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扶手和扶手的结构体、扶手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扶手和扶手的安装结构。更详细地说,是涉及即 使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容易握住,手不容易打滑的扶手和扶 手的安装结构。并且,涉及即使不伸胳膊也能够对站起或坐下动作进 行辅助的扶手和扶手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近几年的建筑物内,在以台阶和斜坡为主的浴室或厕所、门厅 等,从无障碍的观点出发,在需要支承人体的地方设有扶手。过去的 扶手一般是直线形状(在浴室或厕所、门厅等处设置的扶手也有把直
线状的加以组合而形成L字状的扶手)。
但是,过去已有的、例如设置在台阶上的直线状的扶手,存在以 下问题。
台阶的扶手沿着台阶的倾斜倾斜地设置。通常,扶手利用人体的 腋下或稍前方的部分,在弯曲手腕使手掌沿着扶手的上面的状态下握 住。但是,这种抓握方法不容易用力。因此,对于握力小的老年人和 残疾人等来说不能充分握住,具有手打滑摔倒的危险。
并且,例如,设置在浴室或厕所、门厅等处的直线状的扶手,存 在以下问题。
设置在浴室或厕所、门厅等的扶手,具有大体上在纵向上延伸的 部分,握住这一部分站起来或坐下。这样,例如在坐下时,握住扶手 并弯腰向斜后方蹲下。但是,胳膊随着蹲下慢慢变成伸展状态而不能 支承,存在以手脱离开的势头使臀部猛撞到地板等的危险。并且,在
站起时,与坐下的顺序相反,伸开胳膊握住扶手,在这样的状态下把 身体拉近,但是,用伸开状态的胳膊很难将身体拉近。
而且,由于把直线状的扶手倾斜地设置,所以,在站起或坐下时, 也可以不伸直胳膊。但在此情况下,因为抓握方法和上述设置在台阶 上的扶手一样,所以,不能够用力握紧,更加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容易 握住、手不容易打滑的扶手和扶手的安装结构。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即使不伸胳膊、也能够对站 起或坐下的动作进行辅助的扶手和扶手的安装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实用新型的手段如下。
一种扶手,其特征在于,形成为交替地具有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 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实质上形成为正弦曲线状或余 弦曲线状的部分。
在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在沿着倾斜部分设置时具有上升的部分 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该上升的部分和水平的部分交替设置在长度方 向上。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的 角度呈钝角。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实质上水平的部分的宽度形成得比 上升的部分宽。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在弯曲的部分的至少一个端部具有 直线部。
—种扶手,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浴室、厕所、门厅或洗脸间等进 行站起或蹲下的地方,在蹲下时握住扶手的上部侧的上升的部分和实 质上水平的部分, 一边使手握的部分从上部侧逐渐向下部侧移动,一
边向斜后方蹲下;在站起时握住位于不伸胳膊就容易握住的位置的上 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将身体拉近站起来,握力小的老年人 和残疾人等也容易握住,手不打滑;
形成为交替地具有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
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当设置成长度方向倾斜时,利用向一个方向弯
曲的部分和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上弯曲的部分,形成实质上水
平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上述水平的部分位于上部侧、下部侧、以及
上部侧和下部侧之间的三个部位,上升的部分位于上述水平的部分之间。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在弯曲部分之间具有直线部。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将棒体或者管体弯曲而形成。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在用手握住的部分具有防滑机构。 在上述扶手中,其特征在于,在用手握住的部分具有凸字部。 一种扶手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上述扶手。 一种车辆中的扶手的安装结构,是乘客能够以站立在车内的状态
乘车的车辆中的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各结构的扶
手,在车内上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以便站立状态的乘客握住。
在上述车辆的扶手的安装结构中,其特征在于,从扶手的期望位
置向下设置有吊环。
一种连结高处和低处的通道上的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上述各结构的扶手,沿台阶、或斜坡的倾斜设置。
一种对高处和低处进行连结的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
有上述各结构的扶手,沿台阶的倾斜设置,实质上水平的部分位于踩
踏面的上方。
一种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浴室、厕所、门厅或
洗脸间等进行站起或蹲下的地方,在蹲下时握住扶手上部侧的上升的 部分或实质上水平的部分, 一边使手握的部分从上部侧逐渐向下部侧
移动, 一边向斜后方蹲下;在站起时握住位于不伸胳膊就容易握住的 位置的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将身体拉近而站起来,握力 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容易握住,手不打滑;
形成为交替地具有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以及向与该弯曲的部 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为90。 ~130° , 当设置成长度方向倾斜时,由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与该弯曲的部 分相反的方向上弯曲的部分形成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上 述水平的部分位于上部侧、下部侧、上部侧和下部侧之间的三个部位, 上升的部分位于上述水平的部分之间;
