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压力和超声波特征的回收和对中装置及方法_2

文档序号:9456719阅读:来源:国知局
圈元件的实施例的端视图,该实施例使用扭绞在一起以形成线束 的多根丝。
[0096] 图5B是图5A中所示的单个回圈元件线束的一部分的特写视图。
[0097] 图6A示出了单个回圈元件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使用编织在一起以形成线束的多 根丝的。
[0098] 图6B示出了图6A中所示的单个回圈元件线束的一部分的特写视图。
[0099] 图7是圈套器装置的实施例的侧视图,该实施例使用单丝回圈元件和经由压接工 艺将回圈附接到轴杆的钢海波管。
[0100] 图8是图7中所示的圈套器装置的特写视图,其进一步示出了经由压接工艺将回 圈附接到轴杆的钢海波管。
[0101] 图9是图7中所示的圈套器装置的透视图。
[0102] 图10是图7中所示的圈套器装置的端视图。该视图示出了回圈如何侧向地重叠 而使外周长形成圆形形状的。
[0103] 图IOA是圈套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端视图。该视图示出了回圈元件如何侧向地 扭绞在一起而使外周长形成圆形形状的。
[0104] 图11是圈套器组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回圈元件利用丝线圈附接到轴元件。
[0105] 图12是出于图示性目的的轴、海波管和单个回圈元件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实际的 圈套器装置可具有多个回圈元件。该视图示出了回圈元件的实施例,其中回圈元件的半径 部分的角度距海波管部件的中心轴线通常是大约45度。
[0106] 图13是圈套器装置的替代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轴杆由扭绞的线束制成,并且回 圈元件在距所述轴杆的轴线90度的单个平面中形成圆形形状。
[0107] 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替代实施例的水平立体图,其示出了圈套器回圈的外周长 的平坦圆形形状。
[0108] 图15是图13中所示的替代实施例的前角度视图,其示出了圈套器外周长的圆形 形状以及每一回圈的直部分,所述直部分与毗邻回圈重叠以形成绕周长没有间隙的闭合 圆。
[0109] 图16到19示出了使用本文中所公开的圈套器10中任何一个的方法的实施例。
[0110] 图20到22示出了可与圈套器一起使用的卡扣配合的实施例。
[0111] 图23A到23C示出了具有压力传感器和IVUS换能器两者的导丝的实施例。
[0112] 图24A到24D示出了与导管平行地连接在一起的血管内超声波导管的两个实施 例。
[0113] 图25A和25B示出了其中压力传感器和/或IVUS换能器整合到输送导管、回收导 管或装置自身中的过滤器输送系统的实施例。
[0114] 图26A到26G示出了具有并入到护套或圈套器中的超声波换能器的回收系统的各 种实施例。
[0115] 图27A到27C示出了将超声波换能器放置在管腔的中心或可替代地将超声波换能 器阵列围绕管腔的周边放置的对中装置的各种实施例。
[0116] 图28示出了使用具有一个或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的回收系统以从身体管腔回收过 滤器的方法。
[0117] 图29是具有呈同心布置的多个片段的过滤器的丝支杆或支撑元件(w/s/s)的截 面图。
[0118] 图30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激光钻孔的片段的实施例。
[0119] 图31是具有形成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凸起特征或可替代地粗糙部分的片段的实 施例。
[0120] 图32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气泡的片段的实施例。
[0121] 图33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凹痕的片段的实施例。
[0122] 图34是具有在片段内或围绕片段的线圈或编织结构的片段的实施例。
[0123] 图35是具有多个回声标识的片段的实施例,所述回声标识围绕片段成环环排列, 以经由相邻环之间的间隔提供测量的示数。
