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07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清洁设备,尤其是关于一种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清洁设备(如吸尘器)是将含有杂质(如灰尘)的外部空气吸入,并利用盘形电机的旋转动力使其进入过滤器,从而将地面上的杂质除去,但是当地面上有顽固的污垢和污渍时,则该种吸尘器不能将地面彻底清洁干净。针对上述不足,人们开发出了附装地板擦布的吸尘器,用于将地面上的污垢和污渍以及杂质和灰尘从地板上除去,但是该种吸尘器在使用过程中,地板擦布擦地后会不干净,则会在清洁地面的同时不干净的擦布会污染地面,从而不能实现对地面的彻底清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清洁带较彻底清洁地面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方法是通过传动装置使清洁带的一个表面与地面摩擦清洁,然后再通过传动装置使该清洁带的另一个表面与地面摩擦清洁,并将使用后的清洁带输送到一收容体。
在清洁带清洁地面之前,通过吸尘装置对待清洁地面进行除尘。
该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包括座体部分、清洁带、传动装置及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安装在座体部分上,该清洁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收容体,清洁带收容于第一收容体,该清洁带表面与地面摩擦后经由传动装置而从第一收容体输送到第二收容体。
还包括吸尘装置,该吸尘装置的吸气口设在清洁装置的前面。
所述第一、第二收容体分别为由传动装置驱动的第一、第二滚筒,第一、二滚筒转动支撑在座体部分上,清洁带一端连接第一滚筒,其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滚筒上。
所述的清洁带一表面绕经一接触面而与地面摩擦,其另一表面绕经另一接触面而与地面摩擦。
所述的清洁带以相反方向依次绕经第一、第二收容体外部。
所述的传动装置为动力装置及由其驱动的对辊,清洁带的头端挤入该对辊之间,使清洁带在对辊挤压力下进入第二收容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清洁带在使用完后,可以通过传动装置而输送到第二收容体,避免了不干净的清洁带污染地面,从而可较彻底的清洁地面,在清洁带上涂蜡,则可实现清洁、除尘及抛光的功能;2)由于清洁带内、外表面均可清洁地面,所以增加了清洁带的使用率。


图1是本发明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的第一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的第一滚筒的安装槽的截面示意图。
图4及图5是本发明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包括座体部分1、清洁装置2、清洁带24及吸尘装置3。吸尘装置3安装在座体部分1上,其包括内部装有灰尘过滤器的吸气管31,该吸气管31的吸气口311位于该装置的最前端,在电机的驱动下,该吸气管31首先将含有杂质(如灰尘)的外部空气通过吸气口311吸入,并通过过滤器而将地面上的杂质(如灰尘)除去。
清洁装置2安装在座体部分1上,其包括一前一后设置的由传动装置驱动的两个滚筒,将前面的即邻近于吸气管吸气口311的滚筒定义为第一滚筒21,将后面的滚筒定义为第二滚筒22,该第一滚筒21位于吸气管吸气口311后方一定距离。第一滚筒21通过转轴而可相对座体部分1转动,且其筒壁上设置有条状的清洁带安装槽211,该安装槽211的开口处口径外大内小而形成楔形状。第二滚筒22也是可转动安装在座体部分1上,其筒壁上也设置有楔形的清洁带收集槽。
清洁带24头端是插入第二滚筒22的收集槽,其尾端是插入第一滚筒21的安装槽211,从而该清洁带242呈内公切线状连接第一、第二滚筒21、22。该清洁带24是用水和适当的地板清洁剂或蜡渗透后拧干,接通电源,清洁人员在使用时则只需要将该清洁装置前后运动,即可以实现地面的吸尘和清洁。当然,也可在清洁带24上涂上蜡,从而该装置可实现清洁、除尘及抛光的功能。
当然,该清洁带的头端也可以直接缠绕在第一滚筒的筒壁上;或者是在第一滚筒的筒壁上设置粘性薄膜,而将清洁带的头端直接粘贴在该薄膜上。在使用该清洁装置时,吸气管31先将地面上的灰尘和垃圾除去,随后绕在第一滚筒21筒壁上的清洁带24与地面接触的外表面将除尘后的地面清洁一遍,然后该外表面已使用过的清洁带24通过传动装置的驱动而输送到第二滚筒22,此时清洁带24的内表面与地面接触,从而使该清洁带2的内表面再一次清洁地面。该第二滚筒22的运转速度通过设定动力装置的转速及传动机构的传动比而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数值上。当地面清洁完后,使用完的清洁带24是全部缠绕在第二滚筒22的筒壁上,将第二滚筒22收集的清洁带24取出并进行清洗,则可实现清洁带24的重复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于第一滚筒21内的清洁带24通过传动装置而自第一滚筒21输送到第二滚筒22,在输送过程中,清洁带24的内、外表面均清洁地面。
