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洗印刷机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27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清洗印刷机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洗印刷机的方法和设备,其清洗印刷机中的旋转件(例如,胶印滚筒、压印滚筒、传递滚筒、印版滚筒以及施墨装置的辊轮)。
背景技术
通常,当印刷机中的旋转件例如胶印滚筒需要清洗时,要将清洗溶液喷射到清洗网上,用清洗溶液润湿的清洗网与旋转的胶印滚筒接触。当清洗网在与胶印滚筒接触的部分变脏时,清洗网脱离胶印滚筒。清洗网脏的部分被卷起。然后,清洗网的清洁部分与胶印滚筒接触(美国专利号No4,344,361)。在此情况下,对胶印滚筒的清洗网接触开/关时间和清洗网接触开/关次数以及对清洗网的清洗溶液排出时间要事先作为清洗参数确定。
然而,在传统印刷机清洗方法中,清洗参数如对胶印滚筒的清洗网接触开/关时间和清洗网接触开/关次数以及对清洗网的清洗溶液排出时间是固定的。如果清洗条件(例如,胶印滚筒的污染程度、清洗网的材料或清洗溶液的成分)改变,在固定清洗参数的一些情况下不能获得适合的清洗效果。更具体地说,胶印滚筒上严重的污染不能完全利用固定清洗参数予以清除。必须再次清洗胶印滚筒。如果污染较轻,则又造成清洗溶液或清洗网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清洗印刷机的方法和设备,其允许操作者适当地改变清洗参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清洗参数清洗旋转件圆周表面的印刷机清洗方法,包括步骤显示清洗参数,改变显示的清洗参数,以及根据改变的清洗参数清洗旋转件,其中清洗参数包括与旋转件接触的清洗件、供给旋转件的清洗溶液以及旋转件相关的值中的至少一个。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四色进纸胶印印刷机的设置简图;图2A和2B是显示清洗图1所示胶印滚筒表面的清洗设备的侧视图;图3是显示包括在图2A和2B所示清洗设备中的卷纸辊连接状态的正视图;图4A是显示当从方向A观看时图3中轴6n的视图;图4B是显示当从方向B观看时轴6o的视图;图5是显示当卷纸辊的外径已经增加时清洗设备的侧视图;图6是显示控制图1中所示的四色进纸胶印印刷机的印刷机控制设备的方框图;图7是显示从清洗设备的清洗喷嘴中排出的溶剂和水的设置的简图;图8是显示根据“清洗模式1”清洗工作的时间表;图9是显示根据“清洗模式2”清洗工作的时间表;图10是显示根据“清洗模式3”清洗工作的时间表;图11是显示根据“清洗模式4”清洗工作的时间表;图12是显示设定在“清洗模式1”中的设定实施例和清洗参数的设定范围的视图;图13是显示设定在“清洗模式2”中的设定实施例和清洗参数的设定范围的视图;图14是显示设定在“清洗模式3”中的设定实施例和清洗参数的设定范围的视图;图15是显示设定在“清洗模式4”中的设定实施例和清洗参数的设定范围的视图;图16是显示通过图6中所示印刷机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工作的流程图;图17是显示通过图6中所示印刷机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工作中“清洗程序”的流程图;图18是显示通过图6中所示印刷机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工作中“溶剂排出程序”的流程图;图19是显示通过图6中所示印刷机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工作中“水排出程序”的流程图;图20是显示通过图6中所示印刷机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工作中“布进给1程序”的流程图;图21是显示通过图6中所示印刷机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工作中“布进给2程序”的流程图;图22是显示通过图6中所示印刷机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工作中“布进给3程序”的流程图;图23是显示通过图6中所示印刷机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工作中“布进给4程序”的流程图;图24是显示图6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的流程图;图25是显示在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的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的视图;图26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的流程图;图27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一程序的流程图;图28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二程序的流程图;图29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三程序的流程图;图30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四程序的流程图;
图31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五程序的流程图;图32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六程序的流程图;图33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七程序的流程图;图34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八程序的流程图;图35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九程序的流程图;图36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十程序的流程图;图37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十一程序的流程图;图38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十二程序的流程图;图39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十三程序的流程图;图40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十四程序的流程图;图41是显示通过图24中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进行清洗参数改变程序中第十五程序的流程图;图42是显示使用者任意设定用于第一次的溶剂排出时间和从第二次的溶剂排出时间的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的视图;图43是显示使用者任意设定用于第一次的溶剂排出时间和从第二次的溶剂排出时间的实施例中的印刷机控制设备的方框图;图44是显示使用者任意设定用于第一次的溶剂排出时间和从第二次的溶剂排出时间的实施例中的中心控制设备的方框图;图45是显示使用者任意设定用于第一次的溶剂排出时间和从第二次的溶剂排出时间的实施例中,通过印刷机控制设备进行“溶剂排出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中显示的四色进纸胶印印刷机包括进给印刷纸的进料器1,输送印刷纸的输送单元2,以及位于进料器1和输送单元2之间的第一到第四色彩印刷单元3-1到3-4。
印刷单元3-1到3-4包括印版滚筒4-1到4-4,胶印滚筒5-1到5-4,以及压印滚筒9-1到9-4。印刷板固定到印版滚筒4-1到4-4上。来自固定到印版滚筒4-1到4-4的印刷板的油墨传递到胶印滚筒5-1到5-4。压印滚筒9-1到9-4保持和输送薄片形物体并将胶印滚筒5-1到5-4上的油墨传递到薄片形物体上。印刷单元3-1到3-4还包括清洗设备6-1到6-4。清洗设备6-1到6-4分别清洗胶印滚筒5-1到5-4的圆周表面。
四色进纸胶印印刷机具有控制设备(印刷机控制设备)7和中心控制设备8。控制设备7控制包括通过利用清洗设备6的胶印滚筒5的清洗工作(清洗+干燥)的印刷机操作。中心控制设备8通过无线或有线通讯装置连接到控制设备7。虽然没有说明,但每个印刷单元3都具有进墨装置的辊轮、润湿单元的辊轮以及自动压印滚筒清洁器。进墨装置将油墨供给到固定在印版滚筒4上的印刷板。润湿单元将水供给到印刷板。自动压印滚筒清洁器清洁压印滚筒9的上表面。传递滚筒10设置在彩色印刷单元的压印滚筒9之间。
图2A显示了清洗网脱离胶印滚筒状态的视图。图2B显示了清洗网接触胶印滚筒状态的视图。清洗设备6设置在胶印滚筒5的前面。清洗设备6包括连接到彼此平行的支柱6a的一对左、右单元支架6b(其之一未示出)。驱动杆6c的下端部分固定到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架之间的轴6d。包括支柱6a和左、右单元支架6b的清洗单元可拆卸地固定到驱动杆6c。
