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46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吸尘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用除臭材料料清除掉吸入的灰尘中的异味来降低排气异味、并具有除尘功能的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对于电动吸尘器中的排气除臭问题,有人曾经提出过在排气通道中安装除臭过滤器的方案。近年来,通过光触媒的酸化作用来进行除臭的设计方案也开始出现(其中的一例可参考日本专利第3238055号)。
另外,也有的吸尘器中设有灰尘分离装置;用于截留穿过灰尘分离装置后的空气中所含的细尘的折叠状过滤器;与电源线的回卷操作连动地发生旋转的齿轮;和设置所述齿轮上的凸起物。当电源线被回卷时,所述齿轮发生旋转,凸起物一边滑过过滤器上的折叠部分,一边在过滤器的背面上发生旋转、移动,对过滤器上加上振动,从而使粘附在过滤器中的灰尘落下(其中的一例可参考日本专利第349008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排气通道中搭载除臭过滤器的方法中,由于电动吸尘器的吸气量很大,除臭过滤器和含有异味的排气空气之间的接触时间将变得很短,故存在着除臭效率低、异味的降低程度也小的问题。
另外,尽管灰尘在过滤器的表面是在沿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发生堆积的,但是加在过滤器上的振动却是加在与折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亦即从与空气的流动方向直交的方向上的,故除尘效率差。而且,由于是通过凸起对过滤器上直接加振,过滤器需要做得非常牢固,存在着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集尘部件中直接投入除臭材料来清除掉灰尘中的异味、从而能大幅度降低排气中的异味且除尘效率优异的电动吸尘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中包括用于收集灰尘的集尘部件;电动风机;电源线卷绕装置;和设置在所述集尘部件的通气方向的上游部、用于收容除臭材料的除臭材料收容装置。所述除臭材料收容装置上被加上与所述电源线卷绕装置的卷绕操作或者拉出操作相连动的振动,从而将所述除臭材料投入到所述集尘部件中。这样,通过与所述电源线卷绕装置的卷绕操作或者拉出操作连动地、在吸入的灰尘中直接投入除臭材料,可以强力地清除掉灰尘的异味,在使用时和静置时都能进行除臭,因此,滞留在集尘部件内的异味可以减少,在下一次使用吸尘器时,可望降低特别是异味较重的使用初期时的排气异味。
另外,除臭材料由于通过自重加以投入,因此无需使用特殊的机构,机体也不会变大,从而可以构成一种机体小、机构简单的电动吸尘器。
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可以通过简单的机构来清除掉灰尘中的异味,大幅度地降低电动吸尘器排气中的异味。
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概述如下。本发明的第1方案中的电动吸尘器中包括用于收集灰尘的集尘部件;电动风机;电源线卷绕装置;和设置在所述集尘部件的通气方向的上游部、用于收容除臭材料的除臭材料收容装置。与所述电源线卷绕装置的卷绕操作或者拉出操作相连动,所述除臭材料收容装置上被加上振动,从而将所述除臭材料投入到所述集尘部件中。这样,通过与所述电源线卷绕装置的卷绕操作或者拉出操作连动地、在吸入的灰尘中直接投入除臭材料,可以强力地清除掉灰尘的异味,在使用时和静置时都能进行除臭,因此,滞留在集尘部件内的异味可以减少,在下一次使用吸尘器时,可望降低特别是异味等级较高的使用初期时的排气异味。另外,除臭材料由于通过自重加以投入,因此无需使用特殊的机构,机体也不会变大,从而可以构成一种机体小、机构简单的电动吸尘器。
第2方案为,第1方案中的除臭材料为固体,除臭材料收容装置上被加上与电源线卷绕装置的卷绕操作或者拉出操作连动的振动,使所述除臭材料粉末化,粉末化后的除臭材料被投入到所述集尘部件中。这样,除臭材料的补充及交换将变得非常容易进行。
