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42183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神经衰弱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称谓,目前已这样称呼它包括一部分抑郁、焦虑障碍、 紧张性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它指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 易疲乏现象,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肌肉紧张性疼痛等;这些症状不能归于 脑、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症状时轻时重,波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程多迀延。
[0003] 神经衰弱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其两种主要类型彼此有相当的重叠。一 种类型的特点是:主诉用脑后倍感疲倦,常伴有职业成就或应付日常事务效率一定程度的 下降。另一类型的特点是:在轻微的体力劳动后即感虚弱和极为疲乏,伴以肌肉疼痛和不能 放松。神经衰弱的特征是易兴奋,易激惹,易衰竭,常瘵有失眠、头痛、抑郁、注意力涣散、记 忆力减退和情感脆弱等。抑郁心境可导致思维消极、悲观与自责、自卑,犹如带着有色眼镜 看世界,感到任何事情都困难重重,对前途悲观绝望,典型表现是行动迟缓,精力减退,缺乏 兴趣和活力,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伴随着躯体上还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 秘、阳痿、闭经、乏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自杀等极端行 为的出现。
[0004]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经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心 情和长期的内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的处于紧张状态,超过神经 系统张力的耐受限度,即可发生神经衰弱。如过度疲劳而又得不到休息是兴奋过程过度紧 张;对现在状况不满意则是抑制过程过度紧张;经常改变生活环境而又不适应,中枢神经 系统的活动,在机体各项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具有相当高的耐受性, 一般情况下并不容易引起神经衰弱或衰竭。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虽然产生了疲劳,但稍 事休憩或睡眠后就可以恢复,但是,强烈紧张状态的神经活动,一旦超越耐受极限,就可能 产生神经衰弱。
[0005] 目前,临床上治疗神经衰弱主要以中、西药治疗为主,西药大多使用抗生素药物治 疗,抗生素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较大,容易形成成瘾性、耐药性,而中药治疗,具有安全无毒 副作用,治愈后不复发,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各大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 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解郁开窍、养心安神、理气宽胸之功 效,对治疗神经衰弱各种症状具有独特疗效,治愈后不复发,安全无毒副作用,能够达到标 本兼治的目的,价格低廉,奇效实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8] -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 数为:
[0009]
[0010]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1]
[0012]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5]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6]
[0017] -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18] (1)将豨莶、地柏叶、甜石榴和山楂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 备用;
[0019] (2)将小柳拐、糖芥和水皂角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 粉,备用;
[0020] (3)将杜衡、冬凌草和仙人掌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 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成65°C下相对密度为1. 12~1. 15的稠膏, 备用;
[0021] (4)将薤白、乌榄、莴舆、乌口树、昙花和兔毛蒿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 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 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 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I. 10~1. 13的稠膏,备用;
[0022] (5)将上述步骤⑴~⑷所制得的汁液、细粉以及稠膏混合后,制成胶囊,即得所 述的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
[0023]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4] 豨莶:味苦,性寒;入肝、脾、肾经。祛风湿,利筋骨,降血压。主治四肢麻痹,筋骨 疼痛,腰膝无力,疟疾,急性肝炎,高血压病,疔疮肿毒,外伤出血。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 册》载:"安神降压,祛风止痛。治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风湿痹痛,蛇虫咬伤。"