[0124] 图36示出了用于单独地使用或结合其它片段使用的片段的各种替代性配置。
[0125] 图37示例性过滤器的视图,示出了提供具有改进的回声特性的过滤器的各种替 代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126] 如图IA和IB中所示,回收装置10 (例如,圈套器)的实施例包括具有远端端部14 和近端端部16的第一或主轴杆12。多个回圈元件18在轴杆12的远端端部14处。在一 些实施例中,虽然装置10可通常具有至少两个回圈元件18,但可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回 圈元件18。这些回圈元件18经由海波管部件20近端地附接到轴杆12的远端端部14,并 且在其最远端部处可以是自由和独立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回圈元件18的远端端部可使用 (举例来说)回圈连接器紧固或连接到毗邻回圈元件,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回圈元件18 可以是聚合物或金属材料,并且通常是不透射线的和挠性的。
[0127] 回圈元件18可具有在毗邻回圈元件之间的跨度Ll的重叠区域31。在一些实施 例中,Ll可小于大约5、10、15、20、25、30、35、40或45度。在一些实施例中,Ll可介于大约 0到45度或大约0到15度之间。每一回圈元件18的径向或圆周覆盖的跨度可由回圈元 件18的两个辐条元件30之间的角度a限定,如图IA和图4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角 度a取决于回圈元件18的数目和回圈元件的重叠量L1。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角 度a可通过用360度除以回圈元件的数目并且然后加上重叠量Ll来近似地确定。因此, 对于在每一回圈元件之间具有10度重叠的四个回圈元件的圈套器实施例,角度a等于大 约100度。对于具有10度重叠的两个回圈元件的圈套器实施例来说,角度a等于大约190 度。在其它实施例中,回圈元件的径向或圆周覆盖可以是不同的,同时仍提供完全的径向或 圆周覆盖。举例来说,在具有10度重叠的四个回圈元件的实施例中,两个回圈元件可具有 大约130度的角度a,而其它两个回圈元件可具有大约70度的角度a。
[0128] 回圈元件18的形状和挠性允许其在将装置10装入到护套22中期间和/或将装 置10从护套22布放以及使装置10缩回到护套22中期间容易地收缩和/或折叠到(举例 来说)7Fr或更小的护套导管22中,如图IC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附加的外护套36可 被用于提供附加的柱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护套36可以是编织护套,而内护套22可以 是可比编织护套更具挠性的线圈护套。外护套36可与本文中所公开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 一起使用。
[0129]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IG和IH中所示,可被用于单个护套实施例中或用作双护套 实施例中的内护套的护套22,可具有在被拉到护套22中的外来物体(例如,过滤器40)上 膨胀的柔软、挠性的和弹性的远端顶端部分32。另外,挠性的远端顶端部分32可在外来物 体和/或布放的回圈元件18往回缩回到护套22中时翻转。当挠性的远端顶端部分32反 转时,其可形成有利于过滤器40和回圈元件18往回缩回到护套22中的斜坡状结构。护套 22的主要部分34可具有比挠性的远端顶端部分32更硬的柱强度,以便在拉出嵌有过滤器 的装置10时容许产生的相对高水平的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如上文所提及的,如果需要,外 护套可被用于提供附加的柱强度。
