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式板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12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合式板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使现场施工与组装更为便利的组合式板材结构,利用其具有可枢转与不可枢转部位的搭配与组合,而使得板材于连接后呈现平面、弯曲面、转折角度,甚至呈现曲度改变的渐变效果,可供围篱、屏风、椅具铺面、桌面、园艺用花架、视觉造型体、置物架、饰板、灯罩、家俱或其它以板材为主要构成作为实施。
背景技术
板材与板材之间的结合方式大多为嵌合、螺合、榫接、钉合、黏合、铆合…等固定技术,使得板材之间相互定位而完成结合;若板材为木质时,其结合方式以嵌合、榫接、黏合或钉合的方式居多;若板材为金属所构成时,是以螺合、铆合的方式较为常见。由板材间的接合、接合角度的搭配、其间的露空效果,进而产生功能性或具艺术造型的样态。
以多片板材相互拼组而成一平面、曲面或具弯折的空间,已大量运用在建筑、家俱或视觉造型体上,然而,家俱或视觉造型体(例如椅具铺面或屏风),不论是以木板、塑钢板材或是金属板片为构成,其实施是先经过外观及尺寸设计后,规划出各个板材的设置部位,然后再于具备施工能力的工厂内进行制造,最后以完成品的形态运送至摆设地点。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声称可供使用者自行带回家组装的家俱或饰物,往往只是把已经设计好的完成品予以零件整理与包装,以节省展示与运送空间,然而此种方式虽节省了展示与运送空间,但对消费者而言并不具有设计变更的空间,使用者仅能依一定的组装方法,组装出一个与操作手册上一模一样的商品,而且往往在组装过程中会有组装错误与零件损坏、遗失的问题。
一般现成的家俱或视觉造型体往往难以融入现有的空间装潢中,例如使用者若须于已完成装潢的家中欲添购一屏风或隔间饰板时,往往于市售产品中难以寻得一完全符合使用者意念需求的现成产品,若请木工来进行现场测量及施工,往往会造施工木屑四散、空气中布满施工悬浮微粒、施工噪音等问题,甚至会因施工不甚而损伤其它家俱。
而且,或板材成品于完工定型后,若使用者或设计者改变心意,或因家俱摆设位置变更而使得板材成品的长度、弯折部位或弧弯曲度不符使用需求时,该板材成品往往必需进行破坏性的拆解,甚至必须弃置或换购新品、重新施工。
其次,可供使用者自行带回家组装的家俱或饰物,并不具有空间调整、曲度调整的功能,不能依使用者自己的意志来产生所需的造形变化,其实施仅为组装工资的节省而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板材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板材结构包含有活动基板、定向基板以及连接单元;活动基板于二侧端各设有二个前后对称的枢孔;定向基板二侧端各设有二个前后对称的定向槽,定向槽内设有定位孔;连接单元一侧设有前后对称的栓体供枢孔及定位孔配合;连接单元的栓体与活动基板所设的枢孔配合后,使连接单元与活动基板之间为可进行相对枢转动作;连接单元的栓体与定向基板所设的定位孔配合后,受定向槽的限制而使连接单元与定向基板之间为不可进行相对枢转动作;由此,使得组合式板材于组合后产生可枢转与不可框转的部位。
其中连接单元上设有栓孔,栓体设于置于一插栓上,并由插栓插入栓孔后而于连接单元上突出。
其中栓孔为贯穿于连接单元,栓孔上设有栓帽槽,插栓末端设有一栓帽,由栓帽与栓帽槽的配合而使插栓获得定位。
其中插栓上设有后螺纹与栓孔螺合固定。
其中栓体上设有前螺纹,使得栓体与定位孔及枢孔为螺合固定,此时,连接单元与活动基板的枢转发生于栓孔与插栓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公知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组装较为快速,且可进行模组化的组件生产,便于现场施工。
2、组合后可具呈现平面、弯曲、转折等实施,且其弯曲度与转折角度较容易调整。
3、于进行设计变更或长度延伸、缩短时可采用增添、移除或抽换板材的方式作为实施,而在增添或移除板材的过程中不会对板材造成破坏。
4、具有传统现场施工的可调整性,却不会如传统现场施工木屑尘埃以及施工废弃物的问题。
5、各种板材如木质板材、金属板材、塑料板材、石料板材、合成板材、强化玻璃板材、压克立板材、碳纤板材…等于建筑或造型物经常运用的板材,均可由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的实施而达到易于进行现场施工、组合、变更、抽换以及调整的效果。


图1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板材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板材的连接单元实施样态(一)。
图3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板材的组合实施例图。
图4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板材的组合剖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板材于椅具铺面的实施。
图6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板材的连接单元实施样态(二)。
图7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板材的连接单元实施样态(三)。
