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33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吸尘器,尤其是涉及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经软管及管子回流至地面用吸入器等内的排气回流(循环)式电动吸尘器,上述电动送风机装在吸尘器的主体内。
一般的地面移动型吸尘器,是将装在吸尘器主体内的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全部从排气口排向外部,该排气口设在除尘器的背面侧等处。
即,由地面用吸入器等随同空气一起吸入的灰尘经管子和软管而被吸入吸尘器主体内,用纸袋等除去灰尘后的空气对电动送风机的马达进行冷却,然后自排气口向外部排出,因来自电动送风机5的排气全部排出,故强劲地向外部吹出。因此,会产生下述不良现象,即沉积、滞留于地面或绒毯上的灰尘被该排气风扬起而在房间中扩散。
为了减少这种向外部吹出的排气风或提高集尘效果等,例如象在实公昭39-36553号公报或特开平9-135795号公报中所揭示的那样,提出了一种电动吸尘器,这种吸尘器是在与吸尘器主体相连接的软管、管子以及吸入器上,形成吸气流路和排气流路而构成的,该排气流路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的一部分或全部回流。
上述电动吸尘器是将软管和管子构成双重结构,以便在内侧形成吸气流路,在外侧形成排气流路。
如上所述,在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上,软管需要采用双重构造。可是,电动吸尘器的软管一般使用称为一层双线管的内装有线圈线等的比较重的软管,该线圈线具有导电性(因用作信号线等)和保形性。因此,这种软管采用双重结构时,软管整体重量太重,操作性能降低,故存在着难以实用化的问题。
又,排气通过双重构造外侧的流路,但是电动送风机排出的排气对马达进行冷却之后会变热,该排气通过双重软管的外侧排气流路时,会使双重软管外表面的温度上升,故使用性能降低。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使形成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吸气流路和排气流路的双重软管轻量化。
另一目的在于抑制排气热所引起的双重软管外表面的温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在连接于吸尘器主体上的软管、管子以及吸入器上,形成吸气流路以及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流的排气流路,上述电动送风机装在吸尘器的主体内,其特征在于该软管构成双重结构,而且形成吸气流路的内侧软管使用内装有导电线的挠性软管,形成排气流路的外侧软管使用内部不装导电线的挠性软管。
又,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在连接于内装有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主体上的软管、管子以及吸入器上,形成有吸气流路以及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流的排气流路,这种电动吸尘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双重构造,而且形成吸气流路的内侧软管使用内装有保形构件的挠性软管,形成排气流路的外侧软管使用内部不装保形构件的挠性软管;所述外侧软管使用凹凸的细波纹状软管。
用于将该双重构造的软管的一端装在吸尘器主体的软管插入口上、将另一端装在软管把手部上的双重构造的连接管的内侧软管安装端,比外侧软管安装端向外侧突出。
该内侧软管不透明,而外侧软管具有透明性。
上述管子由形成截面近似圆形的吸气流路的内侧筒状部和形成排气流路的外侧筒状部构成,该外侧筒状部是这样构成的,即其一部分与该内侧筒状部形成一体,并覆盖内侧筒状部。
所述管子的排气流路的截面近似新月形,该管的外侧筒状部的截面近似圆形。
附图的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一般地面移动型吸尘器的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图,为便于图示而省略软管的中途部分。
图2是图1的吸尘器主体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3是图1的软管连接部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图1的软管把手部的放大剖面图。
