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88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百叶窗的配件,尤其是防止因使用不当导致百叶窗调光系统失灵的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
技术背景现有的窗帘的基本结构是本体加配件组装而成,其中配件包括调光器、固定座、固定芯等组成的调光系统,以及由滑轮、拉绳等组成的收放装置。其中,调光器是为了能调整百叶窗的叶片的角度,从而调整室内的采光效果的装置。现有的调光器往往因为设计不合理,存在着调光动作不流畅,调光过程中阻力较大,调光后叶片的角度不易保持,这样既造成调光器磨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又不方便使用。另外,也由于使用者一般都不是很了解窗帘的结构,在调整光线的过程中,时常出现因调整过量造成窗帘调光系统失效的不良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光动作流畅、同时具有限位和调光功能,便于使用的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包括固定芯、固定座、铁条和梯带,还包括限位调光器,所述限位调光器包括蜗轮、蜗杆和齿轮箱,所述蜗轮和蜗杆装在齿轮箱内,所述蜗杆的一端设置有轮齿,所述蜗轮与蜗杆的轮齿相啮合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所述限位调光器还可以包括带轮和调光拉绳,所述带轮装在蜗杆的另一端,所述的调光拉绳卡装在限位调光器带轮的回形槽内,其两端分别从带轮上的两卡槽伸出后缠绕在带轮上,所述带轮为一凹槽轮,该凹槽外圆面的中间为一圈凹槽;该凹槽为调光拉绳的绕线槽。
所述的蜗杆的底端可以开有一条形槽,在条形槽两边可以各设有一凸起卡点。
在带轮中心可以开有一形状与蜗杆的截面形状相一致的通孔,该通孔为其与蜗杆连接的安装孔。
在所述的限位调光器的底端可以开有一限位线槽,调光拉绳的两端均从该限位线槽中穿出。
调光拉绳缠绕在带轮的绕线槽上的圈数可根据百叶窗叶片的角行程设定,可根据蜗杆与蜗轮的传动比计算调光拉绳的缠绕圈数。
所述限位调光器还可以包括转棒,所述齿轮箱内开设有形状与蜗杆相匹配的蜗杆槽,所述蜗杆槽的一个槽口设置在齿轮箱的底端,所述蜗杆置于蜗杆槽内,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从蜗杆槽的槽口中伸出齿轮箱外与转棒连接。
所述的齿轮箱可以包括齿轮箱(11a)、(11b),为分体组合结构,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所述的限位调光器可以安装在窗帘上梁上与两个窗帘叶片角位移调整装置相连,该两个叶片角位移调整装置中的铁条的一端穿过限位调光器的蜗轮轴心上的通孔,另一端分别与叶片角位移调整装置中的固定芯4、固定芯5相连,穿有叶片的梯带6、梯带7分别固定在这两个固定芯上。
所述蜗轮轴心的通孔可为六角形、四方形或半圆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限位调光器蜗轮与蜗杆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使本实用新型既具有调光动作流畅、调光过程摩擦小,因此大大减小了产品的磨损。同时由于蜗轮蜗杆传动具有自锁功能,只能由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而蜗轮不能带动蜗杆转动,使得撤销扭矩后,叶片仍保留在拆消扭矩前的位置,不至产生叶片自动翻转现象,因此这种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具有限位调光功能。当在限位调光器内以调光拉绳取代转棒,并增设带轮后,由于调光拉绳能限制蜗杆的转动行程,因此可以更好的起到限位调光作用。


附图1是装有本实用新型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的第一种具体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限位调光器顺向转动示意图;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限位调光器的顺向转动止点说明图;附图12是本实用新型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窗帘组装图;附图13是附图12的左视图;附图14是本实用新型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限位调光器的结构图;附图15是本实用新型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蜗杆的主视图;附图16是本实用新型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限位调光器的结构图;附图17是本实用新型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的第四种具体实施例的限位调光器的结构图。