具有与胶印滚筒5几乎同样宽度的清洗垫6f和“U”型截面连接到几乎与胶印滚筒5平行的支柱6a。支柱6a还具有排出溶剂和水的清洗喷嘴6g。包括滚筒芯(供给轴)6h和作为在分离步骤中卷绕在芯6h上的清洗网的清洗布6i的供给辊6j可旋转和可拆卸地轴向支撑在左、右单元支架6b之间接近中心部分。包括滚筒芯(卷绕轴)6k和卷绕在芯6k上的清洗布6i的卷绕辊6m可旋转和可拆卸地轴向支撑在左、右单元支架6b之间的胶印滚筒5的侧面上。
参照图3,右单元支架6b具有与从卷绕轴6k的一端凸出的凸出部分6k1相配合的轴6n。左单元支架6b具有与从卷绕轴6k的另一端凸出的凸出部分6k2配合的轴6o。轴6n通过右单元支架6b轴向枢轴支撑。轴6o通过左单元支架6b轴向枢轴支撑。
图4A显示了从方向A观看的轴6n。图4B显示了从方向B观看的轴6o。轴6n在头部分6n1具有凹进部分6n2。卷绕轴6k的凸出部分6k1配合进凹进部分6n2。轴6o在头部分6o1具有槽6o2。此外,环6o4装配在头部分6o1周围。环6o4通过弹簧6o3压紧和偏置头部分6o1的凸缘表面。卷绕轴6k的凸出部分6k2插到槽6o2,同时克服弹簧6o3缩回环6o4。然后,当环6o4从手中释放时。环6o4通过弹簧6o3的回复力返回到其原始位置,以便凸出部分6k2锁紧在槽6o2中。
清洗布卷绕杆6p由V型平板组成。轮6q1枢轴固定在杆6p的一端。杆6p的中心部分通过单向离合器6r1连接到轴6o的端部分。杆6p的中心部分通过利用轴6o作为枢轴中心由弹簧6s1在图2A和2B中顺时针偏置。轴6o通过单向离合器6r2由左单元支架6b支撑。
轮6q2通过轴6u枢轴固定在固定量进给杆6t的一端。杆6t的另一端通过单元支架6b轴向枢轴支撑。弹簧6s2钩在杆6t和杆6p之间,以便枢轴固定在杆6t上的轮6q2压紧在卷绕辊6m上的清洗布6i。轮6q2通过轴6u枢轴固定在杆6t上。轴6u的端部延伸通过单元支架6b并与杆6p的凸轮面6p1作用。
操纵用于卷绕清洗布的杆的销6v向上竖立在支架上。标号6w表示气压缸。气压缸6w的操纵杆6w1枢轴固定在驱动杆6c的上端部分。气压缸6w具有两个端口Pa和Pb。当压缩空气进给到端口Pa时,操纵杆6w1向前移动。当压缩空气进给到端口Pb时,操纵杆6w1向后移动。
在图2A所示的状态中,当操纵杆6w1向前移动时,驱动杆6c绕轴6d顺时针枢轴旋转。清洗单元6b移动到胶印滚筒5的侧面。如图2B所示,清洗布6i通过清洗垫6f压紧胶印滚筒5的表面。当操纵杆6w1向前移动时,在清洗单元6e中,轮6q1撞击销6v以使杆6p枢轴逆时针旋转。因此,卷绕轴6k枢轴逆时针旋转并卷绕清洗布6i。
在图2B所示的状态中,当操纵杆6w1向后移动时,驱动杆6c绕轴6d逆时针枢轴旋转。如图2A所示,清洗布6i脱离胶印滚筒5的表面。当操纵杆6w1向后移动时,在清洗单元6e中,杆6p通过弹簧6s1的偏置力顺时针枢轴旋转。因此,轮6q1返回到其原始位置,并在轮6q1和销6v之间形成间隙。在此情况下,如图3所示,因为单向离合器6r插在杆6p和轴6o之间以及单元支架6b和轴6o之间,所以可以控制卷绕轴6k的顺时针枢轴运动。因此,清洗布6i根本不会由卷绕辊6m再次卷绕。
卷绕辊6m的外径随着其卷绕清洗布6i的增加而增加。图5显示了卷绕辊6m的外径已经增加的状态。当卷绕辊6m的外径增加时,压紧卷绕在卷绕轴6k上的清洗布6i的轮6q2向下移动,而杆6t顺时针枢轴旋转。因此,轴6u的端部分和杆6p的凸轮面6p1之间的作用位置改变。销6v和枢轴固定在杆6p上的轮6q1之间的相对间隔增加。结果,通过操纵杆6w1的一个向前运动的杆6p的枢轴角根据卷绕辊6m的外径控制。因此,卷绕在卷绕轴6k上的清洗布6i的卷绕量即,清洗布6i的进给量总是恒定,而与卷绕辊6m的外径无关。
在此实施方式中,清洗喷嘴6g设置在相对清洗布6i和胶印滚筒5接触的接触部分的清洗布6i移动方向上游的下侧。采用此设置,来自清洗喷嘴6g的溶剂或水排出到位于清洗布6i和胶印滚筒5的接触部分下侧的布表面,并从此布表面渗透。在此实施方式中,清洗布6i在图2中箭头C(向上)表示的方向移动。
参照图6,印刷机控制设备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7-1、RAM(随机存储器)7-2、ROM(只读存储器)7-3、清洗启动按钮7-4、旋转编码器7-5、电动机驱动器7-6、组元7-7、7-8、7-9和7-10、单元开/关阀V1、溶剂排出阀V2、水排出阀V3、空气喷射阀V4、计时器TM、单元接触开/关计数器CNT1、排出计数器CNT2、总布进给计数器CNT3、清洗模式数据存储器7-11、以及接口7-12。旋转编码器7-5检测胶印滚筒5的旋转。电动机驱动器7-6驱动印刷机的电动机(未示出)。组元7-7、7-8、7-9和7-10包括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色彩印刷单元中清洗工作相关的阀和计数器。接口7-12转接发送到/来自中心控制设备8的信号传送/接收。CPU7-1根据储存在ROM7-3中的程序操作,同时访问RAM7-2或存储器7-11。
单元开/关阀V1将压缩空气进给到清洗设备6中的气压缸6w的端口Pa和Pb。当单元开/关阀V1开启时,气压缸6w的操纵杆6w1向前移动。当单元开/关阀V1关闭时,气压缸6w的操纵杆6w1向后移动。溶剂排出阀V2、水排出阀V3以及空气喷射阀V4从清洗设备6中的清洗喷嘴6g排出溶剂和水。
单元接触开/关计数器CNT1计数关于清洗设备6中胶印滚筒5的清洗布6i的开/关操作次数。排出计数器CNT2计数清洗设备6中从清洗喷嘴6g排出到清洗布6i的溶剂或水的次数。总布进给计数器CNT3计数清洗设备6中清洗布6i的进给总次数(操纵杆6w1的向前次数)。计时器TM计数关于清洗设备6中的胶印滚筒5的清洗布6i的接触开/关时间。
图7显示了用于从清洗设备6的清洗喷嘴6g排出溶剂和水的设置。参照图7,标号11表示储存溶剂的溶剂罐;12表示增压空气源;13表示储存水的水罐。第一流量分配器14将溶剂从溶剂罐11分配到设置在印刷单元3(3-1到3-4)中的清洗喷嘴6g。第二流量分配器15将压缩空气从增压空气源12分配到设置在印刷单元3(3-1到3-4)中的清洗喷嘴6g。第三流量分配器16将水从水罐13分配到设置在印刷单元3(3-1到3-4)中的清洗喷嘴6g。溶剂罐11、增压空气源12、水罐13以及流量分配器14、15和16设置在对应的所有的印刷单元中。
每种色彩印刷单元都具有溶剂排出阀V2、水排出阀V3和空气喷射阀V4。当溶剂排出阀V2开启时,来自溶剂罐11的溶剂通过止回阀VA进给到流量组合器FG。当水排出阀V3开启时,来自水罐13的水通过止回阀VB进给到流量组合器FG。当空气喷射阀V4开启时,来自增压空气源12的压缩空气通过止回阀VC进给到流量组合器FG。
在此实施方式中,为了排出溶剂,需要同时开启溶剂排出阀V2和空气喷射阀V4。相应地,来自溶剂罐11的溶剂和来自增压空气源12的压缩空气通过流量组合器FG组合并从清洗喷嘴6g排出。为了排除水,需要同时开启水排出阀V3和空气喷射阀V4。因此,来自水罐13的水和来自增压空气源12的压缩空气通过流量组合器FG组合并从清洗喷嘴6g排出。
清洗模式数据存储器7-11包括用于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模式数据存储器SM1、用于第二色彩印刷单元的模式数据存储器SM2、用于第三色彩印刷单元的模式数据存储器SM3以及用于第四色彩印刷单元的模式数据存储器SM4。由中心控制设备8传递的用于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数据被写入模式数据存储器SM1到SM4。下面将说明由中心控制设备8的清洗模式数据的传递。
在此实施方式中,有四种清洗模式。清洗模式数据定义为用于每种清洗模式(清洗模式1、2、3和4)。每种清洗模式数据包括各种清洗参数。在此实施例中,“在喷射间隔1的布次数(C1)”、“在喷射间隔2的布次数(C2)”、“溶剂排出时间(t1)”、“水排出时间(t8)”、“排出次数(S1)”、“总布进给次数(CT1)”、“干燥时间(t9)”、“空气喷射时间(t2)”、“单元开启时间(t6)”、“单元关闭时间(t7)”、“初始布进给次数(CT2)”、“液体渗透准备时间(t3)”、“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4)”以及“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5)”都作为清洗参数使用。
“液体渗透准备时间(t3)”、“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4)”以及“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5)”在每个清洗模式中为固定值。在每个清洗模式中,不是所有的清洗参数都使用。要使用的清洗参数在不同清洗模式之间改变。

图8显示了根据“清洗模式1”的清洗工作。图12显示了设定在“清洗模式1”中的清洗参数的设定实施例(缺省值)和设定范围(可改变范围)。
在“清洗模式1”中,排出次数S1设定为作为缺省值的S1=3。在此实施例中,溶剂排出次数为2,而水排出次数为1。清洗溶液整个排出三次。
作为缺省值,溶剂排出时间t1为0.4秒,空气喷射时间t2为2.0秒,液体渗透准备时间t3为6.0秒,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4为1.0秒,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5为1.0秒,在正常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6为4.0秒,在正常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7为1.0秒,水排出时间t8为0.1秒,而干燥时间t9为35秒。