图5A、图5B、图5C、图5D、图5E、图5F是上述实施例的连接管的构造图,其中图5A是其纵向剖面图,图5B是图5A的A-A剖面图,图5C是侧视图,图5D是图5C的一端侧的端面图,图5E是图5C的另一端侧的端面图,图5F是图5C的B-B剖面图。
以下参照图1~图5F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应用本发明的地面移动型吸尘器如图1所示,由吸尘器主体1、软管2、连结管3以及地面用吸入器4等构成。
在吸尘器主体1内设有电动机室6和使用纸袋7及微尘过滤器8的集尘室9,电动机室6内设有吸入用的电动送风机5。
又,在吸尘器主体1的背面侧,形成有经排气用过滤器10将电动送风机5的一部分排气排到外部的排气口11。
而且,吸尘器主体1的一部分、软管2、连结管3以及地面用吸入器4的流路为双重构造,分成吸气流路A和排气流路B,各部之间是连通的。
即,在吸尘器主体1的集尘室9和电动机室6的下部侧,形成有排气流路B,用于将电动送风机5的排气的一部分回流,该排气流路B与装在吸尘器主体1的软管插入口12上的软管连接部20的排气流路B连通。
该软管连接部20的连接管20a、20b为同心圆状的双重构造,形成吸气流路A的内侧的连接管20a两端突出,其一端插入纸袋7的安装部7a内,而且由外侧的连接管20b形成的排气流路B与上述主体1一侧的排气流路B连通。
在上述连接管20a、20b的另一端侧,安装着双重构造的软管2的一端。该软管2的内侧使用称为一层双线软管的内装有线圈线21的、一般电动吸尘器用的不透明挠性软管2a,上述线圈线21具有导电性(因用作信号线等)和保形性,着眼于在该内侧软管2a内装有线圈线21,而在外侧不需要线圈线这一点,外侧使用称为导管软管的与洗衣机用排水软管一样的挠性软管2b。导管软管2b不像一层双线软管2a那样,其内部不装线圈线21,故重量轻,而且是凹凸的细波纹状软管,故具有软管表面积大、散热性好的优点。又,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管软管2b是用半透明树脂制成的。
这样,直径小的内侧软管使用内装线圈线21的比较重的一层双线软管2a,直径大的外侧软管使用轻的导管软管2b,因此,可大大减轻双重软管2的重量。
又,形成排气流路B的外侧的导管软管2b如上述,为凹凸的细波纹状软管,软管表面积大、散热性好,故可抑制排气热所引起的双重软管外表面温升。这样,通过抑制双重软管外表面温升,温度不会上升至使用者有异样感的程度,故提高了使用性能。
此外,由于内侧的一层双线软管2a不透明,外侧的导管软管2b半透明,故可通过设计上的改进来提高外观的漂亮程度,双重软管2虽比一般的软管粗,但因外侧的导管软管2b是半透明的,故可看见内侧的一层双线软管2a,看起来显得比较细。又,因灰尘所通过的内侧一层双线软管2a不透明,除尘后不含灰尘的洁净空气所通过的外侧的导管软管2b半透明,故看不见附着在内侧的一层双线软管2a内面上的灰尘,而外侧的导管软管2b内面不污染,因此不会影响双重软管2的外观。
该软管2,是将内侧的一层双线管2a拧入肋22内安装固定后,再将外侧的导管软管2b装在外侧的连接管20b上并粘接起来,上述肋22是螺旋式地在内侧连接管20a突出端的外表面上形成的。用筒状保护盖23覆盖该软管2的安装部。
上述说明中,在将位于内侧的难安装的一层双线软管2a往内侧的连接管20a上安装时,因该软管安装端比外侧的连接管20b的软管安装端向外侧突出,故可在外侧的连接管20b不干涉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地进行安装,使双重软管2的安装工序简单化。
此外,上述软管连接部20的内外连接管20a、20b,利用图上未示出的肋等部分地连接起来,形成同心圆状的双重构造。
又,该软管2的另一端,和上述一样安装固定在连接管24a、24b上,该连接管24a、24b与手边操作用的把手部24形成一体。即,将内侧的一层双线软管2a拧入肋25内安装固定后,再将外侧的导管软管2b装在外侧的连接管24b上并粘接起来,上述肋25是螺旋式地在内侧的连接管24a突出端的外表面上形成的。该软管2的安装部也用筒状保护盖26覆盖。
这种情况也和上述一样,在将位于内侧的难安装的一层双线软管2a装在内侧的连接管24a上时,因该软管安装端比外侧的连接管24b的软管安装端向外侧突出,故可在外侧的连接管24b不干涉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地进行安装,使双重软管2的安装工序简单化。
又,该把手部24是这样构成的,即将吸入口27的吸气流路A与排气流路B隔开的间隔壁部28向内部凹陷既定距离,该吸入口27上装有连结管3。在该吸入口27的上部,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连结管3的夹紧器29。