第3方案为,第1方案中还设有用于联接软管的吸气口、和设在所述吸气口的上游侧的除臭材料收容装置,且所述除臭材料被投入到所述吸气口中。这样,在电动风机的吸引下,固态的除臭材料能以很高的效率制成粒状,用于降低灰尘中的异味。
第4方案为,第3方案中的吸气口附近设有除臭材料的积累部件,所述除臭材料从所述积累部件投入到集尘部件中。这样,即使在吸尘器中的软管从吸尘器主机体上拆下的状态下,粒状的除臭材料也不会飞散,从而可以提高使用效率。
第5方案为,第1方案中还包括将除臭材料收容装置和电源线卷绕装置加以联接的拉线装置,所述拉线装置与电源线卷绕装置的卷绕操作或者拉出操作连动地发生滑动,对所述除臭材料收容装置上加上振动,将除臭材料投入到集尘部件中。这样,固态的除臭材料可以以很高的效率变成粒状,机体不会变大,从而可以以很小的机体、简单的机构来降低灰尘中的异味。
第6方案为,第2方案中还包括将除臭材料收容装置和电源线卷绕装置加以联接的拉线装置,和设在所述除臭材料收容装置中的切削刀;所述拉线装置与电源线卷绕装置的卷绕操作或者拉出操作连动地发生滑动,所述切削刀与所述拉线装置的滑动连动地对除臭材料进行切削,使之粉碎。这样,可以更可靠地将粉化后的除臭材料投入。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斜视图,图2为该电动吸尘器的截面图,图3为该电源线卷线盘的截面图,图4为该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主机体的斜视图,图5为该电动吸尘器内的动力传递机构示意图,图6为其中的除臭材料收容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7为该除臭材料收容装置的截面图,图8中,(a)为该电动吸尘器中的灰尘盒单元的侧视图,(b)为该灰尘盒单元的俯视图,(c)为所述图8(b)中的A-A截面图,(d)为所述图8(b)中的B-B截面图,图9为该灰尘盒单元的正视图,图10为该灰尘盒单元的后视图,图11为该灰尘盒单元中的灰尘盒盒体的斜视图,图12为该灰尘盒单元中的过滤器单元的斜视图,图13为该灰尘盒单元的局部截面图,图14也为该灰尘盒单元的局部截面图。
上述附图中,1为吸尘器主机体,2为电动风机,10为吸气口,22为电源线卷线盘(电源线卷绕装置),33为弹击滚轮(除尘驱动体),36为除臭材料收容装置,40为除臭材料,42为压板,43为弹簧,45为切削刀,49为拉线装置,51为过滤器单元,64为框体,65为二次过滤器(过滤器),67为除尘板,67a为凸片。
具体实施方案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下面通过图1~12来对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电动吸尘器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斜视图,图2为该电动吸尘器的截面图。
图1中,1为吸尘器主机体,吸尘器主机体1的后部设有内置有电动风机2的电动风机室3,前部设有灰尘盒收容室5,灰尘盒收容室5装有可装拆自如的、用于分离/捕集灰尘的灰尘盒单元4。另外,机体1的后下方两侧装有1对可旋转自如的行走轮6,前底面上装有也是用于行走的滚轮7。吸尘器主机体1的前部设有吸气口10,设在软管8的一端的联接管9以装拆自如的方式与吸气口10相联接。
软管8的另一端设有前端管12,前端管12上设有在吸尘时供用户抓握的把手11。13为可自如地伸缩或加长的加长管,其下游一端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联接在所述前端管12上,另一端以装拆自如的方式与吸头16相联接。吸头16的内部设有用于将灰尘扫起的旋转刷子14、和用于驱动该旋转刷子14旋转的电机15。
17为设在吸尘器主机体1的两个侧面上的透明部分,因此从外面可以看到安装在灰尘盒收容室5中的灰尘盒单元4上的、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外壳侧面。