作为缺省值,在喷射间隔1的布进给次数C1(从第一溶剂排出到下一个水排出的时间)为8,在喷射间隔2的布进给次数C2(从水排出到下一个溶剂排出的时间)为2,在总布进给(当在单元开启时间t4中布进给开始后到干燥时间t9开始)中布进给次数(总布进给次数)CT1为20,而在初始布进给(当在单元开启时间t4中布进给开始后到单元开启时间t6中布进给开始)中布进给次数(初始布进给次数)CT2为2。
在这些清洗参数中,液体渗透准备时间t3、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4以及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5为固定值。其余的清洗参数可以通过中心控制设备8改变。下面将说明通过中心控制设备8改变的清洗参数。
液体渗透准备时间t3、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4以及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5也不是总为固定值。其也可以如同其余清洗参数一样改变。然而,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4根据清洗布6i不与胶印滚筒5接触的假设进行设定。更具体地说,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4设定为短于气压缸6w的操作时间,以便当气压缸6w的操纵杆6w1向前移动时,单元开/关阀V1在操纵杆6w1完全延伸前关闭。
图9显示了根据“清洗模式2”的清洗工作。图13显示了设定在“清洗模式2”中的清洗参数的设定实施例(缺省值)和设定范围(改变范围)。在“清洗模式2”中,排出次数S1作为缺省值设定为S1=1。在此实施例中,溶剂排出次数为1,而水排出次数为0。清洗溶液整个一次排出。
作为缺省值,溶剂排出时间为0.4秒,空气喷射时间t2为2.0秒,液体渗透准备时间为t3为6.0秒,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4为1.0秒,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5为1.0秒,在正常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6为4.0秒,在正常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7为1.0秒,干燥时间t9为35秒,总布进给次数CT1为10,而初始布进给次数CT2为2。
图10显示了根据“清洗模式3”的清洗工作。图14显示了设定在“清洗模式3”中的清洗参数的设定实施例(缺省值)和设定范围(改变范围)。在“清洗模式3”中,排出次数S1作为缺省值设定为S1=2。在此实施例中,溶剂排出次数为1,而水排出次数为1。清洗溶液整个排出两次。
作为缺省值,溶剂排出时间t1为0.4秒,空气喷射时间t2为2.0秒,液体渗透准备时间t3为6.0秒,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4为1.0秒,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5为1.0秒,在正常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6为4.0秒,在正常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7为1.0秒,水排出时间t8为0.1秒,干燥时间t9为35秒,在喷射间隔1的布进给次数C1为6,总布进给次数CT1为12,而初始布进给次数CT2为2。
图11显示了根据“清洗模式4”的清洗工作。图15显示了设定在“清洗模式4”中的清洗参数的设定实施例(缺省值)和设定范围(改变范围)。在“清洗模式4”中,排出次数S1作为缺省值设定为S1=5。在此实施例中,溶剂排出次数为3,而水排出次数为2。清洗溶液整个排出五次。
作为缺省值,溶剂排出时间t1为0.4秒,空气喷射时间t2为2.0秒,液体渗透准备时间t3为6.0秒,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4为1.0秒,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5为1.0秒,在正常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6为4.0秒,在正常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7为1.0秒,水排出时间t8为0.1秒,干燥时间t9为35秒,在喷射间隔1的布进给次数C1为6,在喷射间隔2的布进给次数C2为3,总布进给次数CT1为25,而初始布进给次数CT2为2。
下面,将参照图16到23所示的流程图说明通过印刷机控制设备7的CPU进行的清洗工作。在此将说明实施例,其中清洗工作根据“清洗模式1”进行,而缺省值设定为“清洗模式1”的清洗参数。
在清洗模式数据存储器7-11中,CPU7-1写入从中心控制设备(图16中步骤S101)传输的“清洗模式1”的清洗模式数据。“清洗模式1”的清洗模式数据提出用于每个印刷机。用于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数据写入到模式数据存储器SM1。用于第二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数据写入到模式数据存储器SM2。用于第三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数据写入到模式数据存储器SM3。用于第四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数据写入到模式数据存储器SM4。
下面,将说明假设第一色彩单元3-1的胶印滚筒5-1应该被清洗的情况。在第一色彩单元3-1的胶印滚筒5-1的清洗工作的同时,清洗工作以同样的方式在第二、第三和第四色彩印刷单元中进行。即,在此实施方式中,清洗工作对于所有色彩同时进行。
CPU7-1从旋转编码器7-5调出输出并计算印刷机的速度(步骤S102)。根据计算的印刷机速度确定是关机还是以低速旋转(步骤S103)。如果步骤S103中为是(YES),则流程转到步骤S104。
当清洗开始按钮7-4在步骤S104中开启时,检测印刷机是否关机(步骤S105)。如果印刷机不为关机(步骤S105中为否(NO)),则确定印刷机处于清洗的速度。流程马上转到步骤S109以进行清洗程序。如果印刷机为关机(步骤S105中为是),则将低速驱动命令进给到电动机驱动器(步骤S106)。因此,印刷机开始旋转。CPU7-1从旋转编码器7-5调出输出并计算印刷机的速度(步骤S107)。当印刷机已经达到预定的低速(清洁速度)(步骤S108中为是)时,则流程转到步骤S109以进行清洗程序。
图17显示了步骤S109中进行的“清洗程序”。在“清洗程序”中,CPU7-1将排出计数器CNT2的计数值复位为S=0(步骤S210)。此外,从模式数据存储器SM1读出排出次数S1(S1=3)(步骤S202)。将排出计数器CNT2的计数值S增加1到S=1(步骤S203)。读排出计数器CNT2增加的计数值S(S=1)(步骤S204)。检测在步骤S202中读出的排出次数S1(步骤S205)。如果S1=1,则流程转到步骤S206。否则,流程转到步骤S208。
在此情况下,由于在步骤S202中读出的排出次数S1为S1=3,所以,流程转到步骤S208。在步骤S208中,检测在步骤S204中读出的排出计数器CNT2的计数值S为偶数还是奇数。如果计数值S为奇数,则流程转到步骤S209中的“溶剂排出程序”。如果计数值S为偶数,则流程转到步骤S210中的“水排出程序”。在此情况下,由于在步骤S204中读出的排出计数器CNT2的计数值S为S=1,则流程转到步骤S209中的“溶剂排出程序”。
图18显示了步骤S209中进行的“溶剂排出程序”。在“溶剂排出程序”中,CPU7-1从模式数据存储器SM1(步骤S301和S304)读出溶剂排出时间t1(t1=0.4秒)和空气喷射时间t2(t2=2.0秒)。CPU7-1从旋转编码器7-5的输出读出印刷机的相位(胶印滚筒5的旋转角度位置)(步骤S303)。当印刷机具有预定的相位时,(步骤S304中为是),则溶剂排出阀V2和空气喷射阀V4开启(步骤S305图8中显示的时间T1)。因此,来自溶剂罐11中的溶剂进给到流量组合器FG,而来自增压空气源12的压缩空气进给到流量组合器FG。溶剂从清洗设备6的清洗喷嘴6g排出到清洗布6i。
同时,计时器TM开始计时。当计时器TM计数的时间已经达到步骤S301中读出的溶剂排出时间t1(t1=0.4秒)时(步骤S306中为是),在步骤S305中开启的溶剂排出阀V2关闭(步骤S307)。当计时器TM计数的时间已经达到步骤S302中读出的空气喷射时间t2(t2=2.0秒)时(步骤S308中为是),在步骤S305中开启的空气喷射阀V4关闭(步骤S309)。因此到清洗布6i的第一溶剂排出结束。