设置成长度方向倾斜,以便利用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 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形成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和上升的部 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所谓的"实质上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状" 这一术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作为还包括与正 弦曲线和余弦曲线相近似的波形的术语来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所谓"实质上的水平"这一术语,并非严格 意义上的水平,而是也包括接近水平的倾斜在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扶手"这一术语,作为如下概念使用, 艮P,不仅限于设置在台阶、斜坡、浴室、厕所、门厅等处的扶手,还 包括例如在电车和公共汽车等车辆中,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在车内上 部,为防止摔倒而握住用的扶手和栏杆。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 的所谓"台阶"这一术语,其概念也包括电车和公共汽车等上下车门 口的台阶(踏板)。 (作用)
下面以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设置在台阶上时为例进行说明。 若采用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则由于沿着台阶的倾斜设置,所
以,由实质上形成为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状的部分(向一个方向弯 曲的部分、以及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的弯曲的部分),形成 实质上水平的部分(也包括水平方向和在比水平方向稍倾斜的方向上 延伸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也包括垂直方向和在比垂直方向稍倾 斜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
在上台阶时,通常,使用扶手的上升的部分或实质上水平的部分。 扶手中的上升的部分在上台阶时与过去的握住直线性扶手时不同,因 为倾斜度很陡,所以在身体稍稍靠前方的部分几乎不弯曲手腕以自然 的状态握住。并且,扶手中实质上的水平方向,因为倾斜度比过去的 直线性扶手平缓,所以,在身体的腋下部分以放上手掌的状态握住扶 手。
所以,在上台阶时若握住该上升的部分或实质上水平的部分,那 么,即使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能够在已用力的状态下抓住扶 手,手不易从扶手上滑脱。
在下台阶时,主要使用扶手的实质上水平的部分。扶手中实质上 水平的部分在下台阶时与过去的握住直线性扶手时不同,因为倾斜坡 度平缓,所以,在身体腋下的部分放上手掌,几乎不弯曲手腕,以自 然的状态握住。
所以,在下台阶时,如果主要是抓住该本质性的水平的部分,那 么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能够在已用上力的状态下握住,手不 易从扶手上滑脱。
以将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倾斜地设置在厕所的壁面时为例进行 说明。
若采用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则由于沿着厕所的壁面倾斜设置, 所以,由实质上形成为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线状的部分(向一个方向 弯曲的部分、以及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形成实 质上水平的部分(也包括水平方向和在比水平方向稍倾斜的方向上延 伸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也包括垂直方向和在比垂直方向稍倾斜的
方向上延伸的部分)。
在坐到坐便上时,首先,抓住扶手的上部侧的上升的部分或实质 上水平的部分。然后, 一边使抓住的部分从上部侧逐渐向下部侧移动, 一边向斜后方蹲下。这样, 一边改变扶手的抓住位置, 一边向下蹲, 因此,在蹲下时胳膊不伸开,手不易从扶手上脱离。
在从坐便上站起来时,握住位于不伸胳膊就容易握住的位置的上 升的部分或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将身体拉近即可。这样,能够很容易 站起来。
并且,在抓握的手打滑沿扶手移动时,弯曲的部分产生阻力,能 够停住手。
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的角度如果做成钝角,那么,上 升的部分和水平的部分以平缓的状态连续。这样,能够使手在扶手上 滑动,而不离开扶手。
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形成得比上升的部分宽,例如在把该扶手设置 在台阶上时,可以把胳膊肘放到宽的水平的部分上来支承体重,以该 胳膊肘等为支承点上下台阶。这样一来,抓不住扶手或者握力小的老 年人和残疾人也能够上下台阶。
在弯曲的部分的至少一方的端部有直线部的扶手,例如将扶手设 置在厕所使直线部配置为坐便的大致水平时,能够抓住直线部而蹲下 坐到坐便上。并且,通过握住直线部伸开胳膊,能够将身体向上推来 站起。
在弯曲的部分之间有直线部的扶手,例如在将扶手设置在台阶上 的情况下,在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形成不弯曲的直线状的 部分。因为直线状的部分比弯曲的部分容易握住,所以,通过握住直 线部,手更不易滑动。
具有防滑机构的扶手,通过握住设有防滑机构的部分,手不容易 从扶手上滑脱。
在用手握住的部分具有凸字部的扶手,盲人等握住设有凸字部的
部分,能够读出由该凸字部表示的信息,因此,能够向上述盲人等传 递信息。
将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在车辆的车内上部 的安装结构,例如,设置扶手形成向上方和下方弯曲的部分,能够很 简单地形成抓握部的高度不同的扶手。并且,即使手滑动沿扶手移动, 弯曲的部分也形成阻力而停住手。
从扶手的所需位置垂下设置有吊环的扶手,例如设置扶手,形成 向上方和下方弯曲的部分,在弯曲的各个顶部设置皮绳长度相同的吊 环,这样能够很简单地形成抓握部的高度不同的吊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效果。
(a) 例如在台阶和斜坡等处,沿倾斜设置了扶手的情况下,能够 在很容易握住扶手的状态下进行上下,所以,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 人等也能够在用力的状态下握住,手不容易从扶手上滑脱。这样,减 少手打滑摔倒等危险。并且,扶手容易握住,所以能够使老年人和残 疾人有放心感。
(b) 例如,在浴室或厕所、门厅等处在倾斜地设置了扶手的情况 下,握住扶手的上部侧的上升的部分和实质上水平的部分,使抓握部 分从上部侧开始逐渐地往下部侧移动,改变扶手的抓握的位置, 一边 向斜后方弯腰(蹲下),由此,在弯腰时不伸胳膊,手不容易脱离扶手。
从而,在蹲下时手脱离扶手而冲撞臀部等的危险减少。
并且,在站起时,不伸胳膊握住位于容易握住的位置的上升的部
分或实质上水平的部分,将身体拉近即可,所以也容易站立起来。
再者,即使抓握的手打滑,如滑动的手沿扶手移动,则弯曲部分
形成阻力容易停住手。
(c) 上升的部分和本质的水平的部分的角度形成为钝角的扶手, 上升的部分和水平的部分以平缓的状态相连续。这样,例如在将扶手 安装在台阶或斜坡上时,能够使手不脱离扶手地在扶手上滑行移动。
从而,老年人和残疾人等本身容易消除手脱离扶手的不安全感。
(d) 实质上水平的部分比上升的部分形成的宽度大,例如将该扶 手设置在台阶上时,能够把胳膊肘等放到宽大的水平的部分支承体重, 以该胳膊肘等为支承来上下台阶。这样一来,即使不能够握住扶手或 者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能够上下台阶。
(e) 在弯曲的部分的端部具有直线部的扶手,例如在将扶手设置
在厕所内使直线部配置为坐便的大致水平的情况下,能够在握住直线
部的状态下弯下腰坐到坐便上。并且,握住直线部伸开胳膊,即可把 身体向上推而站起来。