18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从吸尘器主机体1的前侧延伸到两侧的缓冲部件,从而在吸尘器主机体1移动时即使与家具、柱子等发生冲撞也不会使其受到损伤。另外,吸尘器主机体1中的透明部分17周围的部分如图中所示的那样也由弹性材料制成。
19为在搬运吸尘器主机体1时拉起来后使用的主机体提手,这一提手19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在吸尘器主机体1的上部,且其转动中心位于穿过吸尘器主机体1的重心的垂直线上。
20为覆盖住灰尘盒单元4的机盖,机盖20通过转轴以开闭自如的方式支承在吸尘器主机体1上。
如图2~4中所示,吸尘器主机体1的外壳由下壳体1a和上壳体1b扣合而成。下壳体1a形成了主机体1的下半部分,同时,其后部中形成有供电源线卷线盘(电源线卷绕装置)22装入的电源线卷线盘收容部分23,上壳体1b的后部设有电动风机室3。电动风机室3的底部由下壳体1a构成。21为将电动风机室3和电源线卷线盘收容部23加以隔断的隔断壁,电源线卷线盘22通过转轴25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在隔断壁21上。
电源线卷线盘22中包括用于卷绕电源线32并在其上、下带有凸缘部分22a的滚筒部分22b、和对于所述滚筒部分22b在将电源线32卷紧的方向上施加弹力的弹簧部件(圈簧)22c。
26为将对抗着设置在电源线卷线盘22内部的弹簧部件22c产生的拉力拉出到外部的电源线32卷回到电源线卷线盘22内时进行操作的回卷钮。将回卷钮26按下之后,制动滚轮24阻止电源线卷线盘22转动的状态即被解除,电源线卷线盘22在弹簧部件22c产生的拉力的作用下将电源线32卷起来。
另外,吸气10的上方设有除臭材料收容装置36。
电动风机2的前部通过弹性材料构成的前支承件(图中未示出)、后部通过同样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后支承件(图中未示出)支承在电动风机室3内。29为将电动风机室3和灰尘盒收容室5加以隔开的隔断壁,其大致中心部分上设有与电动风机2的吸入2a相连通的、呈格子状的隔断壁开口部分30。
图4为将灰尘盒单元4从吸尘器主机体1中拆下后的斜视图,吸气10的后方设有密封件37,灰尘盒收容室5的后下部设有弹击滚轮33(作为除尘驱动部件的旋转体),弹击滚轮33与电源线32的拉出操作连动地发生旋转,对后述的除尘板57进行弹击。39为覆盖弹击滚轮33的周围的盖板,当弹击滚轮33上卷绕上头发等杂物时,只要将盖板39拆下,就可以很容易地将杂物取除。
图5中示出了电源线32被拉出时的动力传递至弹击滚轮33、除臭材料收容装置36上的旋转力传递机构。电源线卷线盘22的一侧的凸缘部22a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呈圆环状的齿22d,安装有弹击滚轮33的轴34的端部上设有第一齿轮35。另外,第二齿轮27和第三齿轮28以轴31为中心并联设置,同时旋转。
这样,齿22d经第二齿轮27和第三齿轮28与第一齿轮35进行啮合。当电源线32被拉出时,电源线卷线盘22的凸缘22a发生旋转,其旋转力经齿22d、第三齿轮28、第二齿轮27、第一齿轮35传达到轴34上,最后使弹击滚轮33发生旋转。
弹击滚轮33上设有弹击片33a、和将其从两侧夹住的凸缘33b。
接下来,使用图5~7对除臭材料收容装置36的构成进行说明。
40为大致呈长方形的除臭材料,除臭材料40中将平均粒径为20微米的粉末状活性炭用胶态硅石作为粘结剂固化成长方形。
另外,除臭材料40被设置在收容箱41中,收容箱41的上方设有用于按压除臭材料40的压板42。压板42由弹簧43加上弹力,并通过转轴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固定在箱盖44上。同时,箱盖44也通过转轴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固定在收容箱41上。
收容箱41的下方设有用于使除臭材料40产生微粒化的、具有开口的切削45;刀架46;压刀框47;及用于使切削刀45发生往复操作的、由弹簧48进行加力的拉线装置49。拉线装置49的结构为,在覆层49a的内部设置有可滑动自如的拉拉线49b。另外,拉线49b的前端设有用于将切削刀45进行临时固定的凸部49c,与凸部49c处于相反一侧的端部被套紧在与第四齿轮38同轴旋转的凸缘38a和从轴心带有偏心的拉动部件38b上。所述刀架46的下方设有设置在密封件37的侧面上的开口37a;和与之连通的通道46a。