图中1.限位调光器 2.窗帘上梁 3.铁条4、5.固定芯 6、7.梯带8、9.固定座10.页片 11、11(a)、11(b).齿轮箱12.铆钉 13.蜗轮 14.蜗杆槽15.蜗杆 16.带轮 17.条型槽18、19.卡点 20.调光拉绳 21、22.卡槽23.限位线槽 24.通孔 25.颈套26.挂钩 27.挂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限位调光器1组装在窗帘上梁2上与两个窗帘叶片角位移调整装置相连,该两个叶片角位移调整装置中的铁条3的一端穿过限位调光器1的蜗轮13轴心处的通孔24及固定芯4、5,梯带6、7的一端分别穿过上梁2及固定座8、9固定在固定芯4、5上。所述固定芯、窗帘叶片角位移调整装置还可根据窗帘的规格不同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附图2所示,梯带6、7为一梯形带子,页片10穿过梯带的空档,横卧在梯带的梁线上。
实施例1如附图3所示,所述限位调光器1由齿轮箱11,铆钉12、蜗轮13、蜗杆15、带轮16组成。所述蜗轮13和蜗杆15装在齿轮箱12内,所述蜗杆15的一端设置有轮齿,所述蜗轮13与蜗杆15的轮齿相啮合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齿轮箱11包括齿轮箱11a和齿轮箱11b,为分体组合结构,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如附图4,蜗杆15上有一个条型槽17和两卡点18、19,带轮16(如附图6、7所示)上的四方孔与蜗杆15配装,蜗杆15的两卡点18、19防止带轮16从蜗杆15上松脱,条型槽17是为方便带轮16的装入。如附图7所示,带轮16上有一回形槽,起卡装调光拉绳20的功用。
请参见附图1所示,在窗帘使用调光过程中,拉动调光拉绳20的一端,调光拉绳带动带轮16及联接在带轮上的蜗杆15一起转动,蜗杆15又带动蜗轮13转动,蜗轮将扭矩及角位移通过穿过其中心的铁条3传递给固定芯4、5,固定芯4、5在固定座8、9上转动时收放梯带6、7的两端,至使梯带的两侧柱线出现同阶上的高度差,实现了页片角位移的调整,即调光作用的实现。如果反向拉动调光拉绳,同上述传动链,页片向反方向调整角度。当撤消调光拉绳20上的拉力后,因蜗轮蜗杆机构传动具有自锁功能,只能由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而蜗轮不能带动蜗杆转动,页片仍保留在拆消拉力前的位置,不至产生页片自动翻转现象。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调光器1逆向转动示意图,拉动调光拉绳20的一端,带动带轮16转动,调光拉绳20缠绕在带轮16上,当调光拉绳的一端从带轮的卡口21(或22)未经带轮缠绕直接穿入限位调光器1的限位线槽23时,此时施加在调光拉绳20上的力因转动力臂为零而无转动力矩,即不能带动带轮转动,而出现了图9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调光器1逆向转动止点说明图所示的止点位置,到此位置时带轮16无法在调光拉绳20的拉力作用下逆向转动。同理,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调光器1顺向转动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调光器1顺向转动止点说明图,图示位置为顺向转动止点位置,到此位置时带轮16无法在调光拉绳20的拉力作用下顺向转动。
所述限位调光器1在使用过程中因逆顺方向都会出现一个止点,限制了带轮16的转动角位移范围,也就限制了传动链上每一传动副的位移范围,起到了限位作用。
实施例2参考附图12、13、14,所述限位调光器1由蜗轮13、蜗杆15和齿轮箱11和转棒28构成,蜗轮13和蜗杆15装在齿轮箱11内,所述蜗杆14的顶部设置有轮齿,所述蜗轮13与蜗杆15的顶部轮齿相啮合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所述齿轮箱11包括齿轮箱11a和齿轮箱11b,为分体组合结构,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所述齿轮箱11内开设有形状与蜗杆15相匹配的蜗杆槽14,所述蜗杆槽14的一个槽口设置在齿轮箱11的底端,所述蜗杆15置于蜗杆槽14内,所述蜗杆15的底部从蜗杆槽14的槽口中伸出齿轮箱11外。
所述蜗杆15的底端设置有一颈套25,所述蜗杆15底端上还开设有一挂钩槽27,所述颈套25固定在挂钩槽27上,所述蜗杆15通过颈套25所带的挂钩26连接转棒28。
实施例3附图16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调光器1的第三种实施例,其中蜗杆15底端上开设有一圆孔,所述蜗杆15通过固定在转棒28顶端上的帽套钩与转棒28连接。所述蜗轮13轴心处通孔为方形。
实施例4附图17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调光器1的第四种实施例,其中所述蜗轮13轴心处通孔为六角形。
