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42169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白癜风是世界皮肤病的三大顽症之一,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黑素细胞减少或消 失而出现色素脱失斑,以后天皮肤色素脱失形成白斑为特征,病因病机较复杂,是多种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白癜风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黑素细胞的破坏在白癜风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0003] 由于目前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晰,所以其治疗仍比较困难,一直是医学上的 一个难题。中医学认为,白癜风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肝肾不足、气血瘀滞。外邪乘 虚侵袭,客入肌表,经络受阻,气血凝滞,皮毛腠理失养而发白斑,病程长者多兼淤血。肺主 气,在体和皮、其华在毛,具有宣发卫气,输精于皮毛等生理功能。虽然目前国内外针对白癜 风治疗的药物有很多种,但疗效都不确切,见效慢、时间长,并且有的还有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具有用 药方便、见效快、疗程短、药效显著,愈后不复发、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同时还提供了上述中药丸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红花250-280,川芎250-270,丹 参 250-270,香附 250-270,当归 250-270,山药 250-280,白鲜皮 250-280,乌梢蛇 255-265, 海蚕120-130,雪蛤35-40,龙胆草255-265,沙蒺藜1000-1500,刺蒺藜1000-1500,补骨脂 255-265,黄芪 250-270,重楼 125-135,苦参 255-265。
[0006] 优选的,上述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红花260,川芎260,丹参260,香附260,当归260,山药260,白鲜皮260,乌梢蛇260,海 蚕126,雪蛤38,龙胆草260,沙蒺藜1200,刺蒺藜1200,补骨脂260,黄芪260,重楼130,苦 参 130。
[0007] 本发明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按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分别用质量比2 :3 :1的白醋、梓檬汁和蜂胶的混合溶液熏蒸 20-30min,然后过沸水3-5S,干燥,备用; 2) 将乌梢蛇、海蚕和雪蛤喷洒95%酒精润湿,隔水蒸2h,然后干燥磨粉,过120目筛,再 与剩余的原料药混合,超微粉碎,添加卵磷脂,混合均匀,得药粉,备用; 3) 向步骤2)药粉中加入1. 0-1. 2倍质量的蜂蜜,然后添加聚氧乙烯蓖麻油,炼为药丸, 得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
[0008] 步骤2)中,所述卵磷脂添加量为各原料药总质量的0. 2-0. 5%。
[0009] 步骤3)中,所述聚氧乙烯蓖麻油添加量为各原料药总质量的0. 5-1%。
[0010] 所述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每丸重6g。
[0011] 用法用量:一日2次,早晚各1丸。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以天然的中药为原料,制备方法简单,通过熏蒸等预处理去除 苦涩及部分有害成分,不刺激胃和血管,减轻了因服用中药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而加重 的肝肾负担,同时避免了因中药原料药中存在的有毒成分服用后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本 发明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白癜风,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益气行滞,驱风止痒,活 血消斑的功效,见效快,治疗时间短,对白癜风具有优异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红花260,川芎260,丹参260,香附260,当归260,山药260,白鲜皮260,乌梢蛇260,海 蚕126,雪蛤38,龙胆草260,沙蒺藜1200,刺蒺藜1200,补骨脂260,黄芪260,重楼130,苦 参 130。
[0015]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按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分别用质量比2 :3 :1的白醋、梓檬汁和蜂胶的混合溶液熏蒸 20-30min,然后过沸水5S,干燥,备用; 2) 将乌梢蛇、海蚕和雪蛤喷洒95%酒精润湿,隔水蒸2h,然后干燥磨粉,过120目筛,再 与剩余的原料药混合,超微粉碎,添加各原料药总质量〇. 3%的卵磷脂,混合均匀,得药粉, 备用; 3) 向步骤2)药粉中加入I. 1倍质量的蜂蜜,然后添加各原料药总质量0. 8%的聚氧乙 烯蓖麻油,炼为药丸,得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每丸重6g。
[0016]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红花250,川芎250,丹参250,香 附250,当归250,山药250,白鲜皮250,乌梢蛇255,海蚕120,雪蛤35,龙胆草255,沙蒺藜 1000,刺蒺藜1000,补骨脂255,黄芪250,重楼125,苦参255。
[0017] 制备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