上述机构产生的作用如下。
当电源线32被拉出时,电源线卷线盘22的凸缘22a发生旋转,其旋转力使齿22d、第三齿轮28、第四齿轮38、凸缘38a、拉动部件38b发生旋转。这里,由于拉动部件38b从轴心带有偏心,故可以拉动套在拉动部件38b上的拉线49b,并使拉线49b的凸部49c一侧发生往复运动。
这样,前方安装有切削45的凸部49c在拉线49b被拉动时使弹簧48发生压缩。然后,当被压缩的弹簧48发生反弹、恢复到原先的长度时,切削45也返回到原先的位置上。这样的操作不断重复进行时,切削刀45也将不断进行往复运动。与之同时,除臭材料40的底面被切削,切削下来的除臭材料粉末从切削刀上的开口中落下,穿过刀架46,在通道46a发生累积。当吸尘器主机体1工作时,存积在通道46a中的粒状除臭材料40从设在密封件37的侧面上的开口37a被吸入,然后与灰尘一起被吸入到灰尘盒单元4中。
另外,在不设切削45、单是撞击除臭材料40的话也可以使其破裂、变成粒状。但是,在这样的场合下,由于除臭材料40的运动惯性因除臭材料40和除臭材料收容箱41的间隙大小而不同,其运动惯性有可能很大,碎块有可能太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保证除臭材料40和除臭材料收容箱41的间隙尺寸适当。
下面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动吸尘器对本发明产生的效果进行验证。
使用上述的吸尘器对实际的房间进行15分钟的吸尘,另外,使用没有除臭材料的对照物也对实际的房间进行15分钟的吸尘。这样的吸尘实验共持续10天,其间对有无排气异味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对照物从第5天开始就能闻到排气异味,而本实施例则在第10天时也几乎闻不到什么异味。
接着,对被吸入到吸尘器中的灰尘量进行比较。经过10天的吸尘后,本实施例和对照物中均吸入了大致30g的灰尘,且安装在本实施例的吸尘器中的除臭材料40的重量减少了1.2g。因此,每天吸入的灰尘量平均为3g,投入的除臭材料为0.12g。
同时,通过对被吸入/收集起来的灰尘进行观察可以发现,除臭材料40以粉末的形式与灰尘掺杂/混合在一起。这就可以确认,除臭材料以粉末状态加了进去,并与吸入的灰尘发生了接触/混合。
接下来,使吸入了30g灰尘后的吸尘器静置1天,然后将其拿到1立方米的密封空间内,工作30秒。然后,通过6个用户对排出密闭空间内的异味进行实际的感官评测。结果发现,本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平均异味强度为1.8,而对照物中却为3.0。由此可以确认,本实施例中达到了使异味大幅度降低的效果。
一般来说,异味强度2为异味的感觉阈值,因此,异味强度1.8是即使进行检测也不会感觉到任何异味的等级。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使异味实现了大幅度的降低。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被吸入的灰尘中直接投入除臭材料,对灰尘中的异味可进行强力的清除,不但在使用时、而且在静置时也能进行除臭,从而可以减少滞留在集尘部件内的异味,特别是在异味等级较高的吸尘器使用初期可望减少排气中的异味。另外,通过采用了对除臭材料进行磨削、投入的方式,可使可以机体构成变得简单,体积也能减小。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除臭材料虽然使用的是活性炭,但是,采用活性炭以外的材料如硅石、矾土、沸石等的话,也可以降低吸尘灰尘中那样的复合异味,产生同样的效果。
下面,通过图8~14对灰尘盒单元4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8~14中所示,灰尘盒单元4中包括灰尘盒盒体50;和以装拆自如的方式安装在灰尘盒盒体50的后方开口部分上的过滤器单元51。
