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07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方便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是一种方便座椅。
背景技术
每日数次的大小便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和病人以及护理他们的亲人都是十分困难的事,现有的便盆和坐便架是两体的,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放置在床边、能坐在其上大小便的折叠式方便座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方便座椅,它的两侧的前支撑脚、后支撑脚、和扶手依靠销轴铰接,座板与两侧的前支撑脚及后支撑脚通过连结件互相铰接。座板底面的两侧设有导轨,便盆可沿两侧导轨滑移,导轨的前端设有与便盆的凸缘相配合的凹槽。座板的中央开有便孔,与便孔平面配合的便孔盖铰接在便孔的后沿边,便孔盖向上翻起时,其尖端嵌入靠背横樑的凹槽内。两侧的前支撑脚依靠前横樑和靠背横樑牢固连成一体,两侧的后支撑脚依靠后横樑牢固连成一体。平放时的扶手依靠凸缘支撑在前支撑脚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放置在床边、能坐在其上大小便、也可当作普通座椅、便于搬运和存放的折叠式方便座椅,为幼儿和行动不便的老人、病人以及护理他们的亲人提供方便、减轻负担。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座板的俯视图。
图中1-后支撑脚,2-前支撑脚,3-便盆,4-凹槽,5-导轨,6-座板,7-凸缘,8-扶手,9-便孔盖,10-靠背横樑,11-销轴,12-连结件,13-前横樑,14-后横樑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如
图1-3所示一种方便座椅,它的两侧的前支撑脚(2)、后支撑脚(1)、和扶手(8)依靠销轴(11)铰接,座板(6)、与两侧的前支撑脚(2)及后支撑脚(1)通过连结件(12)互相铰接。不用时可折叠成平板,使用时展开为座椅。座板(6)底面的两侧设有导轨(5),便盆(3)可沿两侧导轨(5)滑移,导轨(5)的前端设有与便盆(3)的凸缘相配合的凹槽(4)。把便盆(3)沿两侧导轨(5)推入到位后,便盆(3)的凸缘卡入凹槽(4),将便盆(3)定位。只有将便盆(3)梢梢抬起,凸缘退出凹槽(4),才能抽出便盆(3)。座板(6)的中央开有便孔,与便孔平面配合的便孔盖(9)铰接在便孔的后沿边;便孔盖(9)向上翻起时,其尖端嵌入并定位于靠背横樑(10)的凹槽内,便孔盖(9)放平时与座板(6)处于同一平面,不影响坐位的舒适性。两侧的前支撑脚(2)依靠前横樑(13)和靠背横樑(10)牢固连成一体,两侧的后支撑脚(1)依靠后横樑(14)牢固连成一体,确保座椅的刚度和稳定性。平放时的扶手(8)依靠凸缘(7)支撑在前支撑脚(2)的中部,扶手(8)可沿销轴(11)向上转动。
权利要求1.一种方便座椅,它由支撑脚、座板、靠背和扶手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侧的前支撑脚(2)、后支撑脚(1)、和扶手(8)依靠销轴(11)铰接,座板(6)与两侧的前支撑脚(2)及后支撑脚(1)通过连结件(12)互相铰接,座板(6)底面的两侧设有导轨(5),便盆(3)可沿两侧导轨(5)滑移,导轨(5)的前端设有与便盆(3)的凸缘相配合的凹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座椅,其特征在于座板(6)的中央开有便孔,与便孔平面配合的便孔盖(9)铰接在便孔的后沿边;便孔盖(9)向上翻起时,其尖端嵌入靠背横樑(10)的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座椅,其特征在于两侧的前支撑脚(2)依靠前横樑(13)和靠背横樑(10)牢固连成一体,两侧的后支撑脚(1)依靠后横樑(14)牢固连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座椅,其特征在于平放时的扶手(8)依靠凸缘(7)支撑在前支撑脚(2)的中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座椅,它的两侧前支撑脚、后支撑脚、和扶手依靠销轴铰接,座板与两侧的前支撑脚及后支撑脚通过连结件互相铰接。座板底面两侧设有导轨,便盆可沿两侧导轨滑移,导轨前端设有与便盆凸缘相配合的凹槽。座板的中央开有便孔,与便孔平面配合的便孔盖铰接在便孔的后沿边,便孔盖向上翻起时,其尖端嵌入靠背横梁的凹槽内。两侧的前支撑脚依靠前横梁和靠背横梁牢固连成一体,两侧的后支撑脚依靠后横梁牢固连成一体。平放时的扶手依靠凸缘支撑在前支撑脚的中部。本实用新型可放置在床边、能坐在其上大小便、也可当作普通座椅并便于搬运和存放的折叠式方便座椅。为幼儿和行动不便的老人、病人以及护理他们的亲人提供方便、减轻负担。
文档编号A47K11/00GK2740123SQ20042006885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8日
发明者张修友 申请人:张修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