(f) 在弯曲部分之间具有直线部的扶手,例如在将扶手设置在台 阶上时,在几乎不弯曲手腕而能够以自然状态握住的上升的部分和实 质上水平的部分,形成比弯曲部分容易握住的直线状部分。所以,若 握住该直线部,则手更不容易滑动。
(g) 具有防滑机构的扶手,通过握住设有防滑机构的部分,即手 不易从扶手上滑脱。
(h) 在用手握的部分具有凸字部的扶手,盲人等握住设置有凸字 部的部分可以读取由该凸字部表示的信息,所以能够向上述盲人等传 递信息。
(i) 将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在车辆的车内上部沿水平方向延伸 设置的安装结构,例如将扶手设置成形成向上方和下方弯曲的部分, 从而能够很简便地形成抓握部分的高度不同的扶手。这样一来,例如 个子高的人和低的人能够分别握住自己容易握住的高度的部分。并且, 即使握住扶手的手打滑,如果滑动的手沿着扶手移动,则弯曲部分形 成阻力而容易停住手。
(j)从扶手的规定位置垂下设置吊环的扶手,例如将扶手设置成 形成向上和下方弯曲的部分,在弯曲的各个顶部设置皮绳长度相同的 的吊环,所以能够很简便地形成抓握部高度不同的吊环。
图1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1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2是图l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 说明图。
图4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2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将图4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 说明图。
图7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3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将图7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 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4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ll是图IO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图IO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 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5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15是表示将图12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 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6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将图16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 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7实施方式,将该扶手安 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20是省略了图19所示的一部分的A—A断面图。
图21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8实施方式,将该扶手安 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9实施方式,将该扶手安 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10实施方式,将该扶手 安装在电车内上方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1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2是图l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符号Tl表示扶手。扶手Tl具有扶手主体1、设置在3个部位的 安装紧固件2、以及设置在扶手主体1的两端的帽盖体3。
扶手主体1将具有所需直径的圆棒状体(实心体)形成为从平面 看为直线状、如图1所示从正面看弯曲成实质上正弦曲线状或余弦曲 线状。
关于扶手主体1的形状,进一步详细说明。
扶手主体1是将向一个方向弯曲的弯曲部10、和向与该部分相反 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部ll交替地连续形成了所谓上侧和下侧弯曲的波形 状。在由该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夹持的中间设置有具有所需长度的 直线部12。而且,弯曲部IO和弯曲部11的边界,以点划线表示,该
点划线与从通过轴心的轴线的曲线状变成直线状的位置垂直。(图1 至后述的图23)。
并且,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设置成直线的轴线①(③)和直线 的轴线②( )位于同一轴线上,上述直线的轴线①(③)从表示弯 曲部IO的边界的点划线上的轴心位置起,在与上述点划线相垂直的方 向延伸;上述直线的轴线②( )夹持直线部12延伸,从表示弯曲部 11的边界的点划线上的轴心位置起,在与上述点划线相垂直的方向延
伸。
再者,该轴线①、②和相邻的轴线③、④,以钝角的张开角度13 交叉(参见图1)。而且,轴线①、②、③、④用点划线表示(图1
至后述的图23)。扶手主体l由硬质合成树脂来形成。
在扶手主体l的两端和形成在大致中央位置的横向的直线部12设 置有安装紧固件2。安装紧固件2具有承受部20,安装成承受扶手 主体l的下侧;安装部21,安装在壁面;以及托架部22,形成了L字 形状,设置在承受部20和安装部21之间。安装紧固件2使用由金属 制成的,但也可以使用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的。
帽盖体3形成为内径比扶手主体1的外径稍大的有底筒状。帽盖 体3由具有稍许柔软性的合成树脂来形成。但是,形成帽盖体的材料 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例如由金属来制成。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扶手主体1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径约为 34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100mm。直线部12的 长度约为93mm。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100° 。从端到 端按直线测量时的总长约为1500mm。
图3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 说明图。
符号Kl表示具有扶手Tl的台阶结构。台阶结构Kl具有利用安 装紧固件2安装在壁面5的扶手Tl。扶手Tl沿台阶4的倾斜安装, 由弯曲部10、弯曲部11和直线部12来构成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水 平的部分)和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 (上升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 中,扶手Tl设置成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位于台阶的踩踏面40的上 方,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大致上位于踩踏面40和踩踏面40之间的 踩踏竖板面(蹴込面)的上方。并且,扶手T1安装在位于步行者的腰 部附近的高度。 (作用)