首先对用于捕捉与空气一起从吸头16吸入的灰尘的集尘结构进行阐述。灰尘盒盒体50的前部设有吸入口52,当灰尘盒单元4装到吸尘器主机体1中的灰尘盒收容室5中时,上述吸入口52与设在吸尘器主机体1的吸气口10的后方的密封件37进行气密接触,并互相连通。
灰尘盒盒体50中还设有与吸入口52直接连通、用于收容粗尘的粗尘室53;通过第一连通口54与粗尘室53相连通、用于使吸尘气流中所含的细尘进行离心分离的离心分离室55;用于捕集从设在离心分离室55的部分周壁上的第二连通口56中落下的细尘的细尘室57;以及用于覆盖住所述粗尘室53和细尘室57中各自的开口部分53b、57b且后方端部通过转轴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在灰尘盒盒体50上的盒盖58。盒盖58由圈簧59加上朝向打开方向的力量,通常情况下通过设在灰尘盒盒体50上的卡紧片60保持在前部关闭的状态下。按压设在盒提手75的前部的解除钮61时,通过与其联接的联接机构(图中未示出)使卡紧片60向外面移动,从而使盒盖58在圈簧59所施加的弹力作用下打开。
如图8(c)中所示,离心分离室55前部的截面形状形成顶面平坦的D字状,这是为了使构成吸尘器主机体1的部分外壳的灰尘盒单元4的前部表面看起来低一些,并且增加外形设计上的多样性。另外,从第二连通口56中靠近细尘室57的一侧延伸出呈筒状的凸缘55c,从而使进入细尘室57的细尘不致于再倒流到离心分离室55中。
另外,灰尘盒盒体50中形成粗尘室53和细尘室57的外壳部分由半透明材料制成,从而可从外部看清堆积着的灰尘量。
灰尘盒盒体50的后侧设有刷子收容部50a(图10),刷子收容部50a用于收容对粘附在灰尘盒单元4及其构成部件上的灰尘进行清扫的清扫刷子63。
过滤器单元51中设有框体64;折成折叠状、其折缝呈纵向(即竖直)地设置在框体64上的二次过滤器65;在框体64的内侧形成搭桥状、将二次过滤器65保持在与其折缝直交的方向上的凸筋体66;和由钢板等富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的除尘板67。除尘板67的下部依靠其自身的弹性力被压紧在框体64一侧上,上部安装在框体64的上部上。过滤器单元51的框体64的下游侧的端部上设有与之构成一体或者一体形成的一圈唇缘68。当灰尘盒单元4装到灰尘盒收容室5上时,上述唇缘68与吸尘器主机体1中的隔断壁29的位于灰尘盒收容室5一侧的表面互相压紧,从而使电动风机2工作时不致于吸入外气。
过滤器单元51的前表面69将二次过滤器65的上游侧覆盖住,同时,在过滤器单元51装到灰尘盒盒体50中时,上述过滤器单元51的前表面69还将粗尘室53、离心分离室55、细尘室57的各自的后方开口部分53a、55a、57a气密地进行覆盖。另外,在过滤器单元51的前表面69上与所述后方开口部分53a、55a、57a分别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一开口70、第二开口71、和第三开口72。第一开口70、第二开口71和第三开口72上分别设有一次过滤器70a、71a和72a,防止粗尘及细尘侵入到过滤器单元51内。
除尘板67的下端上设有延伸出的凸片67a,如图13、图14中的部分结构截面图中所示的那样,当灰尘盒单元4装入到灰尘盒收容室5中时,凸片67a即靠近设在吸尘器主机体1上的弹击滚轮33。在这样的状态下,拉动电源线32时,弹击滚轮33将与拉出操作连动地发生旋转,制成山顶状的弹击片33a将顶着除尘板57的弹力使除尘板67上的凸片67a沿空气的流动方向即后方移动;当凸片67a滑过弹击片33a(参照图14)时,除尘板67在弹力的作用下一下子回到原先所在的左侧。此时,除尘板67将对凸筋体66的前端进行撞击,对凸筋体66加上强烈的冲击;由此,也对二次过滤器65上加上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粘附在二次过滤器65上的细尘振落,使二次过滤器65的过滤性能得到复活。
下面对上述构成中的操作情况及其作用进行描述。
当开始使用电动吸尘器、将电源线32从吸尘器主机体1中拉出时,电源线卷线盘22的凸缘22a将与这样的拉出操作连动地发生旋转,其旋转力依次传到第三齿轮28、第二齿轮27、第一齿轮35上,使弹击滚轮33发生旋转。弹击滚轮33旋转时,其上的弹击片33a对设在除尘板67上的凸片67a进行弹击,从而对过滤器单元51的凸筋体66上加上强烈的冲击。这样,到上一次吸尘为止粘附在二次过滤器65上的细尘将被振落,二次过滤器65的过滤能力将得到恢复。