[0018]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红花280,川芎270,丹参270,香 附270,当归270,山药280,白鲜皮280,乌梢蛇265,海蚕130,雪蛤40,龙胆草265,沙蒺藜 1500,刺蒺藜1500,补骨脂265,黄芪270,重楼135,苦参265。
[0019] 制备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
[0020] 临床资料 试验病例标准:符合白癜风临床表现症状的患者。
[0021]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严格按治疗白癜风疾病的药物临床验证计划 中此类疾病的标准诊断,根据卫生部制定发布的有关中药临床研究原则,将治疗效果分为 痊愈、无效及总有效率进行判断。
[0022] 治疗组100例患者,平均年龄50岁,每个患者随机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3中药丸; 对照组100例患者,根据治疗组患者临床表现症状选取与其症状相类似的患者,在相 同治疗环境下,使用药店出售的治疗白癜风已有药物; 对两组病患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跟踪治疗,对疗效进行记录比对:在用药一个月、三个 月、六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如下表所示:
上述数据表明,使用本发明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的100例患者,其疗效较使用目前已 有药物的对照组患者好。
[0023] 下面选取典型病例对本发明中药丸及效果进行具体说明。
[0024] 病例 1 : 王某,男,20岁,双侧耳后白斑2X lcm,已经5年,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丸,一日2 次,早晚各1丸,服药65天白斑消退,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0025] 病例 2 : 韩某,男,28岁,右侧头面部遍布白斑,经多方求治无效,,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中药丸, 一日2次,早晚各1丸,服此药4个月后白斑基本消失,仅遗右额角豆大斑点未退,随访,4年 未复发增大。
[0026] 病例 3 : 李某,女,26岁,患者颈项、面部、肩膀,皮肤边界清楚分布大小不等的圆形白斑,并且逐 渐发展,两年求治未见效果,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中药丸,一日2次,早晚各1丸,服药140 天痊愈,二年后随访未复发。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红花250-280, 川芎 250-270,丹参 250-270,香附 250-270,当归 250-270,山药 250-280,白鲜皮 250-280, 乌梢蛇255-265,海蚕120-130,雪蛤35-40,龙胆草255-265,沙蒺藜1000-1500,刺蒺藜 1000-1500,补骨脂 255-265,黄芪 250-270,重楼 125-135,苦参 255-26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丸,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红花260,川芎260,丹参260,香附260,当归260,山药260,白鲜皮260,乌梢蛇260,海 蚕126,雪蛤38,龙胆草260,沙蒺藜1200,刺蒺藜1200,补骨脂260,黄芪260,重楼130,苦 参 130。3. -种权利要求1或2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 按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分别用质量比2 :3 :1的白醋、梓檬汁和蜂胶的混合溶液熏蒸 20-30min,然后过沸水3-5S,干燥,备用; 2) 将乌梢蛇、海蚕和雪蛤喷洒95%酒精润湿,隔水蒸2h,然后干燥磨粉,过120目筛,再 与剩余的原料药混合,超微粉碎,添加卵磷脂,混合均匀,得药粉,备用; 3) 向步骤2)药粉中加入1. 0-1. 2倍质量的蜂蜜,然后添加聚氧乙烯蓖麻油,炼为药丸, 得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卵磷脂添加量为各 原料药总质量的〇. 2-0. 5%。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聚氧乙烯蓖麻油添 加量为各原料药总质量的〇. 5-1%。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每丸重 6g〇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丸,原料药为山药,枸杞子,黄芪,清半夏,云苓,白附子,天冬,桂枝,香附,当归身,乌梢蛇,陈皮,黑附子,白花蛇,海星,海蚕,天麻,炒枣仁,熟地黄,甘草。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方法简单,通过熏蒸等预处理去除苦涩及部分有害成分,不刺激胃和血管,避免了因中药原料药中存在的有毒成分服用后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以天然的中药为原料,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白癜风,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益气行滞,驱风止痒,活血消斑的功效,见效快,治疗时间短,对白癜风具有优异治疗效果。
【IPC分类】A61K9/20, A61P17/00, A61K35/583, A61K35/64, A61K36/896, A61K35/65
【公开号】CN105194227
【申请号】CN201510720091
【发明人】吴小斌
【申请人】吴小斌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