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37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吸尘器,更具体地说,涉及电动吸尘器中 的集尘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吸尘器集尘盒一般包括盒体、用于捕集(捕捉、收集 之意,下同)粗尘的平面网状过滤器、和设置在其下游的用于捕集细尘
的过滤器(其中的一例可参考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 — 318915)。
釆用上述的集尘盒构成之后,当灰尘被吸入时,其中的粗尘由网状 过滤器加以捕集。但由于网状过滤器大致呈平面状,过滤器的整个表面 的气流阻力相同,故粗尘总是由网状过滤器的整个表面加以捕集。其结 果,风量会很快下降,且集尘盒中还没有装满灰尘的时候风量就会发生 下降,灰尘不能被充分地吸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得到了提 高的电动吸尘器,这种吸尘器中的集尘盒使蓄积在集尘室中的灰尘从一 定的方向开始蓄积,在集尘盒充分地蓄积起灰尘之前不会发生风量下降 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中包括用于吸引 含尘空气的吸气口;设在所述吸气口的后方、用于存放收集灰尘的集尘 盒的集尘盒收容室;和设在所述集尘盒收容室的后方、用于存放产生吸 尘气流的电动风机的电动机鼓风机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中设有 设有与从所述吸气口插入的软管连通的连通孔、用于蓄积灰尘的盒体;
设在所述盒体上的、可以开闭并在后方与所述电动风机室的吸引口相通 的开口部分;和将在所述电动风机的驱动下吸入到集尘盒内的空气中的 灰尘清除掉的盒盖部,所述盒盖部由气流阻力不同的多个过滤器形成。
这样,电动风机的吸引气流从气流阻力不同的多个过滤器内气流阻 力小的过滤器侧吸入,故吸入的灰尘也同样从气流阻力小的过滤器侧吸 入。当灰尘将气流阻力小的过滤器侧的网眼堵住时,灰尘将转为在气流 阻力高的过滤器一侧开始蓄积。这样,灰尘将从气流阻力小的过滤器侧 朝气流阻力髙的过滤器一侧蓄积,从而能在整个盒体内蓄积上灰尘。这 样,可以在盒体中充分地进行灰尘蓄积。'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话,可以提供 一种能在集尘室中充分地蓄积满灰尘之前风量不会下降的电动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概述如下。本实用新型第1方案中的电动 吸尘器中包括用于吸引含尘空气的吸气口;设在所述吸气口的后方、用 于存放收集灰尘的集尘盒的集尘盒收容室;和设在所述集尘盒收容室的 后方、用于存放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风机的电动机鼓风机室。其特征在 于所述集尘盒中设有设有与从所述吸气口插入的软管连通的连通孔、 用于蓄积灰尘的盒体;设在所述盒体上的、可以开闭并在后方与所述电 动风机室的吸引口相通的开口部分;和将在所述电动风机的驱动下吸入 到集尘盒内的空气中的灰尘清除掉的盒盖部,所述盒盖部由气流阻力不 同的多个过滤器形成。
这样,电动风机的吸引气流从气流阻力不同的多个过滤器内气流阻 力小的过滤器侧吸入,故吸入的灰尘也同样从气流阻力小的过滤器侧吸 入。当灰尘将气流阻力小的过滤器侧的网眼堵住时,灰尘将转为在气流 阻力高的过滤器一侧开始蓄积。这样,灰尘将从气流阻力小的过滤器侧 朝气流阻力髙的过滤器一侧蓄积,从而能在整个盒体内蓄积上灰尘。这 样,可以在盒体中充分地进行灰尘蓄积。
第2方案为,第1方案中设过滤器中靠近电动风机室吸引口一侧的 为第一过滤器,远离电动风机室吸引口一侧的为第二过滤器,则所述第 一过滤器、B的气流阻力大小被设定为A〉B。这样,可望实现与第1方 案相同的效果。
第3方案为,第1方案中的过滤器被制成折叠状,通过将多个过滤 器的折叠形状制成不同的大小尺寸,使多个过滤器的气流阻力的大小成 为不同。这样,可望实现与第1方案相同的效果。第4方案为,第1方案中的电动吸尘器包括设置在用于清除灰尘 的过滤器的上游侧、支承着网状或多孔状薄板的第一盒盖;和设置在所 述第一盒盖的下游、支承着气流阻力不同的多个过滤器的第二盒盖。所 述第一、第二盒盖呈分别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在集尘盒的盒体中且设 置在同心轴上的构造。这样,在第1方案实现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可以 得到容易排出内部存积的灰尘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电动吸尘器的部分截面图, 图2为该电动吸尘器的集尘盒从图1中所示的A方向看到的概要示 意图,
图3为该电动吸尘器的集尘盒沿着图1中的B — B切开时得到的概要 截面图,
图4为该集尘盒处于操作状态时的概要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电动吸尘器集尘盒沿着图1的B — B 进行切割时得到的概要截面图,