[0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护套22的远端顶端部分32可以是不透射线的和/或包括不透 射线标识。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远端顶端部分32的聚合物可掺杂有不透射线 元件或化合物,例如,基于钡、钽、妈、钯、钼或铱的化合物或元件。可替代地或除不透射线掺 杂之外,单个或多个不透射线标识(例如,本文中所述的由不透射线元件或化合物制成的 不透射线标识带)可并入到远端顶端部分32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不透射线标识带可从护 套22的远端端部偏离大约1到10_,或大约3_,以便在捕获过程期间不干扰远端顶端部 分32的弹性和翻转。不透射线掺杂和/或标识允许操作员在护套22的插入、推进和靠近 于管腔内的外来物体定位期间显现护套22的远端顶端部分32的位置。这允许操作员将护 套22的顶端准确地和精确地推进并定位到外来物体。在其中外护套与回收护套组合的一 些实施例中,每一护套可采用不同的不透射线标识图案,以允许操作员在荧光透视下区分 两个护套。
[0131] 另外,标识偏离还可用作帮助操作员将护套22的远端端部相对于待回收的外来 物体定位在正确位置的对准特征。举例来说,外来物体可以是具有框架52、框架40上的多 个锚固件50和回收元件42的过滤器40,如图16到19中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圈元件 18的布放理想上远离回收元件42但接近最靠近回收元件42的锚固件50,举例来说,这可 通过将标识带54与过滤器40上的元件或特征(例如,回收元件42)排列来实现。回收元 件42与锚固件50之间的距离d可充当回圈元件18布放的设计约束,其中回圈元件18可 被设计成在小于回收元件42与锚固件50或过滤器40上的其它特征之间的距离d的轴向 伸长的情况下布放。下文更充分地描述图16到19。
[0132]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杆12是直的,并且可由(举例来说)聚合物或金属材料制成。 轴杆12可由实心设计(例如,丝)制成,但可替代地可以是中空的,以利于次级装置穿过轴 杆12的管腔。轴杆12可以是单根丝或元件,但还可以由可以是编织、扭绞或绞合成单个轴 杆12的多根丝或元件构成。轴杆12提供了用户可通过其推进、操纵并且缩回所述装置的 远端端部14的方式,以从人体捕获和移除外来物体。通常,用户通常在人体解剖体外部的 近端端部16处操纵装置10。通过操纵轴杆12,运动传递到装置10的远端端部14,这继而 致使回圈元件18在人体解剖体内移动。这个运动允许回圈元件18捕捉待从身体移除的外 来物体。因此,轴杆12可被设计成具有足够的硬度、挠性、推送性和扭控性,以完成本文中 所述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单根丝轴杆可提供足够的硬度、挠性、推送性和扭控性。在 其它实施例中,多根丝轴杆可提供足够的硬度、挠性、推送性和扭控性。
[0133] 在一些实施例中,海波管20将回圈元件18附接到轴杆12。海波管20具有内直径 和外直径,并且通常被确定尺寸成使得轴杆12和所有回圈元件18可配合在海波管20的内 直径内。内直径被确定尺寸成使得在海波管20与轴杆12和回圈元件18之间存在足够的 干涉,以便海波管20可在周向上模压或卷压,从而将回圈元件18和轴杆12机械地锁定在 一起。另外,海波管可径向地成型为非圆形状(例如但并不限于,六边形或正方形或其它用 直线围着的形状),以进一步利于所述轴杆12和回圈元件18的机械配合和锁定。在一些实 施例中,海波管20的长度是其外直径的大约至少两倍,但可短到其外直径的一倍,或长到 其外直径的二十倍。举例来说,回圈元件18还可通过线圈内的熔焊、钎焊、捕获、或在聚合 物或硬性粘合剂内灌封而附接到轴杆12。
[0134]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圈元件18具有允许其以阶段式方式布放的几何形状,其中圈 套器10的形状和有效直径取决于圈套器10被从护套22布放出多远。在如图ID中所示的 第一布放阶段中,回圈18初始从护套22布放并且膨胀,各自具有半圆形形状、半卵形形状 或半长圆形形状,举例来说,并且圈套器10的有效直径小于当圈套器10完全布放时的有效 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四个回圈元件18的实施例),第一布放阶段中的圈套器的 几何形状类似苜蓿叶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IE中所示,苜蓿叶形状的回圈18从轴杆 12和护套22大致横向地延伸。在如图IF中所示的第二布放阶段中,回圈18从护套22更 远地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布放阶段中,回圈18从护套22的远端端部24横向地 和轴向地延伸,由此在这种形态中为圈套器10提供了延伸的轴向伸长。在如图IA中所示 的第三布放阶段中,回圈18完全膨胀,从而达到圈套器10的完全有效直径。当沿着圈套器 10的纵向轴线观看以产生如图IA中所示的端视图时,在第三布放阶段中的圈套器10的几 何形状可类似于大致全圆,具有从圆因向中心海波管附接点的轮辐式元件。由回圈元件18 的径向边缘部分形成的圆形几何形状消除或减小了回圈元件18之间的间隙,这可使操作 员更容易将外来物体上的回收元件与圈套器10接合,尤其是当回收元件位于管腔周边附 近或周围时。
