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含油污水处理汽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含油污水处理汽浮装置。涉及污水的处理和管道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输油品在输送过程中总会有含油污水产生,特别是浮顶油罐运行一段时间 后需要进行清洗,于是就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这些含油污水一是从环保的角 度不能直接排放,二是不处理排放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故管道输油行业一直在 进行含油污水的处理工作。特别是对浮顶油罐的清洗,因一般浮顶油罐体积较大, 清洗起来需要的水量很大。尽管一般都要对清洗水下来的水作一定的处理,再用 来清洗,使清洗水循环使用。但最后还是会有量很大的循环污水需要作符合排放 标准的处理。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有多种,有超滤法,有汽浮法等。超滤法虽
然处理效果较好,但处理量小、费时,不经济;如处理量大就设备庞大,投入和 运行费用高,更不经济。汽浮法虽有处理量大、经济的优点,但目前尚有诸多不
足,主要是 一是在漂油过程中,浮油含水率高,不能达到标准,按标准要求浮
油含水不得大于3%,实际上要远大于这个数;二是浮油在处理流程中易滞留、 聚集,导致排放水中含油率高,达不到排放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浮油含水率低、排放水含油率低的含油污水处 理汽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如图l所示,它由排污泵l、进液口2、油水分离撬3、保 温层4、收油槽5、浮油汇管7、液位测量计8、液位控制执行机构9、隔膜泵IO、 达标水排放管11、球闽12、泵13、碟阀14、球阀15、空气压缩机16、溶气罐 17、填料18、安全闽19、碟阀20、溶气释放器21、闸阀22、球阀23组成。外 包有保温层4的密闭油水分离撬3左侧(以图l所示方向)有进液口 2及与其相连 的闸阀22、排污泵l,油水分离撬3内下部自左至右依次有进液口 2、收油槽5、 溶气释放器21、浮油汇管7、液位测量计8、液位控制执行机构9、达标水排放管 11;空气压缩机16出口经管路接球阀15后与泵13的出口汇接并经一阀门接入到 内有填料18的溶气罐17的顶部,溶气罐17的顶部另有出口经管路接安全阀19后放空,溶气罐17底部有口经管路和阀门20与插入油水分离撬3下部的溶气释 放器21相连,达标水排放管11经球阀12后一路外接,另一路由管路经碟阀14 接泵13的进口。
为了处理的更好,另有加药箱25经管路接加药泵24的入口,加药泵24的出 口经球阀23接至排污泵1与闸阀22之间。 溶气罐17内装的填料18为球形悬浮填料。
加药的作用是为了减弱油珠的亲水性,增大与微气泡的粘附作用,从而实现 充分地分离。
工作过程含油污水经排污泵l抽取,在进入油水分离撬3之前,有加药泵 24从加药箱25抽取药剂与含油污水混合进入油水分离撬3,溶气释放器21释放 气泡,在气浮作用下,直径100微米以下的油珠上浮形成浮油层,浮油将随液位 的升高流入收油槽5,液位测量计8将根据收油槽5内油液位的变化向液位控制 执行机构9发出信号,控制隔膜泵10的启停,以准确及时地将收油槽5内浮油回 收;而油水分离撬3中下层达标水大部分经达标水排放管ll排放, 一小部分经泵 13打入溶气罐17,在泵13与溶气罐17之间由空气压缩机16注入压缩空气,在 溶气罐17内经填料18作用使抽取的达标水充分溶气之后,经溶气释放器21在油 水分离撬3内释放,并以微气泡的形式上浮,微小的油珠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 快速上升至液面,并进入集油槽排出,分离出的气体从容器顶部与大气相通的排 气口进入大气。排出的水经检测达标后即可排放,若不达标可继续循环,直至达 标为止。
可见,本实用新型由于经溶气释放器21释放的气泡作用及加药增大了油珠 与微气泡的粘附作用,大大提高了油水的分离率;而且可大流量的处理含油污水, 使清洗浮顶油罐的循环水达到排放标准。
图1含油污水处理汽浮装置
其中 1-排污泵 2_进液口
油水分离撬
收油槽
浮油汇管
液位控制执行机构
4-保温层 6 -油水界面
8 -液位测量计 10-隔膜泵11-达标水排放管12-球阀
13-泵14-碟阀
15-球阀16-空气压缩机
17-溶气罐18-填料
19-安全阀20-碟阀
21-溶气释放器22-闸阀
23-球阀24-加药泵
25-加药箱
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本例是一实验样机,i构成如图i所^:它:排污泵::进液p 2、、油水
分离撬3、保温层4、收油槽5、浮油汇管7、液位测量计8、液位控制执行机构9、 隔膜泵10、达标水排放管11、球阀12、泵13、碟阀14、球阀15、空气压缩机 16、溶气罐17、填料18、安全阀19、碟阀20、溶气释放器21、闸阀22、球闽 23、加药泵24 、加药箱25组成。外包有保温层4的密闭油水分离撬3左侧(以 图l所示方向)有进液口 2,油水分离撬3内下部自左至右依次有进液口 2、收油 槽5、溶气释放器21、浮油汇管7、液位测量计8、液位控制执行机构9、达标水 排放管11;空气压缩机16出口经管路接球阀15后与泵13的出口汇接并经一阀 门接入到溶气罐17的顶部,溶气罐17的顶部另有出口经管路接安全阀19后放空, 溶气罐17内装有填料18,溶气罐17底部有口经管路和阀门20与插入油水分离 撬3下部的溶气释放器21相连,达标水排放管11除外接外,还由管路经阀门接 泵13的进口;加药箱25经管路接加药泵24的入口,加药泵24的出口经球阀23 接至排污泵1与闸阆22之间。