请参阅图4及图5,其表示该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该装置包括吸尘装置4和清洁装置5,该吸尘装置4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清洁装置5包括第一收容体51、第二收容体52、对辊53及接触部54,该第一收容体51及第二收容体52在水平方向上并排排列,第一收容体51内放置有干净的清洁带6,第二收容体52用以收容使用后的清洁带。对辊53由动力装置驱动。接触部54具有两个,其支撑该座体部分于地面上,包括分别邻近于第一收容体51及第二收容体52的第一、第二接触部541、542。使用时,将清洁带6的头端自第一收容体51取出,然后逆时针绕设于第一收容体51的各外壁,并经过第一、第二收容体51、52的间隙而顺时针绕设于第二收容体52的外壁,最后将头端挤入对辊53之间,且清洁带6的外表面61是绕经第一接触部541的接触面,而其内表面62是绕经第二接触部542的接触面。当动力装置驱动对辊53旋转后,则在对辊53的摩擦力作用下,清洁带6的头端挤入第二收容体52,清洁带6沿图5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绕经第一接触部541的清洁带6的外表面61先与地面摩擦而清洁地面,而绕经第二接触部542的清洁带6的内表面62与地面摩擦而清洁地面,从而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使清洁带6的两个外、内表面61、62均能与地面接触而起到清洁地面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收容体51、52均为箱形体,当然其也可为筒状;对辊53及动力装置构成传动装置,清洁带6内、外表面62、61均清洁地面后而收容到第二收容体52中。
本发明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方法包括如下通过传动装置使清洁带的一个表面与地面摩擦清洁,然后再通过传动装置使该清洁带的另一个表面与地面摩擦清洁,并将使用后的清洁带输送到一收容体。另外,在清洁带清洁地面之前,可通过吸尘装置对待清洁地面进行除尘。
权利要求
1.文件来源电子申请
2.收文日期2004-5-12
3.申请号
4.权利要求项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传动装置使清洁带的一个表面与地面摩擦清洁,然后再通过传动装置使该清洁带的另一个表面与地面摩擦清洁,并将使用后的清洁带输送到一收容体。权利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清洁带清洁地面之前,通过吸尘装置对待清洁地面进行除尘。权利要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洁带上浸泡有水、蜡和/或清洁剂的混合液。权利要求4一种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包括座体部分、清洁带及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安装在座体部分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收容体,清洁带收容于第一收容体,该清洁带表面与地面摩擦后经由传动装置而从第一收容体输送到第二收容体。权利要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尘装置,该吸尘装置的吸气口设在清洁装置的前面。权利要求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收容体分别为由传动装置驱动的第一、第二滚筒,第一、二滚筒转动支撑在座体部分上,清洁带一端连接第一滚筒,其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滚筒上。权利要求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洁带一表面绕经一接触面而与地面摩擦,其另一表面绕经另一接触面而与地面摩擦。权利要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洁带以相反方向依次绕经第一、第二收容体。权利要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为动力装置及由其驱动的对辊,清洁带的头端挤入该对辊之间,使清洁带在对辊挤压力下进入第二收容体。权利要求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体部分的第一及第二接触部,该接触部具有接触面,清洁带的内表面绕经第一接触部的接触面,其外表面绕经第二接触部的接触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利用清洁带清洁地面的装置包括座体部分、清洁带、吸尘装置、清洁装置及传动装置,吸尘装置及清洁装置安装在座体部分上,该清洁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收容体,清洁带收容于第一收容体,该清洁带表面与地面摩擦后经由传动装置而从第一收容体输送到第二收容体。所述的清洁带可以相反方向绕经第一、第二收容体外部,而使内、外表面均可与地面摩擦。由于清洁带在使用完后,可以通过传动装置而输送到第二收容体,避免了不干净的清洁带污染地面,从而可较彻底的清洁地面,在清洁带上涂蜡,则可实现清洁、除尘及抛光的功能;由于清洁带内、外表面均可清洁地面,所以增加了清洁带的使用率。
文档编号A47L11/24GK1568886SQ20041015509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2日
发明者杜爵伟 申请人:杜爵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