所述蜗轮13轴心处的通孔24还可采用半圆形等形状,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使用中装于轴心孔内的铁条不会在孔内打滑。
实施例3、4与实施例2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其使用过程如下请参见附图12所示,在转棒28上施予扭力,转棒28带动限位调光器1的蜗杆15转动,蜗杆15又带动蜗轮13转动,蜗轮13将扭矩及角位移通过穿过其中心的铁条3传递给固定芯4、5,固定芯4、5在固定座8、9上转动时收放梯带6、7的两端,至使梯带的两侧柱线出现同阶上的高度差,实现了叶片10的角位移的调整,即调光作用的实现。如果反向扭动转棒28,同上述传动链,叶片10向反方向调整角度。当撤消转棒28上的扭力后,因蜗杆和蜗轮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其传动具有自锁功能,使不产生叶片10自动翻转现象。
本实用新型适用的窗帘按适用窗帘的规格可以分为16mm、1″、1.5″、2″,按窗帘叶片的种类可以分为PVC、发泡、木帘、铝帘。
权利要求1.一种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包括固定芯、固定座、铁条和梯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调光器,所述限位调光器包括蜗轮、蜗杆和齿轮箱,所述蜗轮和蜗杆装在齿轮箱内,所述蜗杆的一端设置有轮齿,所述蜗轮与蜗杆的轮齿相啮合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调光器还包括带轮和调光拉绳,所述带轮装在蜗杆的另一端,所述的调光拉绳卡装在限位调光器带轮的回形槽内,其两端分别从带轮上的两卡槽伸出后缠绕在带轮上,所述带轮为一凹槽轮,该凹槽外圆面的中间为一圈凹槽;该凹槽为调光拉绳的绕线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的底端开有一条形槽,在条形槽两边各设有一凸起卡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带轮中心开设有一形状与蜗杆的截面形状相一致的通孔,该通孔为其与蜗杆连接的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限位调光器的底端开有一限位线槽,调光拉绳的两端均从该限位线槽中穿出。
6.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调光拉绳缠绕在带轮的绕线槽上的圈数根据百叶窗叶片的角行程设定,根据蜗杆与蜗轮的传动比计算调光拉绳的缠绕圈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调光器还包括转棒,所述齿轮箱内开设有形状与蜗杆相匹配的蜗杆槽,所述蜗杆槽的一个槽口设置在齿轮箱的底端,所述蜗杆置于蜗杆槽内,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从蜗杆槽的槽口中伸出齿轮箱外与转棒连接。
8.如权利要求1、2或7所述的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包括齿轮箱(11a)、(11b),为分体组合结构,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调光器安装在窗帘上梁上与两个窗帘叶片角位移调整装置相连,该两个叶片角位移调整装置中的铁条的一端穿过限位调光器的蜗轮轴心上的通孔,另一端分别与叶片角位移调整装置中的固定芯(4)、固定芯(5)相连,穿有叶片的梯带(6)、梯带(7)分别固定在这两个固定芯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轴心的通孔可为六角形、四方形或半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帘限位调光组合装置,包括固定芯、固定座、铁条、梯带和限位调光器,所述限位调光器包括蜗轮、蜗杆和齿轮箱,所述蜗轮和蜗杆装在齿轮箱内,所述蜗杆的一端设置有轮齿,所述蜗轮与蜗杆的轮齿相啮合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由于这种蜗轮结构传动具有自锁功能,蜗杆只能带动蜗轮转动,而蜗轮不能带动蜗杆转动,使撤消施于蜗杆上的扭矩后,叶片仍保留在撤消扭矩前的位置,不至产生叶片自动翻转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产品,具有使用方便,调光动作流畅,产品的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特别是同时具有限位和调光的功能。
文档编号A47H15/02GK2669744SQ0325066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日
发明者孙求精 申请人:瑞安市宝利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