当第一溶剂排出结束时,CPU7-1检测排出计数器CNT2的计数值S(图17中的步骤S211)。如果S=S1,则流程转到步骤S212中的“布进给4程序”。否则,流程转到步骤S213。在此情况下,由于S=1和S1=3,所以流程转到步骤S213。如果在步骤S213中S=1,则流程转到步骤S214中的“布进给2程序”。否则,流程转到步骤S215中的“布进给3程序”。在此情况下,由于S=1,流程转到“布进给2程序”。
图21显示了步骤S214中进行的“布进给2程序”。在“布进给2程序”中,CPU7-1从模式数据存储器SM1中读出初始布进给次数CT2(CT2=2)、在喷射间隔1的布进给次数C1(C1=8)、单元开启时间t6(t6=4.0秒)、单元关闭时间t7(t7=1.0秒)、液体渗透准备时间t3(t3=6.0秒)、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4(t4=1.0秒)、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5(t5=1.0秒)(步骤S601到S607)。
单元接触开/关计数器CNT1的计数值C复位到C=0(步骤S608)。此外,总布进给计数器CNT3的计数值CT复位到CT=0(步骤S609)。当在步骤S605中读出的液体渗透准备时间t3已经消逝后(步骤S610中为是),单元开/关阀V1开启(步骤S611)。在此情况下,在液体渗透准备时间t3的消逝被等待时,从清洗喷嘴6g排出到清洗布6i的溶剂从排出部分喷射并广泛地渗透。
CPU7-1将单元接触开/关计数器CNT1的计数值C增加1到C=1(步骤S612),并将总布进给计数器CNT3的计数值CT也增加1到CT=1(步骤S613)。CPU7-1读出增加的单元接触开/关计数器CNT1的计数值C和增加的总布进给计数器CNT3的计数值CT(步骤S614和S615)。
将在步骤S612中读出的单元接触开/关计数器CNT1的计数值C(C=1)与在步骤S601中读出的初始布进给次数CT2(CT2=2)比较(步骤S616)。如果C>CT2,则流程转到步骤S620。否则,流程转到步骤S617。在此情况下,由于C=1,CT2=2,所以流程转到步骤S617。在步骤S617中,CPU7-1等待直到在步骤S606中读出的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4(t4=1.0秒)消逝。当单元开启时间t4消逝后(步骤S617中为是),在步骤S611中开启的单元开/关阀V1关闭(步骤S618)。
此时,单元开/关阀V1保持t4=1.0秒。因此,在清洗设备6中的气压缸6w的操纵杆6w1向前移动。根据操纵杆6w1的向前移动,清洗布6i在卷绕辊6m上卷绕预定的量。在此情况下,由于单元开/关阀V1在操纵杆6w1完全延伸前关闭,所以,清洗布6i永远不会与胶印滚筒5接触。即,清洗布6i卷绕在卷绕辊6m上预定的量,而不与胶印滚筒5接触。
当单元开/关阀V1在步骤S618中关闭后,CPU7-1等待直到在步骤S607中读出的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5(t5=1.0秒)消逝。流程返回步骤S611以再次开启单元开/关阀V1。在此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C=2,CT2=2,所以流程转到步骤S617的程序。因此,清洗布6i再次卷绕在卷绕辊6m上预定的量,而不与胶印滚筒5接触。即,布进给,包括前次布进给(初始布进给)进给两次,以便清洗布6i的溶剂排出部分使接触部分相对胶印滚筒5。
当在步骤S617到S619中通过程序结束第二布进给后,CPU7-1返回到步骤S611以再次开启单元开/关阀V1。在此情况下,由于C=3,CT2=2,所以C>CT2。流程转到步骤S620的程序。在步骤S620中,CPU7-1等待直到在步骤S603中读出的单元开启时间t6(t6=4.0秒)消逝。当单元开启时间t6消逝后(步骤S620中的是),在步骤S611中开启的单元开/关阀V1关闭(步骤S621)。
此时,单元开/关阀V1保持t6=4.0秒。因此,在清洗设备6中的气压缸6w的操纵杆6w1向前移动,根据操纵杆6w1的向前移动,清洗布6i在卷绕辊6m上卷绕预定的量。同时,清洗布6i与胶印滚筒5接触。单元开启时间t6为胶印滚筒5旋转几圈同时保持清洗布6i压紧其表面的时间。在单元开启时间t6期间,溶剂从清洗布6i供给到胶印滚筒5的表面。
当单元开/关阀V1在步骤S621中关闭后,在清洗设备6中的气压缸6w的操纵杆6w1向后移动,而清洗布6i脱离胶印滚筒5的表面。在清洗布6i脱离胶印滚筒5表面的同时,CPU7-1将单元接触开/关计数器CNT1的计数值C与步骤S602中读出的布进给次数C1比较(步骤S622)。
在此情况下,C=3,C≠C1。因此,当单元关闭时间t7(t7=1.0秒)在步骤S623中消逝后,流程返回到步骤S611以重复间歇地将清洗布6i与胶印滚筒5接触,即,相对胶印滚筒5重复进行清洗布6i的开/关操作。当C=C1通过重复开关被满足时,即,当包括初始布进给次数的清洗布6i相对胶印滚筒5的开/关次数达到8时(步骤S622中为是),“布进给2程序”结束,流程返回到图17中的步骤S203中。
在“布进给2程序”中,在保持清洗布6i与胶印滚筒5接触的时间t6的六次重复操作以及保持清洗布6i与胶印滚筒5的表面脱离的时间t7的上半部分期间,用溶剂润湿清洗布6i。因此,溶剂从清洗布6i供给到胶印滚筒5表面。此溶剂去除了粘附到胶印滚筒5表面的油墨并将其脱离胶印滚筒5表面。在下半部分中,从供给辊6j进给的清洗布6i的干燥部分与胶印滚筒5表面接触。干燥的清洗布6i擦去脱离胶印滚筒5表面的油墨。
当“布进给2程序”结束后,在步骤S203中,CPU7-1将排出计数器CNT2的计数值S增加1到S=2,并读出排出计数器CNT2的计数值S(S=2)(步骤S204)。如果在步骤S205中为否,则流程转到步骤S208。如果步骤S208中为是,则流程转到步骤S210中的“水排出程序”。
图19显示了步骤S210中进行的“水排出程序”。在“水排出程序”中,CPU7-1从模式数据存储器SM1读出水排出时间t8(t8=0.1秒)和空气喷射时间t2(t2=2.0秒)(步骤S401到S402)。CPU7-1从旋转编码器7-5的输出阅读印刷机的相位(步骤S403)。当印刷机具有预定的相位时(步骤S404中为是),水排出阀V3和空气喷射阀V4开启(步骤S405图8所示的时间T2)。因此,水从水罐13进给到流量组合器FG,且来自增压空气源12的压缩空气进给到流量组合器FG。水从清洗设备6的清洗喷嘴6g排出到清洗布6i。
同时,计时器TM开始计时。当计时器TM计数的时间已经达到步骤S401中读出的水排出时间t8(t8=0.1秒)时(步骤S406中为是),在步骤S405中开启的水排出阀V3关闭(步骤S407)。当计时器TM计数的时间已经达到步骤S402中读出的空气喷射时间t2(t2=2.0秒)时(步骤S408中为是),在步骤S405中开启的空气喷射阀V4关闭(步骤S409)。因此,结束水排出到清洗布6i。
当水排出结束时,CPU7-1检测排出计数器CNT2的计数值S(图17中的步骤S211)。如果S=S1,则流程转到步骤S212中的“布进给4程序”。否则,流程转到步骤S213。在此情况下,由于S=2和S1=3,所以流程转到步骤S213。如果在步骤S213中S=1,则流程转到步骤S214中的“布进给2程序”。否则,流程转到步骤S215中的“布进给3程序”。在此情况下,由于S=2,所以流程转到“布进给3程序”。
图22显示了步骤S215中进行的“布进给3程序”。在“布进给3程序”中,CPU7-1从模式数据存储器SM1读出在喷射间隔2的布进给次数C2(C2=2)、单元开启时间t6(t6=4.0秒)、以及单元关闭时间t7(t7=1.0秒)(步骤S701到S703)。
单元接触开/关计数器CNT1的计数值C复位到C=0(步骤S704)。单元开/关阀V1开启(步骤S705)。此外,单元接触开/关计数器CNT1的计数值C增加1到C=1(步骤S706)。总布进给计数器CNT3的计数值CT增加1到CT=9(步骤S707)。读出增加的单元接触开/关计数器CNT1的计数值C和增加的总布进给计数器CNT3的计数值CT(步骤S708和S709)。当在步骤S702中读出的单元开/关时间t6(t6=4.0秒)消逝后(步骤S710中为是),在步骤S705中开启的单元开/关阀V1关闭(步骤S711)。
此时,单元开/关阀V1保持t6=4.0秒。因此,在清洗设备6中的气压缸6w的操纵杆6w1向前移动,清洗布6i在卷绕辊6m上卷绕预定的量。同时,清洗布6i与胶印滚筒5接触。在单元开启时间t6期间,水从清洗布6i供给到胶印滚筒5表面。通过此水,可以擦掉胶印滚筒5表面上的纸灰尘。
当单元开/关阀V1在步骤S711中关闭后,在清洗设备6中的气压缸6w的操纵杆6w1向后移动,而清洗布6i脱离胶印滚筒5的表面。在清洗布6i脱离胶印滚筒5表面的同时,CPU7-1将单元接触开/关计数器CNT1的计数值C与步骤S701中读出的布进给次数C2比较(步骤S712)。
在此情况下,C=1,C≠C2。因此,当单元关闭时间t7(t7=1.0秒)在步骤S713中消逝后,流程返回到步骤S705以再次进行清洗布6i相对胶印滚筒5的开/关操作。当满足C=C2时,即,当相对胶印滚筒5的清洗布6i的开/关次数已经达到2时(步骤S712中为是),“布进给3程序”结束,流程返回到图17中的步骤S203中。
当“布进给3程序”结束后,在步骤S203中CPU7-1将排出计数器CNT2的计数值S增加1到S=3,并读出排出计数器CNT2的计数值S(S=3)(步骤S204)。如果在步骤S205中为否,则流程转到步骤S208。如果步骤S208中为否,则流程转到步骤S210中的“溶剂排出程序”。“溶剂排出程序”根据图18中的流程图进行以执行第二溶剂排出到清洗布6i。当第二清洗溶液排出结束时,CPU7-1检测排出计数器CNT2的计数值S(图17中的步骤S211)。在此情况下,由于S=3和S1=3,流程转到步骤S211中的“布进给4程序”。