具体型号、尺寸排污泵1选用40-100 (I)型;油水分离撬3选用卧式常 压容器;保温层4釆用复合硅酸盐材料;收油槽5选用锥形敞口槽;浮油汇管7 选用DN100的无缝钢管;液位测量计8选用154N型压力传感器;液位控制执行机 构9选工业PLC控制系统;隔膜泵10选用型号为PD20A;达标水排放管11选用 画0的无缝钢管;球阀12选用型号为JL-Q11F;泵13选用IHG-50-250型立式 离心泵;碟阀14选用型号为D71F-10P-50;球阀15选用型号为JL-Q11F;空气压 缩机16选用CZ-20/30F型;溶气罐17选用立式压力容器罐;填料18选用QTL-150G型球形悬浮填料;安全阀19A47H-5C;碟阀20选用型号为D71F-10P-50; 溶气释放器21选用TV- II型;闸阀22选用ZDZ47F-10C型;球阀23选用型号为 JL-Q11F;加药泵24选用AHA01-22型;加药箱25长宽高为2000 x 1300 x 1000, 的矩形容器。
本例加的药是聚合氯化铝,添加量为30/z^/A对水温、PH值和碱度的适应性 强,絮体生成快且密实,腐蚀性小。最佳PH值为6.0-8.5,使用时一般无需加 碱性助剂。处理能力为10
工作过程含油污水经排污泵l抽取,在进入油水分离撬3之前,有加药泵 24从加药箱25抽取药剂与含油污水混合进入油水分离撬3,溶气释放器21释放 气泡,在气浮作用下,直径100微米以下的油珠上浮形成浮油层,浮油将随液位 的升高流入收油槽5,液位测量计8将根据收油槽5内油液位的变化向液位控制 执行机构9发出信号,控制隔膜泵10的启停,以准确及时地将收油槽5内浮油回 收;而油水分离撬3中下层达标水大部分经达标水排放管ll排放, 一小部分经泵 13打入溶气罐17,在泵13与溶气罐17之间由空气压缩机16注入压缩空气,在 溶气罐17内经填料18作用使抽取的达标水充分溶气之后,经溶气释放器21在油 水分离撬3内释放,在撬内气体开始从水中分离出来,并以微气泡的形式上浮, 微小的油珠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快速上升至液面,并进入集油槽排出,分离出 的气体从容器顶部与大气相通的排气口进入大气。排出的水经检测达标后即可排
放,若不达标可继续循环,直至达标为止。
本装置经多次工业试验,并釆用红外分光测油法检测油含量,排放水的含油 率实现含油污水的达标处理,符合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二 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石油类二级标准。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 允许排放含油量浓度符合《10mg/1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含油污水处理汽浮装置,其特征是它由排污泵(1)、进液口(2)、油水分离撬(3)、保温层(4)、收油槽(5)、浮油汇管(7)、液位测量计(8)、液位控制执行机构(9)、隔膜泵(10)、达标水排放管(11)、球阀(12)、泵(13)、碟阀(14)、球阀(15)、空气压缩机(16)、溶气罐(17)、填料(18)、安全阀(19)、碟阀(20)、溶气释放器(21)、闸阀(22)、球阀(23)组成;外包有保温层(4)的密闭油水分离撬(3)左侧有进液口(2)及与其相连的闸阀(22)、排污泵(1),油水分离撬(3)内下部自左至右依次有进液口(2)、收油槽(5)、溶气释放器(21)、浮油汇管(7)、液位测量计(8)、液位控制执行机构(9)、达标水排放管(11);空气压缩机(16)出口经管路接球阀(15)后与泵(13)的出口汇接并经一阀门接入到溶气罐(17)的顶部,溶气罐(17)的顶部另有出口经管路接安全阀(19)后放空,溶气罐(17)内装有填料(18),溶气罐(17)底部有口经管路和阀门(20)与插入油水分离撬(3)下部的溶气释放器(21)相连,达标水排放管(11)经球阀(12)后一路外接,另一路由管路经碟阀(14)接泵(13)的进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汽浮装置,其特征是在一端接排污泵 (1)与闸阀(22)之间的球阀(23)另 一端接加药泵(24)的出口 ,加药泵(24)的入口 经管路接加药箱(25)。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汽浮装置,其特征是溶气罐(17)内装 的填料(18)为球形悬浮填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含油污水处理汽浮装置。涉及污水的处理和管道系统技术领域。外包有保温层(4)的密闭油水分离撬(3)左侧有进液口(2)及与其相连的闸阀(22)、排污泵(1),油水分离撬(3)内下部自左至右依次有进液口(2)、收油槽(5)、溶气释放器(21)、浮油汇管(7)、液位测量计(8)、液位控制执行机构(9)、达标水排放管(11);空气压缩机(16)出口经管路接阀门(15)后与泵(13)的出口汇接并经一阀门接入到溶气罐(17)的顶部,溶气罐(17)的顶部另有出口经管路接安全阀(19)后放空,溶气罐(17)内装有填料(18),溶气罐(17)底部有口经管路和阀门(20)与插入油水分离撬(3)下部的溶气释放器(21)相连,达标水排放管(11)经球阀(12)后一路外接,另一路由管路经碟阀(14)接泵(13)的进口。
文档编号C02F1/24GK201144164SQ200720172920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3日
发明者刘金宝, 锋 徐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