图6为该集尘盒处于操作状态时的概要截面图。
上述附图中,2为吸气口, 3为集尘盒收容室,8为集尘盒,10为盒 体,11为薄板,12为第一盒盖,13为第一过滤器,14为第二盒盖,20 为第二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 出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并不具有限定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作用。 (实施例1)
下面使用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图1、 2中所示,1为吸尘器机体,该吸尘器机体1的前部设有带 有吸气口 2的集尘盒收容室3,后部设有安装有电动风机(图中未示出) 的电动风机室(图中未示出)。吸气口 2中设有使吸尘器机体1和软管 (图中未示出)之间实现空气密封的第一密封件4。集尘室3的上方呈开
放状态,开放部分上端的整个周缘上设有第二密封件5。 6为设置成以吸
尘器机体的后部为支点可自如转动的集尘盒收容室盖,用于将集尘盒收 容室3的上方开口部分覆盖住。上述集尘盒收容室盖6上还设有密封凸 缘7,密封凸缘7的端面形状与第二密封件5基本相同,在集尘盒收容室 盖6处于关闭状态将第二密封件5压住,从而实现空气密封。集尘盒8 被安装在集尘盒收容室3内。集尘盒8中包括设有连通孔9的盒体 10、位于盒体10后方的由网状或多孔薄板11形成的的第一盒盖12、和 位于其下游的设有第一折叠式过滤器13和第二折叠式过滤器20的第二 盒盖14。第一盒盖12和第二盒盖14通过形成在盒体10上的轴15保持 在可自如转动的状态。
如图2中所示,第一盒盖12和第二盒盖14被设置在同心轴上。当 盒体10上的钩形物17勾住第二盒盖14上的卡紧部件16时,第一盒盖 12和第二盒盖14即被固定在盒体10上,成为使用时的形态。这时,在 形成在第一盒盖12的前后外周缘上的第一气密密封件18的作用下,盒 体10和第二盒盖14之间形成气密结构。另外,集尘盒8和集尘盒收容 室3之间的空气密封结构为前方由第一密封件4和盒体10互相顶紧来 实现气密,后方由第二盒盖14和形成在机盖集尘盒收容室3的侧壁上的 第二气密密封件19互相顶紧来实现密封。另外,第一气密密封件18、第 二气密密封件19和第一密封件4均为用于构成密封结构的部件,即使设 置在与各个密封件顶住的其他部件上的话,也可以实现密封构成。
如图3中所示,第二盒盖14上设有构成折叠状的第一过滤器13和 同样构成折叠状的第二过滤器20,且第二过滤器20的折叠形状设置得较 小。这样,第一过滤器13和第二过滤器20的气流阻力大小关系将成 为第一过滤器13>第二过滤器20,且第一过滤器13设置在靠近电动
风机(图中未示出)的吸引口的一侧。
下面对具有上述构成的电动吸尘器的操作情况和作用进行描述。
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电动风机的吸尘气流和灰尘首先穿过吸气口 2 和连通孔9进入到盒体10中,之后,灰尘中的粗尘23由设在第一盒盖 12上的网状或多孔薄板11加以捕集,而细尘及空气则从该网状或和多孔 薄板11中穿过。接着,由第二盒盖14上的第一折叠状过滤器13和第二
折叠状过滤器20将细尘24加以捕集,最后只剩下空气经电动风机室 (图中未示出)排到吸尘器机体1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气流阻力 关系设定为第一过滤器13>第二过滤器20,可以使盒体之后的气流中流 向气流阻力较低的第二过滤器20 —侧的变多(如实线箭头所示),而流 向气流阻力高的第一过滤器13 —侧的吸尘气流变少(如虚线箭头所 示)。在上述流动方式的作用下,与吸尘气流一起吸入的灰尘也以同样 的方式被吸引,即,如图4中所示的那样,灰尘被更多地吸引到第二过 滤器20 —侧,第二过滤器20的前方的网状或被多孔状薄板11 一侧将蓄 积起更多的灰尘,细尘也大多蓄积在第二过滤器20上。当第二过滤器20 中的网眼开始堵塞时,气流将变成更多地流向第一过滤器13 —侧,粗灰 也将变成在第一过滤器13 —侧的网状或多孔状薄板11 一侧进行蓄积。
如上所述,通过加大处于电动风机的吸引口一侧的第一过滤器13的 气流阻力,灰尘将从离电动风机的吸引口较远的一侧开始蓄积。这样, 在盒体10中充满灰尘之前,电动风机的吸引口侧可以保持无灰尘状态, 从而在盒体10中充满灰尘之前风量不易下降, 一直到用户倒掉灰尘之前 都能维持很商的风量,使吸尘性能得到提高。
另外,虽然图3、 4中的第一过滤器13和第二过滤器20被制成了折 叠状,气流阻力是通过改变折叠形状来发生变化的,但是,除了折叠状 之外,也可以采用单板状过滤器,且无论材质是否相同,只要使各个过 滤器的气流阻力发生变化,就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实施例2)