图23显示了步骤S212中进行的“布进给4程序”。在“布进给4程序”中,CPU7-1从模式数据存储器SM1读出总布进计数值CT1(CT1=20)、单元开启时间t6(t6=4.0秒)、以及单元关闭时间t7(t7=1.0秒)(步骤S801到S803)。
单元开/关阀V1开启(步骤S804)。总布进给计数器CNT3的计数值CT增加1到CT=11(步骤S805)。增加的总布进给计数器CNT3的计数值CT(步骤S806)被读取。当单元开/关时间t6(t6=4.0秒)消逝后(步骤S807中为是),在步骤S804中开启的单元开/关阀V1关闭(步骤S808)。
在此情况下,总布进给计数器CNT3的计数值CT仍没有达到步骤809中的CT1(步骤809中为否)。因此,当步骤S810中的单元关闭时间t7(t7=1.0秒)消逝后,CPU7-1返回步骤S804以相对胶印滚筒5重复进行清洗布6i的开/关操作。当CT=CT1通过重复开/关被满足时,即,当包括初始布进给次数的相对胶印滚筒5重复进行清洗布6i的开/关次数已经达到20时(步骤809中为是),“布进给4程序”结束,而图17中显示的“清洗程序”结束。
在“布进给4程序”中,在保持清洗布6i与胶印滚筒5接触的时间t6的10次重复操作以及保持清洗布6i与胶印滚筒5的表面脱离的时间t7的上半部分期间,用溶剂润湿清洗布6i。因此,在“布进给2程序”和“布进给3程序”中没有完全擦掉的油墨通过溶剂脱离胶印滚筒5表面。在下半部分中,从供给辊6j进给的清洗布6i的干燥部分与胶印滚筒5表面接触。干燥的清洗布6i擦去脱离胶印滚筒5表面的油墨。
当“清洗程序”结束后,CPU7-1从模式数据存储器SM1读出干燥时间t9(t9=35秒)(图16显示的步骤S110)。高速驱动命令进给到电动机驱动器7-6(步骤S111)。同时,计时器TM开始计时(步骤S112)。CPU7-1从旋转编码器7-5调出输出并计算印刷机的速度(步骤S113)。当印刷机已经达到预定的高速(干燥速度)时(步骤S114中为是),重复进行通过已经在步骤S112中开始计时的计时器TM计时的时间检测(步骤S115)。
当通过计时器TM计时的时间已经达到步骤S110中读出的干燥时间t9时(步骤S115中为是),低速驱动命令进给到电动机驱动器7-6(步骤S116)以设定印刷机到低旋转速度(步骤S117和S118)。根据“清洗模式1”的清洗工作(清洗+干燥)结束。清洗后,清洗溶液(溶剂和水)粘附到胶印滚筒5的表面。清洗后,当胶印滚筒5以比清洗的速度高的速度旋转时,促进了粘附到胶印滚筒5表面的清洗溶液的干燥。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干燥胶印滚筒5表面。
根据“清洗模式1”的清洗工作已经如上述得到说明。根据“清洗模式2”、“清洗模式3”和“清洗模式4”的清洗工作也根据图16到23所示的流程图进行。在“清洗模式2”中,“布进给1程序”在“溶剂排出程序”后进行。图20显示了“布进给1程序”。在“布进给1程序”中,CPU7-1从模式数据存储器SM1读出总布进次数CT1、单元开启时间t6、以及单元关闭时间t7、液体渗透准备时间t3、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开启时间t4以及在初始布进给中单元关闭时间t5(步骤S501到S507)。通过相对应步骤S610到S623的步骤S510到S523中的程序,液体渗透准备、两个初始布进给程序、以及包括两个初始布进给程序的10个总布进给程序根据图9所示的时间表进行。
图6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8具有图24所示的设置。参照图24,中心控制设备8包括CPU8-1、RAM8-2、ROM8-3、触摸板显示器8-4、模式数存储器8-5、单元选择存储器8-6、接口8-7、以及接口8-8。模式数存储器8-5用于写清洗模式的模式数(清洗模式数)N的先前值。单元选择存储器8-6用于写印刷机的单元数(印刷单元数)P的先前值。接口8-7转接传输/接收到/来自印刷控制设备7的信号。接口8-8转接传输/接收到/来自显示器8-4的信号。下面,将说明在模式数存储器8-5和单元选择存储器8-6中写入的清洗模式数N和印刷单元数P的先前值。当从工厂装运的时候,N=1作为清洗模式数N储存在模式数存储器8-5中,P=1作为印刷单元数P储存在单元选择存储器8-6中。
中心控制设备8还包括模式1预设数据存储器8-9、模式2预设数据存储器8-10、模式3预设数据存储器8-11、模式4预设数据存储器8-12。用于每种色彩的清洗设备的清洗模式1的预设数据(清洗模式1的清洗模式数据的缺省值)写入模式1预设数据存储器8-9。用于每种色彩的清洗设备的清洗模式2的预设数据(清洗模式2的清洗模式数据的缺省值)写入模式2预设数据存储器8-10。用于每种色彩的清洗设备的清洗模式3的预设数据(清洗模式3的清洗模式数据的缺省值)写入模式3预设数据存储器8-11。用于每种色彩的清洗设备的清洗模式4的预设数据(清洗模式4的清洗模式数据的缺省值)写入模式4预设数据存储器8-12。预设数据在从工厂装运时写入存储器8-9到8-12并不能擦除。清洗模式1到4的清洗模式数据的缺省值显示在图12到15中,在此将省略其说明。
中心控制设备8还包括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模式2数据存储器8-14、模式3数据存储器8-15和模式4数据存储器8-16。清洗模式1的清洗模式数据写入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清洗模式2的清洗模式数据写入模式2数据存储器8-14。清洗模式3的清洗模式数据写入模式3数据存储器8-15。清洗模式4的清洗模式数据写入模式4数据存储器8-16。当从工厂装运的时候,存储器8-9中的清洗设备1的预设数据复制到存储器8-13。存储器8-10中的清洗设备2的预设数据复制到存储器8-14。存储器8-11中的清洗设备3的预设数据复制到存储器8-15。存储器8-12中的清洗设备4的预设数据复制到存储器8-16。复制到存储器8-13到8-16中的预设数据可以方便地写入。
图25显示了显示在显示器8-4上的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具有清洗模式数(N)的显示部分8a、在喷射间隔1时的布进给次数(C1)的显示部分8b、在喷射间隔2时的布进给次数(C2)的显示部分8c、初始布进给次数(CT2)的显示部分8d、单元开启时间(t6)的显示部分8e、溶剂排出时间(t1)的显示部分8f、水排出时间(t8)的显示部分8g、排出次数(S1)的显示部分8h、总布进给次数(CT1)的显示部分8i、干燥时间(t9)的显示部分8j、空气喷射时间(t2)的显示部分8k、印刷单元数(P)的显示部分8m、单元关闭时间(t7)的显示部分8n、10个键座8p、回车键8q、以及复位键8r。
图26显示了通过中心控制设备8的CPU8-1进行的清洗参数改变程序。
为了显示图25所示的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CPU8-1进行第一程序(步骤S1)。图27显示了第一程序。在第一程序中,CPU8-1从模式数存储器8-5读出清洗模式数N(步骤S11)。在此情况下,读出N=1。CPU8-1从单元选择存储器8-6读出印刷单元数P(步骤S12)。在此情况下,读出P=1。
CPU8-1指定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作为相对应清洗模式数N=1的模式数据存储器。用于所有色彩的清洗模式1的清洗模式数据从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读出并传递到印刷机控制设备7(步骤S13)。因此,用于所有色彩的清洗模式1的清洗模式数据储存进印刷机控制设备7的清洗模式数据存储器7-11。
CPU8-1指定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作为相对应清洗模式数N=1的模式数据存储器。用印刷单元数P=1表示的用于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数据从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读出。清洗模式数据中可变的清洗参数显示在显示器8-4上(步骤S14)。因此,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显示在图25中,即,用于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1的清洗参数的改变操作窗口显示在显示器8-4上。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a时(步骤S2中的是),CPU8-1执行第二程序(步骤S3)。图28显示了第二程序。在第二程序中,CPU8-1从模式数存储器8-5读出清洗模式数N(步骤S31)。在此情况下,读出N=1。当确认读出的清洗模式数N为N≠4后(步骤S32中为否),N增加1到N=N+1(步骤S34)。在此情况下,N=1+1=2。
在步骤S34中,CPU8-1将增加的清洗模式数N=2作为先前值写进模式数存储器8-5,并从单元选择存储器8-6读出印刷单元数P(步骤S36)。在此情况下,读出P=1。模式2数据存储器8-14被指定作为相对应清洗模式数N=2的模式数据存储器。用于所有色彩的清洗模式2的清洗模式数据从模式2数据存储器8-14读出并传递到印刷机控制设备7(步骤S37)。因此,用于所有色彩的清洗模式2的清洗模式数据储存进印刷机控制设备7的清洗模式数据存储器7-11。