[0025] 小柳拐:味苦、湿、辛,性寒;归心、脾经。清热解毒,散瘀消食。主咽喉肿痛,疮疡肿 毒,跌打损伤,烫伤,刀伤,食积腹胀。《陕西草药》载:"生肌,收敛。治刀伤。"
[0026] 杜衡:味辛,性温,小毒;归肺、肝、肾、膀胱经。疏风散寒,消痰利水,活血止痛。主 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头痛,齿痛,胃痛,痧气腹痛,瘰疬,肿毒, 蛇咬伤。《江苏药材志》载:"发汗,祛痰。治感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
[0027] 冬凌草:味苦、甘,性微寒。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感冒头痛,气管炎, 慢性肝炎,风湿关节痛,蛇虫咬伤。
[0028] 仙人掌: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镇咳。用于胃、十二指肠溃 疡,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蛇咬伤,烧烫伤。《闽东本草》 载:"能去瘀,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疗伤止血。治肠风痔漏下血,肺痈,胃痛, 跌打损伤。"
[0029] 地柏叶:味苦、微甘,性凉。清热解毒,止咳利咽,利湿消肿,止血止痛。用于流行性 感冒,感冒,咳嗽,扁桃体炎,腮腺炎,目赤肿痛,肠炎,痢疾,乳汁不下;外用治疮肿疔毒,跌 打损伤,湿疹,烧烫伤,刀伤出血。《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载:"治咳嗽,吐血,去肺热。"
[0030] 薤白:味辛、苦,性温;归肺、心、胃、大肠经。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主治胸痹心痛彻 背,胸脘痞闷;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带,疮疖痈肿。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薤白水 煎剂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300 %水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 :4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1 :16时对八叠球菌有抑制作用。
[0031] 乌榄:味酸、涩,性平;归脾、肺经。舒筋活络,祛风祛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 于风湿腰腿痛,手足麻木,感冒,上呼吸道炎,肺炎,多发性疖肿。《岭南采药录》载:"火煅存 性,止血化痰。少盐渍之,名榄豉,乳痈初起,煎水洗之可消。"
[0032] 甜石榴:味甘、酸、涩,性温。生津,止渴,杀虫。主咽燥口渴,虫积,久痢。《滇南本 草》载:"治筋骨疼痛,四肢无力,化虫,止痢,或咽喉疼痛肿胀,齿床出血,退胆热,明目。"
[0033] 糖芥:味苦、辛,性寒;归肺、胃经。健脾和胃,利尿强心。主脾胃不和,食积不化,及 心力衰竭之浮肿。《西藏常用中草药》载:"清血热,镇咳,强心。洽虚疡发热,肺结核咳嗽, 久病心力不足,能解肉毒。"
[0034] 莴笋:味甘、微苦,性凉;入肠、胃经。具有利五脏,通经脉,清胃热,清热利尿的功 效。现代临床医学,莴苣还有增进食欲、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等功能,可增强胃 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胆汁的分泌,从而促进各消化器官的功能。《日用本草》载:"利五脏,补 筋骨,开膈热,通经脉,去□气,白齿牙,明眼目。"
[0035] 乌口树:味微苦,性凉;归肝、肾经。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主感冒发热,咳嗽,急性 扁桃体炎,头痛,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肾炎水肿,创伤,疮疖脓肿。《广西药植名录》 载:"清热,解毒,镇痛。治头痛,身骨痛。"
[0036] 昙花:味甘,性平;归肺、心经。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养心安神。主肺热咳嗽,肺痨, 咯血,崩漏,心悸,失眠。《陆川本草》载:"清肺,止咳,化痰。治心胃气痛,吐血,最适于肺结 核。"
[0037] 水皂角:味甘苦,性寒,无毒;入肝、肾、脾三经;清肝明目,和脾利水。主治目花,夜 盲,偏头痛,水肿,脚气,黄疸。《贵州民间方药集》载:"利尿,泻热,镇咳,补肾虚,清心,明日。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水皂角全草入药,可治夜盲、眼翳、偏头痛"。
[0038] 山楂:味甘、酸,性微温;归脾、胃、肝经。消积,行瘀,化滞。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山 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具有防衰老、抗癌 的作用,山楂煎剂和乙醇提取物对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均 有抗菌作用。
[0039] 兔毛蒿: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安神镇惊,调经止血。主治传染病高热, 内服对心跳、失眠、神经衰弱效果显着,对月经过多,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疗效。外用治肿痈, 臁疮、中耳炎及其它外科化脓性感染疾病。
[004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1]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解 郁开窍、养心安神、理气宽胸之功效,对治疗神经衰弱各种症状具有独特疗效,治愈后不复 发,安全无毒副作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价格低廉,奇效实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43] 实施例1
[0044] 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