[0135] 为了利于回圈元件18与回收元件的接合,回圈元件18当完全布放时可被确定尺 寸成与外来物体位于其中的管腔的内直径大约相符。这允许回圈元件18与管腔壁的整个 圆周之间完全或大致完全贴附,这增强了圈套器10捕获回收元件的能力。在一些实施例 中,完全布放的回圈元件18的几何形状可以是大致椭圆形、卵形或长圆形的,以便与具有 大致椭圆形、卵形或长圆形截面的几何形状的管腔相符。在这些实施例中,椭圆形或长圆形 几何形状的长轴可被确定尺寸成与外来物体位于其中的管腔的内直径大约相符。概括地, 完全布放的回圈元件18的几何形状可大致匹配管腔的几何形状。
[0136] 举例来说,腔静脉可具有大体椭圆形或长圆形截面的几何形状。为了在腔静脉中 使用,可有利地使用带有具有大致椭圆形或长圆形的完全布放形态的回圈元件18的圈套 器10,如图II到IM中所示,示出了具有两个回圈元件18的圈套器10的实施例。在其它 实施例中,可使用两个以上的回圈元件18,例如,3、4或更多回圈元件。通过使布放的回圈 元件18的几何形状与管腔的几何形状匹配,可更易于实现与管腔壁的完全周向贴附。另 外,可具有长轴和短轴的椭圆形或长圆形圈套器10可被用于具有宽范围尺寸的管腔中,因 为圈套器的长轴可视需要旋转以提供更大的壁到壁伸长。另外,通过形成具有近端偏置曲 线58的所述回圈的形状,回圈元件18可表现出远端和近端伸长两者,如图IS中所示。在 一些实施例中,远端伸长D3高达大约10mm,并且近端伸长D4高达大约10mm,其中远端伸长 和近端伸长是以轴杆12的远端端部为基准。在其它实施例中,D3和D4可大于或小于上文 所述的值。
[0137]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单独的回圈元件18可采用单个或多个不透射线标识56,以 使得每一回圈元件18具有不同数量的不透射线标识56,或不同图案的不透射线标识56,以 允许操作员在荧光透视下在视觉上区分和识别每一回圈元件18,如图IR和IT中所示出。 举例来说,如图IR中所示,一个回圈元件18具有单个不透射线标识56,而另一个回圈元件 18具有两个不透射线标识56。类似地,在图IT中,第一回圈元件18具有一个不透射线标 识56 ;第二回圈元件18具有两个不透射线标识56 ;第三回圈元件18具有三个不透射线标 识56 ;并且第四回圈元件18具有四个不透射线标识56。
[0138]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圈元件18可使用各种技术附接或连接在一起,如图II和IJ 中所示。举例来说,回圈元件18可通过回圈连接器19连接在一起,回圈连接器19可由可 围绕两个回圈元件18在(举例来说)回圈元件18之间的交叉接合点处卷绕、扭绞、卷压、 模制或形成的一件丝、金属、塑料或聚合物制成。可使用用于将回圈元件18连接在一起的 其它技术,例如,焊接或施加粘合剂。可替代地,如图IV到IX中所示出,回圈元件18可通 过回圈连接器19b连接在一起,回圈连接器19b可以是围绕回圈元件18的毗邻辐条部分30 卷绕或以其它方式设置的套筒。套筒可由各种材料制成,例如,可热收缩挠性塑料管,辐条 部分可穿过所述塑料管设置并且然后通过收缩围绕辐条部分的管而固定在一起)。举例来 说,套筒可由PTFE或另一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制成。套筒可为回圈元件18提供附加的结构 稳定性并且允许回圈元件18 -致地推进或缩回。在没有套筒的情况下,回圈元件18可能 被分离开,举例来说,一个回圈元件大致面向近端,另一个回圈元件大致面向远端,这使得 对圈套器的控制更加困难,并且还使得圈套器和待回收的物体的可视化更加困难。因此,挠 性套筒的添加可改进回收过程期间对回圈元件的控制和可视化,同时仍准许回圈元件挠曲 和弯曲以及由用户布放和操纵。另外,辐条部分30可扭绞在一起以将回圈元件18附接在 一起,如图IOA中所示出。举例来说,Btt邻回圈元件18的辐条部分30可扭绞在一起。将回 圈元件18附接或连接在一起可减小可在回圈布放、管腔内的回圈操纵和回圈缩回期间发 生的不想要的或无意的回圈翻转或回圈移位的可能性。