CPU8-1指定模式2数据存储器8-14作为相对应清洗模式数N=2的模式数据存储器。用印刷单元数P=1表示的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数据从模式2数据存储器8-14读出。清洗模式数据中可变的清洗参数显示在显示器8-4上(步骤S38)。相应地,用于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2的清洗参数的改变操作窗口显示在显示器8-4上。
同样,每次触摸显示部分8a时,清洗模式数N都在步骤S34中增加1,清洗模式数N的显示改变为“3”或“4”。用于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3或4的清洗参数的改变操作窗口被显示。相应地,操作者可以选择适合于清洗条件的清洗模式。当清洗模式数N的计数值为步骤S34中N=4以及步骤S32中为是时,流程转到步骤S33以设定N=0。采用此程序,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返回到用于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1的改变操作窗口。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b时(步骤S4中为是),CPU8-1执行第三程序(步骤S5)。图29显示了第三程序。在第三程序中,使用者通过10个键盘座8p选择所需值(步骤S51)并敲击回车键8q(步骤S52)。例如,为了将喷射间隔1时的布进给次数C1从8改变到9,通过键盘座8p选择“9”并敲击回车键8q。
CPU8-1检测通过10个键盘座8p值选择后的回车键8q的压紧状态(步骤S52中为是)并从模式数存储器8-5读出清洗模式数N(步骤S53)。在此情况下,读出N=1。其次,CPU8-1从单元选择存储器8-6读出印刷单元数P(步骤S54)。在此情况下,读出P=1。
CPU8-1指定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作为相对应清洗模式数N=1的模式数据存储器。在用印刷单元数P=1表示的相应第一色彩印刷单元中,写进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中的清洗模式1中喷射间隔1时的布进给次数C1在步骤S51中重新写为选择的值(步骤S55)。用于所有色彩的清洗模式2的清洗模式数据从模式2数据存储器8-14读出并传递到印刷机控制设备7(步骤S56)。相应地,用于所有色彩的清洗模式1的清洗模式数据储存进印刷机控制设备7的清洗模式数据存储器7-11。在此情况下,用于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1的喷射间隔1时的布进给次数C1已经在步骤S51中重新写为选择的值。
CPU8-1指定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作为相对应清洗模式数N=1的模式数据存储器。用印刷单元数P=1表示的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数据从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中读出。清洗模式数据中可变的清洗参数显示在显示器8-4上(步骤S57)。相应地,用于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1的清洗参数的改变操作窗口显示在显示器8-4上。在改变操作窗口中,显示在显示部分8b中的喷射间隔1时的布进给次数C1在步骤S51中改变为选择的值。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c时(步骤S6中为是),CPU8-1执行第四程序(步骤S7)。图30显示了第四程序。通过第四程序,在喷射间隔2时的布进给次数C2可以改变到第三程序中所需的值。在第四程序中,步骤S71到S75中的程序对应于第三程序中步骤S51到S57中的程序。在第四程序中,在喷射间隔2时改变的布进给次数C2在步骤S75中重新写进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f时(步骤S8中的是),CPU8-1执行第五程序(步骤S9)。图31显示了第五程序。通过第五程序,溶剂排出时间t1可以改变到第三程序中所需的值。在第五程序中,步骤S91到S97中的程序对应于第三程序中步骤S51到S57中的程序。在第五程序中,溶剂排出时间t1在步骤S95中重新写进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g时(步骤S10中的是),CPU8-1执行第六程序(步骤S11)。图32显示了第六程序。通过第六程序,水排出时间t8可以改变到第三程序中所需的值。在第六程序中,步骤S101到S107中的程序对应于第三程序中步骤S51到S57中的程序。在第六程序中,水排出时间t8在步骤S105中重新写进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h时(步骤S12中的是),CPU8-1执行第七程序(步骤S13)。图33显示了第七程序。通过第七程序,排出次数S1可以改变到第三程序中所需的值。在第七程序中,步骤S131到S137中的程序对应于第三程序中步骤S51到S57中的程序。在第七程序中,排出次数S1在步骤S135中重新写进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i时(步骤S14中的是),CPU8-1执行第八程序(步骤S15)。图34显示了第八程序。通过第八程序,总布进给次数CT1可以改变到第三程序中所需的值。在第八程序中,步骤S151到S157中的程序对应于第三程序中步骤S51到S57中的程序。在第八程序中,总布进给次数CT1在步骤S155中重新写进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j时(步骤S16中的是),CPU8-1执行第九程序(步骤S17)。图35显示了第九程序。通过第九程序,干燥时间t9可以改变到第三程序中所需的值。在第九程序中,步骤S171到S177中的程序对应于第三程序中步骤S51到S57中的程序。在第九程序中,干燥时间t9在步骤S175中重新写进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k时(步骤S18中的是),CPU8-1执行第十程序(步骤S19)。图36显示了第十程序。通过第十程序,空气喷射时间t2可以改变到第三程序中所需的值。在第十程序中,步骤S191到S197中的程序对应于第三程序中步骤S51到S57中的程序。在第十程序中,空气喷射时间t2在步骤S195中重新写进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e时(步骤S20中为是),CPU8-1执行第十一程序(步骤S21)。图37显示了第十一程序。通过第十一程序,单元开启时间t9可以改变到第三程序中所需的值。在第十一程序中,步骤S211到S217中的程序对应于第三程序中步骤S51到S57中的程序。在第十一程序中,单元开启时间t6在步骤S215中重新写进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n时(步骤S22中的是),CPU8-1执行第十二程序(步骤S23)。图38显示了第十二程序。通过第十二程序,单元关闭时间t7可以改变到第三程序中所需的值。在第十二程序中,步骤S231到S237中的程序对应于第三程序中步骤S51到S57中的程序。在第十二程序中,单元关闭时间t7在步骤S235中重新写进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d时(步骤S24中的是),CPU8-1执行第十三程序(步骤S25)。图39显示了第十三程序。通过第十三程序,初始布进给次数CT2可以改变到第三程序中所需的值。在第十三程序中,步骤S251到S257中的程序对应于第三程序中步骤S51到S57中的程序。在第十三程序中,初始布进给次数CT2在步骤S255中重新写进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m时(步骤S26中为是),CPU8-1执行第十四程序(步骤S27)。图40显示了第十四程序。在第十四程序中,CPU8-1从单元选择存储器8-6读出印刷单元数P(步骤S271)。在此情况下,读出P=1。当确认读出的印刷单元数P为P≠4后(步骤S272中为否),P增加1到P=P+1(步骤S274)。在此情况下,P=1+1=2。
CPU8-1将在步骤S274中增加的印刷单元数P=2作为先前值写进单元选择存储器8-6(S275),并从模式数存储器8-5读出清洗模式数N(步骤S276)。在此情况下,读出N=1。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指定作为对应于清洗模式数N=1的模式数据存储器。用印刷单元数P=2表示的第二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数据从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中读出。清洗模式数据中的可变清洗参数显示在显示器8-4上(步骤S277)。相应地,用于第二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1的清洗参数的改变操作窗口显示在显示器8-4上。
