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节能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60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高效节能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锅,适宜各种加热锅及壶。主要与燃气炉、煤炉、柴灶等火焰炉配合使用。属家庭用品中厨房用具类(A47J)。
背景技术
古今中外使用的各种锅均是平滑锅底,它的吸热效果差。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所需能源迅速增多,而天然气、煤这些不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少。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改造人们赖以生存使用的传统耗能锅及同时改善环保,均迫在眉睫。
现有的火焰炉中,火焰从锅中心底部随气流顺流向周围扩散,在扩散过程中,火焰的热能传至锅体上。现有的节能锅在锅底增设条状筋,虽然传热面有所增加,但火焰易出现死角,导致节能效果甚微。
中国专利‘快速节能锅’(ZL200420071799.5)公开了一种锅底固定的分布突起的节能锅,虽然比条状筋节能效果有所好转,但此种结构仍存在如下问题A.采用的突起为圆锥状,此形状受热面小,因迎着火焰扩散方向的迎火面可受热,而逆火面则难以受热。B.各突起采用环形和矩阵阵列排布,有些圆锥突起因受阻挡,不在火焰燃烧范围内,大大影响吸热效果。C.圆锥突起重量偏大,影响锅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高效节能锅,就是解决现有平滑底锅的耗能和节能锅节能效果不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新型高效节能锅,包括锅体1,其特征是在锅底2上固定分布的向下伸出的若干单个导热片3,每个导热片为流线形或仿流线形,若干导热片为品字形排列。
上述导热片下方可装设聚热圈4,它由有中心孔的锅形体4.2形成,放置、活接或固定在导热片下方;或者在锅形体下表面增设固定或活接的支撑架4.3组成。上述聚热圈中心孔直径d4可取为140~180mm为佳。
上述流线形导热片3a在锅底处截面可选如下尺寸厚度a为2mm,长度b为20mm;导热片下端截面可选如下尺寸厚度c为1.5mm,长度d为18mm;导热片3高度h取为10~15mm。
仿流线形导热片3b锅底处截面为矩形,下端截面为周边倒角的矩形厚度a均为0.3~1mm,长度b均为15~20mm;导热片3高度h取为10~15mm。
在上述锅底上的导热片中设三个周向相距120°的支撑导热片5,支撑导热片比普通导热片3增高1~3mm;支撑导热片放置,活接或固定在支撑架正上方。
上述导热片的高度h可从锅中心向外逐层下降;或者对不同高度的导热片3与锅形体距离h1取为相同。导热片的高度h可由15mm下降为10mm。
上述导热片的下端截面转角均为圆弧;最外层导热片6截面为三角形。
上述导热片布置面积为锅底全面积的60%~100%。配一般天然气炉灶可选60%~80%。而较大的柴火灶可选接近100%。
锅体1可为用于蒸煮炒的、锅底为平或斜面的各种不锈钢锅、铁锅、铝锅、砂锅和壶。导热片与锅底的固定可采用焊接、压铸、浇铸、冲压等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i.采用流线形或仿流线形导热片和品字形排列,使从锅底中心向外扩散的火焰包围每个导热片两面(见图4),使每个导热片与火焰充分进行热交换,效率高,节能效果可达45%-50%。ii.设聚热圈的作用①增加火焰流动速度,加大火力。②阻挡热能散失,提高吸热效率。③有烟囱的抽风作用,增加热交换效果。④阻挡风吹火焰,使热力均匀。单独设聚热圈节能效果可达10%。iii.同时设聚热圈和导热片的锅,综合节能效果可达50%-60%。以3公斤水烧开进行试验比较,用本实用新型锅比普通平底锅缩短时间为50%-60%。iv.因吸热效率高,加热时间缩短,减少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时间,改善环保。v.采用簿型流线形导热片,使整个节能锅重量增加不多,使用方便。vi.设三个高度增加的支撑导热片,且放于支撑架正上方,使锅放置稳定,且使其它众多的导热片不与聚热圈接触,避免热量传导损失。vii.因火力从中心传至边缘逐步减弱,因此导热片的高度从锅中心向外适当下降,既能满足吸热要求,又可减少总的导热片重量。viii.每个不同高度的导热片与锅形体的距离均相同,使火焰均匀扩散。ix.最外层导热片为切掉尖角的三角形,可避免使用时碰撞及刺伤操作者。x.每个导热片下端截面转角均为圆弧,不仅制作时脱膜方便,且使用时不刺伤操作者。xi.见实施例4(图10-12),采用不锈钢制作仅有锅形体的平底聚热圈,且与锅体,导热片固为一体,不仅高效节能,且放置平稳、不易破碎、美观、使用方便。若聚热圈用螺拴连接,锅底及导热片则清洗更加方便。



图1 实施例1正视图图2 实施例2正视图图3 图2B向视图图4 图3中I局部放大图图5 图1中导热片3a立体图图6 图1中A-A剖视方向聚热圈4仰视图图7 实施例3正视图图8 图7中项6放大示图图9 图7中项3放大示图图10 实施例4正视图图11 图10中导热片3b立体图图12 图11中下端截面示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图3、图4、图5、图6。
见图1,新型高效节能锅由锅体1、锅底2及固定于锅底并向下伸出的导热片3以及置于导热片下方的聚热圈4组成。锅体1可为铁锅、铝锅。
见图3、图4,每个导热片3为流线形,布置方向为流线形长度方向为顺火焰散射方向K。若干导热片为品字形排列即沿火焰散射方向K的每层环状布置的导热片3交错布置,环状布置的导热片由内向外的第1、2、3、4、5层分别为3.1、3.2、3.3、3.4、3.5,各相邻层交错布置,由此实现从锅底中心向外扩散的火焰包围每个流线形导热片两面,使每个导热片与火焰充分进行热交换。见图3,由M1M3和M2M4两直线所形成的四个90°扇形内导热片均满足品字形排列,仅在这两条线上位置导热片排列与品字形稍有差异。