接下来,使用图5、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进行描述。如图 5中所示,第二盒盖14上设有形成折叠状的第一过滤器13和同样也是形 成折叠状的第二过滤器20。通过减小第一过滤器13的折叠尺寸,使第一 过滤器13和第二过滤器20的气流阻力关系成为第一过滤器13<第二 过滤器20。另外,第一过滤器13设在靠近电动风机的吸引口的一侧。 下面对具有上述构成的电动吸尘器的操作情况和作用进行描述。 通过将气流阻力大小关系设定为第一过滤器13<第二过滤器20,流 入盒体10中的气流中流向气流阻力低的第一过滤器13 —侧的变多(如
实线箭头所示),而流向气流阻力高的第二过滤器20 —侧的吸尘气流变 少(如虚线箭头所示)。在这样的流动方式的作用下,与吸尘气流一起 吸入的灰尘也以同样的方式被吸引,如图6中所示的那样更多地被吸引 到第一过滤器13 —侧,粗尘也更多地蓄积在第一过滤器13前方的网状 或多孔状薄板11 一侧,而细尘大多蓄积在第一过滤器13上。当第一过 滤器13的网眼开始堵塞时,气流将更多地流向第二过滤器20 —侧,灰 尘将转为在第二过滤器20—侧的网状或多孔状薄板11 一侧开始蓄积。
通过减小电动风机的吸引口一侧的第一过滤器13侧的气流阻力,灰 尘将从靠近压力最高的电动风机的吸引口的一侧开始蓄积,故灰尘在盒 体10内是一边进行压縮一边徐徐朝着第二过滤器20 —侧蓄积。这样一 来,由于灰尘是一边压缩一边蓄积,且第二过滤器20侧能保持没有灰尘 的状态,因此在盒体中装满灰尘之前不易发生风量下降的现象。另外, 通过使灰尘边压縮边蓄积,可以在用户倒出灰尘时减少灰尘飞扬的情 况,且一直到用户倒掉灰尘之前都可以维持高风量,从而可以提高吸尘 性能。
此外,虽然图5、图6中的第一过滤器13和第二过滤器20采用的是 折叠过滤器,气流阻力是通过折叠尺寸来发生变化,但是,除了折叠形 状之外,也可以采用单板状过滤器。另外,无论材质是否相同,只要使 各个过滤器的气流阻力发生变化,就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吸尘器可以减少用户倒出灰尘时灰尘 飞扬的程度,并且在用户倒出灰尘之前都可以维持高风量,提高吸尘性 能,使用方便性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家 用、专业用电动吸尘器等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吸尘器,包括用于吸引含尘空气的吸气口;设在所述吸气口的后方、用于存放收集灰尘的集尘盒的集尘盒收容室;和设在所述集尘盒收容室的后方、用于存放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风机的电动机鼓风机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中设有设有与从所述吸气口插入的软管连通的连通孔、用于蓄积灰尘的盒体;设在所述盒体上的、可以开闭并在后方与所述电动风机室的吸引口相通的开口部分;和将在所述电动风机的驱动下吸入到集尘盒内的空气中的灰尘清除掉的盒盖,所述盒盖上设有气流阻力不同的多个过滤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设过滤器中靠近 电动风机室吸引口一侧的为第一过滤器,远离电动风机室吸引口一侧的 为第二过滤器,则所述第一过滤器、B的气流阻力大小被设定为A>B。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形成 折叠状,通过将多个过滤器的折叠形状制成不同的大小,使多个过滤器 的气流阻力的大小成为不同。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用于清除灰尘的过滤器的上游侧、支承着网状或多孔状薄板的第一盒盖;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盒盖的下游、支承着气流阻力不同的多个过滤器的 ~~■ ,所述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呈分别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在集尘盒的 盒体中且设置在同心轴上的构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直到倒出灰尘之前都能维持高风量的电动吸尘器,其中的集尘盒中设有用于蓄积灰尘的盒体(10)、可以在盒体(10)上进行开闭并在后方与电动风机室的吸引口相通的开口部分、和用于清除掉在电动风机的驱动下吸入到集尘盒内的空气中的灰尘的盒盖(14)。盒盖部(14)上设有气流阻力不同的多个过滤器(13、20)。这样,灰尘将首先被吸入气流阻力小的过滤器(20)一侧,如果发生网眼堵塞的话,灰尘便会被吸入到气流阻力高的过滤器(13)一侧并蓄积起来。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灰尘能依次从气流阻力小的过滤器侧至气流阻力大的过滤器侧进行蓄积、从而可以维持高风量的电动吸尘器。
文档编号A47L5/12GK201061502SQ20072015264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4日
发明者奥岛雅史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