此外,通过将一层双线软管2a设在内侧,虽将其线圈线21与把手部24的操作电路板24c连接起来的配线处理,无法同以往一样进行处理,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因连接管24a、24b与把手部24形成一体,故如图4所示,可将线圈线21经电缆21a与操作电路板24c连接。
另外,连结管3、3分别如图5A、图5B、图5C、图5D、图5E、图5F所示,由形成截面近似圆形的吸气流路A的内侧筒状部3a、和形成排气流路B的外侧筒状部3b构成,该外侧筒状部3b上部与内侧筒状部3a形成一体,并覆盖内侧筒状部3a。
又,因通过该排气流路B的排气是经吸尘器主体1的纸袋7和微尘过滤器8除去灰尘后的洁净空气,故不必如内侧筒状部3a那样考虑灰尘阻塞而做成近似圆形截面,考虑到这一点,在本实施例中将该排气流路B做成近似新月形截面,外侧筒状部3b形成近似圆形截面。
因而,可相应减轻上部一体化部分的重量,同时还可小型化,又因内外均为近似圆形,故不会降低强度,操作性能优异。因此,本实施例的连结管3与以往只有吸气的管子相比,无异样感,可得到形状和操作性能基本相同的吸尘器。
此外,在该连结管3的上部,同以往一样装有盖32,用于覆盖电缆和连接用的夹紧器31。
又,在该连结管3上,再连接一根连结管3或连接地面用吸入器4的吸入口33侧是这样构成的,即隔开吸气流路A与排气流路B的间隔壁部(内侧筒状部3a的内壁部分)34向内部凹陷既定距离。
连结管3的另一端直径稍小,以使与把手部24的吸入口27及连结管3的吸入口33侧相对应,使外侧筒状部3b与吸入口27、33侧的内周嵌合,而且上部形成有与夹紧器29、31相卡合的突起35,外侧筒状部3b一直嵌入至夹紧器29、31与突起35卡合为止,这样内侧筒状部3a的端部便与间隔壁部28、34的开口端缘28a、34a紧密接合,该开口端缘是向吸入口27、33侧凹陷而形成的。
此外,地面用吸入器4的接头管4a、4b形成同心圆状的双重构造,与上述连结管3相嵌合的嵌合部同上述一样构成。
在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动吸尘器时,利用电动送风机5的吸力,使混有地面用吸入器4吸入的灰尘的空气,通过连结管3的吸气流路A、双重软管2的吸气流路A而被吸入吸尘器主体1内。在吸尘器主体1内,用纸袋7除去灰尘后,再经微尘过滤器8净化的空气被电动送风机5吸引,冷却其马达5a。
电动送风机5的一部分排气从吸尘器主体1的排气口11排向外部,其余的排气通过软管2的排气流路B、连结管3的排气流路B,从吸尘器主体1的排气流路B向地面用吸入器4回流,和该排气风扬起的灰尘一起再向连结管3的吸气流路A循环。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因可大大减轻吸气流路A和排气流路B通过的软管2的重量,可抑制表面温度上升,以及使连结管3轻量化、小型化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具体发挥排气回流式的优点。
即,将一部分排气回流,使吹向外部的排气风减少而变弱,可有效地抑制扫除中房间内的灰尘扬起。
也有反复循环的空气,因而利用纸袋7和微尘过滤器8等使排向外部的排气风本身更洁净。又因自排气口11吹出的排气风的流速也减小了,故排气过滤器10的过滤效率提高,排气净化的效果更好。这也符合近年来人们要求空气清洁的意向。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内侧软管使用内装具有导电性和保形性的线圈线21的一层双线软管2a,但是本发明不局限如此,例如也可应用称为双层四线软管的内装信号线和电力线(电刷用)的软管,或内装有保形性不太好的电线(铜线等)、而软管本身具有保形性的软管,或内装有金属或合成树脂制成的具有保形性的线圈状构件(保形构件)的软管等。
又,使外侧软管(导管软管2b)半透明,但不管是半透明还是透明,只要具有透明性,便可获得和上述一样的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将软管做成双重结构,而且形成吸气流路的内侧软管使用内装导电线的挠性软管,形成排气流路的外侧软管使用内部不装导电线的挠性软管,因直径小的内侧软管使用内装导电线的比较重的软管,直径大的外侧软管使用内部不装导电线的比较轻的软管,故可大大减轻吸气流路和排气流路通过的双重软管的重量,使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容易实用化。
又,通过将软管做成双重结构,而且形成吸气流路的内侧软管使用内装保形构件的挠性软管,形成排气流路的外侧软管使用内部不装保形构件的挠性软管,因直径小的内侧软管使用内装保形构件的比较重的软管,直径大的外侧软管使用内部不装保形构件的比较轻的软管,因此可大大减轻吸气流路和排气流路通过的双重软管的重量,使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容易实用化。