以下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首先,说明使用扶手T1来上台阶的情况。
如上述那样,在沿台阶4的倾斜安装的扶手T1上,由弯曲部IO、 弯曲部11和直线部12来构成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和在纵向上延伸 的部分B。其中,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在上台阶时,与过去的握住 直线式扶手的情况不同,因为倾斜度陡,所以,在身体的稍前方的部 分几乎不弯曲手腕,以自然的状态握住。
并且,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因为与过去的直线式扶手相比倾 斜度比较平缓,所以,在身体腋下的部分,以放上手掌的状态抓住。
所以,在上台阶时,如果抓住这个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或在横 向上延伸的部分A,那么,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能够在用力 的状态下握住,手不容易从扶手滑脱。并且,如果握住在纵向上延伸 的部分B,那么也可以拉近身体上台阶;如果抓住在横向上延伸的部 分A,那么也可以将身体推上去上台阶。
以下说明下台阶的情况。
通过安装在台阶上而构成的、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在下台阶时 使用。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在下台阶时与过去的握住直线式扶手的 情况不同,因为倾斜度平缓,所以,在身体腋下的部分放上手掌,几 乎不弯曲手腕以自然的状态握住。
因此,在下台阶时若主要抓住这个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那么 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也能够在用力的状态下握住,手不容易从 扶手上滑脱。
并且,在由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夹持的中间具有直线部12。直 线部12比弯曲部分容易握住。所以,在上台阶时,抓住位于在纵向上 延伸的部分B和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的直线部12;下台阶时,主要 抓住位于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的直线部12,这样,手更不容易滑脱。
轴线方向①、②和轴线方向③、④以钝角的张开角度13 (约100 ° )进行交叉,所以,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和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 B,以平缓的状态连续。这样,在上下台阶时,手也能够在扶手T1上滑行移动而不会从扶手上脱离。
扶手Tl设置成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位于台阶的踩踏面40的上 方,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大致位于踩踏面40和踩踏面40之间的踩 踏竖板面的上方,所以,无论站在哪个踩踏面40上时,在横向上延伸 的部分A和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配置在预定的位置,都容易使用。
图4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2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 明图。
而且,在图4至图6中,对于与上述图1至图3所示的扶手相同 或者同等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在以下说明中,关于结构省 略与上述所示的部位相重复的说明。
符号T2表示扶手。扶手T2具有扶手主体la、设置在6个部位的 安装紧固件2、以及设置在扶手主体la的两端的帽盖体3。在扶手主 体la的两端和将扶手主体la大致上按等间隔划分成5个的直线部12 设置有安装紧固件2。并且,符号K2表示具有扶手T2的台阶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示的扶手主体la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 径约为34mm。弯曲部IO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100mm。直线 部12的长度约为130mm。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105° 。 从端到端按直线测量时的总长度约为4000mm。
台阶结构K2的作用与上述台阶结构K1大致上相同,所以其说明 从略。
而且,在台阶结构K1、 K2中,扶手T1、 T2设置成在横向上延伸 的部分A位于台阶的踩踏面40的上方;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大致 上位于踩踏面40和踩踏面40之间的踩踏竖板面的上方。扶手T1、 T2 的安装位置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成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 位于踩踏面40的上方。并且,如果扶手T1、 T2设置成沿台阶的倾斜 的状态,那么也可设置成上述部分不位于踩踏面40或踩踏竖板面的上
方,即不与台阶相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扶手T1、 T2设置在台阶上,但设置扶手T1、 T2的地方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扶手T1、 T2也可以设置在斜坡等上。 上述扶手T1、 T2主要适用于步行的地方。
并且,扶手T1、 T2利用安装紧固件安装在壁面上,但并不仅限于 此。例如,也可以设置垂吊的支柱,安装在该支柱的上部侧。
图7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3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而且,在图7和图8中,对于与上述图1至图6所示的相同或者 同等的部位标注同一符号表示。并且,在以上的说明中,关于结构与 上述所示的部位重复的说明从略。
符号T3表示扶手,扶手T3具有扶手主体lb、设置在两端的安 装紧固件2b、以及设置在扶手主体lb的两端的帽盖体3。扶手主体lb 不具有在上述扶手T1、 T2中所示的直线部。
安装紧固件2b具有安装在扶手主体lb的侧部的承受部20b、安装 在壁面5的安装部21b、以及形成I字形状并设置在承受部20b和安装 部21b之间的托架部22b。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扶手主体lb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径约 为34mm。弯曲部IO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100mm。相邻的轴 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95° 。从端到端按直线测量时的总长约为 600mm。
图9是表示将图7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 说明图。