接下来,将电源线32插到图中未示出的墙壁插座上、启动电动吸尘器、开始吸尘操作时,电动风机2进行的吸引力将从第一开口70、第二开口71、第三开口72、一次过滤器70a、71a、72a、粗尘室53、离心分离室55、细尘室57、软管8及加长管13传递到吸头16上。这样,从吸头16吸入的含有灰尘的空气将通过吸尘器主机体1的吸气口10,从灰尘盒盒体50的吸入口52笔直地进入到粗尘室53中,撞到一次过滤器70a上,并在此被捕集起来,发生堆积。
由于电动风机2产生的吸引力也作用到离心分离室55中,粗尘室53中的被取除掉粗尘的空气中的一部分会穿过位于吸入口52一侧的连通口54,流入到离心分离室55中。这里,由于空气沿着一次过滤器71a的表面且从其切线方向流入离心分离室55中,可以对灰尘产生有效的离心分离效果。与此同时,灰尘将变得难于粘附到一次过滤器71a上,不易发生灰尘将网眼堵住的现象,故一次过滤器71a中空气压损的下降可以得到抑制。
由离心分离室55通过离心方式分离出来的细尘从设在离心分离室55的部分周壁上的连通口56落下到细尘室57中。另一方面,穿过一次过滤器70a、71a、72a后的、含有细尘的空气将流入呈折叠状的二次过滤器65中,从而使细尘被截留。被截留的细尘则在下次使用电动吸尘器、将电源线32拉出时由除尘板67加以敲落。
采用上述构成之后,由于粗尘预先由粗尘室53捕集了起来,离心分离室55中的对灰尘进行离心分离的负荷可以减轻,而且在此分离出来的细尘又由细尘室57加以捕集,故细尘残留在离心分离室55中的情况可以得到抑制,从而可以长期维持很高的离心分离性能。
另外,如果将细尘室57中的吸气压损设定成大于离心分离室55以及粗尘室53中的吸气压损,细尘残留在离心分离室55内的情况也能得到抑制,从而可以长期维持很高的离心分离性能。
此外,通过将一次过滤器70a、71a、72a各自的过滤器的网眼大小、材料及第一开口70、B71、C72的面积设定成使离心分离室55的吸气风量至少达到1.3立方米/分,就可以充分确保用于对电动风机2进行冷却的空气量,从而延长电动风机2的寿命,而且可以防止电动风机2的异常发热、烧毁等故障发生。
另外,如图12中所示的那样,由于一次过滤器70a、71a、72a被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故对它们的清扫将变得非常简单,而且也不会发生清扫泄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另外,虽然上述实施例中的一次过滤器70a、71a、72a是设置在同一面上的,但是,一次过滤器70a、71a、72a之间或它们与前表面69的表面之间稍稍存在一些落差(如6mm左右的落差),清扫起来的方便性也不会发生变化。
另外,由于本发明中是使弹击滚轮33进行旋转、对除尘板67的凸片67a进行弹击、再利用其反作用力在所述框体64上加上冲击的,因此,除尘板67将在框体64上加上与空气的流向处于相反方向(亦即灰尘的堆积方向)上的冲击,将粘附在二次过滤器55的上游侧表面上的灰尘振落,使二次过滤器65恢复过滤能力;同时,由于除尘板67并不对二次过滤器65上直接加上冲击,故二次过滤器65的寿命可以延长。
另外,通过与电源线32的拉出操作连动,就可以使弹击滚轮33发生旋转,因此,没有必要专门设置使弹击滚轮33发生旋转的驱动源,从而可以降低除尘机构的制造成本。另外,通过使弹击滚轮33与电源线32的收容操作连动、或者与电源线32的拉出操作和收容操作两方的操作连动地发生旋转,弹击滚轮33的旋转的机会将增多,除尘效果也能得到提高。
另外,虽然图中没有示出,弹击滚轮33也可以在专门设置的电机驱动下发生旋转。这样,除尘机构的构成可以简化,而且可以使除尘效果变得稳定。
此外,通过将除尘板67的上端固定在框体64的上端,可以使吸尘器主机体1一侧的构成变得简化,除尘效果也能保持稳定。
另外,由于二次过滤器65呈折叠状,且其折缝处于竖直方向,因此可以使敲出的灰尘以很高的效率落向下方,并且可以防止灰尘再次粘附到二次过滤器65上。
另外,通过使二次过滤器65的上游侧的表面稍稍地向前倾斜,可以使敲出的灰尘以很高的效率落向下方,且不会使被敲出的灰尘再次粘附到二次过滤器65上。