同样,每次触摸印刷单元数P的显示部分8m时,印刷单元数P都在步骤S274中增加1,印刷单元数P的显示改变为“2”、“3”或“4”。第三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1或第四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1被显示。当印刷单元数P的计数值为步骤S274中P=4以及步骤S272中为是时,流程转到步骤S273以设定P=0。采用此程序,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返回到用于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1的改变操作窗口。
当触摸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G1中的显示部分8r时(步骤S28中为是),CPU8-1执行第十五程序(步骤S29)。图41显示了第十五程序。在第十五程序中,CPU8-1从存储器8-9到8-12读出了用于每个色彩的清洗模式1到4的预设数据(清洗模式1到4的清洗模式数据的缺省值)(步骤S291)。
读出的清洗模式1的预设数据被覆写(overwrite)在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上。清洗模式2的预设数据被覆写在模式2数据存储器8-14上。清洗模式3的预设数据被覆写在模式3数据存储器8-15上。清洗模式4的预设数据被覆写在模式4数据存储器8-16上。
从模式数存储器8-5读出清洗模式数N(步骤S293)。在此情况下,读出N=1。其次,从单元选择储存器8-6读出印刷单元数P(步骤S294)。在此情况下,读出P=1。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指定作为相对应清洗模式数N=1的模式数据存储器。用于所有色彩的清洗模式1的清洗模式数据从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读出并传递到印刷机控制设备7(步骤S295)。因此,用于所有色彩的清洗模式1的清洗模式数据(缺省值)储存进印刷机控制设备7的清洗模式数据存储器7-11。
CPU8-1指定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作为对应于清洗模式数N=1的模式数据存储器。用印刷单元数P=1表示的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数据从模式1数据存储器8-13读出。清洗模式中的可变清洗参数显示在显示器8-4上(步骤S296)。因此,用于第一色彩印刷单元的清洗模式1的清洗参数的改变操作窗口显示在显示器8-4上。清洗参数的缺省值显示在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上。
从上述说明可以清晰,在此实施方式中,印刷单元和清洗模式指定在显示在显示器8-4上的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中。然后清洗参数如在喷射间隔1时的布次数C1、在喷射间隔2时的布次数C2、初始布进给次数CT2、单元开启时间t6、溶剂排出时间t1、水排出时间t8、排出次数S1、总布进给次数CT1、干燥时间t9、空气喷射时间t2以及单元关闭时间t7都可以通过操作者根据清洗条件适当地改变。
在此实施方式中,在喷射间隔1时的布次数C1、在喷射间隔2时的布次数C2、总布进给次数CT1、单元开启时间t6、以及单元关闭时间t7都为与胶印滚筒接触的清洗布6i以对其进行清洁的接触相关的条件。在与接触相关的条件下,布进给次数C1、C2以及CT1等于相对胶印滚筒5的清洗布6i的开/关次数。严格地说,单元开启时间t6包括直到清洗布6i与胶印滚筒5接触的时间。然而,单元开启时间t6接近等于清洗布6i一次接触胶印滚筒5的时间。此外,用于胶印滚筒5清洗的清洗布6i的使用量可以从总布进给次数CT1获知。
排出次数S1表示在清洗胶印滚筒5中提供的清洗溶液排出的次数。即,排出次数S1表示溶剂或水的排出次数。在此实施例中,溶剂和水单独排出。相反,也可以使用溶剂和水混合的液体(溶剂+水)。在此实施方式中,清洗溶液为包括“溶剂”、“水”以及“溶剂+水”上位概念。溶剂供给量可以从溶剂排出时间t1获知。水供给量可以从水排出时间t8获知。
在喷射间隔1时的布进给次数C1、在喷射间隔2时的布进给次数C2、以及在喷射间隔1或2时的单元开启时间t6和单元关闭时间t7都为与在清洗胶印滚筒5中间歇(清洗溶液供给操作间断期间)进行多次的连续清洗溶液供给操作之间的胶印滚筒接触的清洗布6i的接触相关的条件。在与接触相关的条件中,布进给次数C1和C2等于相对在清洗胶印滚筒5中间歇进行多次的连续清洗溶液供给操作之间的胶印滚筒5的清洗布6i的开/关次数。此外,单元开启时间t6接近等于在清洗胶印滚筒5中间歇进行多次的连续清洗溶液供给操作之间的清洗布6i相对胶印滚筒5的一次接触的时间。
干燥时间t9表示具有清洗溶液的胶印滚筒5以比清洗期间更高的速度旋转并干燥的时间。初始布进给次数C2表示当清洗溶液供给到清洗布6i直到清洗布在清洗其期间与胶印滚筒5接触后的时间期间清洗布6i的进给量。
在此实施方式中,用于显示清洗参数的显示装置包括作为主要组成要件的中心控制设备8的CPU8-1和显示器8-4,并通过显示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的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作用实现。
用于改变清洗参数的改变装置包括作为主要组成要件的中心控制设备8的CPU8-1和显示器8-4,并通过改变根据使用者的操作从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传递到印刷机控制设备7的清洗参数的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作用实现。
用于根据改变的清洗参数执行清洗的清洗装置包括印刷机控制设备7的CPU7-1和清洗设备6,并通过根据重写的清洗模式数据通过利用清洗设备6进行胶印滚筒5清洗的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作用实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清洗溶液多次间断排出时,用于清洗溶液排出的溶液排出时间(溶液排出量)t1为共同的。反之,使用者也可以任意设定用于第一次排出的溶剂排出时间t1和用于第二次排出的溶剂排出时间t1。例如,在图8所示的清洗模式1的时间表中,在时间T1时的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t11)和在时间T3时的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t12)可以不同。
在图11所示的清洗模式4的时间表中,在时间T1时的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t11)、在时间T3时的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t12)以及在时间T5时的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t12)也可以不同。
总体上说,当进行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通过清洗布进行擦拭,胶印滚筒相应地变得清洁。因此,来自第二次溶剂排出量可能比第一次溶剂排出量小。当来自第二次溶剂排出量减少时,可以节约溶剂和清洗布。更具体地说,来自第二次溶剂排出时间优选设定为大约第一时间的2/3。
在此情况下,如图42所示,用于第一时间的溶剂排出时间t11的显示部分8f1和来自第二次溶剂排出时间t12的显示部分8f2准备在显示在显示器8-4上的清洗参数改变操作窗口中。在显示部分8f1中,可以改变用于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1。在显示部分8f2中,也可以改变用于第二次溶剂排出时间t12。
图43显示了允许作为用于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1和从第二次溶剂排出时间t12的不同次设定的印刷机控制设备的设置视图。在此情况下,用于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1和用于第二次溶剂排出时间t12作为清洗参数增加到清洗模式数据储存器7-11中的模式数据储存器SM1到SM4中。
图44显示了允许作为用于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1和从第二次溶剂排出时间的不同次设定的中心控制设备的设置视图。在此情况下,用于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1和用于第二次溶剂排出时间t12作为清洗参数增加到预设数据储存器8-9到8-12中的每种色彩的预设数据中。此外,用于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1和用于第二次溶剂排出时间t12作为清洗参数增加到模式数据储存器8-13到8-16中的每种色彩的清洗模式数据中。