符号K3表示具有扶手T3的厕所结构。厕所结构K3具有利用安 装紧固件2b安装在厕所的壁面5的扶手T3。扶手T3安装成长度方向 倾斜。在弯曲部IO和弯曲部11中,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设置成大致 水平的状态。并且,扶手T3安装在使用者坐到马桶坐便上的状态下手 够到的位置。
(作用)
参见图7至图9,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而且,对于由与上述台阶结构Kl、 K2共同的结构产生的同样的
作用、效果省略说明,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扶手T3在从坐便上站起来或者在坐便上坐下时握住使用。
例如,在坐便上坐下时,握住扶手T3的上部侧的横向上延伸的部
分或者纵向上延伸的部分。并且, 一边使握住的部分从上部侧逐渐向
下部侧移动, 一边向斜后方蹲下。这样,由于一边改变扶手的抓握位
置, 一边蹲下,所以在蹲下时不伸胳膊,手不易从扶手上脱离。因此,
没有因手离开而使臀部等受冲撞的危险。
再者,当从坐便上站起时,握住位于不伸胳膊就容易握住的位置
的横向延伸的部分或者纵向延伸的部分,将身体拉近即可,所以能够
容易站起来。
再者,扶手T3在握住的手打滑沿扶手T3移动的情况下,弯曲的 部分形成阻力而能够停住手。
在本实施方式中,扶手T3安装在壁面5,使长度方向倾斜。但安 装扶手T3的状态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安装成长度方向成为横向, 或者成为纵向。
图10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4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11是图IO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而且,在图10和图11中,对与上述图1至图9所示的扶手相同 或同等的地方标注同一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结构省略 与上述所示部位重复的说明。
符号T4表示扶手。扶手T4具有扶手主体lc、设置在两端的安装 紧固件2c、以及设置在扶手主体lc的直线部15c (后述)的安装紧固 件2。在扶手主体lc的弯曲部10、 ll之间不具有在上述扶手Tl、 T2 中表示的直线部。
在扶手主体lc的一个端部从弯曲部10延伸而设有直线部14c;在
另一个端部从弯曲部11延伸而设有直线部15c。直线部14c和直线部 15c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大致平行。安装紧固件2设置在直线部15c的 靠近弯曲部ll的部位。
安装紧固件2c具有对扶手主体lc的端部进行遮盖的帽盖,具有 形成为L字形状的托架部20c、以及安装在壁面的安装部21c。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扶手主体lc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径约为 32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110mm。直线部14c 的长度约为100mm。直线部15c的长度约为300mm。相邻的轴线方向 的张开角度13约为110° 。
图12是表示将图10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 的说明图。
符号K4表示具有扶手T4的厕所结构。厕所结构K4具有利用安 装紧固件2、 2c安装在厕所壁面5的扶手T4。扶手T4设置成弯曲部 10和弯曲部11中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以及直线部14c、 15c成为大致 水平的状态。并且,扶手T4安装成在使用者坐在坐便上的状态下直线 部15c配置为大致水平。 (作用)
参照图10至图1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而且,对于由与上述的台阶结构K1、 K2、厕所结构K3共同的结
构部分产生的同样的作用、效果省略说明,以下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扶手T4在从坐便上站起来或者在坐便上坐下时握住使用。扶手
T4设置成直线部15c配置在坐便的大致水平上,所以能够在握住直线
部15c的状态下弯下腰坐到坐便上。
并且,也能够握住直线部15c伸直胳膊,将身体拉近站起来。 图13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5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而且,在图13和图14中,对于与上述图l至图12所示的扶手相 同或同等的地方标注同一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结构省
略与上述所示部位重复的说明。
符号T5表示扶手,扶手T5具有扶手主体ld、设置在两端的安装 紧固件2c、以及设置在扶手主体ld的直线部15d (后述)的安装紧固 件2。在扶手主体ld的弯曲部10、 11之间不具有在上述扶手T1、 T2 中表示的直线部。
在扶手主体ld的一个端部从弯曲部11延伸设有直线部14d;在另 一个端部从弯曲部11延伸设有直线部15d。直线部14d和直线部15d 形成为大致上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相垂直。直线部14d和直线部15d 具有大致相同的长度。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扶手主体ld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径约 32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110mm。直线部14d 和直线部15d的长度均约为300mm。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 约为110° 。
图15是表示图12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 说明图。
符号K5表示具有扶手T5的厕所结构。厕所结构K5具有利用安 装紧固件2、 2c安装在厕所壁面5的扶手T5。扶手T5设置成弯曲部 10和弯曲部11中、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和直线部15d大致上形成水平 状态。并且,在使用者坐在坐便上的状态下扶手T5的直线部15d配置 成大致上水平。 (作用)
参照图13至图15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而且,与上述台阶结构K1、 K2、厕所结构K3共同的结构部分产 生的同样的作用、效果省略说明,以下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扶手T5在从坐便上站起来或者在坐便上坐下时握住使用。扶手 T5设置成直线部14d配置于坐便的稍前方,所以能够在握住直线部14d 开始坐下,这样,开始使用时的感觉和过去的L字形状的扶手相同地 被使用。因此,如果使用过上述扶手,那么在第一次使用扶手T5时也
有安全感。
图16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6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扶手的平面图。
而且,在图16和图17中,对于与上述图l至图15所示的相同或 同等的地方标注同一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结构省略与 上述所示部位重复的说明。
符号T6表示扶手。扶手T6具有扶手主体le、和安装紧固件2e、 在扶手主体le的弯曲部10、 11之间不具有上述扶手Tl、 T2所示的直 线部。
在扶手主体le的一个端部从弯曲部10延伸设有直线部14e。另外 设置有从直线部14e的端部通过弯曲部160向下方延伸的支柱部16。 并且,在扶手主体le的另一个端部从弯曲部11延伸设置有直线部15e。 直线部14e和直线部15e形成为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设置有从直线 部15e的端部通过弯曲部170向下方延伸的支柱部17。
