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新型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725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尘器的新型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的新型风道结构,适用于手提式干湿两用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集尘箱、滤尘器罩、过滤网、过滤网支架和密封胶圈,所述滤尘器罩前侧壁的结构为斜弧面。
所述滤尘器罩两侧壁设有进气孔,滤尘器罩两侧壁进气孔的形状为椭圆形,也可为圆形或者方形。
为实现吸入气流(含污水或杂物)能在滤尘器罩前侧壁与集尘箱底面间多次反射,滤尘器罩的前侧壁设计成斜弧面(如图2),其与集尘箱底面的夹角<45°,使吸入气流产生定向多次反射,降低吸入气流的能量。在滤尘器罩的两侧壁开椭圆形孔,可降低吸入气流对滤尘器罩的冲击,符合流体力学原理。由于椭圆形孔是使用者清倒集尘箱时拔出滤尘器罩的手指头作用部位,其椭圆形孔与手指头作用接触面积大,操作更方便舒适,细节设计人性化。
所述滤尘器罩2两侧壁设有进气孔6,滤尘器罩两侧壁进气孔6的形状为椭圆形,也可为圆形或者方形。为实现吸入气流(含污水或杂物)能在滤尘器罩前侧壁与集尘箱底面间多次反射,滤尘器罩的前侧壁设计成斜弧面,其与集尘箱底面的夹角<45°,使吸入气流产生定向多次反射,降低吸入气流的能量。在滤尘器罩的两侧壁开椭圆形孔,可降低吸入气流对滤尘器罩的冲击,符合流体力学原理。当吸尘器工作时,吸入的水或其它杂物随着气流通过集尘箱1内的通道后直接冲击滤尘器罩2的前侧壁这一斜弧面,受阻再折射到集尘箱1内壁,由于多次冲击,吸入的水及其它杂物能量消耗,从而大部分容留在集尘箱1内,少量粉尘随气流通过滤尘器罩2上的两个椭圆形进气孔6进入滤尘器内,通过滤尘器内的过滤网3过滤后吸附在过滤网上。另外,气流从滤尘器罩的两侧壁进气,加速了马达进排气的效果,避免了空气流阻滞而形成的气流噪音。
权利要求1.一种吸尘器新型风道结构,包括集尘箱、滤尘器罩、过滤网、过滤网支架和密封胶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尘器罩前侧壁的结构为斜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新型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尘器罩两侧壁设有进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新型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尘器罩两侧壁进气孔的形状为椭圆形,也可为圆形或者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手提式干湿两用吸尘器的风道结构,包括集尘箱、滤尘器罩、过滤网、过滤网支架和密封胶圈,所述滤尘器罩前侧壁的结构为斜弧面,滤尘器罩两侧壁设有进气孔。为吸尘器提供了一种实用、高效、安全的滤尘器进气方式。吸尘器工作时,吸入的水或其它杂物随着气流通过集尘箱内的通道后直接冲击滤尘器罩的前侧壁这一斜弧面,大部分容留在集尘箱内,少量粉尘经过滤后吸附在过滤网上。另外,气流从滤尘器罩的两侧壁进气,加速了马达进排气的效果,避免了空气流阻滞而形成的气流噪音。
文档编号A47L9/10GK2582527SQ02272978
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30日
发明者王冬雷 申请人: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