图45显示了当作为用于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1和从第二次溶剂排出时间t12可以设定为不同次时,通过印刷机控制设备7执行“溶剂排出程序”的视图。在此情况下,当通过排出计数器CNT2计数的排出次数S为S=1时(步骤902中为是),从清洗模式数据储存器7-11的模式数据储存器SM(SM1到SM4)读出用于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1(步骤903)。如果通过排出计数器CNT2计数的排出次数S为S≠1(步骤902中为否),则从清洗模式数据储存器7-11的模式数据储存器SM(SM1到SM4)读出用于第二次或下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2(步骤904)。
当通过排出计数器CNT2计数的排出次数S为S=1时(步骤909中是),溶剂排出阀V2在用于第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1消逝后关闭(步骤912)。如果通过排出计数器CNT2计数的排出次数S为S≠1(步骤909中否),则当用于第二次或下一次溶剂排出时间t12消逝后,关闭溶剂排出阀V2(步骤912)。
在此实施方式中,图26中的步骤S1对应于本发明的显示步骤。图26中的步骤S2到S29对应于本发明的改变步骤。显示在图16到23中的印刷机控制设备7的操作步骤对应于本发明的清洗步骤。改变步骤不仅包括如步骤S4到S24中改变各个清洗参数的步骤,而且包括如步骤S2和S3中转换清洗模式的步骤,以及如步骤S28和S29中将改变的清洗参数返回到缺省值的步骤。
在此实施方式中,清洗参数的名目和值显示在作为显示装置的触摸屏显示器8-4上。为此,操作者可以方便地识别当前的清洗参数值。操作者不仅可以方便地确定改变值,而且可以方便地选择要改变的清洗参数。结果,可以方便地实现改变操作。
根据本发明,与清洗网相对旋转件接触的相关条件作为清洗参数被显示。当显示的清洗网与旋转件接触相关的条件改变时,旋转件的清洗根据改变的参数进行。清洗网与旋转件接触相关的条件包括清洗网对旋转件的接触时间以及相对旋转件的清洗网的开/关次数。可变的清洗参数可以为与在清洗旋转件中间断进行多次的连续清洗溶液供给操作之间的旋转件接触的清洗网接触的条件(例如,接触时间和开/关次数)。
可变清洗参数不局限于与清洗网接触相关的条件。其可以为要供给以清洗旋转件的清洗溶液供给次数、要使用以清洗旋转件的清洗网使用数量、以及要供给以清洗旋转件的清洗溶液供给量。
可变清洗参数还可以为具有清洗溶液的旋转件在清洗后以比清洗期间更高的速度旋转并干燥的干燥时间、在清洗溶液供给到清洗网后直到清洗网在清洗中与旋转件接触的时间期间清洗网的供给量、以及在清洗旋转件中间断供给多次的用于第一次的供给量和来自第二次的供给量。
在本发明中,“清洗溶液”包括“溶剂”、“水”、以及“溶剂和水的混合物”。清洗网包括布和纸。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清洗网用作清洗件。无论是清洗网还是刮刀或刷子都可以使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清洗溶液通过清洗网供给到胶印滚筒的圆周表面。清洗溶液可以直接从阀排出到胶印滚筒的圆周表面。本发明也可以制作为施用上述方法的设备。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变清洗参数被显示。通过改变显示的可变清洗参数,旋转件的清洗根据改变的清洗参数进行。由于操作者可以适当地改变清洗参数,所以,清洗工作可以根据包括清洗网接触时间和清洗溶液供给量的最佳条件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根据清洗参数清洗旋转件(5-1-5-4)的圆周表面的印刷机清洗方法,包括步骤显示清洗参数;改变显示的清洗参数;以及根据改变的清洗参数清洗旋转件,其中清洗参数包括与旋转件接触的清洗件、供给到旋转件的清洗溶液以及旋转件相关的值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件为与旋转件的圆周表面接触的清洗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与旋转件相对清洗网的接触相关的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接触相关的条件包括清洗网对旋转件的接触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接触相关的条件包括清洗网相对旋转件的接触开/关操作的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要供给到旋转件的清洗溶液的供给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在清洗溶液的连续供给操作之间与清洗网对旋转件的接触相关的条件,其中清洗溶液的连续供给操作间断地执行多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接触相关的条件包括清洗网对旋转件的接触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接触相关的条件包括清洗网相对旋转件的接触开/关操作的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在清洗旋转件中使用的清洗网的使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在清洗旋转件中供给的清洗溶液的供给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当旋转件清洗后,具有清洗溶液的清洗件以比清洗期间更高的速度旋转并干燥的干燥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在清洗旋转件中,清洗溶液供给到清洗布后直到清洗布与旋转件接触的时间期间清洗网的供给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间断供给多次的清洗溶液的用于第一次的供给量和从第二次的供给量。
15.一种用于根据清洗参数清洗旋转件(5-1-5-4)的圆周表面的印刷机清洗设备,包括用于显示清洗参数的显示装置(8-4);用于改变显示的清洗参数的改变装置(8-1、G1);以及用于根据改变的清洗参数清洗旋转件的清洗装置(6-1-6-4),其中清洗参数包括与旋转件接触的清洗件、供给到旋转件的清洗溶液以及旋转件相关的值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洗件为与旋转件的圆周表面接触的清洗网。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与清洗网对旋转件的接触相关的条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与接触相关的条件包括清洗网对旋转件的接触的时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与接触相关的条件包括清洗网相对旋转件的接触开/关操作的次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要供给到旋转件的清洗溶液的供给次数。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在清洗溶液的连续供给操作之间,与旋转件相对清洗网的接触相关的条件,其中清洗溶液的连续供给操作间断地执行多次。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与接触相关的条件包括清洗网对旋转件的接触时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与接触相关的条件包括清洗网相对旋转件的接触开/关操作的次数。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在清洗旋转件中使用的清洗网的使用量。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在清洗旋转件中供给的清洗溶液的供给量。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当旋转件清洗后,具有清洗溶液的清洗件以比清洗期间更高的速度旋转并干燥的干燥时间。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在清洗旋转件中,清洗溶液供给到清洗布后直到清洗布与旋转件接触的时间期间清洗网的供给量。
2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清洗参数包括间断供给多次的清洗溶液的用于第一次的供给量和来自第二次的供给量。
全文摘要
在根据清洗参数清洗旋转件的圆周表面的印刷机清洗方法中,清洗参数被显示。接着,显示的清洗参数被改变。根据改变的清洗参数清洗旋转件。清洗参数包括与旋转件接触的清洗件、供给到旋转件的清洗溶液以及旋转件相关的值中的至少一个。此外还公开了一种印刷机清洗设备。
文档编号B08B3/02GK1597319SQ200410082558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9日
发明者蛯名敏彦, 名垣和则 申请人:小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