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塑形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0419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括三个组合模块;分别为骨骼仿形腔I左后侧的第一组合模块2、骨骼仿形腔I左前侧的第二组合模块3和骨骼仿形腔I右前侧的第三组合模块4;第一组合模块2与第二组合模块3铰接安装在一起;在第一组合模块2、第二组合模块3和第三组合模块4的外侧安装有至少一个能将其固定在一起的卡箍。卡箍可采用现有公知的能够实现紧箍作用的连接构件;卡箍具有使用方便,紧箍力强的特点;除了能够满足组合模块易于拆装的使用要求以外,还可重复使用,降低成本;第一组合模块2与第二组合模块3铰接,再与第三组合模块4通过卡箍连接的组合方式具有唯一性,避免组合模块拼合时出现装倒、装错或装反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强。
[0024]如附图1所示,卡箍包括夹紧箍体5、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夹紧箍体5为一侧开口的环形箍体,在夹紧箍体5的两个自由端上分别固定有连接片;两个连接片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连接在一起。
[0025]如附图1所示,第一组合模块2的左端外与第二组合模块3的左端外分别由上至下间隔固定有合页套筒6,第一组合模块2和第二组合模块3之间的合页套筒6相互交叉分布并通过合页轴铰接安装在一起。
[0026]如附图1所示,在第一组合模块2右侧外和第二组合模块3的右侧外分别设有定位卡槽,与定位卡槽对应的第三组合模块4的左前侧和左后侧分别设有向外突出的定位块7,定位块7分别卡在对应的定位卡槽内。定位块7起到对第一组合模块2、第二组合模块3和第三组合模块4之间纵向扣合定位的作用。
[0027]根据需要,第一组合模块2采用3D打印第一组合模块;第二组合模块3采用3D打印第二组合模块;第三组合模块4采用3D打印第三组合模块。3D打印为现有公知的快速成型技术;可先根据CT和MRT影像技术对骨缺损处的骨骼进行三维重建,再利用3D打印技术对打印材料进行打印并构造出第一组合模块2、第二组合模块3和第三组合模块4;3D打印的仿形打印效果更好,能够快速成型,缩短制作周期,生产效率高。
[0028]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主权项】
1.一种骨水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模本体;骨模本体内设有上下贯穿的骨骼仿形腔;骨模本体为组合模,包括至少两个能够相互拼合并固定连接的组合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水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骨模本体包括三个组合模块;分别为骨骼仿形腔左后侧的第一组合模块、骨骼仿形腔左前侧的第二组合模块和骨骼仿形腔右前侧的第三组合模块;第一组合模块与第二组合模块铰接安装在一起;第三组合模块分别与第一组合模块和第二组合模块之间通过锁扣固定安装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水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骨模本体包括三个组合模块;分别为骨骼仿形腔左后侧的第一组合模块、骨骼仿形腔左前侧的第二组合模块和骨骼仿形腔右前侧的第三组合模块;第一组合模块与第二组合模块铰接安装在一起;在第一组合模块、第二组合模块和第三组合模块的外侧安装有至少一个能将其固定在一起的卡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水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箍包括夹紧箍体、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夹紧箍体为一侧开口的环形箍体,在夹紧箍体的两个自由端上分别固定有连接片;两个连接片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连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骨水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合模块的左端外与第二组合模块的左端外分别由上至下间隔固定有合页套筒,第一组合模块和第二组合模块之间的合页套筒相互交叉分布并通过合页轴铰接安装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骨水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合模块右侧外和第二组合模块的右侧外分别设有定位卡槽,与定位卡槽对应的第三组合模块的左前侧和左后侧分别设有向外突出的定位块,定位块分别卡在对应的定位卡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水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合模块右侧外和第二组合模块的右侧外分别设有定位卡槽,与定位卡槽对应的第三组合模块的左前侧和左后侧分别设有向外突出的定位块,定位块分别卡在对应的定位卡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骨水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合模块采用3D打印第一组合模块;第二组合模块采用3D打印第二组合模块;第三组合模块采用3D打印第三组合模块。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水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合模块采用3D打印第一组合模块;第二组合模块采用3D打印第二组合模块;第三组合模块采用3D打印第三组合模块。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水泥塑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合模块采用3D打印第一组合模块;第二组合模块采用3D打印第二组合模块;第三组合模块采用3D打印第三组合模块。
【专利摘要】<b>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水泥塑形模具技术领域,是一种骨水泥塑形装置;其包括骨模本体;骨模本体内设有上下贯穿的骨骼仿形腔;骨模本体为组合模,包括至少两个能够相互拼合并固定连接的组合模块;骨模本体包括三个组合模块;分别为骨骼仿形腔左后侧的第一组合模块、骨骼仿形腔左前侧的第二组合模块和骨骼仿形腔右前侧的第三组合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利用骨模本体塑性出仿形的骨水泥假体,塑形效果好,形状规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力学性能;保证骨水泥假体能够与患者骨骼之间能够完全对接,防止骨切除断端错位,预防骨质疏松发生;骨模本体为第一组合模块、第二组合模块和第三组合模块拼合的组合模,方便拆装,实用性强。</b>
【IPC分类】A61B17/88
【公开号】CN204951137
【申请号】CN201520649748
【发明人】买合木提·亚库甫, 乌日开西·艾依提
【申请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