安装紧固件2e中插入支柱部16、 17,安装在稍许离开下端的上部 位置,使下端向下方突出来。安装紧固件2e具有圆管状的插穿部20e、 以及安装在地板面上的安装部21e。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扶手主体le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径约 34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110mm。相邻的轴线 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110° 。直线部14d的长度约为150mm。直线 部15d的长度约为300mm。支柱部16的长度约为800mm。支柱部17 的长度约为600mm。弯曲部160和弯曲部170的曲率半径约为35mm。
图18是表示将图16所示的扶手安装在厕所内的状态的一实施例 的说明图。
符号K6表示具有扶手T6的厕所结构。厕所结构K6具有将扶手 主体le的下端插入厕所的地板面6中、用安装紧固件2e进行安装的 扶手T6。扶手T6设置成弯曲部IO和弯曲部11中、在横向上延伸的 部分和直线部14e、 15e大致上成为水平状态。并且,扶手T6安装成
在使用者坐在坐便上的状态下直线部15e配置为大致水平。 (作用)
参照图16至图18,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此外,对于由与上述台阶结构Kl、 K2、厕所结构K3、 K4、 K5
共同的结构部分产生的同样的作用、效果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点。
扶手T6在从坐便上站起来或者在坐便上坐下时握住使用。扶手 T6设置成将支柱部16、 17插入到厕所的地板面6中设置,所以对于 在握住直线部15e的状态下蹲下、或者握住直线部15e将身体推上去 站起来时的施加在垂直方向的力具有高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表示扶手T3、 T4、 T5、 T6设置在厕所内 的情况,但设置扶手T3、 T4、 T5、 T6的地方并非仅限于此。扶手T3、 T4、 T5、 T6例如也可以设置在门厅、浴室、洗脸间等处,主要适用于 站起或蹲下的地方。
图19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7实施方式,表示该扶手 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20是省略了图19所示的一部分的A—A断面图。
而且,在图19和图20中,对于与上述图1至图6所示的相同或 同等的地方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结构省略 与上述所示的部位相重复的说明。
符号T7表示扶手,符号K7表示具有扶手T7的台阶结构。扶手 T7在扶手主体lf上设置防滑部18的扶手。扶手主体lf除了防滑部18 外具有与图1所示的扶手主体1大致相同的形状。在扶手主体lf的上 面侧的表面,将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凹部180在宽度方向(圆周方向) 上设置所需的间隔形成多个来设置防滑部18。(通过形成凹部180在 凹部180之间相对地形成凸部)。防滑部18设置在扶手主体lf的大致 全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示的防滑部18通过在扶手主体lf的表面上
形成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凹部180来设置。但防滑部并不仅限于此。 例如,既可以在扶手主体的表面上形成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凸部;也 可以在扶手主体的表面上形成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凹部或凸部。并且, 也可以在扶手主体的表面上,将具有防滑效果的凹部或凸部形成点状、 线状、隆起状等任意形状,或者在扶手主体的表面安装防滑部件(利 用形状来产生防滑效果的,或者材料本身具有防滑效果的等)进行设 置。
(作用)
参照图19和图20,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而且,对于由与上述台阶结构Kl、 K2共同的结构产生的同样的 作用、效果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点。
在握住台阶结构K7中表示的扶手T7的情况下,在抓握的手和扶 手T7之间能够产生比没有设置防滑部时高的磨擦阻力。因此,手很难 从扶手T7上滑脱,能够提高扶手T7的安全性。
图21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8实施方式,将该扶手安 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而且,在图21中,对于与上述图1至图6所示相同或者同等的部 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结构省略与上述所 示部位重复的说明。
符号T8表示扶手。符号K8表示具有扶手T8的台阶结构。扶手 T8在扶手主体lg设置有凸字部件190a、 190b、 191a、 191b。扶手主 体lg除了凸字部件190a、 l卯b、 191a、 191b夕卜,具有与图1所示的 扶手主体l大致相同的形状。凸字部件190a、 190b、 191a、 191b使长 方形状的薄金属板沿着扶手的表面形状在横向上进行弯曲,在表面上 形成有从里面按压形成的凸部所产生的凸字部。
凸字部件190a、 190b安装在靠近弯曲部10的直线部12上。详细 情况是,凸字部件190a安装在纵向延伸的部分B的靠近弯曲部10的 所有部位。并且,凸字部件190b安装在横向延伸的部分A的靠近弯曲 部io的所有部位。
凸字部件191a安装在扶手T8的下端侧(帽盖体3的附近)。凸 字部件191b安装在扶手T8的上端侧(帽盖体3的附近)。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纵向延伸的部分B的凸字部件190a,能够利 用凸字来提供"后边有多少个台阶能够上完"的信息;并且,在横向 上延伸的部分A的凸字部件190b上能够提供"后边有多少个台阶能下 完"的信息。再者,在凸字部件190a上能够提供"从这里开始有多少 个向上的台阶"的信息;在凸字部件190b上能够提供"从这里开始有 多少个向下的台阶"的信息。 (作用)
参照图2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作用。 此外,对于由与上述台阶结构Kl、 K2共同的结构产生的同样的 作用、效果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点。
例如,对盲人使用扶手T8来上台阶的情况进行说明。
当盲人通常如用手杖等确认台阶时,则为了上该台阶要寻找扶手。 并且,当找到扶手时,从端侧握住并沿着该扶手开始上台阶。
这样,盲人在确认了台阶时,为了上台阶寻找扶手T8,所以能够 触摸设置在端部的凸字部件191a,可以获得"从这里开始有多少个向 上的台阶"的信息。
并且,通过沿着扶手T8上台阶,握住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B,依 次触摸凸字部件190a。这样一来,盲人在每当上台阶时,能够获得"后 边有多少个台阶能够上完"的信息。
以下说明盲人利用扶手T8下台阶的情况。
盲人在下台阶时也如以上所述握住扶手,沿着该扶手下台阶。
因此,在扶手T8中通过凸字部件190b能够传递"从这里开始有
多少个向下的台阶"的信息。
并且,通过沿着扶手T8下台阶,所以握住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 能够依次触摸凸字部件191b。这样一来,盲人每当下1个台阶时,能 够获得"后边有多少个台阶能下完"的信息。
