. 7%-62. 9%,亚麻酸14. 7%-17. 4%,油 酸8. 4%-14. 8%,还含玉蜀黍嘌呤。性味:甘;性平。归经: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润燥 滑肠;利水通淋;活血。主肠燥便秘;风痹;消渴;风水;热淋;痢疾;月经不调;疮癣;丹毒。
[0041] 大沙叶: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沙叶的茎叶。化学成份:叶含有黄酮戒,氨基酸,糖 类,Y-谷留醇,槲皮醇和一低熔点的羰基化合物。性味:苦辛;寒。归经:心;脾经。功能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主感冒发热;中暑;肝炎;跌打损伤;风毒疥癞。
[0042] 斑叶兰:基原:为兰科植物大斑叶兰、小斑叶兰、大花斑兰或绒叶斑叶兰的全草。 性味:甘;辛;平。功能主治:润肺止咳;补肾益气;行气活血;消肿解毒。主肺痨咳嗽;气管 炎;头晕乏力;神经衰弱;阳痿;跌打损伤;骨节疼痛;咽喉肿痛;乳痈;疮疖;瘰疬;毒蛇咬 伤。
[0043] 小紫含笑:基原:为兰科植物大叶火烧兰的根及根茎。性味:味甘;微苦;性平。功 能主治: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气滞胸痛;吐泻;睾丸肿痛;风湿腰痛;跌打损 伤;疮痈肿毒。
[0044] 心叶荆芥:基原:为唇形科植物心叶荆芥的全草。药理作用:含挥发油,可作芳香 剂或驱风剂,咀嚼其叶,可治牙痛。性味:味辛;性凉。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活血止血。主外 感风热;头痛咽痛;麻疹透发不畅;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疮痈肿痛;毒蛇咬伤。
[0045] 黑及草:基原:为龙胆科植物椭圆叶花锚的全草。性味:苦;性寒。归经:肺经。功 能主治: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疏风止痛。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肠胃炎;流感;咽喉痛; 牙痛;脉管炎;外伤感染发热;中暑腹痛;外伤出血。
[0046] 七层楼:基原:为萝蘑科娃儿藤属植物七层楼的根。成分:含异娃儿藤碱及娃儿藤 碱。药性:辛,温。小毒。功用主治:祛风化痰,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主治咳喘痰多,白喉, 小儿惊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痈肿疮疖,赤眼,口腔炎,水肿,肝脾肿大。
[0047] 红辣寥:基原:为寥科植物辣寥的全草。化学成份:辣寥全草及根含挥发油,鞣质 及黄酮类物质:水寥素,水寥素-7-甲醚,3'-甲基鼠李素及金丝桃甙,又含蒽醌衍生物及寥 酸等。药理作用:流浸膏及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较强 的抑制作用。日本所产的马寥与犬寥有驱蛔作用。性味:辛;性温。功能主治:解毒;除湿; 散癖;止血。主病疾;泄、?与;乳蛾;症疾;风湿瘦痛;跌打肿痛;崩漏;痛肿疗疮;療痛;毒蛇 咬伤;湿疹;脚癣;外伤出血。
[0048] 水田七:来源:为箭根薯科植物筠翦薯的块茎。化学成份:根茎含留体苦味成分箭 根薯酮内酯A、B、C、D、E、F,另含裂果薯皂甙A、B和豆甾醇3-0-0 -D-吡喃葡萄糖甙。性 味:甘;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理气止产能;散瘀止血。主感冒发 热;痰热咳嗽;百日咳;脘腹胀痛;泻痢腹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肝炎;咽喉肿痛;牙痛; 痄腮;瘰疬;疮肿;烫、烧伤;带状疱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0049] 莲蓬草:基原:为菊科植物大吴风草的全株。化学成份:根和叶中自双稠吡咯啶生 物碱克氏千里光碱,在鲜根中含〇。0003%,在干叶中含0。004%。根中还含呋哺倍半萜类: 呋喃骈雅槛兰烷-6 P,10 P _二醇、I P _羟基_6 P -甲氧基呋喃骈雅槛兰烷和10 P -羟基 呋喃骈雅槛兰烷-60基2' I甲基丁酸酯。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辛,温,无毒。"②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凉,味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痈肿,疔疮,瘰疬,跌打损伤。
[0050] 试验例1本发明所得医治热射病的制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1、资料和方法 I.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7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热射病患者共350例,其中男性患者共 187例,女性患者共163例,年龄在49-70岁,平均年龄在60. 5岁, 1. 2症状表现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肛温在41°C以上,皮肤干燥、无汗,心电图显示心动过速和广泛 S-T段下移。部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闷呕吐、休克、抽搐等症状,重症患者可有肝肾 功能异常等。
[0051]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 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其中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产品,服用方 法:每天三次,每次8-10丸,温水送服。对照组服用其他药品(如藿香祛暑软胶囊、清凉防暑 颗粒、仁丹等常规药品)。
[0052] 1. 4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身体基本恢复正常; 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改善,但未达到显效标准; 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0053]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观察病例数X 100%。
[0054] 1. 5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较
治疗效果:实验组痊愈163例(72. 4%),显效45例(20%);有效14例(6. 3%),无效3例 (1. 3%),总有效率为98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