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粉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405061阅读:来源:国知局
,促进皮下组织生长,使患处皮肤得到快速休复,疗效确切; 又本发明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无副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0018]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含羞草:基原: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全草。性味:甘,寒,有毒。功能主治:清热,安神, 消积,解毒。治肠炎,胃炎,失眠,小儿疳积,目热肿痛,深部脓肿,带状疱疹。
[0019] 车前子:基原: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种子。化学成份:含多量粘液质、 桃叶珊瑚甙,并含车前子酸、胆碱、腺嘌呤、琥珀酸、树脂等。性味:甘,寒。归经:入肾、膀胱 经。功能主治:利水,清热,明日,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 湿痹,目赤障翳。
[0020] 垂盆草:基原: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化学成份:全草含有消旋甲基异石榴 皮碱,二氧异石榴皮碱,3-甲酸-1,4-二羟基二氢吡喃,N-甲基-2 β -羟丙基哌啶,垂盆草 甙,β-谷留醇,甘露醇和氨基酸及葡萄糖、果糖和景天庚糖。性味:甘、淡、凉;酸。归经:归 肝、胆、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黄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疮 疖肿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湿疹;带状疱疹。
[0021] 苦竹茹:基原: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茎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凉血。主烦热呕逆;痰热咳喘;小便涩痛;尿血。
[0022] 红天葵:基原:为秋海棠科植物紫背天葵的球茎或全株。化学成份:叶含花色甙, 已分离得到矢车菊素氯化物,矢车菊素葡萄糖甙,矢车菊素芸香糖甙。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咳化疲;解毒消肿。主外感尚热;中暑;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疗疮; 瘰疬;疥癣;烫火伤;跌打瘀痛。
[0023] 小红参:基原: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云南希草的根。化学成份:根含有蒽 醌甙类成分:2-甲基-1,3,6-三羟基-9,10-蒽醌-3-0-(6 ' -0-乙酰基)-a -L-鼠李糖 基(1 - 2)-β-D-葡萄糖甙,2-甲基-1,3,6-三羟基-9,10-蒽醌-3-a-L-鼠李糖基) (1 - 2) - β -D-葡萄糖甙,2-甲基-1,6-二羟基蒽醌-3-0- (6' -0-乙酰基)-a -L-吡喃鼠 李糖基(1 - 2)_ β-D-吡喃葡萄糖戒,2-甲基-1,6-二羟基蒽醌-3-0-a-L-吡喃鼠李糖 基(1 - 2) - β -D-吡喃葡萄糖甙。还含茜根本能;三个乔木烷型三萜成分:茜草乔木醇Α、 G,茜草乔木酮Α。另含一个搞癌活性的新成分,命名为环已肽甙及其甙元RA-V。性味:甘; 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活血舒筋;祛瘀生新;调养气血。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月经 不调;经闭;带下;产后关节痛;肺痨咳血;头晕失眠;贫血。
[0024] 瓜子金:基原:为远志科植物瓜子金的全草或根。化学成份:根含三萜皂甙、树脂、 脂肪油、远志醇。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镇咳,化痰,活血,止血,安神,解毒。治咳嗽痰 多,吐血,便血,怔忡,失眠,咽喉肿痛,痈疽疮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0025] 黑塔子叶:基原:为柿科植物乌柿的叶。功能主治:解毒;散结。主疮伟;汤火烫 伤。
[0026] 糙苏: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糙苏的根及全草。化学成份:全草含山栀甙甲酯,琥珀 酸,水苏素。性味:味辛;性平。功能主治:祛风化痰;利湿除痹;祛痰;解毒消肿。主感冒; 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痈肿毒。
[0027] 剪刀股:基原:为菊科植物剪刀股的全草。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胃;肚;肾 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肺脓疡;咽痛;目赤;乳腺炎;痈疽疮疡;水肿;小便 不利。
[0028] 翅卫矛:基原:为卫矛科植物栓翅卫矛的枝皮。性味:苦;寒。归经:肝;肺经。功 能主治: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主有经不调;产后瘀阴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0029] 淡竹根:基原:为禾木科植物淡竹的根茎。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清热除烦; 涤痰定惊。主发热心烦;惊悸;小儿惊痫。
[0030] 大蓟:基原:本品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 分,除去杂质,晒干。性味:甘、苦,凉。归经: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止血,祛瘀消肿。主治: 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0031] 虎尾兰:基原:为龙舌兰科植物虎尾兰或金边虎尾兰的叶。性味:凉;酸。功能主 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感冒;肺热咳嗽;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烫火伤。
[0032] 麻柳树根:基原:为胡桃科植物楓杨的根或根皮。性味:苦;辛;性热;有毒。归经: 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杀虫止痒;解毒敛疮。主风湿痹痛;牙痛;疥癣;疮疡肿毒; 溃疡日久不敛;汤火烫伤;咳嗽。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34] 实施例1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粉,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80g/ 份):含羞草10份;车前子8份;垂盆草7份;苦竹節9份;红天葵8份;小红参10份;瓜子 金7份;黑塔子叶9份;糙苏8份;剪刀股10份;翅卫矛7份;淡竹根11份;大蓟6份;虎 尾兰9份;麻柳树根8份。
[0035] 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粉的制备方法是: (1) 取瓜子金、糙苏和翅卫矛混合,加入0. 2倍原料药量的黄酒拌匀,闷10分钟,切碎, 用小火炒至微黄色为度,取出干燥,捣碎成细粉,备用;车前子置于瓦片上,武火加热焙至两 面略有焦斑,取出,研成细粉,备用; (2) 将黑塔子叶、剪刀股和虎尾兰置于中药干燥机中,48°C干燥45分钟,取出,研成细 粉,与步骤(1)所得细粉混合,过50目筛,得混合细粉,备用; (3) 将小红参、淡竹根、大蓟和麻柳树根一同粉碎成细粉,置于密闭容器内,加入6倍原 料药量的浓度为50%的乙醇密封浸提2天,期间每天摇动1次,收集浸提液,过滤,滤液回收 乙醇,减压浓缩至60°C相对密度为1. 12-1. 15的清膏,备用; (4) 将含羞草、垂盆草、苦竹茹和红天葵混合,加2倍量的清水,文火煎煮26分钟,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至80°C相对密度为1. 15-1. 18的清膏,备用; (5) 将步骤(3)和(4)所得清膏混合,真空干燥,得干膏粉,放凉,研细,加入步骤(2)所 得混合细粉以及含量为15%的冰片细粉,搅拌均匀,灭菌封装,即得。
[0036] 本发明所得药粉的使用方法是:取适量本品,用蜂蜡调匀涂于患处,每天2-3次,7 天一个疗程。
[0037] 典型病例:王XX,女,23岁,学生。患者五天前在家做晚饭时不慎被米汤烫伤,用 冷水冲洗患处10多分钟后,自行到小区医院购买烫伤药膏,治疗后,伤口周围红肿,疼痛加 重,病情未见减轻,后于2011年3月14日来我院治疗。检查:患者精神疲乏,饮食一般,睡 眠正常,右腿可见约5X5厘米的烫伤创面,渗流多,有脓性分泌物,创面周围红肿,有明显 压痛。诊断为深II度烫伤。
[0038] 使用本实施例所得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粉,使用方法:取适量本品,用蜂蜡调匀涂 于患处,每天2-3次,7天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患处疼痛感减轻,红肿消退,无渗流 液,患处开始结痂。继续使用两个疗程后痂皮脱落,皮肤恢复正常,患者自感痊愈,使用过程 中,患者无任何不适反应。
[0039] 实施例2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粉,由下列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