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气垫式可调节的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743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气垫式可调节的约束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器械器材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用气垫式可调节的约束带。
【背景技术】
[0002]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常常会接触到因脑部疾患引发的意识障碍、躁动的患者,或是全麻术后未清醒、精神异常的精神病患者。这些患者常常因为躁动、翻身或无意识地手部捉拿,而出现气管或导管脱落,影响治疗的进程,增加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为保证其安全,保证治疗、护理的连续性,医护人员常常在征得家属同意后使用约束带来限制病人的活动。传统的约束带是先用棉垫包裹病人的手腕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上,松紧以能伸进两指为宜,使肢体不易脱出,又不影响血液循环,然后再将带子系于床缘上。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约束方式由于过程及操作过于复杂,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护工作者才能顺利地完成,使用效果非常低,如果病人需要移位或做翻身锻炼等动作时,都需要折解已经绑设固定的绷带条,非常不便,增加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
[0003]所以设计出一种即可以快捷约束固定,又能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调节长度或位置的约束带在本领域中具有非常好的实用价值,本领域的工作人员研宄出了多种实现该功能的约束带,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3564394U公开的一种医用约束带,该约束带通过腕带将病人的腕部或足踝部固定,然后再通过牵拉带快速地将腕带牵拉固定在床缘或其它固定物体上,使用非常快捷,操作非常简单,而且该腕带上设有棉垫层,和粘接装置,患者使用时会比较舒适;该约束带上还设有调节扣和扣接装置,不仅可以调节固定长度,而且扣接非常方便快捷,使用非常简单,减少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
[0004]但是该约束带在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点,首先,该约束带虽然设有棉垫层,可以让患者比较舒适地使用,但是该棉垫层缺乏透气性,如果过度紧固,且时间一长,患者手腕部或足踝部容易因为不透气而产生不适;其次,该约束带长期约束固定的部位容易产生勒痕或局部损伤,所以需要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对患者的约束固定部进行局部按摩或放松动作;第三,该约束带的扣接及粘接方式和使用配件过于繁杂,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医用气垫式可调节的约束带,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即实现约束带可以快捷方便地使用,又可以让约束带具有通气和模拟按摩的功能,不仅方便医护工作者的操作使用,而且防止患者因为长期使用约束带而出现局部损伤或不适的状况。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医用气垫式可调节的约束带,包括用于环绕固定手腕或足踝部的紧固带和与该紧固带配合可拆卸连接的牵拉带,该紧固带的正面设有与皮肤相接触的柔软层,背面设有用于粘合连接的毛绒面层,紧固带的一端还连接有一条用于紧固的粘接带和一条用于连接该牵拉带的连接带,该粘接带的正面设有与所述紧固带背面毛绒面层相配合粘合连接的刺勾面层,背面设有一条可进行充放气并对紧固部位进行模拟按摸的气垫带,所述连接带的末端设有一用于扣接的公扣;所述牵拉带的一端设有一与所述连接带上的公扣相配合扣接的母扣,另一端固定捆绑设置,且该牵拉带与连接带上还分别设有一用于调节长度的调节扣。
[0008]更进一步,所述气垫带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且相互连通的气囊,其中一气囊上设有出气孔与进气孔,气囊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向下凸起的按摩凸圈。
[0009]更进一步,所述出气孔上配合塞设有一塞体,且该塞体连接设置在所述粘接带上。
[0010]更进一步,所述塞体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
[0011]更进一步,所述进气孔通过一连接管与一充气囊体相连通,该充气囊体上设有一进气口,且该进气口位于该充气囊体的内侧壁一侧的端口处上设有一挡片,该挡片与所述进气口相配合设置,用于防止进入该充气囊体的气体从该进气口中流出。
[0012]更进一步,所述挡片呈圆形状。
[0013]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紧固带上设置连接带和粘接带,不仅使该约束带更方便粘接和扣接,减少了不必要的扣接部件,让使用操作变得简单快捷,而且紧固效果良好。
[0015]2、本实用新型在粘接带上设置可充放气的气垫带,该气垫带不仅具有非常好的透气功能,使约束固定部位能够实现透气,而且该气垫带的充放气过程中,该按摩凸圈可以模拟按摩动作,使约束固定部位得到放松和锻炼,防止该约束固定部位因为长时间地约束固定而出现勒痕或局部损伤。
