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隔热性能的电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86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隔热性能的电炸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调用锅,特别是一种电炸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包括锅体、反射罩、发热盘、锅内胆、设置于锅内胆里的网篮及其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上端通过隔热圈与反射罩连接为一体。
所述隔热圈包括圈体和环绕在圈体外壁的环板,所述锅体上端做出有带台阶的支承台,所述隔热圈的环板支承在锅体的支承台台阶面上,且圈体底部顶置在反射罩上端的反边上,从而使反射罩顶紧定位。
所述隔热圈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其可通过各种结构方式与锅体固连为一体,如卡接连接、螺纹连接等。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锅体与反射罩之间增设有隔热连接结构,使反射罩的温度传导受到阻隔,锅体温度大大降低,产品安全性能提高,使用寿命增加,且减少热损失;隔热圈结构及其与锅体、反射罩之间连接结构合理、巧妙,装配方便、连接牢固、整体性强且外观美观。
以下结合附图
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隔热性能的电炸锅,包括锅体(1)、反射罩(2)、发热盘(3)、锅内胆(4)、设置于锅内胆(4)里的网篮(5)及其把手(6),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上端通过隔热圈(7)与反射罩(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炸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圈(7)包括圈体(71)和环绕在圈体(71)外壁的环板(72),所述锅体(1)上端做出有带台阶的支承台(11),所述隔热圈(7)的环板(72)支承并固定在锅体(1)的支承台(11)台阶面上,其圈体(71)底部支承在反射罩(2)上端的反边(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圈(7)的环板(72)底面环设有凸筋(73),环板(72)的凸筋(73)与锅体(1)的支承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炸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圈(7)的环板(72)环设在圈体(71)中部位置,且圈体(71)外壁对称设有位于环板(72)上的二楔块(77),所述锅内胆(4)锅沿对应设有对称的楔口(41),所述锅内胆(4)的楔口(41)与隔热圈(7)的楔块(77)相楔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圈(7)的环板(72)环设有若干向下的卡钩(74),所述锅体(1)的支承台(11)台阶面对应设有若干卡口,所述隔热圈(7)通过卡钩(74)与卡口的卡合与锅体(1)固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电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圈(7)的环板(72)环设有若干径向凸板(75),该凸板(75)底面设有带螺纹孔的连接柱(76),所述支承台(11)的台阶面对应环设有若干径向凹位(12),且凹位(12)处底面设有可容置所述连接柱(76)的柱座(13),所述隔热圈(7)通过连接柱(76)插置入该柱座(13)中并用螺钉(8)锁紧而与锅体(1)固接为一体。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隔热性能的电炸锅,包括锅体、反射罩、发热盘、锅内胆、设置于锅内胆里的网篮及其把手,所述锅体上端通过隔热圈与反射罩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锅体与反射罩之间增设有隔热连接结构,使反射罩的温度传导受到阻隔,锅体温度大大降低,产品安全性能提高,使用寿命增加,且减少热损失;隔热圈结构及其与锅体、反射罩之间连接结构合理、巧妙,装配方便、连接牢固、整体性强且外观美观。
文档编号A47J39/00GK2525912SQ02225649
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6日
发明者周传伟, 董乐鑫 申请人:周传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