另外,由于框体64由树脂成型,将二次过滤器65的折叠部分加以联结的凸筋体66与所述框体64设置成一体,且除尘板67又是对这一凸筋体66进行敲击,因此,可以使冲击通过凸筋体66传递到整个二次过滤器65上,从而可以提高将灰尘敲出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象图10中所示的那样使除尘板67在中间分割开,形成左右2块,通过各自的凸片67a在不同的时刻对滚轮33进行弹击。这样,拉出电源线32时所需的拉力或者驱动弹击滚轮33旋转的电机的转矩可以减半。另外,除尘板67的分割方式也不限于2分割,也可以进行3分割、4分割。
另外,如果将除尘板67通过框体64加到二次过滤器65上的冲击力设定为150G(重力加速度)以上的话,可以使风量恢复初始值的80%左右。
另外,由于弹击滚轮33中设有对除尘板67的凸片67a进行弹击的弹击片33a、和设置在其两侧并将所述弹击片33a夹住的凸缘33b,且凸片67a进入到两个凸缘33b之间,因此,可以防止除尘体在除尘之际从弹击片33a上偏开,同时,灰尘等也不易在弹击滚轮33上发生累积。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的电动吸尘器由于可以通过简单的装置清除掉灰尘中的异味,使排气中的异味大幅度降低,且过滤器的除尘性能优异,对除尘板对过滤器上不直接施加上冲击,因此,过滤器不会发生破损,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家用、专业电动吸尘器、空气净化机等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集灰尘的集尘部件;电动风机;电源线卷绕装置;和设置在所述集尘部件的通气方向的上游部、用于收容除臭材料的除臭材料收容装置;所述除臭材料收容装置上被加上与所述电源线卷绕装置的卷绕操作或者拉出操作相连动的振动,从而将所述除臭材料投入到所述集尘部件中。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以下结构所述除臭材料为固体,除臭材料收容装置上被加上与电源线卷绕装置的卷绕操作或者拉出操作连动的振动,使所述除臭材料粉末化,粉末化后的除臭材料被投入到所述集尘部件中。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用于联接软管的吸气口、和设在所述吸气口的上游侧的除臭材料收容装置,所述除臭材料投入到所述吸气口中。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口附近设有除臭材料的积累部件,所述除臭材料从所述积累部件投入到集尘部件中。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除臭材料收容装置和电源线卷绕装置加以联接的拉线装置,所述拉线装置与电源线卷绕装置的卷绕操作或者拉出操作连动地发生滑动,对所述除臭材料收容装置上加上振动,将除臭材料投入到集尘部件中。
6.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除臭材料收容装置和电源线卷绕装置加以联接的拉线装置,和设在所述除臭材料收容装置中的切削刀;所述拉线装置与电源线卷绕装置的卷绕操作或者拉出操作连动地发生滑动,所述切削刀与所述拉线装置的滑动连动地对除臭材料进行切削,使之发生粉末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在集尘部件中直接投入除臭材料来清除掉灰尘中的异味、从而能大幅度降低排气中的异味且除尘效率优异的电动吸尘器,其中设有用于收集灰尘的集尘部件;电动风机;电源线卷线盘(22);设在所述集尘部件的通气方向的上游部且收容除臭材料的除臭材料收容装置(36)。所述除臭材料收容装置上被加上与电源线卷线盘的卷绕操作或者拉出操作相连动的振动,从而使所述除臭材料被投入到所述集尘部件中。这样,就可以与电源线卷线盘的卷绕操作或者拉出操作连动地将除臭材料直接投入到吸入的灰尘中,从而能能够强力地清除灰尘中的异味。
文档编号A47L9/00GK1803080SQ20051004883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3日
发明者仲本博司, 恩田雅一, 锦织环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