如上所述,在扶手T8中用凸字能够向盲人传递有关台阶的信息, 所以盲人能够安心地上下台阶。
而且,用凸字部件传递的信息并不仅限于上述内容。也可以传递 例如"上去台阶后的地方情况如何""下去台阶后的地方情况如何" 等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字部件安装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和在纵向 上延伸的部分B的所有部位上,但安装凸字部件的位置并受限制,例 如可以仅安装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上,也可以仅安装在纵向上延伸 的部分B。并且,也还可以不在所有的横向上延伸的部分A和纵向上 延伸的部分B安装,而是设置所需的间隔来安装。再者,也可以安装 在弯曲部10或弯曲部1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凸字部件是由金属板形成的,但凸字部件 并非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合成树脂、陶瓷、木材形成。并且, 也可以不安装凸字部件,而是在扶手主体lg成形时设置构成凸字的凸 部。
图22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9实施方式,表示将该扶
手安装在台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而且,在图22中,对于与在上述图1 图6所示的部分相同或者同 等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与上述所示 的部位重复的说明。
符号T9表示扶手,符号K9表示具有扶手T9的台阶结构。扶手 T9具有扶手主体lh。扶手T9沿着台阶4的倾斜安装。在横向上延伸 的部分比在纵向上延伸的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宽,形成为截面具有大 致椭圆形状。在图22中扶手T9的宽度大的部分用符号7来表示。
本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扶手主体lh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在纵向上 延伸的部分的外径约为34mm,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的外径横向宽度约 为50mm,纵向厚度约为30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
为110mm。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110° 。 (作用)
以下参照图22,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作用。
而且,对于由与上述台阶结构Kl、 K2共同的结构所产生的同样 的作用、效果,其说明从略,仅说明不同点。
若利用扶手T9,则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形成较宽, 因此,例如能够把胳膊肘等放到宽大部7上支承体重,以该胳膊肘为 支承上下台阶。这样一来,不能够握住扶手或者握力小的老年人和残 疾人也能够上下台阶。
图23是表示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扶手的第10实施方式,表示将该 扶手安装在电车的车内上方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而且,在图23中,对于与在上述图1 图6所示的部分相同或者同 等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与上述所示 的部位重复的说明。
符号K10表示具有扶手T10的车辆结构。车辆结构K10具有一种 扶手TIO,该扶手T10利用从车顶板向下垂设的固定部件8安装成长 度方向大致水平。扶手T10具有扶手主体li、以及从扶手主体li的弯 曲部10的顶部和弯曲部11的顶部下垂设置的吊环9。扶手主体li设 置成弯曲部10向上方鼓起、弯曲部11向下方鼓起。
设置在弯曲部IO和弯曲部11的吊环9具有所需长度的皮绳91、 以及设置在皮绳91的下端部的抓握部90。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皮绳91 到抓握部90为止的长度相同。所以,在相邻的吊环9中,抓握部90 的高度不同。在扶手主体li的弯曲部10、 ll之间不具有上述扶手Tl、 T2所示那样的直线部。扶手T10安装在乘客向上方伸胳膊能够握住的 程度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示的扶手主体li形成为具有以下数值。外 径约为34mm。弯曲部10和弯曲部11的曲率半径约为350mm。相邻 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13约为130° 。
(作用)
以下参照图23,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作用。 若采用扶手TIO,将抉手主体li设置成弯曲部10向上方鼓出,弯 曲部ll向下方鼓出,形成了抓握部的高度不同的扶手。并且,在握住 扶手主体li时,手打滑沿着扶手T10移动,弯曲部分也形成阻力可以 停住手。
若采用扶手TIO,通过将相同长度的吊环9设置在弯曲部10和弯 曲部11的顶部,所以,能够很简便地形成抓握部90的高度不同的吊 环9。扶手主体li或设置在弯曲部10的吊环9适合于个子高的人抓握; 设置在弯曲部11上的吊环9适合于个子低的人抓握。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扶手主体l、 la、 lb、 lc、 ld、 le、 lf、 lg、 lh (lh的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除外)、li具有稍细的外径, 以便手能够握紧,但是,扶手主体的外径并不受特别限制,能够根据 用途和使用的地点适当设定。例如,如是台阶用的扶手,则希望设定 在30 50mm之间。再好一些的是30 40mm,最好的是33 35mm。并 且,如果是使用于门厅和厕所等的扶手,则希望设定在30 50mm之间。 更好一些的是30~40mm,最好的是32~35mm。再者,如是设置在车辆 内具有吊环的扶手,则希望设定在30~50mm之间,更好一点的是 30~40mm,最好的是34~35mm。
扶手主体l、 la、 lb、 lc、 ld、 le、 lf、 lg、 lh(lh的在横向上延 伸的部分除外)、li的形状也并非仅限于圆棒状,例如也可以形成大 致平板状且在上表面有波形状部的、大致三角棒状、大致四角棒状、 大致五角棒状、大致六角棒状、六角以上的多角棒状、大致椭圆棒状、 大致三角管状、大致四角管状、大致五角管状、大致六角管状、六角 以上的多角管状、大致圆管状、大致椭圆管状。
弯曲部之间的直线部12的长度也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 长度,能够根据用途和使用的地方适当设定。例如,若是台阶用的扶 手,则可以设定在300m以下,更好的是200mm以下,最好是150mm
以下。但是,也可根据情况设成不具有直线部12。
并且,在弯曲部之间不具有直线部的扶手,也可以具有直线部。 例如,如果是用于门厅和厕所等的扶手,则可以在200mm以下之间设 定,更好些的是150mm以下,最好是100mm以下。若是设置在车辆 内的扶手,则可以优选设定为250mm以下之间。更好的是200mm以 下,最好是150mm以下。
对直线部14c、 14d、 14e、 15c、 15d、 15e和支承部16、 17的长度, 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用途和使用的地方而适当设定。
并且,对张开角度13也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角度,而
是可以根据用途和使用的地方适当设定。而且,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 是全都具有钝角的角度,但也并非仅限于此,例如既可以采用直角,