[0139]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圈元件18可包括单个或多个回圈收缩促进部分23特征,如图 IK到IM中所示,当回圈元件18往回缩回到护套22中时或当护套22被在回圈元件18上推 进时,所述促进部分利于回圈元件18的收缩。回圈收缩促进部分23可以是回圈元件18上 预制的卷弯或折叠,所述预制的卷弯或折叠充当回圈元件18的收缩点或折叠点,并且因此 在压力施加到回圈元件18上时起始或促使回圈元件18收缩。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回圈 元件18可具有至少一个回圈收缩促进部分23。
[0140] 另外,回圈收缩促进部分23可以各种方式来定向。举例来说,回圈收缩促进部分 23可在远端方向(如图IK中所示)或近端方向(未示出)上指向或延伸,以使得与不具有 回圈收缩促进部分23的实施例(如图II中所示)相比,处于布放形态的回圈元件18的圆 周当轴向地观看时保持相同的形状(例如,椭圆形,卵形或长圆形),出。在其它实施例中, 回圈收缩促进部分23可径向地向内指向或延伸(如图IL和IM中所示出),以使得与不具 有回圈收缩促进部分23的实施例(如图IL中所示)相比,处于布放形态的回圈元件18的 圆周当轴向地观看时保持大致相同的形状(例如,椭圆形,卵形或长圆形)。在其它实施例 中,回圈收缩促进部分23可径向地向内指向或延伸(如图IL和IM中的虚线所示),以使 得处于布放形态的回圈元件18的圆周当轴向地观看时仍保持大致相同的形状(例如,椭圆 形,卵形或长圆形),但还包括径向地向内的凹陷,所述凹陷可以是到径向地向内延伸的点 的弓形和锥形。凹陷的尺寸可通过回圈收缩促进部分23的尺寸以及锥形的形状来控制,如 表示图IL和IM中的回圈收缩促进部分的虚线和实线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圈收缩促 进部分23可远端地或近端地以及径向地定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圈收缩促进部分23可 采用提供铰接点的回圈几何形状,以允许回圈元件18借助于小作用力下折和收缩,如图IU 中所示。
[0141] 图IN到IQ示出了具有两个回圈元件18的圈套器10的实施例的布放阶段。如图 IN中所示,在初始或第一布放阶段期间,回圈元件18轴向地延伸出护套22,由此在这种形 态下为圈套器10提供轴向伸长,如本文中所述这适用于(举例来说)导丝回收或起搏器引 线回收。更一般来说,这种形态特别适合于回收横向于圈套器轴线取向的细长物体。在第 二布放阶段中,回圈元件18从轴向取向改变到横向或径向取向,如图10中所示,其中圈套 器10几乎没有轴向伸长或具有最小的轴向伸长。当回收特征或物体与另一结构之间的间 隔小时这种形态是适合的,并且当间隔更大时,几乎没有轴向伸长或具有最小的轴向伸长 的回圈元件可更容易地进入。在第三或完全布放阶段中,如图IP和IQ中所示,回圈元件18 被完全布放,从而形成形状与管腔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卵形、长圆形或任何其它适合 形状)相符的圆周,如图II到IM中所示。在第三布放阶段中,圈套器10可具有一些轴向 伸长和全部径向伸长,所述全部径向伸长可被配置成提供与管腔壁的完全周向贴附。可增 加或减小第三布放阶段的轴向伸长,以增强对外来物体(例如,过滤器)的捕获,如本文中 所述。
[0142] 丝的直径可各自是0. 002〃到0. 007〃。丝可紧密地缠绕在一起,然后形成为期望形 状的回圈元件18。回圈元件18的外部辐射式边缘部分26可以是成角度的,以使得辐射式 边缘部分26的跨度相对于轴杆12的轴线为大约45度与90度之间的角度。
[0143] 如图2A和2B中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的回圈元件18至少两根丝制成,所述至少两根 丝以扭绞形态紧密地聚拢,其中所述丝中的至少一根是形状记忆镍钛丝,所述丝中的至少 一根是不透射线铂丝。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期望回圈元件18的特定硬度性质时,通过改变 丝的数目和线束中所使用的丝直径,扭绞形态可能比编织形态有利。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圈 元件18包括两根形状记忆镍钛丝和两根不透射线铂丝。可使用其它材料来替换镍钛和/ 或不透射线铂丝。举例来说,可用不锈钢丝或聚合物丝替换镍钛合金(例如,镍钛诺)。另 外,可用另一不透射线材料(例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