见图5,每个流线形导热片3a在锅底处截面中厚度a取2mm,长度b取为20mm。导热片3a下端截面中厚度c取为1.5mm,长度d取为18mm。导热片高度h取为12mm。下端截面尺寸比锅底处截面尺寸选取小,有助于制造成型后导热片脱模。导热片布置面积约为锅底全面积的70%。
见图1和图6,在导热片3下方放置聚热圈4,它由有中心孔4.1的锅形体4.2以及固定于锅形体下表面的整圈支撑架4.3组成。锅形体4.2与锅体1的形状相配合,两者弧形体弧度相同,有助于两者间散射火焰均匀。聚热圈中心孔直径d4可取为145mm,一般与炉盘火焰圈分布大小相配合。支撑架4.3为一簿壁圆柱体,上端圆固定于锅形体4.2下表面,下端圆放于炉盘或灶面上,此时可取消炉盘上的三角架。
实施例2见图2~图5。不装设实施例1的聚热圈4,其余结构设施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见图3、图4、图7、图8、图9。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有如下不同之处i.见图7,在锅底2上的若干个导热片3a中,设三个各相距120°的支撑导热片5,其高度比导热片3增高1-3mm。支撑导热片架放在聚热圈的锅形体4.2上面,在整圈支撑架4.3的正上方,可用螺拴4.4固定。
ii.见图7,导热片3的高度h从锅中心向外逐层下降,一般下降的弧度从内向外笫1至最外层的高度可选为15mm降至10mm为佳。不同高度的导热片与锅形体4.2距离h1取为相同。若下降的弧度为曲线7,则此时锅形体4.2上弧形面的曲线8取为与曲线7弧度相同,使火焰均匀扩散。
iii.见图8,最外层导热片为切掉尖角的三角形导热片6,其边缘边6a为垂直线,可避免使用时碰撞及刺伤操作者。
iv.见图9,每个导热片3a下平面转角处均为圆弧3.6,不仅使制作时脱膜方便,且避免使用时不刺伤操作者。
实施例4见图10、图11、图12。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有如下不同之处①锅体1、导热片3b、聚热圈4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②因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导热片厚度更簿,其形状选用仿流线形导热片3b(见图11),其形状如下锅底处截面为矩形,下端截面为周边倒角的矩形(见图12)厚度a上、下均为0.3~1mm,长度b上、下均为15~20mm;导热片高度h取为10~15mm。③聚热圈4由有中心孔的锅形体4.2形成(无下方的支撑架),锅形体4.2与导热片3b可焊接固定一体,也可用螺拴4.5连接为一体。④中心孔4.1的孔径d4取为150mm-170mm为佳。⑤锅体1若采用平底,则锅形体4.2也为平面圆环。⑥导热片可用焊接方法焊接在平底锅底上面,聚热圈焊接在导热片下面,使三者成为一整体。若放於炉盘上,则可架於炉盘三角架上。
权利要求1.新型高效节能锅,包括锅体(1),其特征是在锅底(2)上固定分布的向下伸出的若干单个导热片(3),每个导热片为流线形或仿流线形,若干导热片为品字形排列。
2.按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锅,其特征是在导热片(3)下方设置聚热圈(4),它由有中心孔(4.1)的锅形体(4.2)形成,放置、活接或固定在导热片下方;或者在锅形体下表面增设固定或活接的支撑架(4.3)组成。
3.按权利要求2所述节能锅,其特征是聚热圈中心孔直径d4取140~180mm。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节能锅,其特征是流线形导热片(3a)锅底处截面厚度a为2mm,长度b为20mm;导热片下端截面厚度c为1.5mm,长度d为18mm;导热片高度h取为10~15mm。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节能锅,其特征是仿流线形导热片(3b)锅底处截面为矩形,下端截面为周边倒角的矩形厚度a均为0.3~1mm,长度b均为15~20mm;导热片高度h取为10~15mm。
6.按权利要求2所述节能锅,其特征是在锅底上的导热片中设三个周向相距120°的支撑导热片(5),支撑导热片比导热片(3)增高1~3mm;支撑导热片放置、活接或固定在支撑架正上方。
7.按权利要求2所述节能锅,其特征是导热片高度h从锅中心向外逐层下降;或不同高度的导热片(3)与锅形体(4.2)距离h1相同。
8.按权利要求7所述节能锅,其特征是导热片高度h由15mm下降为10mm。
9.按权利要求1所述节能锅,其特征是所有导热片的下端截面转角均为圆弧;最外层的导热片(6)截面为三角形。
10.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节能锅,其特征是导热片布置面积为锅底全面积的60%~100%。
专利摘要新型高效节能锅,属厨房用具类。解决传统平底锅热效率低的问题。锅底上固定若干单个流线形或仿流线形导热片,为品字形排布,使从锅底中心向外扩散的火焰包围每个导热片两面,充分进行热交换,节能效果可达45%-50%。导热片下方可增设聚热圈,增大火力;阻挡热能散失;使热力均匀。两者综合节能效果可达50%-60%。因加热时间短,环保改善。也可设三个增高导热片作支撑,使锅放置稳定,防热量散失。导热片为薄形,或高度从内向外逐层缩短,既满足吸热要求,又减少导热片重量。还可设圆环形聚热圈与锅体、导热片固定为一体,稳固,不易破碎,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于不锈钢锅、铁锅、铝锅、沙锅、壶等置于燃气炉、煤炉、柴灶等火焰炉中使用。
文档编号A47J27/00GK2914924SQ200620033139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1日
发明者周富旭 申请人:周富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