图8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板材的另一实施样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列举出适于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方式,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中显示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板材结构的实施主要由活动基板10、定向基板20以及连接单元30所组成。其中,活动基板10于二侧端各设有二个前后对称的枢孔11;定向基板20二侧端各设有二个前后对称的定向槽21,定向槽21内设有定位孔22;连接单元30一侧设有前后对称的栓体31。
如图2所示,栓体31除了可直接成型于连接单元30上之外,另可由设置栓孔32并配合插栓33插入的方式而形成。此实施乃将栓体31设于插栓33的前端,当插栓33入于栓孔32后可使栓体31突出于连接单元30;其次,为了达到更佳的定位效果以及防止插栓33于作业中产生滑落的情形,可于栓孔32一端设置栓帽槽34、插栓33末端设置栓帽35来相互配合。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所示,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板材的组合实施例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板材的组合剖视图。连接单元30是以栓体31与活动基板10所设的枢孔11配合后,使得连接单元30与活动基板10之间为可进行相对枢转动作;又,连接单元30由栓体31与定向基板20所设的定位孔22配合后,由于受到定向槽21的限制而使连接单元30与定向基板20之间为不可进行相对柜转动作;由此,使得组合式板材于组合时产生可枢转与不可枢转的部位。
由于本实用新型板材结构在搭配上具有可枢转与不可框转的效果,因此可提供板材实施于围篱、屏风、椅面、桌面、园艺用花架、视觉造型体、置物架、饰板、灯罩、家俱…等物品上。
可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板材结构于椅面的实施,椅具的铺面为了符合人体工学,是由许多弯折、弧曲及平面所组成,以供人体于坐靠时较为舒适与轻松。然而,由活动基板10与定向基板20的排列,配合与连接单元30之间所产生的枢转及定位的技术,使得类似于椅具铺面这种复合曲面,亦可由本实用新型实施而达成。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屏风、围篱或一般的造型体时,更可不受限制的依需求来搭配活动基板10、定向基板20的排列顺序以及使用数量,让使用者在使用板材时能具更灵活的运用空间。
如图6、图7所示,视不同材质的板材或使用的需求,实施时可于插栓33上设置后螺纹331与连接单元30螺合固定,用以加强插栓33与连接单元30的定位效果;或于栓体31上设置前螺纹311,由前螺纹311与枢孔11或定位孔22螺合而定位,而此一实施时,连接单元30与活动基板10的枢转发生于栓孔32与插栓33之间,并不失去枢转的效果。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活动基板10、定向基板20的实施可配合使用者的需求或不同材质的使用,而进行造型的调整,例如使用板材为金属时,为了考虑成本及结构重量等因素,可以厚度较薄或较节省耗材的造型作为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活动基板、定向基板以及连接单元;活动基板于二侧端各设有二个前后对称的枢孔;定向基板二侧端各设有二个前后对称的定向槽,定向槽内设有定位孔;连接单元一侧设有前后对称的栓体供枢孔及定位孔配合;连接单元的栓体与活动基板所设的枢孔相配合,连接单元与活动基板之间可进行相对枢转动作;连接单元的栓体与定向基板所设的定位孔相配合,受定向槽的限制而使连接单元与定向基板之间为不可进行相对枢转动作;使得组合式板材于组合后产生可枢转与不可框转的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连接单元上设有栓孔,栓体设于置于一插栓上,插栓插入栓孔后于连接单元上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栓孔为贯穿于连接单元,栓孔上设有栓帽槽,插栓末端设有一栓帽,由栓帽与栓帽槽的配合使插栓定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插栓上设有后螺纹与栓孔螺合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栓体上设有前螺纹,栓体与定位孔及枢孔为螺合固定,此时,连接单元与活动基板的枢转是于栓孔与插栓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板材结构,包含有活动基板、定向基板以及连接单元其中,活动基板于二侧端各设有二个前后对称的枢孔定向基板二侧端各设有二个前后对称的定向槽,定向槽内设有定位孔连接单元一侧设有前后对称的栓体,该栓体可与框孔及定位孔配合连接单元的栓体与活动基板所设的枢孔配合后,使连接单元与活动基板之间为可进行相对枢转动作;连接单元的栓体与定向基板所设的定位孔配合后,受定向槽的限制而使连接单元与定向基板之间为不可进行相对枢转动作;由此,使得组合式板材于组合后产生可枢转与不可枢转的部位。
文档编号A47G5/00GK2813962SQ20052001937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5日
发明者郭张凯昱 申请人:郭张凯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