此外,外侧软管使用凹凸的细波纹状软管,使软管表面积增大而提高散热性,故可抑制排气热所引起的双重软管外表面温度升高,因此,温度不会上升至使用者有异样感的程度,使用性能提高。
又,使双重构造的连接管的内侧软管安装端比外侧软管安装端向外侧突出,这样,在安装难以安装的内侧软管时,因内侧的连接管的软管安装端比外侧的连接管的软管安装端向外侧突出,故可不受外侧连接管的妨碍,可比较容易地进行安装,可简化双重软管的安装工序,上述双重结构的连接管用于将双重结构的软管的一端装在吸尘器主体的软管插入口内,将另一端装在软管把手部上。
又,因内侧软管不透明,而外侧软管具有透明性,故可通过设计上的改进来提高外观的漂亮程度,双重软管虽比一般软管粗,但是因透过具有透明性的外侧软管可看见内侧软管,因此看起来比较细。又,因灰尘通过的内侧软管不透明,除尘后的不含灰尘的洁净空气通过的外侧软管半透明,故看不见附着于内侧软管内面上的灰尘,外侧软管内面不污染,所以双重软管的外观也不会受影响。
又,因管子是由形成近似圆形截面的吸气流路的内侧筒状部、和形成排气流路的外侧筒状部构成,故不必担心灰尘阻塞,可大大减轻吸气流路和排气流路通过的管子的重量,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更容易实用化,上述外侧筒状部的一部分与上述内侧筒状部形成一体,而且覆盖内侧筒状部。
此外,将管子的排气流路的截面设为近似新月形,将该管子的外侧筒状部的截面设成近似圆形的,这样,同以往的只吸气的管子相比,无异样感,可得到基本具有同样形状和操作性能的吸尘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吸尘器,是在与内装有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主体相连接的软管、管子以及吸入器上,形成吸气流路和将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流的排气流路而构成的,其特征在于上述软管为双重结构,而且形成吸气流路的内侧软管使用内装导电线的挠性软管,形成排气流路的外侧软管使用内部不装导电线的挠性软管。
2.一种电动吸尘器,是在与内装有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主体相连接的软管、管子以及吸入器上,形成吸气流路和将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流的排气流路而构成的,其特征在于上述软管为双重结构,而且形成吸气流路的内侧软管使用内装保形构件的挠性软管,形成排气流路的外侧软管使用内部不装保形构件的挠性软管。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软管使用凹凸的细波纹状软管。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使双重构造的连接管的内侧软管安装端比外侧软管安装端向外侧突出,该双重构造的连接管用于将上述双重构造的软管的一端装在吸尘器主体的软管插入口内,将另一端装在软管把手部上。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软管不透明,而外侧软管具有透明性。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子由形成近似圆形截面的吸气流路的内侧筒状部、和形成排气流路的外侧筒状部构成,该外侧筒状部的一部分与该内侧筒状部形成一体,并覆盖内侧筒状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管的排气流路的截面近似新月形,该管子的外侧筒状部的截面近似圆形。
全文摘要
一种排气回流式电动吸尘器,使形成吸气流路和排气流路的双重软管轻量化。这种电动吸尘器是这样构成的,即在与内装有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主体相连接的软管、管子以及吸入器上,形成吸气流路以及使电动送风机的排气回流的排气流路而构成,软管为双重构造,而且形成吸气流路的内侧软管使用内装线圈线的挠性软管(一层双线软管)。该线圈线具有导电性和保形性,形成排气流路的外侧软管使用内部不装线圈线的挠性软管(导管软管)。
文档编号A47L9/02GK1266664SQ0010413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5日
发明者中井康一, 小林利造, 小寺定基, 藤吉俊行, 森好弘, 西山高裕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