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袋装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04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袋装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袋装水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市场上的桶装水与饮水机配合使用,实现加热制冷,方便饮水,被全国消费者认可。但同时也发现桶装水的水桶反复使用,在回收清洗、消毒过程中,较难控制二次污染。为了彻底消除桶装水使用过程中的缺陷,袋装水应运而生。袋装水由于没有桶的回收过程,可控制其卫生、清洁,优点远远大于桶装水。
现有的袋装水连接器当内腔内有余水时,只能用干布去吸取余水,这样容易造成内腔的不清洁,甚至会污染用于刺破袋子的刺针。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中袋装水连接器无法清洁地处理余水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方便、清洁地处理余水的袋装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新型袋装水连接器,包括机身,所述的机身具有用于盛装袋装水的内腔体,所述内腔体的上方安装有上盖,所述内腔体的下方安装有刺针,所述刺针的尖部伸入所述内腔体的底部,所述的内腔体底部开设有漏水孔,所述的漏水孔下方设有与之配合的放水阀;所述的放水阀包括阀座和与所述的阀座铰接的阀芯,所述的阀芯位于所述阀座的上方,所述的阀芯上开设有轴向的通孔,所述的阀芯开设有中心孔;所述放水阀的下方设有积水盒,所述的积水盒安装在导轨上,所述机身的外壳上设有放水旋钮,所述的放水旋钮与所述的阀芯通过连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上盖上设有透视窗。
使用时操作放水旋钮,转动阀芯使阀芯上的通孔对准内腔体的漏水孔,即能实现将余水排入积水盒中,积水盒可循轨道向里外抽动,取出余水。操作放水旋钮,转动阀芯使阀芯上的通孔不对准内腔体的漏水孔,即实现了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需要借助外在的措施,即可方便地实现了余水的排放,更清洁、更卫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上盖盖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上盖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2、3,一种袋装水连接器,包括机身1,所述的机身1具有用于盛装袋装水的内腔体2,所述内腔体2的上方安装有上盖3,所述内腔体2的下方安装有刺针4,所述刺针4的尖部伸入所述内腔体2的底部,所述的内腔体2底部开设有漏水孔5,所述的漏水孔5下方设有与之配合的放水阀。所述的放水阀包括阀座6和与所述的阀座铰接的阀芯7,所述的阀芯7位于所述阀座6的上方,所述的阀芯7上开设有轴向的通孔,所述的阀座。所述放水阀的下方设有积水盒8,所述的积水盒8安装在导轨9上。所述机身1的外壳上设有放水旋钮10,所述的阀芯开设有中心孔的放水旋钮10与所述的阀芯7通过连杆11连接。
使用时操作放水旋钮10,转动阀芯7使阀芯7上的通孔对准内腔体的漏水孔5,即能实现将余水通过漏水孔-阀芯上的通孔-阀座的中心孔排入积水盒8中,积水盒8可循轨道向里外抽动,取出余水。操作放水旋钮10,转动阀芯使阀芯7上的通孔不对准内腔体的漏水孔5,即实现了关闭。
实施例二参照图1,所述的上盖3上设有透视窗12。这样就可以通过透视窗12观察袋装水的使用情况,其余结构和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权利要求1.新型袋装水连接器,包括机身,所述的机身具有用于盛装袋装水的内腔体,所述内腔体的上方安装有上盖,所述内腔体的下方安装有刺针,所述刺针的尖部伸入所述内腔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腔体底部开设有漏水孔,所述的漏水孔下方设有与之配合的放水阀;所述的放水阀包括阀座和与所述的阀座铰接的阀芯,所述的阀芯位于所述阀座的上方,所述的阀芯上开设有轴向的通孔,所述的阀芯开设有中心孔;所述放水阀的下方设有积水盒,所述的积水盒安装在导轨上,所述机身的外壳上设有放水旋钮,所述的放水旋钮与所述的阀芯通过连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袋装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上设有透视窗。
专利摘要一种袋装水连接器,包括机身,所述的机身具有用于盛装袋装水的内腔体,所述内腔体的上方安装有上盖,所述内腔体的下方安装有刺针,所述刺针的尖部伸入所述内腔体的底部,所述的内腔体底部开设有漏水孔,所述的漏水孔下方设有与之配合的放水阀;所述的放水阀包括阀座和与所述的阀座铰接的阀芯,所述的阀芯上开设有轴向的通孔;所述放水阀的下方设有积水盒,所述的积水盒安装在导轨上,所述机身的外壳上设有放水旋钮,所述的放水旋钮与所述的阀芯通过连杆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不需要借助外在的措施,即可方便地实现了余水的排放,更清洁、更卫生。
文档编号A47J31/44GK2927921SQ200620106050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4日
发明者胡仲强, 管锦春 申请人:胡仲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