也可以采用稍许的锐角。例如,若是台阶用的扶手,则可以设定为90 ° ~150°之间,更好的是IOO。 ~130° ,最好是105° -120° 。并且, 如是用于门厅和厕所等的扶手,则可以设定在70° ~150°之间,更好 的是80° 140° ,最好是90° ~130° 。再者,如是设置在车辆内的扶 手,则可以设置在100° ~170°之间,更好的是120。 ~160° ,最好是 130。 ~150° 。
按直线测量时的总长也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而是可以 根据用途和使用的地方适当设定。并且,扶手也可以是将具有所需长 度的扶手主体按所需数量连接而形成。
扶手T9的横向上延伸的部分也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 情况,而是可以根据用途和使用的地方适当设定。例如,横宽可以设 定为35 100mm之间,厚度可以设定为20~50mm之间。但并非仅限于 此。
并且,扶手T9在横向上延伸的部分并非仅限于断面大致的椭圆形 状,而是也可以采用例如断面为大致长方形状、和断面为大致T字状 等,至少上面侧形成得宽度大即可。
对形成扶手主体l、 la、 lb、 lc、 ld、 le、 lf、 lg、 lh、 li的材料,
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由合成树脂、木材、金属、陶瓷等来形成。
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表现,归根到底是为了进行说明,并无 任何限定之意,对于和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特征及其一部分等效的术语 和表现无意排除在外。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 产生各种变形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扶手,其特征在于,形成为交替地具有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为正弦曲线 状或余弦曲线状的部分。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沿着倾斜部设置时 具有上升的部分和水平的部分,该上升的部分和水平的部分交替地设 置在长度方向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上升的部分和水平的 部分的角度呈钝角。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水平的部分形成 为宽度比上升的部分宽。
6. 如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弯曲的 部分的至少一个端部具有直线部。
7. 如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弯曲 的部分之间具有直线部。
8. 如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将棒体 或者管体弯曲而形成。
9. 如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用手 握住的部分具有防滑机构。
10. 如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用手 握住的部分具有凸字部。
11. 一种扶手,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浴室、厕所、门厅或洗脸间等进行站起或蹲下的地方,在 上部侧具有上升的部分或水平的部分;形成为交替地具有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 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当设置成长度方向倾斜时,利用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形成水平的部分 和上升的部分,上述水平的部分位于上部侧、下部侧、上部侧和下部 侧之间的三个部位,上升的部分位于上述水平的部分之间。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弯曲的部分之间 具有直线部。
13.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将棒体或者管体弯 曲而形成。
14.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用手握住的部分 具有防滑机构。
15.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在用手握住的部分 具有凸字部。
16. —种扶手的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15 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
17. —种扶手的安装结构,是乘客能够以站立在车内的状态乘车 的车辆中的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在车内上部沿水平方向 延伸设置,以便站立状态的乘客握住。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扶手 的所需位置下垂设置有吊环。
19. 一种扶手的安装结构,该扶手的安装结构连结高处和低处的 通道,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沿台阶 或斜坡的倾斜设置。
20. —种扶手的安装结构,该扶手的安装结构连结高处和低处的 通道,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扶手,沿台阶 的倾斜设置,并且,水平的部分位于踩踏面的上方。
21. —种扶手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浴室、厕所、门厅或洗脸间等进行站起或蹲下的地方,在 上部侧具有上升的部分或水平的部分; 形成为交替地具有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相邻的轴线方向的张开角度为90。 ~130° ,当 设置成长度方向倾斜时,利用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弯曲的 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形成水平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上述水平 的部分位于上部侧、下部侧、上部侧和下部侧之间的三个部位,上升 的部分位于和上述水平的部分之间;设置成长度方向倾斜,从而利用向一个方向弯曲的部分和向与该 弯曲的部分相反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形成水平的部分和上升的部分。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楼梯或厕所内的人体扶手,其形状一般是起伏状的。通常以倾斜状态安装在墙上,形成其垂直和水平的部分交替地组合,一般分别位于上述台阶的踏板和上升部的上方。一般,扶手的位于垂直和水平状态的部分被用户抓握时,用户上下台阶不必弯腰或向前伸胳膊。这种配置能够使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体力弱的人们容易握住扶手,不会因为手偶尔打滑而脱离扶手。
文档编号A47K17/02GK201061500SQ200620134400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7日
发明者冲田义文 申请人:株式会社酷耐特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