[0016]3、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实用性强,在临床使用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参照附图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医用气垫式可调节的约束带,包括用于环绕固定手腕或足踝部的紧固带I和与该紧固带I配合可拆卸连接的牵拉带2,该紧固带I的正面设有与皮肤相接触的柔软层11,背面设有用于粘合连接的毛绒面层12,紧固带I的一端还连接有一条用于紧固的粘接带3和一条用于连接该牵拉带2的连接带4,该粘接带3的正面设有与所述紧固带I背面毛绒面层12相配合粘合连接的刺勾面层31,所述连接带4的末端设有一用于扣接的公扣41。所述牵拉带2的一端设有一与所述连接带4上的公扣41相配合扣接的母扣21,另一端固定捆绑设置,一般都是直接绑设在床缘或其它固定物体上,该牵拉带2与连接带4上还分别设有一用于调节长度的调节扣6,当病人需要移位、翻身或躺卧时,可以通过该调节扣6调节牵拉带2和连接带4的长度,非常简单快捷,避免了以往需要拆解已经捆绑好的约束带。
[0021]如图1及图2所示,该粘接带3背面设有一条可进行充放气并对紧固部位进行模拟按摸的气垫带5,所述气垫带5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且相互连通的气囊51,其中一气囊51上设有出气孔52与进气孔53,气囊51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向下凸起的按摩凸圈54,该按摩凸圈54可以实现气垫带5对约束部位的模拟按摩动作。所述出气孔52上配合塞设有一塞体55,且该塞体55连接设置在所述粘接带3上,当然气垫带5需要充气时,先将该塞体55塞入出气孔52中。所述进气孔53通过一连接管56与一充气囊体7相连通,该充气囊体7上设有一进气口 71,且该进气口 71位于该充气囊体7的内侧壁一侧的端口处上设有一挡片72,该挡片72呈圆形状,并与所述进气口 71相配合设置,用于防止进入该充气囊体7的气体从该进气口 71中流出。需要对气垫带5充气时,只需要要反复按压该充气囊体7,外部气体就可以通过进气口 71进入到各个气囊51中,非常方便实用。
[0022]本实用新型不仅使该约束带更方便粘接和扣接,减少了不必要的扣接部件,让使用操作变得简单快捷,而且紧固效果良好,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模拟按摩动作,使约束固定部位得到放松和锻炼,防止该约束固定部位因为长时间地约束固定而出现勒痕或局部损伤,更加适合于患者的使用。
[0023]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主权项】
1.一种医用气垫式可调节的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环绕固定手腕或足踝部的紧固带和与该紧固带配合可拆卸连接的牵拉带,该紧固带的正面设有与皮肤相接触的柔软层,背面设有用于粘合连接的毛绒面层,紧固带的一端还连接有一条用于紧固的粘接带和一条用于连接该牵拉带的连接带,该粘接带的正面设有与所述紧固带背面毛绒面层相配合粘合连接的刺勾面层,背面设有一条可进行充放气并对紧固部位进行模拟按摸的气垫带,所述连接带的末端设有一用于扣接的公扣;所述牵拉带的一端设有一与所述连接带上的公扣相配合扣接的母扣,另一端固定捆绑设置,且该牵拉带与连接带上还分别设有一用于调节长度的调节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气垫式可调节的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带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且相互连通的气囊,其中一气囊上设有出气孔与进气孔,气囊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向下凸起的按摩凸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气垫式可调节的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上配合塞设有一塞体,且该塞体连接设置在所述粘接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气垫式可调节的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气垫式可调节的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通过一连接管与一充气囊体相连通,该充气囊体上设有一进气口,且该进气口位于该充气囊体的内侧壁一侧的端口处上设有一挡片,该挡片与所述进气口相配合设置,用于防止进入该充气囊体的气体从该进气口中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气垫式可调节的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呈圆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医用气垫式可调节的约束带,包括用于环绕固定手腕或足踝部的紧固带和与紧固带配合可拆卸连接的牵拉带,紧固带的一端还连接有一条用于紧固的粘接带和一条用于连接该牵拉带的连接带,粘接带的正面设有与紧固带背面毛绒面层相配合粘合连接的刺勾面层,背面设有一条可进行充放气并对紧固部位进行模拟按摸的气垫带;牵拉带的一端设有一与连接带上的公扣相配合扣接的母扣,另一端固定捆绑设置,且牵拉带与连接带上还分别设有一用于调节长度的调节扣。本实用新型实现约束带可以快捷方便地使用,又可让约束带具有通气和按摩的功能,不仅方便医护工作者的操作使用,而且防止患者因为长期使用约束带而出现局部损伤或不适的状况。
【IPC分类】A61F5-37
【公开号】CN204446243
【申请号】CN201520054256
【发明人】连小燕, 林平冬, 李晓茵
【申请人】连小燕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